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數學筆記
認真聽講 和 認真記筆記
我個人認為,認真聽講比記筆記要重要的多得多得多。
若你二者只能選一的話,我建議放棄筆記,認真聽就好了。回頭下來借同學的筆記看看,抄抄什麼的也可以。
回想起當年我上高中的時候,自己回過頭去翻看自己記過的筆記,這種情況還是不多呢。因為我上課聽講的時候就搞明白了。
上課為啥要記筆記?
回答:下課看啊!
下課不看筆記的話,還記它做什麼?
② 數學筆記怎麼做
主要記以下幾點:
1、老師提供的課本以外的定義。
2、老師或個人總結的答題技巧。
3、重要例題、難題、易錯題、必考題等題目。
③ 小學數學筆記怎麼做
現在都比較提倡這種思維導圖類型的
你可以安裝按知識點來記,也可以做成思維導圖的樣子,比較清楚一些
④ 考研怎麼做數學筆記
先說在前面:做筆記,並不是為了獲得一份好的筆記成果,是為了獲得一個好回的知識梳理過程答。
我就談談自己的做筆記過程吧
一、熟悉自己的數學水平,特指數學思維、運算、答題速度等
二、熟悉考研數學的題型和考點分布,強調真題的重點和易錯點等
三、建立做筆記的目的、規劃,大致包括筆記詳略程度、題型解答詳細程度等
四、三輪復習,第一輪重在知識點標記,筆記稍微詳細;第二遍重在經典題型整理,筆記重在題型歸類,不必深入整理;關鍵在第三遍,要對前兩輪的筆記按照知識點歸納,並梳理出經典題型及其全部解法的優劣對比、適用范圍。
作者:知乎用戶
⑤ 數學筆記怎麼做比較好
以類型為基礎去分類,重點的或者是自己總是做錯的知識或者題目用紅筆或其他顏色的筆重點標記
⑥ 大學數學筆記該怎麼做
你學的是什麼數學 不就是高數么 實際上沒有什麼好記筆記得吧 上課的時候好好聽講 老師講的重點或者你不懂得 可以直接記書上就可以了 我感覺
⑦ 怎樣做數學課堂筆記
聽課時,我們應該如何做筆記?值得我們思考。
學習數學做好課堂筆記至關重要,那麼內如何做數容學課堂筆記呢?
一、記提綱
老師講課大多有提綱,並且講課時老師會將備課提綱書寫在黑板上,這些提綱反映了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並且有條理性,因而比較重要,故應記在筆記本上。
二、記問題
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三、記疑點
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後,便於課後與老師商榷。
四、記方法
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於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並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五、記總結
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⑧ 怎樣才能做好數學筆記
要學好數學,培養好的聽課習慣非常重要。同學們在聽課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要注意緊跟老師的講解思路,認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但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課堂效益肯定低下。我們在上小學時,老師經常給我們說,上課要坐端正,手背後,不要做小動作。其實到了高中,如果還是這樣,那就有點可笑了。兩眼直盯黑板的學生不一定在聽,低頭動手的不一定就沒聽。要手腦結合,因此應適當地有目的性地記好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
那麼,如何做好筆記呢?
首先,你得准備一個數學筆記本吧?我在上課時,要求同學們的課桌上放兩樣東西,一是課本,二是草稿本。筆記本是留給課後用的。好多學生到高中仍然不會使用草稿本,上課直勾勾地看著老師講題、做題,就是不動筆。不會通分,不會化簡,不會解方程的大有人在。因此我建議同學們上課一定要動手動腦,在草稿本上除了驗算,解題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記下老師講課的重點,解題的思路,解題時所畫的草圖等等。這叫做簡要筆記,或者叫要點筆記。
其次,就是如何整理筆記了。有好多同學在整理筆記時,只是機械地將老師的板書完整地記錄下來。其實整理筆記不是把老師所講例題的解題過程抄下來,而是記錄解題的分析過程,所涉及的知識點、數學思想、解題技巧等。為了加強記憶,也可用紅筆加以註明。這個行為實質上就是對所學知識進行擴充的過程。也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
第三,課後還要不時地翻閱筆記,對遺漏的要及時加以補充,對發現的錯誤要及時進行修改。因
⑨ 如何做好數學筆記
本文通過幾個方面闡明了做好數學課堂筆記的重要性,要重視方法指導,明確了記課堂筆記的教學要求,通過理清思路,使學生掌握課堂筆記的技巧,然後通過展覽、評比優秀的課堂筆記,從而激發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的積極性。
近些年來,初、高中數學的教學連接問題,越來越引起各地各級教研部門和高中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初、高中的數學銜接教學,不僅體現在初、高中教材銜接上的不連貫,基礎知識、學習目標要求的不同,也包括初、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及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水平不同,以及初、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和習慣的不同。因此在高一數學的起步教學階段,了解學生、走近學生,弄清學生的數學實際水平,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能促進學生很快適應新的數學學習模式,從而可以提高效率,順利地吸收新知識和發展的能力。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高中數學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訂周密的數學學習計劃、課前做好預習、認真仔細聽課、課堂做好筆記、獨立完成數學作業、解疑答惑和課外學習這幾個方面。記好課堂筆記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正確輿論,闡明做好課堂筆記的重要性
一些學生片面地認為,教材的內容什麼都有,上課時,只要認真聽講就行了,沒必要認真做數學課堂筆記。這種觀點很明顯是錯誤的。古人雲: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實踐證明:對於同一小結的數學學習資料,做筆記的學生明顯比不做筆記的學生的數學成績要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做好課堂筆記的優點如下:①做好數學筆記有利於引導和引起學生的注意。要想在數學課堂上,既能聽課也能做好筆記,必須做到緊跟教師的數學講課思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數學學習的內容上,只聽課不做筆記,學生的注意力有可能分散到數學學習以外的其他方面去。②做好數學課堂筆記,更有利於對數學學習內容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做好數學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努力思考、加深印象的過程,眼、耳、腦、手一齊全部活動起來,大大促進了學生對數學課堂講課內容的理解。③做好數學課堂筆記有利於對數學知識的復習和對所學知識點的記憶。如果不做好數學課堂筆記,等到數學復習時,只能從頭到尾地去通讀一遍教材了,這樣既花費了大量時間,又難以學深學透,學習效果當然也不會很好。在聽課的同時,做好課堂筆記,對數學課內容的綱要、重點及疑難問題,記下自己的理解及體會,這樣在進行復習時,既有系統性和條理性,又覺得非常熟悉,復習起來,輕車熟路,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④做好數學筆記有利於數學材料的積累,擴充數學新的知識點。做數學課堂筆記可記錄下課本上沒有的,而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重點講解的新的知識點、通過不斷地積累,積少成多,使學到的新知識更加系統化。
二、重視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課堂做好筆記的技巧
1.各門課程的筆記本要分開。有時記在書上,有時記在筆記本上,千萬不要在一個筆記本上語文、數學、英語等隨便寫,導致學習筆記亂,影響學習效率。因此,學習筆記本要選擇厚一點的,並且要好好保存,最好每科一個筆記本,以便復習時得心應手。好的課堂筆記應該有個規范的格式。比如,右側用於做筆記,左面可用來提示應該注意的哪些方面、要突出的重點和難點等。其次,筆記本每頁的上下、左右都應該留出一定的地方來,不應該在一頁上寫得太滿。最好的方法是:筆記本上每一頁都用一條豎線劃分為兩大部分。兩個欄的內容之間最好一一對應,也就是說,教師課堂講的內容和自己理解的對應相同章節的內容要在相同的橫向行上,這樣便於對比復習,提高學習效率。
2.在課前預習時,對於沒有搞清楚的容易出錯、容易混淆的、理解不到位的或模稜兩可的部分,特別是通過教師講解後仍存在著不太明白地方的,更要及時地記錄下來,等到下課後,再去請教教師或與同學們溝通交流,同時也可以嘗試帶著筆記本和筆,邊聽邊記,寫下知識要點及典型的例題。
3.記錄課本上沒有的、教師補充的知識內容。這些內容常常是最重要的考點,你也許會因記錄下了這些關鍵的知識點而取得好成績。若當時有來不及記錄下來的內容,應該留出空白的地方,以便課後及時補充上,以保證課堂筆記的完整性,便於日後復習。
4.不同的課型和講授內容的側重點不同。比如:教師講解概念或公式時,應該要主要記錄知識的發生背景和實例、思路分析及關鍵的推理步驟、重要的結論和注意的事項等;在復習講評課上,重點應該記錄解題的策略(比如審題方法及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錯題與原因分析,總結解題的思考過程,揭示解題的規律。
5.重點記錄教師講的提綱、圖解及表解。若綱要與課本不同,教師對課程的內容要進行重新編排,像這種綱要就要完整地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復習時和總結時的參考。不需要做課堂筆記的是:①不太重要的知識點;②一看明白的內容;③課本上有的知識,基本上容易理解的內容。
6.做好課堂小結。一般情況下,在每節課下課前,教師都會對該節課所講內容進行總結。大家都明白,課堂小結是本節課內容的濃縮,是精華所在。這時,學生一定要在課堂上,集中所有的注意力,緊跟著教師的講解思路走,最好是多記多聽,事實上,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檢查對本節課所學的第一步。
三、展覽、評比優秀課堂筆記,激發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的積極性
美國教育學家詹姆斯說: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受過激勵後,他的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展覽學生的課堂筆記,可以增加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對於學生來說,既是對學生在做好課堂筆記方面的肯定,又是一種鼓勵和鞭策,從而激勵學生把課堂筆記做得更好。
四、做好學生課堂筆記檢查
習慣的養成在於多次的重復。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同樣的事重復72次就可形成定式。教師持之以恆地堅持每天檢查學生的課堂筆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學生就會覺得做課堂筆記像吃飯、穿衣一樣,成為了一種精神需要。偶爾沒有做課堂筆記,便感到心裡空落落的,抽空也要補上。
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認識到了做課堂筆記的重要性,掌握了做好課堂筆記的方法,也有了做好課堂筆記的熱情和信心,這樣數學成績就會提高很多,初、高中銜接教學也就不再困難了。當然,數學課堂上的主次,還必須要掌握好。在數學課堂上,還是應該以聽課為主,積極地參與課堂發言,認真地思考,同時還要做好數學課堂筆記,讓課堂筆記發揮最大的作用。
⑩ 怎樣做數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賴筆頭」,記數學筆記便於我們後來復習鞏固。我們要准備兩個筆記本,一曰「隨堂筆記」,一曰「好題選萃」。「隨堂筆記」顧名思義就是記錄課堂上的重要內容。 在新課講解中,對於概念,要記錄老師強調的要點、關鍵詞、以及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於定理,要記錄定理的使用條件及用法;對於公式,要記錄老師總結的結構特徵、變形特徵、記憶方法、使用技巧等。 在習題課中,老師所講的例題都是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它們能反映相關知識點的應用方法或特殊的解題技巧。我們在記筆記時,不要照抄老師的解題過程,只須把例題抄下來,筆記本上留適當的空隙,不要因為抄答案而影響聽講。課堂上要專心思考老師的提問或聽老師的講解,要注意老師所強調的知識點的用法或解題技巧。等下課後,自己再抽時間把的詳細步驟獨立地做在筆記上,並對每個例題做一個總結。要總結到例題中某知識點的用法,此類型題目的解法,還有一些特殊技巧等。只有這樣,例題的功能才可體現出來。 在試題(或練習)講評課中,有的題目具有獨特的技巧,有的題目反映某個知識點的特殊用法,這都是我們要記錄的。另外,還有一部分題目,其本身就是一個公式或是一個規律性的結論,我們姑且把它們叫做二類公式或二類定理。我們不僅要把它們記錄下來,還要熟記它們,可以為我們做題提供更開闊的視野,至少在做選擇題或填空題時,就可以直接應用了。 我們准備的另一個筆記本「好題選萃」,主要用來登記一些有價值的題目。比如:一份試卷中,你容易出錯的題目,技巧性較強的題目,有特色的題目,或你感覺有價值的題目,就要把它們記錄到這個本上。還有你在一些課外讀物上遇到的有價值的題目也給登記下來。在登記這些題的過程中,你會加深理解它們,從而記憶深刻。等過一段時間,你再看這些題時,可以檢查你對它們所反映知識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