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中語文詞性

高中語文詞性

發布時間: 2021-08-28 13:22:14

㈠ 高中語文文言文怎麼根據詞性翻譯請好心人幫幫忙!!!

一般,就是聯系現代漢語中的句法,對重點詞進行翻譯要注意詞性,如有的動詞會被動用法,對一般的詞,能組詞的就進行組詞翻譯,翻譯後使句子符合語法,語義通順,不改變原意

㈡ 高中語文,分析一下這段話的詞性

答:我(代)提(動)著(時態助詞)這(指示代詞)靈巧(形)的(結構助詞)小(形)桔燈(名),慢慢(形)地(結構助詞)在(介)黑暗(形)潮濕(形)的(結構助詞)山路上(方位)走(動)著(時態助詞)。這(指示代詞)朦朧(形)的(結構助詞)桔紅(形)的(結構助詞)光(名),實在(副詞)照(動)不(副)了(動)多(副)遠(形),但(關聯)這(指示代詞)小(形)姑娘(名)的(結構助詞)鎮定(形)、勇敢(形)、樂觀(形)的(結構助詞)精神(名)鼓舞(動)了(時態助詞)我(代),我(代)似乎(副)覺得(動)眼前(方位)有(動)無限(形)光明(名)!

㈢ 詳細、分條理的介紹下高中語文需要掌握的語法知識、詞性、特殊句式等。要比較方便看的。

接過幾屆高一新生,在初高中語文知識銜接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極其普遍的問題。對於語法知識,大多數學生都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學生一竅不通。什麼是名詞?什麼是動詞、形容詞?這些大概知道,當問到介詞有哪些?副詞有哪些?哪些詞是助詞、代詞等?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很震驚地發現班上的學生能正確地回答的只有少數一部分。私下調查發現,在初中階段,語法知識基本上就沒學,學生就只是簡單的知道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
記得自己做學生的年代裡,老師把語法知識當作學習語文的重點來講,因為學懂了語法知識,我們可以輕松地理解一個詞語或者一個句子的基本意思,利用語法知識,我們可以劃分句子成分、判斷病句、判斷文言特殊句式,甚至可以推廣到學習英語、日語等,作用何其大啊!但是,現在的教材哪裡有系統語法知識學習呢?甚至對研究語法知識的文章也少之又少,所以有人說:「語法知識的研究正處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窘境。」
很多學生看到病句就頭痛。為什麼?病句最基本的就是分析句子成分,學生連句子成分都找不出來,病句題不會做也就不為過了。甚至英語中的語法結構也與漢語相聯系,學不好的話,那是影響非常大的。因此,建議新課程改革,要把漢語語法知識,作為重點來學習,對學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在此我想談談在語法知識教學中,我的做法:
一、 抓好開頭,提高認識。
高一的第一節課就要對學生強調語法的作用,學一點語法,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使自己的說和寫更正確,更規范。首先,讓學生重溫一些簡單的語法知識,熟悉基本的詞性,學生對虛詞認識不深,尤其是介詞、副詞、助詞和代詞等;然後學習短語、句子成分,劃分句子的主謂賓,定狀補;再利用這些語法知識去判斷文言文的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的轉變;或者利用這些語法知識去判斷病句等等。可以把語法知識擴展到許多的方面,其實,掌握語法知識也是提高語文水平的好方法。
二、 平時訓練,寓教於樂。
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多從生活中采搬生動活潑的語言例子來充實知識,並以動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訓練。比如講到什麼是介詞的時候,我要求學生記住介詞的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嚮往朝。
這樣容易記憶,印象也深刻,又如講《沁園春.長沙》老師就詞性動態變化所產生的奇妙效果來講授詞性知識,「糞土當年萬戶侯」中的「糞土」,名詞轉化為狀語,把……視如糞土,表現了毛澤東等青年對當時大官僚、大軍閥的蔑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常聽見"幸福著你的幸福""吹走我內心的憂傷"這樣詞類活用的句子,來解釋語法現象,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語言表達效果。正是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學習語法知識不感到累,又很實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 平時測驗,反饋知識。
細心發現,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不管是閱讀訓練,還是寫作訓練,我們也會運用語法知識來學習的,就算是寫一個句子,表情達意,我們也要檢查句子的主謂賓有沒有落實好,有沒有產生語病?所以平時的練習,是語法知識的反饋。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我們語文老師更應該注重語法知識的訓練,比如本學期末的調研試試卷中有一道語法知識題是這樣命的:
把下列復句改寫為幾個單句,保持句意不變。
「山寨」是一種涉及手機、數碼產品、游戲機等不同領域,從而發展到不同領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特點的產業現象。
該題設計的考點是提煉句子主幹。明確什麼是復句?什麼是單句? 單句是由一個主幹組成的句子。而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組成的句子。目的是考查學生對復雜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這是很實用的語文能力。長句子、復雜句子在閱讀中是經常會碰到的,如果沒有語法知識——句子成分分析的知識作為基礎,要讀懂、理解准確,有時是很困難的。從能力切人設計考題,這是顯性的指向;另外隱性的指向就是了解學生句子成分分析知識掌握的情況。
語法知識的教學是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我認為能本著為了語文教學的高效發展,為了學生語文素養的真正提高這一根本性目的,實事求是地開展教學,問題是不難解決的,這樣語文課改也將沿著健康軌道繼續發展。

㈣ 高中語文語法分類

一、實詞的分類
(一)名詞
1、定義:名詞是表示人、事物、時間、處所或方位的詞。
2、分類:普通名詞、集合名詞、抽象名詞、專有名詞、時間名詞、處所名詞方位名詞。
3、語法特點:(1)名詞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數量短語來修飾限制。(2)一般不受副詞(如"不"、"很")修飾,兩種情況可以構成"副+名"結構:對舉或連說的格式中;表示變化發展的句子。(3)常做主語、賓語、定語。(4)一般不能重疊。
4、小類特點:(1)普通名詞、集合名詞、抽象名詞所用的量詞有區別。(2)專有名詞前一般不能加數量詞。(3)時間名詞還可以做狀語。(4)方位名詞可單用,也可以構成方位短語。
(二)動詞
1、定義: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和變化、存在、消失的詞。
2、分類:普通動詞、心理動詞、存現動詞、判斷動詞、助動詞、趨向動詞、使令動詞
3、語法特點:(1)能受副詞修飾,但除心理動詞、助動詞外不能受程度副詞(如"很")修飾。(2)可以帶動態助詞"著、了、過"。(3)常做謂語或謂語中心。(4)一些動詞可以按AA或ABAB形式重疊。
4、小類特點:(1)普通動詞可以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2)心理動詞可以受程度副詞修飾,可以帶謂詞性賓語。(3)存現動詞可以構成存現句。(4)判斷動詞表示判斷,"A是B"格式可以表示等同關系、歸屬關系、特徵質料情況、事物的存在、習慣說法。(5)助動詞可以做謂語、狀語。(6)趨向動詞可以做謂語、補語。(7)使令動詞可以構成兼語句。
(三)形容詞
1、定義:形容詞是表示性質、狀態的詞。
2、分類:性質形容詞、狀態形容詞、不定數量形容詞。
3、語法特點:(1)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和副片語合,3種形容詞不能與程度副片語合:A、偏正型形容詞偏的部分表示程度;B、帶疊音詞綴的狀態形容詞;C、其他復雜形式的形容詞。(2)形容詞主要做定語、謂語或謂語中心。(3)形容詞不能帶賓語。(4)許多形容詞可以按AA、AABB的形式重疊。
4、非謂形容詞。
非謂形容詞是不能做謂語的形容詞,又叫區別詞。非謂形容詞的語法特點:(1)能直接修飾名詞,做定語;(2)不能直接做謂語;(3)不能與副詞"很"組合;(4)否定時常用"非"。
(四)數詞
1、定義:數詞是表示數目、次序的詞。
2、分類:基數詞、序數詞、倍數詞、分數詞、概數詞。
3、語法特點:(1)常與量片語合,構成數量短語;(2)可以做主語、賓語;(3)數詞"一"常常省略,可以構成"一...就..."格式,在"V一V"格式里表示虛指。
(五)量詞
1、定義:量詞是表示計算單位的詞。
2、分類:(1)物量詞。表示人或事物數量的單位,如個、張、件;(2)動量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單位,如次、回、遍。
量詞還可以分為專用(個、公斤)和借用(桌子、筆);個體(只、條)和集體(打、群);單純和復合(噸公里、人次)。
3、語法特點:(1)與數詞、指示代詞構成量詞短語;(2)可以重疊;(3)一般不單獨做定語,但"數量名"結構中的"數"為"一"是可以省略。
(六)副詞
1、定義:副詞是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表示程度、范圍等意義的詞。
2、分類:程度、范圍、時間頻率、肯定否定、情狀、語氣。
3、語法特點:(1)除"很、極"以外,副詞只能做狀語。(2)副詞一般不能單獨回答問題。(3)有的副詞可以起關聯作用。
4、副詞的復雜性:(1)副詞的語義復雜,如"就"有多種意義。(2)同一小類副詞,用法、語義上也有差別,如"就"和"才"。(3)副詞的語義指向有時和結構關系不一致。(4)不同副詞的語法特點略有差別。
(七)代詞
1、定義:代詞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這個類和別的詞類不一樣,它不是從功能角度分出來的,而是從代替、指示作用角度分出來的,因而代詞的功能很不一致,大部分代詞的語法功能相當於名詞,也有的代詞的功能相當於數詞、謂詞或副詞。
2、分類: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
3、小類特點:(1)人稱代詞。有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代詞的區別,也有單數代詞、復數代詞的區別。"我們"、"咱們"有排除和包括的不同。人稱代詞的語法特點相當於名詞。(2)指示代詞。"這"是近指,"那"是遠指,"每"、"各"是分指,"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其他"指特定范圍以外的人或事物。指示代詞的語法特點一般相當於名詞,"這樣"、 "那樣"相當於謂詞。(3)疑問代詞。疑問代詞可以構成特指疑問句,大多數疑問代詞的語法特點相當於名詞。
(八)擬聲詞
1、定義:擬聲詞是模擬自然界各種聲音或表示感嘆、應答、呼喚的詞。
2、分類:(1)象聲詞。模擬自然界的聲音。(2)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或應答。
3、語法特點:(1)獨立性較強,構成非主謂句中的擬聲句或做獨立語中的感嘆語。(2)可以做定語、狀語。(3)復音的象聲詞可以做謂語、補語,嘆詞可以活用為動詞。(4)嘆詞在表意上具有生動性、豐富性。

虛詞
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有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
(一)介詞
1、定義:介詞是用在名詞性詞語前面,組成介詞短語,表示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等的詞。
2、分類:時間、處所、依據方式、原因、目的、對象范圍、被動、比較排除。
同一個介詞在不同的語言結構中可以具有不同的語義,如介詞"於"可以表示時間、處所、對象范圍、被動、比較排除。
3、語法特點:(1)介詞不能單獨做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名詞性詞語前邊,組成介詞短語,做狀語、補語、定語。(2)介詞不能重疊。(3)"於"、"給"本身是介詞,也可以作為一個語素,與別的語素組合成詞,如"屬於、等於、歸於、勤於、對於、教給、贈給、送給"等。
(二)連詞
1、定義:連詞是連接詞、短語、分句、句子的詞。
2、分類:可以從不同角度分為表示聯合關系的和表示偏正關系的,連接詞語、連接分句和連接句子的。
3、語法特點:(1)連詞在句法功能上起連接作用,一般不充當句子成分。(2)連詞的作用:連接詞或短語時,可以標示出短語的結構類型;連接分句時,可以標示分句間的關系,顯示復句的類型。(3)連詞不受別的詞語修飾,也不修飾別的詞語。
不同的連詞有風格色彩的區別(如跟、與),表示關系的區別(如和、或)。

(三)助詞
1、定義:助詞是表示結構關系、動態等語法意義的附著性詞語。
2、特點:是封閉類,內部復雜,獨立性差,附著性強。大部分助詞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構成短語,少部分可以,如"的、所"。助詞數量少,但使用頻率高,用法語義多樣。
3、分類:
(1)結構助詞:的、地、得。表示附加成分與中心語之間的結構關系,"的"表示定語與中心語的關系,"地"表示狀語與中心語的關系,"得" 表示補語與中心語的關系。"的"還可以構成"的"字短語。
"是......的"結構有兩種:A、表示判斷,後面可以補一個名詞;B、表示強調,"是......的"可以去掉。注意兩種結構中"是"、"的"的不同詞性。
(2)動態助詞:了、著、過、的。"了"是完成態,"著"是進行態,"過"是經驗態。"的"可以用作完成態。
(3)比況助詞:似的、似地、一般、一樣。比況助詞的作用是構成比況短語,做定語、狀語。
(4)其他助詞:所、被、給、連。
"所"有3個作用:A、構成所字短語,做定語、賓語;B、用在"被...所..."、"為...所..."格式中;C、用在主謂結構中,這樣的主謂結構可以做定語。
"被"直接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給"直接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
"連"與"都"、"也"呼應,表示強調。
(四)語氣詞
-

1、定義:語氣詞是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各種語氣的詞。
2、基本語氣詞:的、了、啊、呢、吧、嗎。
3、分類: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

Ⅲ 、 詞性的判別與詞的兼類
(一)詞性的判別
詞性的判別是復雜的,這是因為某些詞類可能具有一些共同的語法特點,如動詞、形容詞都可以做謂語,根據某以語法特點並不能確定某一詞類。
判別詞性要把握以下方面:(1)熟悉和掌握各類詞的語法特點。(2)辨證靈活地運用這些語法特點,區別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區分近似的詞類,掌握區分和判別的方法。
1、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判別
這個區分有兩個層次:區分名詞和謂詞;區分動詞和形容詞。
動詞和形容詞有一些共同的語法特點,都可以做謂語,合稱為謂詞。
名詞和謂詞的區分:(1)能否受"不"修飾;(2)經常充當什麼句子成分;(3)能否受表示物量的數量短語修飾。
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分:(1)能否受程度副詞修飾(除心理動詞和助動詞以外,動詞不能受程度副詞修飾);(2)能否帶賓語;(3)重疊形式:雙音節動詞重疊一般採用ABAB形式,雙音節形容詞重疊一般採用AABB形式。
2、形容詞、副詞的判別
形容詞、副詞都可以做狀語,因此要注意區分。區分的方法:(1)只能做狀語的是副詞("很、極"除外);做狀語,又能做定語或謂語的是形容詞。(2)副詞一般不能加"很",形容詞可以加"很"。如"突然、偶然"是形容詞,"忽然"是副詞。
3、動詞、副詞的判別 主要是指"沒""沒有"這兩個詞。"沒、沒有"既是動詞,也是副詞,區分的方法:用在名詞性詞語前,否定人或事物,是動詞,如"沒心情"、"沒有作業";用在動詞、形容詞前,否定動作行為或性質狀態,是副詞,如"沒去"、"沒有談"。
"沒、沒有"位於句末,要看"沒、沒有"在語義上否定什麼。如"他來沒?"是副詞。
4、名詞、副詞的判別
時間名詞和時間副詞具有共同的語法特點:都可以做狀語,容易混淆。區分的方法:時間副詞只能做狀語,時間名詞除做狀語外,還可以做主語、賓語。以上特點也可以概括為兩個判斷公式:"A是A"、"在A"。符合這個公式的,是名詞,不符合的,是副詞。如"剛才、現在、將來、以前、從前"是名詞;"剛剛、剛、才"是副詞。
5、動詞、介詞的判別
現代漢語的大部分介詞是從動詞虛化演變而來的,其中一些還兼有動一詞、介詞兩種詞性,如"在、到、向、朝、通過"等(下面以"在"為例),因而產生了區分的問題。
區分的方法:(1)介詞不能單獨做謂語或動語,必須組成介詞短語做狀語、補語或定語,因此,當句子里沒有其他的詞可以做謂語或動語時,"在"就是動詞;如果有,"在"就是介詞。(2)動詞可以重疊,介詞不能重疊。"我比你高"中的"比"不能重疊,是介詞;"我們比干勁"中的"比"可以重疊,是動詞。(3)動詞後可以加"了、著、過"等動態助詞,介詞不能。
6、介詞、連詞的判別
主要區分兩類:一是"和、跟、與、同";二是"因、因為、由於"等詞。
"和、跟、與、同" 的區分方法:(1)"和、跟、與、同"做連詞時,句子的主語之後有"都"或者在語義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加"都";做介詞時,"和"等前有狀語或可以加進狀語。(2)"和、跟、與、同"做連詞時,所連接的成分可以相互調換位置而語義不變;做介詞時,調換位置影響語義。(3)"和、跟、與、同"位於句首時,是介詞。
"因、因為、由於"的區分方法:(1)"因、因為、由於"後面接名詞性成分,是介詞;接謂詞性成分,是連詞。(2)做介詞時,句子可以有語音停頓,也可以沒有;做連詞時,要有語音停頓。(3)做連詞時,常與"所以、因此"配合;做介詞時,一般單用。
7、助詞、語氣詞的判別
助詞、語氣詞的判別主要涉及"的、了"兩個詞。
"的"的助詞和語氣詞詞性的區分方法:(1)助詞"的"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末;語氣詞"的"只能在句末。(2)語氣詞"的"可以去掉而句子語義不變;結構助詞"的"不能去掉,或去掉以後語義有變化。
"了"的助詞和語氣詞詞性的區分方法:(1)位於動詞、形容詞後的是助詞,位於句末的是語氣詞。(2)既在句末,又位於動詞、形容詞後的既是助詞,也是語氣詞。

(二)詞的兼類
詞的兼類是指某些詞經常具備兩類或兩類以上詞的語法特點而詞彙意義密切相關的現象。
例如"翻譯",在"我翻譯外文小說"中,做動語,可以用"不"否定,是動詞;在"他是一個翻譯"中,受數量短語修飾,做賓語,是名詞。
判定兼類的兩個標准:一是要經常具備兩類或兩類以上詞的語法特點;二是兼類詞的詞彙意義要密切相關。如果不是"經常"的,就屬於活用,如果詞彙意義無關,就屬於同音詞。活用和同音詞都不屬於詞的兼類。
兼類主要發生在名詞、動詞、形容詞3類詞中,常見的兼類現象有:
1、兼名詞、動詞:請示、申請、報告、領導
2、兼名詞、形容詞:興奮、典型、風光
3、兼動詞、形容詞:純潔、黑、端正、滿足
4、兼名詞、動詞、形容詞:紅、白
5、兼名詞、量詞:桌子、操場、車、箱子
6、兼動詞、副詞:沒、沒有
7、兼動詞、介詞:在、向、到、往、通過、經過

㈤ 語文詞性要怎麼學啊

首先了解漢語各種詞性的概念,因為漢語詞語使用不像英語,不能根據使用位置分,所以需要認真辨別。如果是初高中學生,可以不用太深入。

了解了每個詞的詞性,才能順利地遣詞造句,句子才能符合正常的語法。但是語法是在不斷變化的,很多詞的詞性都不是那麼一成不變的,都可以活用了。

例如:「很」是一個副詞,用來修飾形容詞,「很開心」「很害怕」等等。但是現在大家經常說的是「很陽光」,「很紳士」等等,修飾的是名詞。

從語法上來講,他是不對的。但是只要能在大家的日常語言中流傳開來,那麼他就是合理的。只是還需要時間的考驗,如果十幾年之後,這些說法依然存在,那麼就意味著部分副詞可以修飾名詞了。

語文,也就是我們的中文千百年來不斷在變化,也就是這個原因。

作用:
可以深刻徹底的學好漢語,以後遇到漢語問題,可以簡單地解決。

詞性:
詞性指以詞的特點作為劃分詞類的根據。現代漢語的詞可以分為兩類14種詞性。

詞類是一個語言學術語,是一種語言中詞的語法分類,是以語法特徵(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態變化)為主要依據、兼顧詞彙意義對詞進行劃分的結果。

從組合和聚合關系來說,一個詞類是指:在一個語言中,眾多具有相同句法功能、能在同樣的組合位置中出現的詞,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范疇。

詞類是最普遍的語法的聚合。詞類劃分具有層次性。如漢語中,詞可以分成實詞和虛詞,實詞中又包括體詞、謂詞等,體詞中又可以分出名詞和代詞等。

學好了詞性,你可以能夠很簡單的辨別文言文詞語的用法以及掌握更好的答題方法。而且寫作文用的有理有據,不會用錯詞,還能應用到辨析詞性的題目以及改病句

㈥ 高中語文中文言文的詞性

與現代漢語的詞性類別名稱一樣,即名動形副量代數介連助。不過文言文里把副詞歸於實詞類而已。

㈦ 高中語文中所要求掌握的詞性問題

主語:簡單來說就是做這件事情的人,被動語態時也可以是被做的這件事情做主語;
謂語:一般來說就是表示動作的動詞
賓語:簡而言之就是被主語做的這件事情
定語:一般是指形容詞
狀語:一般指副詞
補語:即補充說明,它和定語的區別在於,補語和主語或賓語指的是同一件事情。
我現在所說的只是方便你你記憶,並不完全符合漢語言對其下的定義,對付高中語文足夠。

㈧ 高中語文需要搞懂虛詞,,詞性嗎

不需要單獨記憶,憑借你初中與高中文言文的積累就足夠用了,虛詞的特殊用法需要關注,比如說「其」字的用法,有表推測的等,這些不常見卻常考查的。

㈨ 高中語文詞語的意義用法和用法的區別哪個指的是詞性或某某用法(例如:意動用法)

精銳老師為你解答:
你問的這個問題首先就不是很清楚。我估計你是沒版有弄清這些概念。詞語權的意義,一般來說有我們說的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詞彙意義就是常說的實義,比如桌子就是桌子,而有些不具有這些意義,交語法意義,就是沒有實義,但是在一個句子中承擔著一些語法功能。
高中常考的問我們意義和用法相同和不同,前者往往是指該詞語的意思,可能就在在一個句子中能夠有的具體的詞彙意義,而用法往往就是指語法意義了,這個往往指虛詞,比如說虛詞的詞性,一些語法變形,就像你說的主動意動。
希望以上的解說可以讓你了解一點。建議拿具體的題目來追問,一定會具體幫你解釋清楚的。你要先自己理理自己的問題。
祝學習進步。希望你可以採納我的答案,再進一步追問。謝謝。

熱點內容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