蒙氏數學的好處
Ⅰ 有讓孩子學習蒙氏數學的嗎效果怎樣
我是一名數學教師,給你一點建議:
1.在你空閑時間內陪孩子一起數數.(挑孩子最感興趣的物品、景觀等都行,反正就地取材)
2.在書店有一種專對幼兒學習數字的兒歌(書或影碟),可在家隨時放給小孩聽.在放碟時,小孩可能不認真聽或不聽,不管他,這聲音會在他腦中留下印象.
3.睡前給小孩讀有關數字的兒歌.
4.當然接觸蒙氏數學也行.
最後祝你成功!
Ⅱ 蒙氏數學的作用
二、該教具使用後孩子會有哪些進步?
1、孩子在創造性、邏輯性、秩序性、獨立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2、孩子6歲前會進行千位以內加、減、乘、除的運算,達到小學二年級的水平。
3、智力能力好的可達到千位以內加、減、乘、除的心算。
4、孩子上小學的數學成績普遍要高於同齡人,並一直保持對數學的興趣。
5、更多的間接影響是對孩子未來一生的影響,無論孩子從事何種職業,從小對孩子內在秩序的培養,將使孩子未來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如果這一切是在孩子心智定型前進行塑造和培養,效果會遠遠好於孩子心智成熟以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精確的秩序心會使孩子一生受益無窮。
Ⅲ 蒙氏數學的好處
使用蒙氏數學,孩子具有五大進步
感官認知:通過對孩子感官能力的訓練達到知識的增長。
數學實踐和體驗:對孩子來說,蒙台梭利教具是最好的玩具,它能夠調動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去反復摸索和實踐,從而使自己頭腦中模糊、混亂的概念清晰化、條理化,進而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
語言發育:在蒙台梭利數理教育中不僅強調孩子對教具的探索獲得經驗,也注重簡潔、准確的語言把經驗概念化,達到學習的最終結果。而且孩子掌握了語言的本質,就更容易學會使用和發展語言。
專注力與意志力:課程操作在設計上注重訓練孩子手和手指的活動,用來培養他們的專注力與耐心。
糾錯能力:蒙台梭利教育強調「錯控」,即錯誤控制。每一個教具都被設計成孩子自己可以修改自己的錯誤。
養成數學學習習慣:數學是兒童認識環境、了解環境、適應環境的工具之一,同時兒童時期是數學能力發展的敏感期,是數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期。如果能夠抓住時機,針對孩子不同時期不同的學習需求給予正確、適當的刺激,即提供必要的教具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的數學能力就會迅速發展,且受益終身。
我中心的蒙氏數學班教育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循序漸進的學習到了小學教育之前的全部基礎數理知識,為以後接受小學教育做充足的准備。
Ⅳ 蒙氏數學的目的說左右
提到開發孩子智力,很多家長想到最多的是計算等數學知識,但殊不知方向認知,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一環。
我國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
「小班幼兒應具備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後、里外等方位詞。」
是不是有家長經常糾正孩子:「這只鞋是穿在左腳上的」,「勺子放在碗里」,「小鳥在樹上不在樹里」等等,即便家長說了又說,孩子還會時不時犯小錯誤。
家長朋友不要著急,孩子認識方向的順序,一般是先認識上下,再前後,最後是左右。
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先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方向,再逐步發展為以客體(他人或物)為中心辨別方向,是比較合理和科學的方法。
4個幼兒園親子游戲,教孩子輕松認識方向!
1、好孩子自己穿衣服
所以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幼兒園親子游戲「穿衣服」做起。早上給孩子穿衣服時,可以跟孩子玩游戲:
「我們今天先穿上面的衣服好不好?快把左手伸出來吧!裡面穿超人那一件吧!」
接著再告訴孩子要穿下面的衣服了,「小褲褲我們先穿右腿吧!最後跟爸爸/媽媽一起穿左腳的襪子好不好?」
包括穿鞋子,也可以像這樣,有意識訓練孩子,給孩子梳理出基本的上下、左右、里外等方位意識。
2、123!木頭人!
小朋友們都很崇拜軍人叔叔,可以將木頭人游戲和軍人叔叔形象結合起來,和孩子玩特殊的「木頭人軍訓游戲」,孩子一定很樂意配合家長玩這個游戲。
教孩子聽口令做動作,教會孩子基本的立正、稍息後,再教他向左向右轉、向後轉以及前進後退等動作。
例如爸爸扮演壞人,媽媽吹口哨喊口令:「壞人來了,預備向左轉!向前走!」伴隨121口令,孩子向前走,媽媽可以再喊口令:「木頭人!立正!向右轉!」等等口令,引導孩子躲避「壞人」。
幫助孩子認識方向的同時,還能鍛煉孩子迅速反應能力,拉近親子關系,一舉多得。
3、躲貓貓
躲貓貓是家長和孩子之間常玩的一個游戲,雖然孩子藏得都很簡單,但是家長不要一下子就找到哦,會破壞游戲的趣味性。
家長和孩子一起數完10個數以後,等孩子藏好後,家長慢慢尋找。在找的過程中,家長盡量對每一處進行准確的方位描述,包括找到孩子藏的地方:
比如 「爸爸現在在客廳中間,寶寶難道在餐桌下嗎?不對,應該在門後吧!哎呀沒有,好吧我再去我是看看,馬上就找到你了哦。」
當孩子進行尋找時,也要求孩子大聲地「實況報道」。一方面可以通過實際操作認識方位,大聲說的時候,家長也能判斷孩子到底知道多少,另外,躲貓貓還很熱身哦~
4、東升西落的太陽
等到孩子學會如何區分上下、前後和左右之後,就可以教孩子認識東西南北了。
最簡單的是以太陽為參照物,告訴孩子白天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而晚上太陽下班後就輪到月亮工作了,月亮接替太陽在西邊沒做完的工作,所以從西邊開始升起了,等到天亮月亮就走到東邊了,剛好太陽又來和月亮換班啦!
雖然是虛構的小故事,不過可以讓孩子認識東西,等孩子掌握東西後,就可以教孩子認識南北啦:
張開雙臂,左手對著東邊,右手對著西邊,那麼面對的就是南邊,背對的就是北邊了。
不過要告訴家長的是,辨認方向不要強求孩子,能在游戲中引導是最好的,如果孩子不願意或者掌握不了也不要著急,強迫孩子必須學會,會導致孩子負面心理。所以,建議家長順其自然去引導,在生活中自然引導教育,切不可急於求成!這4個幼兒園親子游戲快和孩子們玩起來吧!
Ⅳ 蒙氏教育的優缺點
蒙氏教育就是如今一個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通過良好的環境,還有很好的資源給孩子激發潛能,並且讓孩子學習的非常愉悅。從而樹立孩子在學習上的一種自主意識,還有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而蒙氏教育的缺點,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教育在中國沒有全面的推廣下去,所以家庭沒有起到有效的配合作用。並且如今我國的大部分學校還是採取傳統的那種教育方式,這就和蒙氏教育相違背了,那麼自然的不能適應傳統的潮流。
Ⅵ 都說蒙氏數學好,到底好在哪裡呢
蒙氏數學不是生搬硬套的教學方式利用教具讓學生更感興趣,當然學習專注力提高,成績也就出來了。
Ⅶ 蒙氏數學的特點是什麼
1、教具游戲化:該教具的設計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的,以豐富色彩、構形、圖案引起孩子對數學的強烈興趣,並將數學的知識以游戲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孩子由易到難進行操作。
例6÷3,我們可以將它變成這樣的游戲,拿出6個蘋果,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人能得多少呢?孩子數出6粒珠,在除法板上分給3個小人,最後就會得到正確的得數。
凡是8歲以前的數學題,均可以在這里以游戲的形式被孩子得出結果。因此該教具就象語言一樣,為孩子提供了一種數學的環境,使孩子象對語言一樣對數學感興趣。
2、家長不過多參與:所有操作都高有錯誤控制,除首次家長演示方法外,家長不過多參與操作,完全由孩子獨立自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我動手能力,孩子容易產生成就感,滿足內心的需求,享有充分的樂趣。
3、剛剛好教育:教具不以年齡為主,而是按幼兒的能力由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內容,做多做少,完全由孩子以自己的理解和興趣出發,使孩子絕對不會有自卑感和厭倦情緒,從而長久地保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
4、由工作產生結果:所有游戲內容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工作,而獲取答案和結果,提倡工作中的自我超越和獲取成果後的內心滿足,每一次操作都能使幼兒獲得新的成就感。
5、豐富的內容:該教具共十大系列,十五種構形,十一種顏色組成,如果配以家長和孩子的手工操作,不僅可以學習數學,還可以做多種變幻的拼圖游戲。孩子既便每天操作,演變,也絕少重復,因此其豐富的內容可使孩子保持永久的興趣。
Ⅷ 蒙氏數學教育的特點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數呈現方式的整體性:在向幼兒介紹新的教育內容時一般是以一組或以10為單位直接介紹給幼兒。這種學習使幼兒能更清楚地了解數之間的關系,了解序列間的規律,能有效提高幼兒的概括能力。
2、教學方法的滲透性:注重數學與日常活動的聯系及各學科之間相互聯系,使幼兒在各種活動中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有助於引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重視感官教育。
3、幼兒的直接操作性:注重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獲得經驗,相信孩子的自學能力,為幼兒的自主學習創設環境。同時蒙特梭利的數學教育特別注重培養幼兒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操作中培養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數學,在感官教育中建構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並且利用多種形式訓練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如各種游戲。
4、剛剛好教育:教具不以年齡為主,而是按幼兒的能力由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內容,做多做少,完全由孩子以自己的理解和興趣出發,使孩子絕對不會有自卑感和厭倦情緒,從而長久地保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
5、豐富的內容:蒙氏數學教具共十大系列,十五種構形,十一種顏色組成,如果配以家長和孩子的手工操作,不僅可以學習數學,還可以做多種變幻的拼圖游戲。孩子既便每天操作,演變,也絕少重復,因此其豐富的內容可使孩子保持永久的興趣。
蒙氏教育基本原則:
1、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反對填鴨式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蒙氏教育
Ⅸ 蒙氏數學怎麼樣
去這個網址可以看到到其他人學習後的感想和上課實例
http://bbs.hz.szhome.com/commentdetail.aspx?id=54422864&projectid=110080&page=1
下面是蒙氏數學的簡單介紹,希望以上這些對你有幫助!
蒙氏數學是一套通過「游戲」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材。蒙氏數學把抽象的數學概念、高深的數學思想融入簡單有趣的教具中,孩子通過興致勃勃地操作蒙氏數學紙面教具、完成配套的練習(塗畫、剪切、粘貼)等,就潛移默化地理解了數學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動的直觀思維,這是在傳統數學學習中要經過大量艱苦的訓練才能達到的效果,孩子進入小學後將體現出爆發性的學習效果!它具有以下特點:
1、教具游戲化:
該教具的設計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的,以豐富色彩、構形、圖案引起孩子對數學的強烈興趣,並將數學的知識以游戲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孩子由易到難進行操作。
例如數棒系列:請找出最短,孩子就會找到最短的那根,比1更長一些的請幫我找出來?
例6÷3,我們可以將它變成這樣的游戲,拿出6個蘋果,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人能得多少呢?孩子數出6粒珠,在除法板上分給3個小人,最後就會得到正確的得數。
凡是8歲以前的數學題,均可以在這里以游戲的形式被孩子得出結果。因此該教具就象語言一樣,為孩子提供了一種數學的環境,使孩子象對語言一樣對數學感興趣。
2、家長不過多參與:所有操作都高有錯誤控制,除首次家長演示方法外,家長不過多參與操作,完全由孩子獨立自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我動手能力,孩子容易產生成就感,滿足內心的需求,享有充分的樂趣。
3、剛剛好教育:教具不以年齡為主,而是按幼兒的能力由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內容,做多做少,完全由孩子以自己的理解和興趣出發,使孩子絕對不會有自卑感和厭倦情緒,從而長久地保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
4、由工作產生結果:所有游戲內容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工作,而獲取答案和結果,提倡工作中的自我超越和獲取成果後的內心滿足,每一次操作都能使幼兒獲得新的成就感。
5、豐富的內容:該教具共十大系列,十五種構形,十一種顏色組成,如果配以家長和孩子的手工操作,不僅可以學習數學,還可以做多種變幻的拼圖游戲。孩子既便每天操作,演變,也絕少重復,因此其豐富的內容可使孩子保持永久的興趣。
二、該教具使用後孩子會有哪些進步?
1、孩子在創造性、邏輯性、秩序性、獨立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2、孩子6歲前會進行千位以內加、減、乘、除的運算,達到小學二年級的水平。
3、智力能力好的可達到千位以內加、減、乘、除的心算。
4、孩子上小學的數學成績普遍要高於同齡人,並一直保持對數學的興趣。
5、更多的間接影響是對孩子未來一生的影響,無論孩子從事何種職業,從小對孩子內在秩序的培養,將使孩子未來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如果這一切是在孩子心智定型前進行塑造和培養,效果會遠遠好於孩子心智成熟以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精確的秩序心會使孩子一生受益無窮。
實例:
第一節課程:6的組成,其實只要從事過幼兒園教育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孩子的操作經驗,僅僅憑教師灌輸組成概念,孩子可能永遠都理解不了組成量的分配及關系,但這節課程讓孩子一下子明白了數的組成方法.
1)教師把數字放到神秘盒子里,逐個出示數字1-6,數字下面並配合有相應量的點子.(老師很誇張的抽字卡,認讀數字並手指點數)孩子們看得可認真了,雖然只有三個,但後來其實很慶幸只有幾個人,因為數學屬於需要比較安靜環境的學習形式.
認識數字後,老師以奧運訓練為主題生動了導入活動,按孩子的祖籍城市並賦予代表該城市運動員角色參加奧運,孩子覺得責任重大,一定不能分心,所以孩子的專注力緊緊扣住一節課程.
2)飛標運動:教師在孩子的對面放一個分成兩半的靶,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線(中間的線很明顯),先是我兒子丟,老師給了"6"把吸鐵的飛標,其中一個孩子記錄兒子投標的結果(結果是左邊幾個?右邊幾個?教師說只要丟到靶就是好成績,所以結果設計都很用心,因為如果丟到靶心才算好成績,那麼組合的概念無法輸入,因為孩子在6歲前都是完美主義者,他覺得一定要獲得好成績才得到滿足,但今天老師規則變了只要丟到靶就OK,而且丟掉了,可以重來,一定要把飛標丟出去,教師告訴孩子我們好成績的定義就是看誰投到靶外次數最少誰的成績就是最好),其中一個孩子是專門數飛標的,所以我當時看他們三個都在忙著有關6組合的分配,我就覺得這節課程設計得很好,因為兒子在玩飛標其他人沒有出現等候而是參與進來了,每個孩子都有強烈參與投標的慾望.所以兒子飛完後,教師在結果上寫出兒子的名字,然後輪換孩子投標,其他相應寫結果及數數角色也調換.(補兩個老師也飛標了,因為組合有幾組,所以老師盡量和孩子的結果不一樣,而且也讓孩子記錄下來了)
3)整理飛標結果:因為5人都飛標了,老師和孩子一起整理結果,因為孩子的隨意性及老師的刻意性造成了課堂的美感--6的組成就出來了,比如:兒子丟的是3和3(也就是左邊3,右邊也是3),其他兩個的結果也是不一樣2和4,1和5,老師有意丟成5和1,4和2.在整理的過程中老師告訴孩子按一定的順序整理從高往低,從低往高都可以.
因為有了上面的初步組合概念,教師出示蒙氏教具
4)操作6以內的組成,因為蒙氏教具很精確設計很合理(教具都具有一定自我教育意義),孩子可以通過棒的長短進行組合,並由6的定規尺來驗證自己的結果,所以這個環節老師把學習的主權交給了孩子先讓孩子自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