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七年級語文同步閱讀

七年級語文同步閱讀

發布時間: 2021-08-23 20:12:37

⑴ 七年級上冊語文同步練習藕與蒓菜閱讀理解答案

精銳教育提醒你:
1.第②自然段中,作者通過回想,從哪三個方面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故鄉新秋圖?請加以概括。
答案 (1)勤勞、淳樸、健康的男女藕農。(2)鮮嫩玉色的長節的藕。(3)產藕的池塘和城外曲曲彎彎的小河。
2.第⑦自然段中,「向來不戀故鄉的我,想到這里,覺得故鄉可愛極了」一句中,「我」真的「向來不戀故鄉」嗎?又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答案 從句子本身來看,作者並不是真的不愛故鄉,是作者故意這樣寫的,目的是要襯托「故鄉可愛極了」。另外從深層意義來看,過去對故鄉的思念,與今日迸發出的思鄉之情相比,不深不足。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構思一個鄰居送藕給我們吃的情節,這樣寫起什麼作用?
答案 構思這樣一個情節,以對比(或反襯)來突出異鄉的藕與故鄉的藕不同,更好地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思鄉情結傳染給讀者。
4.文章的結尾頗具特色,請加以賞析。
答案 「我覺得故鄉可愛極了」直接抒情,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與文章開頭「我忽然懷念起故鄉來了」前後照應;同時深化了文章主題。

⑵ 語文七年級下同步25課外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後的問題。
導者告退,指湖(雁宕湖,大龍湫瀑布水源)在西腋一峰,尚須越三尖。余從之,及越一尖,路已絕;再越一尖,而所登頂已在天半。自念《志》雲:「宕在山頂,龍湫之水,即自宕來。」今山勢漸下,而上湫之澗,卻自東高峰發脈,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轍而東,望東峰之高者趨之,蓮舟(一僧人名)疲不能從。由舊路下,余與二奴東越二嶺,人跡絕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狹,兩邊夾立,如行刀背。又石片稜稜怒起,每過一脊,即一峭峰,皆從刀劍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見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盡處,一石如劈,向懼石鋒撩人,至是且無鋒置足矣!躊躇崖上,不敢復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級,遂脫奴足布四條,懸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從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僅容足,無餘地。望岩下斗(同「陡」)深百丈,欲謀復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飛陟。持布上試,布為突石所勒,忽中斷。復續懸之,竭力騰挽,得復登上岩。出險,還雲靜庵,日已漸西。主僕衣履俱敝,尋湖之興衰矣。遂別而下,復至龍湫(指龍湫瀑下的潭),則積雨之後,怒濤傾注,變幻極勢,轟雷噴雪,大倍於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注釋】以上文位元組選自《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癸丑(公元1613年)四月十四日記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記敘了攀登雁宕(一作「盪」)山尋找大龍湫瀑布水源的歷程。
13.查工具書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陟:②敝:③興:④暝:
14.文中說「遂脫奴足布四條,懸崖垂空」,你推測「足布」是什麼,你的理由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先後有「石片稜稜怒起」、「怒濤傾注」的說法,對其中的「怒」字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皆從刀劍隙中攀援而上」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的表達效果怎麼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說說你對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記》的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看誰知道得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1.口語交際
結合本單元「探險之旅」的教學內容,搜集古今中外有關人類探險的故事,召開一次「講故事評比大會」。先是小組預賽,即每人准備好在小組內講故事,每組由此推舉出一名講故事能手;然後由各組的講故事能手參加全班決賽;最後評選出一位「故事大王」。
2.寫作
以「我的一次探險經歷」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600字。
內容可以是你的真實經歷,也可以是幻想類的童話故事,如「我」可以是一隻小鳥,一片樹葉,甚至是一位外星人,到地球探險……
3.綜合性學習
(1)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開發或者改造有關探險的游戲軟體,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開展一次「電子虛擬探險」活動,評選出最佳探險隊員。
(2)可以讓學生研製一種「探險棋」,開展一次下棋比賽。
(3)讓學生研製一種「探險拼圖」,組織一次拼圖比賽。
以上活動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任選一種完成。
13.①登 ②破 ③興致,興趣 ④日暮,黃昏
14.當是「裹腿」(也稱「綁腿」),是纏在小腿上的布帶子,有一定長度,四條接起來足可用於崖壁墜人。
15.「怒起」的「怒」字是高突的意思;「怒濤」的「怒」字是形容氣勢很大的樣子。
16.運用了比喻修辭。表達效果好,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攀登的艱險。
17.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朝末期地理學家、探險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⑶ 初一語文同步閱讀文章《池塘里的詩》

我的詩
寫在搖曳的花瓣上
穿著粉色的紅妝
撲入蓮葉的胸膛

我的詩
寫在滾動的露珠上
蓮葉輕輕舞呀
池塘里添了新詩一行

我的詩,寫在透明的塘面上
荷花,蓮葉,露珠,游魚,
是精美的篇章
下雨了!
我的詩在滿塘里跳盪。

以上是詩

我要問的問題:
1請你依次寫出這首詩中押韻的字

2詩的第三節列舉了池塘中的荷花,蓮葉,露珠,游魚。請你結合全詩的意境,展開合理的想像,分別給這4個詞語前面各加上一個雙音節的詞

的荷花 2 的蓮葉 3 的露珠 4 的游魚

3詩就是畫,畫就是詩,你認為作者通過對池塘美景的描繪,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1.韻腳字,上 妝 膛 上 行 上 章 盪 。這個不難。
2.香淡的荷花,悅目的蓮葉,晶瑩的露珠,歡暢的游魚。這個不太好。
3.作者通過對池塘美景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以及易於感動於世物的心情。

⑷ 初一上冊語文同步練習全冊答案

同步練習

⑸ 初一語文閱讀題,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語文閱讀同步》(七年級下冊)

孩子,自己寫吧。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你老師

⑹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同步閱讀》後面的名句 急急急急

一、《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淵明(東晉) 選自《陶淵明集》
1、《飲酒》中表達詩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即表現詩人隱居後生活悠閑的名句)
2、他退休以後,回到家鄉栽種菊花,與山水相伴,心境十分平和,正如陶淵明《飲酒》詩中所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飲酒》中表達詩人遠離世俗名利羈絆,雖身居「人境」而閑靜無憂的原因的詩句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4、反映詩人妙契自然,物我兩諧的人生感悟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詩中通過傍晚時分山中美麗景色的描繪,暗示人們應該「迷途知返」的句子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二、《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唐代)
1、王維在《使至塞上》中描繪塞外奇特壯美風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王維《使至塞上》中有一組對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進行刻畫,寫出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被譽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詩中通過景物描寫告訴我們作者作為使臣已經到達塞外邊防的句子是:征篷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三、《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 崔顥(唐代)
1、崔顥在《黃鶴樓》中融情於景,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詩句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表達弔古思鄉情懷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崔顥在黃鶴樓上所見之景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3、詩人登樓遠眺,在日暮時分,觸發濃濃鄉愁的詩句1.客路青山外, 。
2.纖纖擢素手, 。
3.終日不成章, 。
4.盈盈一水間, 。
5.明月別枝驚鵲, 。
6.楊花落盡子規啼, 。
7.青女素娥俱耐冷, 。
8.中庭地白樹棲鴉, 。
9.梅雪爭春未肯降, 。
10. ,但余鍾磬音。
11. ,思而不學則殆。
12. ,路轉溪橋忽見。
13. ,自將磨洗認前朝。
14. ,蕭蕭暮雨子規啼。
15. ,樓台倒影入池塘。
16. ,吹面不寒楊柳風。
17. ,梅花香自苦寒來。
18. ,我言秋日勝春朝。

19.子曰:「不憤不啟, , ,則不復也。」
二、理解性默寫(60分)
1.「 , 」是《十五夜望月》中推己及人的詠月名句。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作者蘇軾,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號東坡居士。詞中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曠達胸襟的詞句是:「 , 」;道盡千載離人心願,表明詩人對遠方親人美好祝願的名句「 , 」。
3.唐代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的頷聯是:「 , 」。詩中有一個對偶句,暗示時光流逝,蘊含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 , 。」
4.唐代詩人杜牧的《赤壁》中妙的是「 , 」兩句議論,以兩個美女象徵國家命運,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5.《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寫的一首詞,詞中表現出作者雖處困境,仍振作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句子是:「 , 」。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 「 , 」兩句描繪了早春特有的景色;轉為議論,突出早春的可愛的句子是:「 , 」。
7.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在《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雀)中用嗅覺和聽覺捕捉夏夜景物特徵,描繪豐收在望的詩句是:「 , 」。
8.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秋詞》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寫出了秋高氣爽的獨特感受。詩中直抒贊秋胸臆的詩句是:「 , 」。
9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來表達:「 , 」。
10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 , 」。
11《論語》中闡述學習要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 」。
12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的時候,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的句子是:「 , 」。
初一古詩文名句競賽答卷 2008·12
班級: 姓名: 得分:
一、寫出下列詩句的上句或下句(4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20. , 。
二、理解性默寫(60分)
1. , 。
2. , ;
, 。
3. , ;
, 。
4. , 。
5. , 。
6 , ;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即表現遊子悲苦心情的詩句)

⑺ 夏天汪曾祺的閱讀答案,我寫的是七年級語文同步練習

問題:
1.本文依次寫到了夏天的早晨(露水)、花朵、__、瓜果、__和晚上(乘涼)。(2分)
2.首段中「夏天的早晨真舒服」一句話反復出現兩次,試標出你想突出的重音,並簡述理由。(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3.有人認為「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的,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這句似有不雅,你能就此處為作者辯說幾句嗎?(2分)
4.《端午的鴨蛋》中有許多鮮活的畫面讓我們揮之不去,如寫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而選文中對西瓜的敘寫部分也極為傳神,請簡要賞析。(3分)

答案:
1.昆蟲、野草
2.第一次重音在「舒服」因為下文具體展現了如何令人舒服的;
第二次重音在「真」,因為怎樣令人舒服 以具體體現了,再對此感覺予以強調
3.並無不雅,看似粗俗的語言更具有個性化,可突出梔子花「粗大」「碰鼻子香」等極為朴實的特點,使梔子花的形象更生動
4.如「西瓜 以繩絡懸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句中,「以」「之」「剖」等文言詞語的使用,與口語相映成趣,體現了我對西瓜的喜愛;再如「一刀下去,可擦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可擦」一次,繪聲繪色,頗有動感!

不知道題目是否相符...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