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一年級語文

高一年級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8-23 23:11:10

❶ 高一語文課文

請問你是要課文嗎?
幼學紀事
於是之


幼學記事
我出生於一個完全沒有文化的家庭,跟著寡居的祖母和母親過日子。她們都一字不識。那時形容人們無文化,常說他們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我的祖母和母親則更徹底,她們壓根兒就沒有名字。
家裡的藏書每年一換,但只有一冊,就是被俗稱為「皇歷」的那本歷書。她們只能從書里的圖畫中數出當年是「幾龍治水」,藉以預測一年的天時。至於全年二十四個節氣都發生在哪一天和什麼時辰,編書人未能畫成圖像,她們自然也就辨認不出了。直到我上小學,家裡上兩代人的這個困惑才算解除,「皇歷」也才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利用。
真的,不要小看小學生。在我住過的那個雜院里,出個小學生,就算得上個知識分子。比如同院拉洋車的老郝叔,孩子多,拉了飢荒要「請會」(一種窮人之間的經濟上的互助活動,但要出利息),就找到了我,叫我幫他起草一個「請會」的「通知」,其中包括本人遇到什麼困難,為什麼要發起這個活動,將要怎麼辦等等的內容。那時我頂多不到三年級,怎麼寫得了!但老郝叔鼓勵我:「你照我說的寫,他們都懂。」我於是拿了毛筆、墨盒伏在老郝叔的炕上他家無桌,炕上只有一張席,硬而且平,伏在上面寫字是極方便的就這樣,他說我寫,不大會兒的工夫,居然寫出來了。隨後又抄了若干份分別送出。「凡著諸竹帛者皆為文學」,講起文學的定義來,是有這么一說的。那麼,我替老郝叔起草的這篇「通知」,無疑是一篇為人生的文學了,何況還分送出去,也算是發表了的呢!這篇出自老郝叔的心與口的好文章,我現在竟一句也記不起來了。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無碑、無墓,所有的辛勞都化為汗水,灑在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為烏有。但對老郝叔,我老是不能忘記,總覺得再能為他做些什麼才可以安心似的。

一個人的讀書習慣,依我看,總是靠熏陶漸染逐步養成的,這就需要一個稍微好些的文化環境。我的家庭和所住的雜院,教給了我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但就培養讀書習慣而言,那不能說是好的文化環境。我正經上學只念到初中,且功課不好。雖然讀了《苦兒努力記》,也沒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道稍微繁難的算術題,我憋住了,能找誰去?雜院里是沒有這樣的老師的。我後來所以還喜歡讀點書,全靠我幸運地遇到了校內外的許多良師益友。
開始叫我接近了文藝的是孔德小學的老師們。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視得很厲害而又不戴眼鏡的老師,把我們幾個同學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給我們誦讀《罪惡的黑手》。他屋裡哪兒都是書,光線顯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詩集貼近鼻尖才能讀得出。他的聲音不洪亮,也無手勢,讀得很慢,卻很動人。長大以後,我再沒去讀這首詩,然而它給我的印象,卻始終留在腦海里。這位老師不久就不見了。當時,他為什麼有這樣的興致叫幾個孩子去聽這首詩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當路過孔德舊址,我還常常想起他來,我總覺得他或者是一位詩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著有一天會碰上他。
還有一位美術老師,是衛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畫家,可是那時我們卻全然不懂他的價值。
孔德學校有一間美術教室,小學部、中學部共用,無論大小學生一律要站在畫架子前上美術課。先是鉛筆畫,鉛筆要「6B」的,還要帶上橡皮。後是學用炭條作畫,炭條消耗大,向家裡要錢時,已從大人的臉上窺出幾分難色;待知道了擦炭筆畫不能用橡皮而必須用烤過的麵包時,我便不敢再回家去說了。記不清是我個人沒學著炭筆畫,還是衛先生更換了教法,反正是這個階段不長,後來就改學畫水彩不管我是否買得起炭條和麵包,但衛先生這種在一兩年內,多種畫法都叫孩子們嘗試一遍的做法,我是擁護的。
衛先生還有一種教法,我們當時也很喜歡。開始是靜物寫生,畫小瓶小罐之類。過了一陣以後,又叫我們到戶外去,先畫校園里頭,後來就去東華門外的筒子河。孩子們對跑出去畫畫快活無比。我們畫,衛先生跟著看,他也好像很高興。一次寫生,我畫的地方前邊是許多槐樹,後邊是一排矮松,再往後則是滿牆的爬山虎。當時只知道看見的都要畫上,哪裡懂虛、實、疏、密這許多深奧的道理!結果,我的畫畫滿了綠樹、綠蔓、綠葉、綠莖,簡直是綠得不可開交,一塌糊塗。誰知這時候衛先生正站在我身後看,我扭頭看見他,笑了;他看著我和我的那幅綠色作品,也笑了,而且還稱贊了我。到底是稱贊我的什麼呢?是有幾處畫得好?還是勇氣可嘉,什麼都敢畫?或者根本就不是稱贊,只是一種對於失敗者的無可奈何的安慰?當時我可沒想這么多,反正是被老師誇了,就覺得了不起,就還要畫。
此後,我畫畫的興趣,越來越濃,差不多延續到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
對於衛天霖先生,我並不是為寫這篇文章才想起他來的。時間還要早十來年。那時,首都劇場附近有一陣頗貼了一些所謂「揭露」衛先生「罪狀」的印刷品。大家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都學會了一種本事,就是能夠在通篇辱罵的文字里看出一個人的真價值來。我也正是從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來第一個引導我接近了藝術的竟是這樣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驕傲了。
前兩年,美術館舉辦了先生的畫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畫像前,佇立了許久。他並沒有把自己畫得如何的色彩斑斕,還是他教我們時那樣的平凡。我不知道美術界里對他是怎樣評價,我只覺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種者,他曾在孩子們的心裡播下了美的種子。而美育,我以為,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從十五歲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學了。
我上學是由本家供給的。那時祖母已歿,只剩下母親和我。本家們有的給我們些錢,貼補吃喝;有的給我們間房住;有的靈活些,告訴我們什麼時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兩雙筷子總還可以;而有一家就是專門供我一年兩次的學費。十五歲以前,我受到的就是這么一種「集體培養」。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這位本家來到母親和我的屋裡。
「干什麼呢?」他問。
「溫書,准備寒假考試。」我答。
「別考了。現在大夥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點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親也無言。吃人嘴短,還能說什麼呢?於是我合上了筆記本和書,從此結束了我的學生生涯。
「找點事做」,那時很難。先要買些「履歷片」回來填寫,寫好後再托本家、親戚四面八方找門路,呈送上去。迴音,大都是沒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兩個茫茫然地等著,等著一個誰也不願多想的茫茫然的未來。
茫然中還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業,去當當。比每天上學稍晚的時間,便挾個包去當鋪,當了錢出來徑直奔糧店買糧。家底單薄,當得的錢,只夠一天的「嚼裹兒」,計:棒子麵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買些油鹽。當得無可再當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當鋪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買賣。他們為「方便」窮人計,可以不收實物,拿了當鋪的「當票」就能押。押得無可再押了,仍舊有辦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賣掉。賣,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聲不絕如縷,叫來就可以交易。一當二押三賣,手續雖不繁難,我和母親的一間小屋裡可就漸漸地顯露出空曠來,與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或者我是個僥幸者,或者生活本來就是由許多的「偶然」所鑄成。輟學以後,在過著「一當二押三賣」的日子裡,我居然進入了當時的最高學府輔仁大學中文系,當了一陣子一文不花的大學生。那是由於有幾位好友,和我們住得鄰近,他們比我年紀大些,都是那所高等學府的學生。他們同情我的境遇,於是就夾帶著我混進了輔仁大學。事是好事,但頭一天我一進校門,就覺出渾身上下都不自在起來,眼睛只敢看地板,看樓梯。好像是走了一段很長的路,才進了教室。教室里學生們大部已經就座,只有我兀立一旁,這就更增加了我的緊張。我真想掉頭歸去,回到我的家,回到我或當或押或賣的「自由」的生活中去。我的熱心的好友走去找他的幾個同學,只見他們嘁嘁喳喳了一陣以後,就指著一個空位子告訴我:「你今天先坐這兒吧。」我於是坐下。心想,我明天坐哪兒呢?果然,第二天我就更換了一個地方。此後天天如是,先是我渾身不自在地進入教室,他們則照例要嘁嘁喳喳一陣,而後為我指出一個安身的所在。
盡管是這樣,然而聽課還是令我神往。現在記得起的是一位孫教授講秦少游,一位顧教授講辛棄疾。從他們精到的講解里,叫我領略出這些大詞人的妙處:他們能在婉約近人的文字中抒發出憂國、愛國的深情以至豪情來。多麼美呀,多麼精巧啊,我們祖國的語言!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都像是一個可愛的小精靈,只要你調度得當,它就能把你心裡的最細微的情緒表達出來!
聽課雖然有趣而令人神往,但內心的恐懼卻不容易消除。日久天長,我才明白,高等學府里的教授們是不管點名的。學生們都有固定的位子,點名的人只能在窗外,看位子空著的便畫「曠課」,位子上只要坐著人,不管是誰,他便畫「到」。我之所以能坐上位子,而位子又須每天更換,就是由於每天總免不了有人曠課的緣故。但在當時,我於聽課神往之餘,心裡總不免於忐忑,誰知道那些花了錢的學子什麼時候會突然闖進教室把我攆走呢?因此,我那時常生做賊之感,覺得自己是一個偷竊知識的人。
此後,靠朋友們的幫忙,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職業。那時我只有十六歲,而我的同事們,比起我的年齡來,翻一番的寥寥可數,多數都是翻了兩番以上的老頭子們。他們同我無話可講,我也只能報之以沉默。雖然有了職業,但並不足以糊口,前途依舊茫然。只是偶然在一根電線桿子上的招生廣告里,我又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就在我做事的地方附近,有一家中法漢學研究所,廣告上說那裡要辦一個法文研究班,每周晚上開兩堂法語課。一個「漢學」,一個「法語」,再加上是個夜校,這對我簡直是個天賜的機緣。於是我去報名了。經過口試,我說了我對「漢學」和「語言」的興趣,很快便通知我被錄取了。從此,我又進入了另一所特殊的高等學府。
這個夜校簡直是一座法蘭西文學的殿堂。頭一年照例是從字母念起,學些簡單的對話和短文。第二年選文里可就出現了莫里哀和雨果。依次讀下去,到了最後的一年,就讀到了19世紀末的散文和詩。教授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們也聽得入神。以至於在上課時,我竟彷彿覺得自己已近「雅人」。但是,在課前和課後,我卻不能不繼續過我的「俗人」的生活。
我那時住在北京西單,每天需步行過北海大橋,才能到達近東四我上班的地方。平時只帶一頓午飯,不過是窩頭小菜之類。趕到上夜校時,就需帶上晚餐了。把窩頭帶進法蘭西文學的殿堂,已經很不協調,更何況「殿堂」里是只燒暖氣而不生爐火的。到了冬天,暖氣烤不了窩頭,冷餐總不舒服。幸好,「殿堂」之外的院子里有一間小廁所。為了使上下水道不至於受凍,那裡面安著一個火爐。於是這廁所便成了我的餐廳。把窩頭掰為幾塊,烤後吃下,熱乎乎的,使我感到了棒子麵原有的香甜。香甜過後,再去上課,聽的偏是菩提樹、夜鶯鳥這樣的詩情。下課以後,又需步行回家。天高夜冷,靜得可以聽見自己的足音。且走且誦,路成了我最好的溫課的地方。早晨上班也一樣,將生字寫在小紙片上,看一眼就可以背一會子,也發生不了什麼交通事故。據我那時的經驗,從西單走到東四,少說可以背下四五個單詞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我衷心地喜歡這兩句話,讀起來總感到親切。我慶幸自己在那樣惡劣的政治制度下竟遇上那麼多好的老師和好的朋友,他們為我啟蒙,教我知道書這種東西的寶貴,使我沒有胡亂地生長。

❷ 高一語文

臣語曰, 語,告訴,名作動
可與不 不,通否
寧許以負秦曲, 負,使動用法,使......承擔。
大王必欲急臣 急,使動用法
召有司案圖 案,同按
詐詳 詳,佯,假裝
孰計議之 孰,熟,仔細
a
.判斷句

1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
藺相如者,趙人也

3
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

4
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5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6
嚴大國之以修敬也

7
且相如素賤人

8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9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10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b.
被動句:

1
拜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職

2
而君幸於趙王

「於」字表被動

3
徒見欺

「見」字表被動

4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見„„於」被動

5
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

罪當誅,這個罪應當「被」殺死

6
使不辱於諸侯

「於」字表被動

c.
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

1
、何以知之

2
、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語後置:

1
、求人可使報秦者
,
未得

③介詞結構後置:

1
、以勇氣聞於諸侯

(以勇氣於諸侯聞)

2
、故燕王欲結於君(故燕王欲於君結)

3


臣頭今與壁俱碎於柱矣
(
臣頭今與壁與柱俱碎矣
)
4
、設九賓於廷
(
於廷設九賓
)
5
、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於西河外澠池會)

6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強秦之所以不敢於趙者加兵)

d.
省略句

1
、竊計欲亡走(於)燕

2
、今君乃亡(於)趙走(於)燕

3
、君不如肉袒伏(於)斧質請罪

4
、於是王召見(之,代藺相如)

5
、城入趙而璧留於(秦)

6
、相如奉璧奏(於)秦王

7
、傳(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8
、王受(之以)璧

9
、大王見臣(於)列觀

10
、傳(之)於美人

11
、欲以(之)擊柱

12
、舍相如(於)廣成傳舍

13
、使(之)歸(於)趙

14
、趙王以(之)為賢大夫

15
、遂與秦王會(於)澠池

16
、請奉盆缻(於)秦王

17
、為(之)一擊缻

18
、而位居(於)我上

❸ 高一年級語文輔導的重要性是什麼

高一是相對比較閑暇的時間.所以如果要提高語文方面的成績.
我建議,買2本輔導書.1本是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另一本是古詩文分析之類的.然後自己整理關於拼音、易錯字、標點……這些到高三就是很痛苦的事情.而且必考,高一高二老師都不會去講,但是每次考試都會考,所以高一的時候開始積累是最好的.尤其是英語、語文,到了高三成績基本就不會提高了.經常要把整理好的東西翻出來讀一讀,自然而然就積累起來了.
然後是背誦的內容,背誦內容很多,但是考到的內容卻只有幾句,而且一句話才1分,寫錯1個字1分都沒有.所以教你個偷懶的方法,把平常練習、考卷啊裡面背誦部分的內容在書上做紅筆的記號,劃過標志的波浪線啊什麼的.考前就看這些劃線的句子.基本就是考這些,不用大段、全文的背誦.但是要注意個別字怎麼寫.記住一句話,就要每個字都記住,不然記一點也是丟分的.
閱讀,注意答題達到關鍵和答題的套路.這個方面想要提分很困難.以後高三老師會特別教的,高一不用管它.
古詩,一般就是考表達詩人什麼情感、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者是描寫本詩的內容,也會考意境、意象之類的.這些注意聯系詩人的寫作背景,還有特別的幾個詩人要記住.類似:陸游、屈原就是憂國憂民的.陶淵明:寄情山水的.這些到了高三針對性講,提分會快些.
作文,這塊內容很頭疼.但是短期想最快提分.就是考前准備好幾篇作文,然後考場上往裡面套.但是長遠的看,平時注重積累.高考就是議論文、抒情的散文,平時多看看美文、好聞提高語感和寫作水平是有必要的.
全手打,有點累.總之,語文和英語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提高的,多積累.還有高一,數學一定要打好基礎.不然以後這個一定是塊包袱.有時間多做數學題吧,這個很拉分的.

❹ 高中一年級語文課本

人民交易出版社有人教版的目錄及電子版
必修一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 *沁園春 長沙
2 詩兩首
雨巷
再別康橋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單元
4 燭之武退秦師
5 荊軻刺秦王
6 鴻門宴
第三單元
7 紀念劉和珍君
8 小狗包弟
9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第四單元
10 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11 包身工
12 飛向太空的航程

★表達交流★
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園丁贊歌 記敘要選好角度
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
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
朗誦

★梳理探究★
優美的漢字
奇妙的對聯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名著導讀★
《論語》
《大衛·科波菲爾》

後記

必修二
第一單元
1 荷塘月色
2 故都的秋
3 囚綠記
第二單元
4 《詩經》兩首

採薇
5 離騷
6 孔雀東南飛 並序
7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第三單元
8 蘭亭集序
9 赤壁賦
10 游褒禪山記
第四單元
11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12 我有一個夢想
13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表達交流
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徵
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
美的發現 學習抒情
想像世界 學習虛構
演講
梳理探究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
修辭無處不在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
名著導讀
《家》
《巴黎聖母院》

❺ 高一語文有哪些需要背誦

你好!我就是高一學生哦!我們高一上學期要學兩本語文書(必修一)(必修二),所有要背的都在下面了!自己慢慢看吧!
語文必修一:

1、《沁園春·長沙》
2、《詩兩首》(兩首詩:雨巷、再別康橋)
3、《荊軻刺秦王》(只要背裡面的一段)
4、《記念劉和珍君》(背裡面的三個自然段)

語文必修二:

1、《詩經兩首》(兩首詩:氓、採薇)
2、《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田園歸居·其一)
3、《蘭亭集序》
4、《赤壁賦》
5、《游褒禪山記》(只要背裡面的一段)

高一語文下學期我們也要學兩本書哦!學的的語文必修三、必修四。要背的都在下面了!自己慢慢看吧!

語文必修三:

1、《蜀道難》
2、《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
3、《琵琶行》
4《寡人之於國也》
5、《勸學》
6、《過秦論》(背誦後三個自然段)

語文必修四:

1、《蘇軾詞兩首》(念奴嬌、定風波)
2、《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永遇樂)
3、《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聲聲慢)
4、《廉頗藺相如列傳》(背誦一個自然段)

高一語文所有要背的都在這里了!統統給你例了出來!全是自己打出來的哦!絕對沒有復制!孩子加油哦!一看就是好孩子!

PS:好好的學習吧!加油。。。

❻ 高一語文如何學啊

呵呵,作文,其實很簡單,你可以拿幾篇高考滿分作文看看,到底是好在何處,你的差距在哪裡,有何改進的方法。對於分析課文,插一句,看來你們老師水平很低啊,居然讓你們干這種事,我覺得這是浪費時間的一種做法。你們有早自習嗎?我當時的做法是在早自習上每天讀幾篇經典作文,或《智慧背囊》之類的書,十分鍾,在高一的時候積累,還有就是有時間多讀讀紅樓夢,功利一點地說,高考作文一般涉及紅樓夢的,而且文筆比較優美的,分數都很高,經驗之談。最主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一套戰略部署,首先,你要學會記敘文與議論文的寫法,兩種文體兼通,其次,重點培養一種,然後從高考優秀作文里選出你喜歡的類型,模仿著寫幾次,要主動寫,然後給老師看看。當然,除此之外,你還得牢記基本知識,如易錯讀音,錯別字,詞義辨析……別把這當作對立的,這一樣可以提高你的語文水平
不過,再功利一點,如果你的目標是考一本,不必如此累,重點還是數理化(理科,文科不清楚),因為在數理化上能拉開的差距遠遠大於語文,不過如果你想750里考700,你還是找上面說的做吧,高考考130應該可以

❼ 高一語文怎麼學

本文從四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方面,語文的簡單分類,第二個方面,語文學習的現狀,第三方面,初高中語文學科的差別。第四方面,語文學習的方法,重點介紹第四方面。
第一方面,語文的簡單分類。如果說把語文分一下類,語文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應試語文,一種是生活化的語文。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就是第二種語文。作為第二種語文,生活就是語文,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走進語文,我們就走進了一個最真實的情感世界。人類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在語文之中體驗到。不僅是體驗,而且是一種在美感中的體驗。美,這本來就是語言表達的潛在原則。即使是批判丑惡的事物,我們也能感受到作者美好感情的存在。學習語文,就是在進行情感教育。語文教會我們愛,也教會我們恨。它教會我們愛一切關好的事物,恨一切丑惡的事物。可以這么說,熱愛語文就是熱愛生活,熱愛生活就應該熱愛語文,學好語文會使你的生活更美好。因此,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我們就要學好語文。為了使生活更美好,我們更要學好語文。
第二個方面,語文學習的現狀。語文學習的現狀不盡如人意。有的學生認為中國話誰不會說,認為語文沒有什麼可學的,這是輕視語文的心理;有的學生認為自己中考的語文成績已是130多分,而初中階段自己並沒有努力或者說從未努力學過語文,這樣輕松就獲得了高分,高中階段也想這樣學語文,認為好運總是垂青於你,這是一種僥幸心理;還有的學生願意學理不願意學文,認為學理科尤其是做難題有一種成就感,就好象高考只考理科不考語文,對語文視而不見,這是一種對自己前途不負責任的偏科心理;還有一部分學生上了高中之後雖然努力學習語文,卻一直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我認為這是初升高的語文學習沒有銜接好。以上四種現狀我們同學可以把自己的情況與之一一對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三方面,初高中語文學科的差別。要在高中階段學好語文還有必要了解初中和高中語文學科的差異,同學們最關注的差異就是高考試卷和初升高試卷的差異,概括來說,就是差異很大,第一點差異,也是知識系統本身的差異。從漢字的音形意,到文章的構思、布局、謀篇,從先秦的諸子散文,到歐美文學,高中語文知識的系統性更強,涉及的面要更廣,教學內容更深了。舉一個例子:從教材看,初中學的是一般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高中學的是復雜的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高考現代文閱讀考的也就成了內容涉及面很廣,理解有一定難度的論述類文章和內容比較復雜、手法多樣的小說和傳記。第二點差異,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如議論文,"教學大綱"規定:初三要"能把握文章闡述的觀點,;了解論證方法,領會語言的嚴密性",而到高中則要求"能理清層次,把握中心論點,分析論證方法,注意文章的邏輯性",到了高三又進一步要求"能比較熟練地閱讀一般政治、科技讀物和文藝讀物,具有一定的質疑、釋疑和評價的能力"。從"了解"到"分析"論證方法,就是一種質的飛躍;"理清層次""邏輯性""質疑、釋疑、評價"等都是初中不曾有的要求。第三點差異,因為學習語文的難度加大了,所以評價的標准也發生了變化,初中時你的語文成績是130多分不算是高分,甚至還可以說是比較差,而高中時你如果在高考中能答125分以上,就算是很好的成績了。平時語文總分應在115以上,能說得上是好成績。第四點差異,語文學習投入的時間相對減少了。高中的語文周課時只有5節,而高中學習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一年級文化課就有8門,而且有的還是結業考試科目,再加上數理化的學習負擔加重,這樣學生在課外用於語文學習的時間就微乎其微了。這樣的"減少",實際上就給語文學習增加了難度,提高了要求。
初高語文差異如此之大,那麼在高中如何學好語文呢?
大前題就是要重視。態度決定一切。平時不認真學習,不勤於積累,不把這150分的科目當成重要課目來學,是不可能學好語文的。

具體方法如下:
一、寫一手好字,講一口標准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工整規范的漢字,說一口標准流利的普通話,不僅體現語文的基本功,也是高考的需要,現在高考作文要求中明確規定每一個錯別字扣一分,上不封頂;卷面不潔也要適當扣分。而造成卷面不潔、錯別字多的主要原因就是書寫潦草、書寫不認真。可有的同學對這個問題卻不以為意,本來字寫得就不好看,寫字時還連蹦帶跑,缺撇少捺,難以辨識。老師幫他指出問題,還振振有詞說自己到正式考試就會認真寫。其實,如果你平時沒有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在考試的特定的緊張情緒中,當你想起要認真書寫的時候,可能作文已經要接近尾聲了。所以,我們平時寫字時就要態度認真,一絲不苟。把字寫得各部分均衡勻稱,大小比例適當,規范大方,不寫錯別字,不亂塗改,不忽視標點,保證紙面(卷面)清潔。如果你的字現在沒有寫好,現在開始練習還來得及。俗語說,"練字不過百日"就是說,用一百天就能練一手好字,同學們不妨現在就去買一本好字貼,現在就開始練字。
如果說寫一手好字,關繫到一個人的臉面,那麼講一口標准流利的普通話,就體現了一個人素養。說丹東話並不能說明我們愛家鄉,更何況我們丹東話並不太好聽,也影響我們語文語感的形成,而語感對於我們理解課文平時考試地都有很大作用,平時做題時,有時說不清為什麼,但卻選對了答案,就是語感和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所以,對於普通話,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說,而且在生活中也要說,規范自己的語言習慣,體現出自己較高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二、養成零打碎敲勤積累的好習慣
我們每位同學都要准備一個積累本,這個本一定要保存好,高三復習時它就有大用途了,不誇張地說,到時千金不賣。平時我們要在本子里記下咬不準音、形、義的字詞,需要背誦的古詩詞,老師總結出來的方式方法,比較新奇的題型,可以說,無論是教材的還是試卷的,無論是報刊的還是雜志的,無論是談話的還是閱讀的,只要是自己拿不準的,只要是高考考的,都是我們應該積累的。積累的方法就是隨時隨地地有需要就分門別類地記在本上。對於學習,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古人勤奮讀書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三、養成勤於朗讀背誦好習慣
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可以放到課前預習中,每篇課文都朗讀2---3遍,在讀的過程中劃一劃,查一查,問一問,寫一寫,做到一手拿書,一手拿筆,一邊思考,一邊朗讀。不能平平淡淡的、漫不經心的讀,朗讀要做到吐字清晰,音準氣足,節奏停頓合理,要有抑揚頓挫的韻律美,准確地體現出作者的情感。朗讀人物的對話,要力求模擬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聽者面前。朗讀詩歌要鏗鏘悅耳,語勢錯落有致,節奏抑揚回環,具有音樂美。通過琅琅地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也都能體會出來了。這有助於我們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速度的提高,節省更多的閱讀時間用來答題,進而提高答題的准確率。
關於背誦。俗話說"挖到籃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說,很多知識,你只有記住了才對自己管用。因此,必須想方法記住知識。記憶知識,可分為內儲和外儲。記在大腦里為內儲,記在大腦以外,書本中、讀書筆記中、日記中、摘抄本中、電腦里為外儲。大腦是儲存知識的倉庫,據科學家們講,大腦儲存記憶知識的功能開發利用不到10%,應開發和充分利用大腦的儲存功能,記憶儲存更多的知識。因此,對積累本我們平時要經常翻看查閱,就可以把外儲變為內儲,真正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反復的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里紮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才能在說話時、寫作時、考試時把材料信手拈來,增強作文文采,提高語文成績。
四、養成勤於聯想、勤於練筆好習慣
語文復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里。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找及時鞏固。想的時空不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關於練筆,只要有利於練筆的都可以寫,日記、摘抄,美景,人物,大事,小事都可以寫。要注意把觀察能力的訓練與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練筆要寫得具體、生動,要堅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這樣考試時才能有素材,有思路,有情感。
五、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的好習慣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成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同樣是大有收益的。
六、抓緊課堂的四十分鍾。
這是平時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四十分鍾課堂凝結了老師的心血和智慧,集中了老師的汗水和才智,通過每一堂課,每一篇課文,老師不僅教會同學們知識,更教給同學們一種方法,一種能力,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要重視四十分鍾課堂,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維,大膽發言。每堂課下來,每位同學都要問問自己:我學到了什麼,我記住了什麼。哪怕記住一個詞,記住一個句子,一種方法,都是收獲,試想,如果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都有這樣的收獲,日積月累,語文能力就會提高,語文能力的形成正是語文知識達到一定量的積累的結果,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躍。可能有的同學認為對於考試而言,課文只是例子,考試時也不會出現,而且語文也不如數、理、化一樣,我今天不聽明天就聽不明白了(因為我們的教材是由一篇篇相對獨立的課文構成的),因而就對語文課的課文分析不重視。但是要知道我們的閱讀經驗就是在一篇篇課文的分析、講解中積累起來的,如果沒有對課文的感性認識的積累,閱讀的水平很難提高,如果別人是一篇篇積累,你是一篇篇扔掉,三年下來,你的語文水平能有多大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同學們應該重視語文課堂的學習。
總之,在高一同學們要養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聽課時要注意思考和筆記相結合,切勿只想不記,或只記不思;說,指上課回答問題要聲音洪亮,要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讀,要多讀書,讀好書,並要學會通讀、精讀和速讀;寫,要練就一筆好字,做到「三清」,即筆畫要清楚,字跡要清晰,卷面要清潔,還要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學好語文要靠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同學們有堅強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識地培養。正如荀子《勸學》中提到的那樣,學習要注重積累,要持之以恆,要專心致志。
我相信,我們所有的語文老師都相信,同學們只要有決心,就一定能學好語文,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學好語文。最後,祝同學們能學好語文,在高考中語文能取得好成績,更祝同學們高中生活愉快。

❽ 高一語文!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❾ 高一人教版語文必背的內容有哪些

1、秋興八首(其一)(背誦全文)——杜甫

《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時創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抒發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