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1 以開放的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一位教授曾指出: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樂的課堂氛圍是學生潛能、創造性、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生長發展的"陽光、空氣和水"這就要求老師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讓孩子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讓孩子在猜測、想像、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現數學應用的成功。比如:在《角和直角》一課中,我這樣設計:找出下面圖形中的直角。學生匯報後,發現圓中沒有直角,師趁機引導:"那你能否在圓中創造出直角呢?"這時,學生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圓紙片,"折","畫"等方法呼之欲出,學生情緒高漲,哪怕是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樂意去發現,去探索,臉上洋溢著成功的滿足和快樂。給了學生表現的機會,激發了他們的潛力,教學自然水道渠成了。
2 創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於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我准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後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加強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內容時,我提前讓學生准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折,使圖形對折後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後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 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鍾的緊張學習之後,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低。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我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和針對性以外,還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在練習時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達到我們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教學"約數和倍數"這一內容時,我在即將下課時設計了一個"動腦筋離開教室"的游戲:老師說的數正好是你的學號的同學可以離開教室活動。然後老師說"能被3整除的數、2的倍數、30的約數……"直到所有學生離開教室為止。通過這個游戲,學生鞏固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⑵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興趣
一、把握教學契機,在導入時設置懸念來提高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導入來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新和求知慾,又比較愛聽故事,我們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來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
二、滿足學生自尊和成功的需要,激發學習興趣
善於肯定也是人之常情。小學生的自我發展在於模仿和探索時期,其行為的價值需要受到師長和同齡人的肯定方能體現。換句話說,每個學生都有一種充分發揮自己作用的內在需要,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尊重。如果教師能夠不斷地滿足他們的這種需要,就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信心和動力,從而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後進學生,肯定越及時、越具體,越能引發其內趨力。
三、要善於利用「數學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美不同於自然美、藝術美。數學美主要表現為內在美、邏輯美、理智美。數學美是隱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內容。要領悟數學美,必須通過「抽象枯燥」的符號、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內部的數學思想,任何智能活動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數學美是對數學對象融入情感的產物。數學美育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掌握數學內容,培養數學創造能力及體會數學的價值等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⑶ 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一、巧妙設疑,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一些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積極性。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精心組織好「設疑生趣」,力求使語言情趣化,使學生一上課就自覺地進入角色。例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教師一進入課堂就出示相同加數的連加法:2+2+2+2+2,4+4+4+4的題目出來後立刻說出結果,問學生:「我算得對嗎?快嗎?」然後帶著神秘的色彩說:「只要你們出加數是相同的連加法,不管有多少個加數,我都會很快很准地算出結果。」這讓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急於想知道老師有什麼訣竅,也就是說激起了求知慾望。於是,學生都處於思維的積極態度,為探求新知識做好了最佳的心理准備,為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中,適時地創設和諧、愉悅的求知情景,激發學生樂學、愛學數學的內驅力,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如何誘發學生產生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相聯系的直接學習興趣呢,使學生從新課伊始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教學生學習位置時,先在教室讓學生想想看怎麼表示出你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習,並感覺到學習數學的極大樂趣。再例如;學生學習了圓的周長和面積後,教師出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討論:一個半徑為4米的圓,它的半徑縮小2米後(或擴大2米),它的面積和周長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一提問,使學生對問題本身發生了極大的興趣,大家憑感性回答,答案不一,且都不能講清道理。學生都迫切想知道正確答案,教師抓住這啟迪思維的最好時機,讓他們舉例說明。在學生講明道理後,教師進一步提問:「如果你按照這樣的變化去思索,能發現什麼規律?」這時學生興趣更高,從而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於教師不斷設置問題情境,引疑誘導,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潛力得到深層開發,感覺自己的聰明智慧,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更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與此同時,思維的深刻性也就得到了培養。
三、引導操作,激發興趣,培養思維的主動性。
(一)、有效創設游戲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游戲在數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能促使學生精神振奮,興趣高昂。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一些直觀、容易操作的游戲,比如一些簡單的「數一數」「比一比」的游戲,這些利用實物操作,學生很感興趣,也增強學生動作的協調性。中年級的學生對數學的內在魅力感興趣。例如:四年級的『「找規律」學生通過動手游戲,擺一擺,試一試,最後得出結論:夾在兩物體中間的物體的個數都要比外面的少一個。「角」的游戲活動中,學生通過用量角器操作,知道了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更了解了角的內涵。高年級學習喜歡更進一步去探索為什麼是這樣。例如:六年級「圓的認識」活動,學生一直在活動中探究為什麼,最終經過操作得出結論。「軸對稱圖形」,通過學生用筆畫軸,用剪刀剪軸的過程中以及互相討論後,總結出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想要去學習的情況中學習,可謂事半功倍。
(二)動手操作,增強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於促進興趣,便於建立表象,有利於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並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積極發掘本地教學資源,引導他們在課堂上通過動手操作,這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課前讓學生准備好一個圓,並把它分成八等份、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擺一擺、畫一畫、看一看、剪一剪等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同伴互助探究,找出其不同,這樣在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知道數學就在他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源於生活,學好了數學知識,又可用於生活實踐,這樣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對身邊的數學知識,自主學習,加強了數學應用能力。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先請學生准備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長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還有的拼成了平行四邊形等。然後讓他們觀察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積有什麼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教師拼、擺,聽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
四、緊密聯系實際,全面培養興趣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指出,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運用貼近學生的生活案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他們的興趣;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例如在學生學習圓的周長之後,讓學生計算一輛外輪半徑位10厘米的自行車,要過一座長為240米的橋車輪要至少滾幾圈。這樣教師創設出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務必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從教材的內容與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合理的方法的手段,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學習,是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因為這樣,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我樂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形成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裡去,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
⑷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可以試試從奧數中的邏輯推理入手,我小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喜歡上數學的,題目都很有意思~
還有就是應用題,也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如果只是計算這種沒有情景和邏輯性不強的問題,不要說小孩子,我現在做起來也會失去耐心的~
對了還有一點,孩子小學時候的成績真的不那麼重要,但這個時期往往能看到孩子有多大的潛力。孩子現在不喜歡的,並不代表ta一定學不好。那個年紀,對學習感興趣的應該不多吧,可很多出色的人,都也是這樣「玩兒」過來的呀:)
自己的例子:我上一二年級的時候數學基本是倒數,初中就考到奧數班。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⑸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在興趣中去理解、掌握、應用、鞏固,取得最佳效果。
那麼,有些什麼方法呢?
簡單說幾個。
1、把游戲引入課堂。小孩子最喜歡玩游戲,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比如有操作性的教學游戲,競賽性教學游戲,數學智力游戲等等。以搶答,組隊,獎勵等模式來引導孩子逐漸產生興趣。
2、體現情境性,在生活中感趣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回歸生活化的數學課教學,應該是生機盎然、妙趣橫生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 幽默風趣的語言和誇張滑稽的動作。一個學生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學習好的最基本條件。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適當的幽默風趣的語言和誇張滑稽的動作,不但能使學生興奮、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使他們思維敏捷活躍輔助他們記憶,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從而達到教學要求。
4. 直觀教具、電化教學及操作學具。這個就需要花點錢錢了。
總之,數學是美麗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培養他們的興趣,自主地創造性的學習,使學生愛上數學課,從中得到樂趣。
⑹ 淺談如何保持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摘要】對數學保持濃厚興趣的人,他會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千方百計地想方法去認識和解決數學問題,平時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關鍵詞】小學數學;保持;興趣Discussed shallowly how to mainta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study interest Zhuang Jianji 【Abstract】Human who maintains to mathematics the strong interest, he will carry on the study attentively, thought by any means possible the method will know and the solution mathematics question, usually can the total involvement invest into mathematics study. If the student to studies cannot maintain an interest, will regard the study will be one kind of hard labor, also the impossible mood happily to carry on the study, will thus cause the study effect to be low, the result will drop. How let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o maintain to mathematics study interest?
⑺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學習的目標不太明確,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習沒有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可以舉行一些競賽類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用小組積分和個人積分的方式進行,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