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寫作教案
一、 引導學生愛讀書、會讀書。
古人雲「開卷有益」,現在的人也在說,可是真正這樣做的人卻不是很多,有很多家長都不愛看書,如何引導孩子,自己家裡除了課本,就再也沒有其它的書了,連最基本的讀書氛圍都不具備,如何讓孩子愛看書。當然除了家長的原因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那麼進入初中的校園後一切理由也就不再是理由了,讓學生學會寫作文才是根本。於是,我就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閱讀課,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首先學會選擇書籍,不要拘泥於一種類型的書,要學會「看雜書」,攝取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和思維。如果讓學生背誦楊慎的《臨江仙》,恐怕是沒有幾個人願意背誦,但是看過一部《三國演義》後,我想大多數學生都已牢記於心了。廣泛的吸取多方面的知識,尤其是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學生記憶的內容會更豐富。寫作在於積累。其次是做摘抄,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都可以記錄下來,哪怕是個小笑話、小幽默。積少成多,重在習慣培養。最後學會精讀書,也就是對於那些給自己感觸深的文章,要多讀、深讀、細品。也可以寫一些心得,不要求字數,只要感觸。可以在課前三分鍾是讀出來大家共同欣賞,也可以不給任何人看,只要自己喜歡,不要帶著壓力讀書。
這應給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因為習慣在於養成。
二、 進行方法指導、搭建結構。
學生只要一提到作文,沒有不反感的。一提到作文頭腦中就沒有頭緒,這時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出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抵觸情緒。首先讓學生明白寫作文其實並不是很難,其實就是「言為心聲」,說通俗些,就是心裡怎樣想,就怎樣寫。關鍵在於寫作的思路。至於寫作的思路也是有訣竅的,一聽到「訣竅」學生的眼裡就放出異樣的光彩。他們認為可以走一條捷徑,其實學習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要是學生有興趣,一切也就好解決了。他聽講的注意力也就提高了,這時作文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講解,學生們會很快接納的。記敘文只要先明確的中心,然後可採用題記法、小標題法、物的視角法、片斷組合法、段首排比法等結構方式。議論文則更為簡單,明確中心,可正、可反、可反正結合。一篇文章很快就可以完成了。技法講解過後,學生一下子認識到其實寫作文也沒那麼難。激發了部分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初期的技巧指導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學生在遵循模式中突破模式,最後做到,用我筆抒我情,不再刻意追求寫作技法,使技法自然的運用與文章本身。
B.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啊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三年級作文教案:用一兩件事寫父母的愛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寫完以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准》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准》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後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說敢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像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當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父愛、母愛——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吟頌詩文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2、錄像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播放錄像,再現溫馨家庭生活場面,激發情感興奮).
3、引發回憶,作文指導《小學語文作文教案》.
師:這是一段什麼內容的錄象呢?你能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嗎?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4、閉目想像.
師:閉上眼睛,伴著音樂,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那件事情再回憶一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二、說父愛、母愛——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並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事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就怎麼說,做到說真話,吐真情.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把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感受最深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願意講講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這樣深的印象呢?(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麼?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麼樣?
C. 小學語文作文的教案怎麼寫
一、說什麼就寫什麼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像萬花筒,像七彩陽光。校內、校外,同學們聚集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說話都說些什麼呢?無非是向別人講述自己每天的所看所思或親身所經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己所說的這些內容,只要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寫下來,就是作文,就是文章。
二、寫生活中的真實情景
《「你必須把這條鱸魚放掉」》一課記敘了小湯姆和他爸爸在湖上釣魚的情景,小湯姆從這個事情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文章選材新穎,內容充實,深受學生的喜愛,特別是當湯姆釣到一條大鱸魚後,作者用了濃重的筆墨來描寫湯姆、爸爸的對話,特別是對話時的動作、神態刻畫的惟妙惟肖,非常值得學生借鑒。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後,充分引發他們寫作的慾望,變枯燥的訓練為輕松的享受。
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寫法後,並不要馬上讓學生動筆寫,而是觀看一段兩分鍾的錄像,然後要求學生把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用語言表達出來。結果,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表達得非常清楚,其中的人物一下子鮮活起來。課後,要求學生寫出吃晚飯時一家人的對話,第二天,大家一起交流欣賞。出乎意料,就連班上最怕寫作文的同學,都寫得很好。
三、怎麼說就怎麼寫
人在平常說話時,除愛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因此,由於性別、年齡、性格、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所致,所有人說話的特點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說話的個性和「稜角」。這就好比人的長相,是各有特別之處的。
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麼說,手就怎麼寫,即「我手寫我口」;寫自己想說的話,愛說的話。這樣,由於寫了自己想寫的情景,說了自己喜愛說的話,貼近了現實生活,抒發了真情實感,因此寫出來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內容具體,生活氣息濃厚,語句表達順暢,有特色。
可以這樣講:只要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興趣,一定能激發他們向困難挑戰的勇氣,給他們帶來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