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浙江語文閱讀一種美味

浙江語文閱讀一種美味

發布時間: 2021-08-25 16:48:03

A. 高考閱讀一條美味的魚,怎麼突然火了

《一條美味的魚》這篇文章出現在今年浙江高考的試卷上,許多考生表示非常難,專無法理解。而且有趣的事,屬很多人人肉出了文章的作者,並私信作者文章的答案,而作者也表示我當時沒有想那麼多,答案還是得等標准答案出來後才能知道,他也解釋不了。
文章的作者是鞏高峰,一名雜志編輯,專欄作者。他的作品多出現於《三聯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大學生》《青年文學》等。他之前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以前的作品《小鞋子》被天津某地區的二模中使用,當時他的微博就增加了許多關注量,還有好多人私信他。

估計作者自己也沒想到,這次高考的閱讀是自己的文章。而且讓大家覺得好玩的是,他自己對於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閱讀」無法「理解」,「標准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怎麼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
其實現在的閱讀理解考的不是作者想的什麼,而是出題老師的意圖,看老師是想讓你怎麼去想,怎麼去回答,就算是文章作者也不能回答自己的文章問題吧。
其實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浙江考生高考結束後,發說——自己高考竟然敗給了一條魚。而這條魚呢,說的是在閱讀理解里的文章里的,即鞏高峰的《一種美味》。而其中有一個題是對「一絲詭異的光」的理解。

B. 2017浙江語文高考詭異的光是什麼 高考詭異的光是什麼梗

今年浙江高考語文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了青年作家鞏高峰的短篇小說《一種美味》。文章的寫作背景置於物質匱乏的年代,描寫了主人公6歲時,一家人第一次喝魚湯的記憶。文章最後寫道,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而閱讀理解的最後一題,正是要求考生對「詭異的光」進行理解。
考試結束後,這套閱讀理解題遭遇不少浙江考生「喊難」,而伴隨著考生一頭霧水,「詭異的光」以及文章原作者鞏高峰隨即走熱。鞏高峰在微博回復一名網友的提問時稱「本來是搞笑的,誰知道有這么一出」,隨即被理解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並被指其批判試卷出題人。自6月7日起,「詭異的光」、「鞏高峰」和「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相繼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而鞏高峰也在微博上被眾多考生「圍觀」,向其尋求他的「標准答案」。
6月8日,該文章作者鞏高峰作客揚州高校,首次公開回應稱,「詭異的光」沒有意義,每個人理解不同,考題影響了考生分數,他向考生表示歉意。

C. 如何理解2017年浙江高考語文閱讀理解《一種美味》

1、魚豆腐湯中有沒有魚?答案是沒有。前文「母親嗔怪著:『你笑什麼笑!魚真的還沒死,還在鍋里游呢。說著,母親還掀開鍋蓋,讓父親看」這里埋下伏筆,與結尾「第二把柴火他就抓著了一個粘粘軟軟的東西,湊到了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條魚"呼應。

解釋了魚在煮湯過程中或者之前就已經「從鍋里蹦到了地面。」而對於連六歲的三子都沒吃過魚、兩個哥哥也可能極少嘗過魚的。

對這樣清貧的一家人來說,他們沉浸在享受奢侈美味的憧憬中,」魯莽」地食用著這道菜,把豆腐的鮮味當成魚的鮮味也是可以理解的。豆腐魚湯里沒有魚,也導致了三子完全不記得魚湯具體滋味的一點細節。當然,也和他當時的心情有關。

2、三子上學了嗎?是的。「當他終於能背著書包從村頭牆角中出來,忸怩地走進學校的大門,他離美味的書面意思越來越近。」這里是逆時序敘述,把後來發生的事直接告訴了讀者,說明三子上學了。

「魚眼裡閃著一絲詭異的光」,這篇文章精煉考究、筆觸細膩,作者鋪了那麼久酸澀沉重的氛圍,因為,直接說出來,那些久遠的微妙的沉重的東西會變輕。輕得容易讓人誤以為不過如此。既然會這樣,那麼索性不說吧。於是採用這樣婉轉的說法。

《一種美味》鞏高峰-正文

他清晰地記得,六歲那年夏天的那個傍晚,當他把一條巴掌大的草魚捧到母親面前時,母親眼裡第一次出現了一種陌生的光。他甚至覺得,他在母親眼裡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這種感覺在隨後下地幹活回來的父親和兩位哥哥眼裡也得到了證實。

他有些受寵若驚。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滿村子躥,上樹掏鳥窩,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飯都沒准時過,啥時肚子餓了回家吃飯,都要先挨上父親或母親的一頓打才能挨著飯碗的邊兒。

那天不一樣,母親把雙手在圍裙上擦了又擦。母親終於接過那條魚時,他忽然有一點點失望,那條本來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魚,在母親的雙手之間動彈時,竟然顯得那麼瘦小。

准確地說,在那之前他沒吃過魚,唇齒間也回盪不起勾涎引饞的味道。他相信兩個哥哥應該也極少嘗過這東西。在母親的招呼下,他們手忙腳亂地爭搶母親遞過的准備裝豆腐的瓷碗。

豆腐,是跟年聯系在一起的東西了。天!為了那條魚,母親要舀一瓷碗的黃豆種子去換半瓷碗的豆腐來搭配。隱隱約約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還有慢慢濃起來的期待。

父親坐在灶前一邊看著火苗舔著鍋底,一邊簡單地埋怨了幾句,似乎是嫌母親把魚洗的太干凈了,沒了魚腥味。這已經是難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親一個禮拜可能也就說這么一句話。

父親埋怨時,母親正在把那條魚放進鍋里,她輕手輕腳,似乎開了膛破了肚的草魚還會有被燙痛的感覺。父親笑了笑,帶著點兒嘲意。母親嗔怪著說,你笑什麼笑!魚真的還沒死,還在鍋里游呢。說著,母親還掀了鍋蓋讓父親看。父親保持著笑意,不願起身。

父親埋怨時,母親正在把那條魚放進鍋里,她輕手輕腳,似乎開了膛破了肚的草魚還會有被燙痛的感覺。父親笑了笑,帶著點兒嘲意。母親嗔怪著說,你笑什麼笑!魚真的還沒死,還在鍋里游呢。說著,母親還掀了鍋蓋讓父親看。父親保持著笑意,不願起身。

母親拿著裝了蔥段蒜末的碗,就那麼站著等水燒開。

他則坐在桌前,看這一切時他是不是雙手托著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記憶都是那條魚和圍繞著那條魚而產生的夢一般陌生的氣息。那天什麼活都不用他干,他是這頓美味的締造者,可以游手好閑。父母的舉動讓他覺得他有這個資格。

在豆腐到來時,母親甚至都沒來得及埋怨一下一貫喜歡缺斤短兩的豆腐販子,因為豆腐馬上就被切成塊下了鍋。美味,讓他帶著很多的迫不及待,還有一點點的張皇。

張皇什麼呢?魚都在鍋里了,它還能游回村頭那條溝里去?不過這種張皇讓他有點兒熟悉,在溝里捉到魚時他也這么心慌來著,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條溝里竟然會有魚。

來不及細細回味了,豆腐一下鍋,屋子裡頓時鮮香撲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魚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新鮮的讓人稍稍發暈。在魚湯從鍋里到上桌之間,他拚命地翕動鼻翼,貪婪地往肺里裝這些味道。他相信裝得越多,回味的時間就越長。

至於那鍋魚湯具體是什麼滋味,他倒完全不記得哪怕一點兒細節。因為全家吃飯喝魚湯的狀態都有些魯莽,只有嘴唇和湯接觸的呼呼聲,一碗接一碗時勺子與鍋碰撞的叮當聲,還有一口與另一口之間換氣時隱約的急促。

那天飯桌上的氣氛也不一樣,一家人習慣的默不作聲完全沒了蹤影,父親開口談天氣了,兩個哥哥則說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親,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給大家盛湯。

最後,父親說了一句有點兒沒頭沒腦的話,父親說,三子該上學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來,對魚湯食不知味的原因應該就是這句話。兩個哥哥沒進過一天學校的大門。現在到了他三子,父親說他該上學了。該,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兩個哥哥投過來的眼神的內容,他忘了魚湯是什麼味道,他忘了那個晚上的一切細節。

美味?美味是什麼味呢?當他終於能背著書包從村頭牆角中出來,扭捏地走進學校的大門,他離美味的書面意思越來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並不是之後的上學,仍然是有魚的那天晚上——

兩個哥哥忽然就飽了,先後離開桌子回屋睡覺,可是魚湯每個人起碼還可以盛兩碗。他們沒解釋為什麼,也不用解釋,地里的活要起早貪黑,否則這種魚加豆腐的美味只能還是好多年享受一次。

父親愣了愣,恢復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親端著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過父親別口不擇言,但是現在她卸去了笑容,朝著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進圈,牛要喂草,豬還要吃食。都這么愣著不能解決一點兒問題。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還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豬食時,已經是最後一件事了。把火點著,添第二把柴火的時候,他就抓著了一個黏黏軟軟的東西,湊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條魚!從鍋里蹦到地面,它顯然已經超越了極限。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D. 今年浙江高考閱讀理解火了 「詭異的光指的是什麼

考試結束後,這套閱讀理解題遭遇不少浙江考生「喊難」,而伴隨著考生一頭霧水,「詭異的光」以及文章原作者鞏高峰隨即走熱。鞏高峰在微博回復一名網友的提問時稱「本來是搞笑的,誰知道有這么一出」,隨即被理解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並被指其批判試卷出題人。自6月7日起,「詭異的光」、「鞏高峰」和「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相繼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而鞏高峰也在微博上被眾多考生「圍觀」,向其尋求他的「標准答案」。2017年高考剛剛落幕,對浙江29萬余名考生來說,相比高考作文題,語文試卷上的一套閱讀理解題風頭更盛。不少考生戲稱「十年寒窗,敗給一條草魚。」今年浙江高考語文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了青年作家鞏高峰的短篇小說《一種美味》。文章的寫作背景置於物質匱乏的年代,描寫了主人公6歲時,一家人第一次喝魚湯的記憶。文章最後寫道,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而閱讀理解的最後一題,正是要求考生對「詭異的光」進行理解。6月9日,鞏高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稱,「本來是搞笑的」並非批判出題老師曲解自己的文章。他稱,9日下午對完答案,發現自己做出的答案和標准答案有80%是吻合的,說明出題者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章。與此同時,他表示,這套閱讀理解題之所以被眾多考生「喊難」,可能因為考生大多是95後這代孩子,「完全沒有那種生活經驗。」而對於有網友質疑其藉此事炒作,他則回復稱「蹭熱度」是「希望人能看到我寫的東西。」

E. 浙江高考題打敗原作者是個誤會是怎麼回事

今年浙江高考語文卷閱讀理解部分,選取了青年作家鞏高峰的短篇小說《一種美味》。文章的寫作背景置於物質匱乏的年代,描寫了主人公6歲時,一家人第一次喝魚湯的記憶。文章最後寫道,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而閱讀理解的最後一題,正是要求考生對「詭異的光」進行理解。



北青報:怎麼評價浙江高考選用了你的文章作為閱讀理解試題,並設置賞析「詭異的光」這樣的題目?

鞏高峰:這兩天朋友給我發來各類新媒體或者報紙發的文章,都說我的意思是批判出題的老師在過度曲解(我的文章),但我本人的想法是,這個小說我寫完了,跟我就沒關系了,誰愛怎麼解讀都是可以的,那老師拿去出題當然也是可以的,老師怎麼想的,我也沒辦法左右。

F. 高考閱讀《一種美味》主要內容

高考浙江的語文試卷的一篇閱讀理解,文章的名字是:一種美味,閱讀理解最後一題,要求考生對文章最後,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中的「詭異的光」進行理解,讓不少考生戲稱「十年寒窗,敗給一條草魚」
寫人的時候,最好將人的形象描述出來,還原或是誇張的,都可以,且是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形象最好是有某個特點,這個特點是容易讓讀者記住的。

G. 2017高考閱讀題一種美味,為什麼魚未入湯而母親不知

高考浙江的語文試卷的一篇閱讀理解,文章的名字是:一種美味,閱讀理解最後一題,要求考生對文章最後,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中的「詭異的光」進行理解,讓不少考生戲稱「十年寒窗,敗給一條草魚」

寫人的時候,最好將人的形象描述出來,還原或是誇張的,都可以,且是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形象最好是有某個特點,這個特點是容易讓讀者記住的。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