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上冊課件
1. 急求,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全冊ppt課件下載!!!!!
到網路文庫去看看吧,先搜索一課的,再從這課旁邊看,有沒有其它課的。
2. 跪求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課件ppt全集免費下載
不可能有全套的,如果可以免費下載。怎麼還有那麼多學校花重金去購買全套課件回給老師用啊。
我也是個答老師,幾乎搜遍了整個免費課件網。能免費下的都不好,平常做一個課件,一般是下了幾個,相互補充修改,這樣也至少花上一晚上的時間。完全自己做,從構思,到搜集圖片,相關視頻動畫,到開始製作,到修改潤色,設計動畫,至少要兩三天時間。
你想要不勞而獲,免費下載全套,這是痴心妄想。你想想,那是人家一學期下來的勞動成果,誰會白白送給個無親無故的人,除非花錢買。不花錢,又不想自己做,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問教書的朋友要。看在交情的份上,一般都會給。
我可以推薦幾個網站:黃牛網,3e課件網,第一課件網。這是我們常用的,自己去下來慢慢修改製作吧。
3. 急求初一上冊人教版英語與數學的教案與課件……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全套英語教案 ,共66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Unit 1 My name』s Gina
Period One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游戲時所用的圖片(食物、蔬菜、動物)。
學生:准備表演時所需道具(服裝、假發)。
教學設計
Step One :Present the sentence patterns.
Play a game 「How many words do you know?」(利用小游戲調
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對冠軍的介紹引出本課。)
Teacher:After the study of the first three starters, I think
most of the students must have known a lot of words. How many
words do you know? Let』s play a game to see who know? Let』
s play a game to see who knows the most.
(Divide all the students into several groups and show a pictur(圖片略) to them with the computer. Every group can choose two students to join. They are asked to come to the blackboard and write down the words in 30 seconds.)
(Group 2 is the champion group.They can write 11 words.)
Introce the champion group to the class.(引課方式貼近
生活,學生易於接受)
Teacher:Congratulations, now Group 2 is the champion. But I don』t know your names.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rce yourselves to us?
S1& S2:Yes.
S1:Hello.My name is Li Lei.Nice to meet you.
Ss:Hello, Li Lei. Nice to meet you ,too.
Ss:Hello!What』s your name?
S2:I』m Sun Ping.How do you do?
Ss:How do you do ?
Step Two:Drills.
Make introctions.(通過句型的操練使學生更加熟練掌握所學
的句式。)
Teacher:The new term begins.Everyone will meet many new classmates. 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f your answer is 「yes」, please introce yourself in your group.
Example:
Sa:Hello! I』m Li Lei. What』s your name?
Sb:My name』s Zhang Feng.Nice to meet you.
Sa:Nice to meet you,too.And what』s your name,please?
Sc:Lin Li. How do you do?
Sa:How do you do?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Teacher: Today I have good news for you. Three new students will come to our class.They are from other countries. Do you want to know them? Le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of 1b in Section A.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give the right answers.)
Step Three:Make friends.
Make new friends.(用談話的方式完成任務,生動活潑,同時更
容易向學生進行美德教育。)
Teacher:Now everyone has some new friends. Do you want others to know them? Do you want more friends? Let』s introce our new friends to others,OK?
Ss:OK.
Example:
Sa:This is my new friend. His name is Sun Nan.
Sb: Hello, Sun Nan. Nice to meet you.
Sc:Nice to meet you, too.Look! This is my new friend. Her name is He Lu.
Ss:How do you do?
Sd:How do you do?
(Students can stand up and introuce their friends to others freely.They can greet each other warmly.Everyone in the class can have more friends.They can also know something else about them.)
The New comers.(以表演的形式完成,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Teacher:Just now I said three new stud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would come to our class.Now,look!They are here.Let』s give them a warm welcome.
(Three 「foreign」 students come in and all the students clap warmly.)
Teacher:It』s their first time to come to China.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their introctions?
Ss:Yes.
(Three students can make introctions and act out the dialogue vividly.)
Step Three: Sum up.
Some students are asked to sum up this lesson. It is how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how to greet them.I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daily life.
Homework
「How do you meet new visitions at home?
Period Two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歌曲磁帶(歌詞)、情景圖片及上課所需表格。
學生:需要向父母了解自已名字的含義。
教學設計
Step One:Revi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Sing an English song.(用唱歌的方式既帶動了氣氛,又復習了
所學內容。)
Teacher:Yesterday we』ve known each other already.Do you remember your new friends』 names? If you do, let』s sing the song 「What』s your name?」.
Hello! Hell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Gina.
Hello! Hello! What』s his name? His name』s Peter.
Hello! Hello! What』s her name? Her name』s Ann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Teacher:Yesterday I made a new friend.Her name is Jenny.She is very lovely. She introces many friends of hers to m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m?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give the right answers.)
Act out the dialogues.(在特定的情景下表演對話更符合實際,
更貼近生活。)
Teacher:Now you'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introctions and greetings.But if you are in other places,how do you introce yourself and greet others? Look at the four pictures and imagine you are in such a situation, how do you get to know new friends?
(Students can choose any picture they like and act out the dialogues.)
Example:
(At a party)
Sa:Hello! I』m Lucy Green. What』s your name?
Sb:My name is Kate Brown, Jim』s classmate.Nice to meet you.
Sa:Nice to meet you,too. I』m Jim』s sister.Welcome to Jim』s birthday party. Make yourself at home.
Sb:Thanks, I will.
Step Two:Choose English names.
Play a name game.(有效引出「英文名字」這一主題。)
Teacher:As we know, everyone has a name.Each name has its special meaning and so do English names. Do you want to have an English name? If you do, let』s play a name game.The winners of the game will get English names.
Rules: Every student should introce himself or herself,but at the same time he (she ) should repeat all the above-mentioned classmates' names.
Example:
S1: My name』s Tony.
S2: His name』s Tony. My name』s Linda.
S3: His name』s Tony. Her name』s Linda. My name』s Nick.
S4: His name』s Tony. Her name』s Linda. His name's Nick. My name's Kim.
S5:…….
Choose English names.
1).Find out first names and last names.(用小組的方式完成名字的識別。)
Teacher:Congratulstions to the winners. Now you choose English names from the box. But before you choose names, you must know English names have two parts:first name and last name. Look at the box, can you classify them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Jenny Gina Alan Mary Jim Tony Tom Bob Mike
Green Miller Jack Smith Brown Linda Nick Kim Hand
Period Three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所需的歌曲磁帶、名片樣本及各項表格。
學生:製作名片所需的紙張、畫筆等。
教學設計
Step One: Present the English numbers.
Sing the so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歌曲歡快有趣,比起單純教授單詞更為有效。)
Teacher: During the first two classes, we』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new friends names. But if we want to contact them. What shall we do?
S1: A telephone call.
T: But you don』t have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S1: Ask for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T: If we want to know about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we must learn how to say these numbers in English. Let』s learn to si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
Words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sn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After singing the song, tell the students not to forget 「zero」.)
T: Count the number together from zero to nine.
S2: Zero…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write the telephone number.(通過聽力復習單詞。)
Teacher: This is my friend』s telephone number. But I can』t hear it clearly.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rite it down?
(Studen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of 1b in Section B and give the answer.)
Step Two: Drills.
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實現的,你必須要有耐心,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做,不能急於求成。
那語文來說,更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首先要從最基礎的字詞入手,當然包括音形義三個方面。再就是要多讀一些書,語文主要的就是語言文字和文學兩個大的方面,語言文字學起來還容易一點,主要你用心去記,沒有學不好的。至於文學修養的提高,那就要多讀書了,當然讀書也不是說泛泛的讀,也要能從書中吸取營養。
數學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見效果的,首先要把書上的例題真正的弄懂,並會舉一反三。要多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
英語也是一樣的,單詞就是基本功,首先要熟記單詞,再就是語法。還要多讀,培養自己的語感。
5. 初一上冊數學。語文課件下載網站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如《飲酒》詩里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裡洗過卻不妖艷。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9)亭亭:聳立的樣子。
(10)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11)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嘆詞,相當於「唉」。
(15)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
(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17)宜乎:宜,當,這里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至於愛牡丹的人,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賞析]: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大家黃庭堅所譽:「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嘆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概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於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里外貫通、外表挺直、表裡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台詞就是感慨於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明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構謹嚴。 在文章結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美簡煉,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餘的無用之語
蓮花的美麗別稱
(1)芙蓉:《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芙容。」
(2)芙蕖:《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
(4)水芙蓉:《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
(5)草芙蓉: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6) 水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7)凈友又稱凈客。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
(8)水芝: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9)澤芝:《類聚》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
(10) 靈草: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11)玉環:《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2)君子花: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君子,蓮又稱「君子花」。
(13) 水宮仙子: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
(14) 菡萏:《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
蓮花與佛教
據 說 ,釋 迦 牟 尼 本 是 天 上 的 菩 薩 ,下 凡 降 生 到 迦 毗 羅 衛 國 凈 飯 王 處 。 凈 飯 王 的 王 妃 摩 耶 夫 人 , 長 得 象 天 仙 一 樣 美 麗 , 性 情 溫 和 賢 淑 , 與 國 王情 深 似 海 。摩 耶 夫 人 回 憶 新 婚 之 夜 , 她 朦 朧 中 看 到 遠 處 有 一 個 人 騎 著 一頭 白 象 向 她 走 來 並 且 逐 漸 變 小 , 從 她 的 右 肋 處 鑽 入 她 的腹 中 。 她 心 中 模 模 糊 糊 地 預 感 到 菩 薩 化 作 一 頭 白 象 入 胎。 日 後 , 身 懷 有 孕 的 摩 耶 夫 人 臉 上 , 微 微 泛 著 紅 暈 , 那 色 彩 鮮 艷 的 綠 色 領 口 花 邊 象 一 片 蓮 葉 , 她 的 臉 兒 象 一 朵 綻 開 的 蓮 花 。 後 來 摩 耶 夫 人 在 娑 羅 樹 下 降 生 佛 祖 時 , 百 鳥 群 集 歌 唱 , 天 樂 鳴 空 相 和 , 四 季 里 的 花 木 都 一 同 盛 開, 尤 其 是 沼 澤 內 突 然 開 放 出 大 得 象 車 蓋 一 樣 的 蓮 花 。 佛祖 一 出 世 , 便 站 在 蓮 花 上 , 一 手 指 天 , 一 手 指 地 , 並 說: 「 天 上 天 下 , 惟 我 獨 尊 」 。
不 僅 如 此 , 蓮 還 與 佛 教 醫 學 有 著 密 切 關 系 。 蓮 花 含 有 豐 富 的 營 養 , 既 可 食 用 又可 葯 用 。 古 代 女 子 常 采 清 晨 帶 露 的 蓮 花 敷 面 美 容 , 或 服 食 蓮 花 以 養 顏。 蓮 花 含 有 皮 素 和 木 樨 素 ,能 潤 澤 膚 色 。 初 放 鮮 嫩 的 蓮 花 用 開 水 泡 飲 , 其 汁 翠 綠 清 香 , 有 清 暑 解 熱 和 生 津 開 胃 之 功 效 。 蓮 的 地 下 根 莖 稱 為 蓮 藕 。 相 傳 佛 祖 的 十 大 弟 子之 一 舍 利 弗 患 有 肺 結 核 , 目 犍 連 來 探 望 他 , 並 得 知 舍 利 弗 喜 歡 吃 蓮 藕 , 就 帶 些 新 鮮 蓮 藕 讓 舍 利 弗 吃 , 舍 利 弗 吃 蓮 藕 後 果 然 病 愈 。 後 來 , 佛 祖 弟 子 經 常 用 蓮 藕 作 為 葯 用來 治 病 , 並 發 現 了 蓮 藕 的 許 多 葯 用 價 值 。
蓮花的美好品質
在千古第一詩人屈原的代表作 《離騷》中有這樣的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詩人為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要穿上用蓮花做成的香氣馥郁的衣服。在這里,蓮花這一形象,不僅象徵著詩人高潔的品質和美好的修養,而且表現了詩人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像以及《離騷》這首不朽傑作的浪漫主義特色。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是漢代樂府民歌中的一首極為清新優美的小詩。在這首小詩中,「蓮」既指實物花卉蓮花,又是愛憐的「憐」諧音,以魚戲蓮葉隱喻男女之間的愛情,極其生動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鄉的大背景中,采蓮的男女主人公搖著小舟,自由地歌唱著純潔美麗的愛情,該是一幅多麼清新的圖畫!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在唐代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這首《采蓮曲》中,采蓮少女的美麗雖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因為她們的身影已與風光秀麗、如詩如畫的荷塘、蓮花融為一體了。從這自然渾成、耐人尋味的意境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吧。
代表著南朝樂府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更是對蓮花和采蓮有著細致入微的描寫:「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這首詩中采蓮的情形,不僅生動地展示了江南水鄉人民的生活,而且寫出了采蓮女主人公對遠行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語言清新明麗,意境悠遠,情思纏綿。
以「誠齋體」聞名南宋詩壇的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這首詩中,詩人擷取了「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兩個典型景物,以通俗明快、流轉圓活的風格,寫出了六月里西湖的美麗風光,一改宋詩瘦硬生澀的弊端,極具自然靈性。
宋朝理學的創導者、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有這樣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之君子者也。」在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中,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寫盡了蓮花的高潔品質、優雅氣質、優美的姿態和莊重的儀表,表達了封建士大夫高潔的情操和志趣。自此,蓮花便有了靈性,步入花中君子之列。
明代的許仲琳,在其著名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塑造了一個蓮花化身的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他純真勇敢而又法力高強,敢於蔑視神權、打抱不平,極具正義和反抗精神,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人物形象之一。透過哪吒這一神話人物形象,我們看到蓮花又變成了正義和勇敢的化身。
一代散文大師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通過高超的藝術手法和情景交融的意境營造,寫出了月下荷塘素淡朦朧的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婀娜的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月下的荷葉、荷花和荷塘,在現代作家朱自清的筆下簡直就像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