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03級語文

03級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8-23 19:35:43

『壹』 三年級語文所有古詩

1、《夜書所見》作者葉紹翁【朝代】宋。詩文: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釋義: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朝代】唐。詩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乞巧》作者林傑【朝代】唐。詩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千萬條。

釋義:今天七月七,晚上大家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啊,牛郎和織女牽著大水牛、牽著兩孩子,正在渡過天河上架起的喜鵲橋呢。各家各戶的大小姑娘們望著天上的月亮,誠心誠意地向神靈乞求機巧和智慧,她們對著月光把紅絲線穿進針孔,穿了一條又一條,這一夜不知穿了多少紅線啊

4、《嫦娥》作者李商隱【朝代】唐。詩文: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釋義: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漸漸沉沒,晨星漸漸消失。嫦娥後悔寂寞,後悔偷吃靈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1)03級語文擴展閱讀:

《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8組32篇課文及8篇選讀課文 ,供三年級上學期使用。

第三組9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0風箏,11秋天的雨,12*聽聽,秋的聲音。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詩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

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該詩以景襯情,動靜結合,以梧葉聲和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兒童夜捉促織的樂景反襯自己客居他鄉的悲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傑的詩,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表達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嘆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貳』 青島新世紀學校2003級一班每位同學學號(對照姓名)

2003級一班學號表

1 梁志成
2 宋全博
3 黃文軒
4 馬德瑞(劉丫林)
5 安泰奎
6 竇子翰
7 張馨元
8 王梓盟
9 王東涵
10 陳錚
11 周佳星
12 趙天瑞(袁竟鋮)
13 邱顯博
14 金鴻宇
15 姚雲鵬
16 張浩然
17 王子桐
18 孫天霖
19 胡晨帆
20 姜卓君
21 訾樂萌
22 隋亞瓊
23 盛喆
24 盧笛
25 潘嘉怡
26 孫偉倫
27 呂佩瑄
28 韓雨晨(付猩猩 又名付雅心)
29 韓雨戲(王怡瑋)
30 方啟豐(劉永殊)
31 王康寧
32 徐尚
33 曲海銘
34 周靜逸
35 王若漪
36 古沁一
樓上怎麼全是錯別字

『叄』 語文三級什麼意思

什麼是三級?是不是綜合練習三? 答案: 一.溫暖,溫順,溫和 二.1.桑娜想起了鄰居。 2.艾迪做了船。 第三題網路上查。

『肆』 小學三級級語文教科書在哪能買到

小學三級級語文教科書在哪能買到
各地的新華書店

『伍』 初中語文課本《連升三級》原文

《連升三級》原文:

今天說的這個故事,是明朝時候的事兒。

在山東臨清有一家財主。家裡有一個「少爺」,叫張好古。從小就嬌生慣養,也沒念過書。長大了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天天兒吃飽喝足,提籠架鳥,滿街遛。因為這個,大傢伙兒都管他叫「狗少」。

有一天,張好古走在街上,看見一個相面的,圍著一圈子人。他想看一看,剛往那兒一站,相面的一眼就看見他了,知道他是狗少,想要奉承他幾句,蒙兩個錢。假裝看了看他,說:「這位老兄,雙眉帶彩,二目有神,可做國家棟梁之材。

看閣下印堂發亮,官運昌旺,如要進京趕考,保您金榜題名。到那時我給您道喜。」張好古要是明白,當時能給他一個嘴巴。因為他不認字啊,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上來,上京趕考?拿什麼考呀?

可是他這狗少的脾氣沒往那兒想。他想:「我們家有的是錢啊,要想做官那還不容易嗎。」他不但不生氣,反倒挺高興。說:「准能得中嗎?」「決不奉承!保您的中前三名!」「好!給你二兩銀子。真要中了,回來我還多給你。要是中不了,回來我可找你沒完。」相面的心裡說:「等你回來我就走了!」

張好古回到家裡,打點行囊包裹,帶了些金銀,還真上北京趕考來了。他也不想想,你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就趕考?這不是混蛋嗎!可是遇見那樣社會,就有那樣事情。他動身那天就晚了,趕到北京正是考場末一天。

等到了西直門,城門早就關了。事也湊巧,正趕上西直門進水車。明、清兩代的皇上,都講究喝玉泉山的水,叫老百姓半夜裡由城外頭往進拉水,還得是當天的。水車一到,城門開了。張好古也不懂啊,騎著馬跟著水車就往裡走,看城的也不敢問他,以為他是給皇上押水車的哪,就這樣他進來了。

進了城,他不知道考場在哪兒,騎著馬滿處亂撞,走到棋盤街,看見對面來了一群人,當中間有個騎馬的,前邊有倆人打著氣死風燈——這是九千歲魏王魏忠賢下夜查街。張好古這匹馬眼神一岔,要驚,他一勒絲韁沒勒住,這馬正撞上魏忠賢的馬。要擱在往日,魏忠賢連問都不問就給殺了,因為他是明熹宗皇上最寵信的太監,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今天魏忠賢想問問他,一勒馬。說:「你這小子,闖什麼喪啊?」張好古也不知道他是九千歲啊!說:「啊!你管哪!我有要緊的事。」「嗬,猴兒崽子!真橫啊!有什麼要緊的事?」「我打山東來,我是上京趕考的,要是晚了進不去考場,不就把我這前三名耽誤了嗎?」

「你就知道你能中前三名?」「啊!沒把握大老遠的誰上這兒來呀!」「現在考場也關了門啦,你進不去呀!」「進不去我不會砸門嗎?」魏忠賢一想:「他就知道他能得中前三名,准有這么大的學問嗎?不能!這是大話欺人,他這是拿學問唬我哪。」

隨說:「來呀!拿我張片子,把他送到考場去。」魏忠賢要看看他的學問怎麼樣。可是魏忠賢也混蛋,你要看看他的學問,你別拿片子送他呀,你就叫他自己去得了。他這一拿片子,張好古倒得了意啦,本來他不認識考場,這一來有了領道兒的了。

差人帶著張好古來到考場,一砸門,把片子遞進去。兩位主考官看是魏忠賢的片子,趕緊都起來了,這個就說:「這人是九千歲送來的,一定跟他有關系,咱們可得把他收下!」那個說:「不行啊!號房都滿了。」

「滿了咱們也得想辦法呀!你想九千歲黑更半夜送來的人一定是他的親戚。依我說,趕緊給他騰間房。實在不行,哪怕咱們倆人在當院蹲一宿哪,也得把他留下。」「好吧!那咱們就在當院蹲一宿吧!」這叫什麼事!兩位主考官把張好古讓進來以後,他們倆人又嘀咕上了。那個就說:「咱們給他送題去。」

這個說:「別去!咱們也不知道他溫習的什麼書啊?咱們要是給他一出題,他要做不上來,這不是得罪九千歲嗎?」「那麼怎麼辦哪?」「怎麼辦哪?這不是有卷子嗎?乾脆我說你寫!」嘿!他們倆人全給包辦了!寫完了一想:「這要是中個頭名那可太不下去了,得啦!來個二名吧!」張好古一個字沒寫,弄個第二名!

到了第三天,凡是得中的人,都得到主考官家裡拜老師,遞門生帖。全去了,就是張好古沒去。他不懂啊!兩位主考宮又嘀咕上了。這個說:「張好古太不通人情了。雖然他是魏王送來的`,要沒有咱們哥兒倆關照他,說死他也中不了啊。

怎麼著?現在得中了,連老師都不拜,這也太不通人情了。」「別那麼想,咱們得沖著魏王。你想魏王黑更半夜拿著片子把他送來,這一定是魏王的親支近派。將來他要是做了官,咱們還得仗著他關照咱們哪。他不是沒來嗎?沒關系!咱們不會看看他去嗎?」這倒不錯,老師拜徒弟,倒了個兒了!

兩位主考官見了張好古。說:「那天要沒有九千歲那張片子,這考場你可就進不來了。」張好古也不知道哪兒的事啊,就含糊著答應。

等他們倆人走了以後,一打聽,才知道九千歲是魏忠賢。心裡說:哎呀!要沒有這張片子,考場就進不來了。他可沒想他不認字!又一想:「我得瞧瞧九千歲去!」買了很多的貴重禮物,到了魏王府,把名片、禮單遞進去。魏忠賢一看名片,不認識。有心不見吧,一看禮單,禮物還很貴重。說:「叫他進來吧。」

張好古進去一說:「那天要不是九千歲拿片子送我,我還真進不了考場。也是王爺福氣大,我中了個第二名。」「啊!真有這么大的學問?怪不得那天說那麼大的話哪!既然有這么大的學問,將來我要是面南背北之時,這人對我有很大的用處啊。」當時吩咐設擺酒宴款待。張好古足吃一頓,吃飽喝足,告辭,魏忠賢親自送出府門。

這下子,北京城哄嚷動了,文武百官都知道了,大家紛紛議論:「咱們不論多大的官,誰進魏王府拜見也沒送出來過呀?怎麼新科進士張好古去了,魏王親自送到門口哪?」那個說:「他是魏王的親支近派。」「看九千歲把他送出來的時候,還是恭恭敬敬的,說不定張好古許是魏王的長輩。」

「既然是魏王的長輩,咱們應該大夥兒聯名,上個奏摺,保薦一下。將來他要做了官兒,一定對咱們有很大的關照。」「對!」大家聯名保薦新科進士張好古,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志,是國家的棟梁。皇上一聽,說:「既然有這樣的人材,應該入翰林院啊。」他又入了翰林院了!

到了翰林院,這些翰林都知道他是魏忠賢的人,又聽說他是大家聯名保薦的,大夥兒誰敢不尊敬他呀?有寫的東西也不讓他寫,不但不讓他寫,大夥兒寫好了,反倒給他看:「張年兄!您看這行嗎?」「行!很好!很好!」就會說這么一句。不管人家問什麼,都是「很好!很好!」就這句話他愣在翰林院混了一年。

轉過年來,魏忠賢的生日,文武百官都送很貴重的禮物。張好古除去送了很多貴重禮物之外,他打四寶齋紙店又買了一副對聯,可沒寫,拿著就進翰林院了,大夥兒一瞧。說:「張年兄,這是給魏王送的壽對兒嗎?」

「是啊!」大夥兒打開一看。說:「喲!沒寫哪?」「可不是嗎。」大夥兒說:「您來了一年多了,我們就沒看您寫過字,想不到今天我們要瞻仰瞻仰您的墨寶。」「不!你們寫得很好,還是你們給我寫吧。」

大夥兒彼此對推,誰也不寫,其中有一個人聰明。心裡說:張好古別是不認字吧?當時他眼珠兒一轉。說:「我寫!」就編了一副對子,大罵魏忠賢,說魏忠賢要謀朝篡位,寫完了說:「張年兄!您看行嗎?」張好古一看說:「行!很好!很好!」——還好哪!

這一天,張好古拿著禮物給魏忠賢去拜壽。魏忠賢把禮物收下,把對子掛上,還沒看明白什麼詞兒哪,皇上的聖旨、福壽字也到了。魏忠賢擺香案接聖旨去了。所有來拜壽的文武百官都看見這副對子了,可是誰也不敢說,因為魏忠賢這人脾氣不好。

比如:有人罵他,你要一告訴他,說:「某人罵您哪。」他一聽:「噢!他罵我?殺!——他罵我他一個人知道啊,現在你也知道了,一塊兒殺!」您想這誰還敢告訴他呀!就這樣,這副對子溜溜兒的掛了一天,魏忠賢愣沒看出來!

又過了幾年,換了崇禎皇帝。在魏忠賢家裡翻出來龍衣、龍冠。魏忠賢犯罪下獄,全家被斬,滅門九族,所有魏忠賢的人一律殺罪。

就有人跟皇上說:「翰林院有個學士叫張好古,也是魏忠賢的人。」 皇上說:「那也得殺!」旁邊有一個大臣跪下了,說:「我主萬歲,張好古不是魏忠賢的人。」

皇上說:「怎見得呢?」「因為某年某月某日魏忠賢辦生日,張好古送給魏忠賢一副對子,那詞句我還記著哪。說他要謀朝篡位,這怎麼能是魏忠賢的人哪?」皇上說:「那不是啊!」「不但不是,這是忠臣啊!」「好!既是忠臣,死罪當免,加升三級。」

一群混蛋!

(5)03級語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連升三級》老舍所作,1918年畢業,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學當校長。兩年之後,晉升為京師教育局北郊勸學員,但是由於很難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舊勢力共事,很快便主動辭去了這份待遇優厚的職務,重新回到學校教書。

老舍多以城市平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他能純熟地駕馭語言,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描寫事件,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

1938年,老舍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對內主持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並全面負責總會的領導工作。同年7月,隨文協西遷重慶。

1939年,老舍翻譯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倫敦出版,譯名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為西方比較權威的《金瓶梅》譯本,先後發行四次。

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一次老舍家裡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我不會寫詩,只是瞎湊而已。」有人提議,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大雨洗星海,長虹萬籟天;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句。寥寥20字把8位人們熟悉並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餘味無窮。

青年們聽了,無不贊嘆叫絕。詩中提到的大雨即孫大雨,現代詩人、文學翻譯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樂家。高長虹是現代名人。萬籟天是戲劇、電影工作者。冰瑩即謝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慶《新蜀報》總編輯。碧野是當代作家。林風眠是畫家。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東大學朋友談起他僱傭車夫的經歷與見聞:一位車夫買了「洋車」不久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後還是受窮。

當時老舍覺得該題材可以寫成一部小說。新文學誕生以來,胡適、魯迅等作家都先後寫過人力車夫,但都是從知識分子的角度以俯視的姿態表達對車夫的同情,並未深入其內心和靈魂深處去體味車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貧苦市民家庭,從小就與下層民眾接觸,對勞苦大眾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有著較深入的了解。

『陸』 三年級上下冊語文古詩

三年級上冊
28、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9、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1「色彩」《語文天地》讀背)
30、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31、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聲音」《語文天地》讀背)
32、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祖國在我心中」《語文天地》讀背)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塞北江南」《語文天地》讀背)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成長的經歷」《語文天地》讀背)
35、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9「幻想和想像」《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36、元旦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12「過年」)
[本冊共9首]

三年級下冊
37、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禮物」《語文天地》讀背)
38、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春天的腳步」《語文天地》讀背)
39、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40、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6「奇妙的石頭」《語文天地》讀背)
4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42、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7「特產」讀背)
43、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1「書信」《語文天地》讀一讀)
[本山共7首]

『柒』 一九八三年語文課本

7歲讀一年級,9年義務教育+3年高中,就19歲,大專3-4年===22-23歲所以是2005年-------2006年。

『捌』 小學語文1至3年級中所有古詩

1【年代】:漢
【作者】:兩漢樂府
【作品】:江南
【內容】: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品】:敕勒歌
【內容】: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3【年代】:唐五代
【作者】:駱賓王
【作品】:詠鵝
【內容】: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4【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嶠
【作品】:風
【內容】: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年代】:唐五代
【作者】:賀知章
【作品】:詠柳
【內容】: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6【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之渙
【作品】:涼州詞
【內容】: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之渙
【作品】:登鸛雀樓
【內容】: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春曉
【內容】: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翰
【作品】:涼州詞
【內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昌齡
【作品】:出塞
【內容】: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昌齡
【作品】:芙蓉樓送別辛漸
【內容】: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維
【作品】:鹿柴
【內容】: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3【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維
【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內容】: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維
【作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內容】: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靜夜思
【內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朗月行
【內容】: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天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17【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望廬山瀑布
【內容】: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贈汪倫
【內容】: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內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0【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早發白帝城
【內容】: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1【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望天門山
【內容】: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2【年代】:唐五代
【作者】:高適
【作品】:別董大
【內容】: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23【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作品】:絕句
【內容】: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24【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作品】:春夜喜雨
【內容】: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5【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作品】:絕句
【內容】: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26【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作品】:江畔獨步尋花
【內容】: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27【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郊
【作品】:遊子吟
【內容】: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8【年代】:唐五代
【作者】:柳宗元
【作品】:江雪
【內容】: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9【年代】:唐五代
【作者】:賈島
【作品】:尋隱者不遇
【內容】: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30【年代】:唐五代
【作者】:張繼
【作品】:楓橋夜泊
【內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31【年代】:唐
【作者】:張志和
【作品】:漁歌子
【內容】: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32【年代】:唐五代
【作者】:盧綸
【作品】:塞下曲
【內容】: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3【年代】:唐五代
【作者】:劉禹錫
【作品】:望洞庭
【內容】: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34【年代】:唐五代
【作者】:劉禹錫
【作品】:浪淘沙
【內容】: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35【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
【內容】: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6【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池上
【內容】: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7【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憶江南
【內容】: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8【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紳
【作品】:憫農
【內容】: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9【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紳
【作品】:憫農
【內容】: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0【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山行
【內容】: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41【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清明
【內容】: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42【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江南春絕句
【內容】: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43【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商隱
【作品】:登樂游原
【內容】: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4【年代】:唐五代
【作者】:羅隱
【作品】:蜂
【內容】: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45【年代】:唐五代
【作者】:胡令能
【作品】:小兒垂釣
【內容】: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6【年代】:北宋
【作者】:范仲淹
【作品】: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
【內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47【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元日
【內容】: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48【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泊船瓜洲
【內容】: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49【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書湖陰先生壁
【內容】:
茅檐長掃靜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50【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望湖樓醉書五絕
【內容】: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51【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飲湖上初晴後雨
【內容】: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52【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內容】:(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53【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題西林壁
【內容】: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54【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夏日絕句
【內容】: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55【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作品】:示兒
【內容】: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56【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作品】: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內容】:
三萬里河東入海,無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57【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四時田園雜興
【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58【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四時田園雜興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59【年代】:南宋
【作者】:楊萬里
【作品】:小池
【內容】: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60【年代】:南宋
【作者】:楊萬里
【作品】: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內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61【年代】:南宋
【作者】:朱熹
【作品】:春日
【內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春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62【年代】:南宋
【作者】:林升
【作品】:題臨安邸
【內容】: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63【年代】:南宋
【作者】:葉紹翁
【作品】:游園不值
【內容】: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64【年代】:北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村居即事
【內容】: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桑蠶又插田。

65【年代】:清
【作者】:高鼎
【作品】:村居
【內容】: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66【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墨梅
【內容】:
我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正氣滿乾坤。

67【年代】:明
【作者】:於謙
【作品】:石灰吟
【內容】: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間。

68【年代】:清
【作者】:鄭燮
【作品】:題竹石
【內容】: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
任爾東西南北風。

69【年代】:清
【作者】:龔自珍
【作品】:己亥雜詩
【內容】: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70【年代】:清
【作者】:袁枚
【作品】:所見
【內容】: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蟬鳴,
忽然閉口立。

『玖』 語文三級訓練答案

別急了樓主,我去在各大搜索引擎上都給你搜索了。沒有。
這個就需要你去書店,或者去找老師們咨詢了。

祝您愉快。

『拾』 小學語文課本有幾個版本

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西師版、語文版等多套教材。

(10)03級語文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時間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人教版在低年級著眼於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中、高年級則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編排上,避免煩瑣,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從一年級下冊開始,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每冊設八個專題,分為八組。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

蘇教版經教育部核准,江蘇教育出版社於2001年初啟動了與課程標准配套的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的編寫工作。2001年秋,該教科書開始在全國12個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試用。

北師大版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是以《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其中一年級上冊已用於首批國家課程改革實驗中。與傳統教科書相比,本冊選編了更多的「新」篇目,目的是希望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語文。

湘教版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1~2年級),已由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於2003年下期進入實驗區。

西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是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經國家規劃,並由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的教科書。它是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實驗研究」課題成果的基礎上,經過教改實驗和調查研究編寫而成的。

鄂教版於2002年,鄂教版語文實驗教科書的立項申請獲得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批准,正式進入編寫階段。2003年5月,鄂教版語文實驗教科書一、二年級,七、八年級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並從當年秋季開始在省內部分試驗區使用。

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A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編寫,史習江、李守業主編,因其最先通過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的立項審定和編寫審定,故按音序排為A版。語文版小學課標語文S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學語文教材編委會共同編寫,王均、楊曙望主編,因十二省編委會打頭字母是S,故稱S版。

參考資料來源:小學語文教材-網路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