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數學記憶

小學數學記憶

發布時間: 2021-09-02 03:20:00

⑴ 小學數學必背公式有哪些如何加深記憶

******************************************************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⑵ 小學數學公式如何記憶有什麼方法

在理解公式推導過程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即理解公式的意義基礎上記憶,這樣才能記得牢,用得活。例如求圓的面積是πr²,π是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小學要求記住值是3.14,r²是半徑乘以半徑,記憶:圓面積等於圓周率乘以半徑平方。所謂靈活,就是當題目給出的條件不是半徑,而是直徑,周長,你就要變通,想辦法找到半徑。就可以得出:
圓面積=π×(1/2直徑)² 或者 圓面積=π×(周長÷π÷2)² 。

⑶ 如何讓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快速記憶數學

把一些數學口算題發給學生做,然後細心的講解,再在課堂上出示題目讓他們即興練習與交談互動。

⑷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課堂記憶效果

一、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又居於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者意圖,對這些,教者只有仔細琢磨,深入鑽研,做到胸中有書,才能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同時,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還要研究教材內容與現時生活的最佳落腳點,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知。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怎樣教學的問題。1、掌握知識的系統性,才能統觀全局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之間聯系非常緊密,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已學過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教師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時才能做到瞻前顧後,將前面的知識為後面的新知識做好鋪墊、搭橋;學後面的知識又能有計劃地復習和運用前面的知識。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內容零敲碎打,分成許多部分獨立地去教學。這樣不僅教起來費勁,費時間,學生學起來也不好懂,難以記憶,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因此,能不能系統地掌握教材,有沒有統觀全局的思想,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那麼怎樣鑽研才能系統掌握教材,又能統觀全局呢?我的建議是:第一,要注意抓住反映事物本質的概念進行教學。如:單位「1」這個概念,不僅對分數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在以後全部分數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分數乘法時,必須把這個關鍵的問題讓學生徹底理解,這樣,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時,學生就不會感覺理解困難,很明顯,單位「1」是貫穿分數、百分數這部分教材始終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分數部分教學一開始就要緊緊地抓住它,通過種種形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單位「1」的意義。第二,研究各單元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分數再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三年級分數初步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三年級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進行分析,從而,才能對五年級的《分數再認識》進行升華、拓展,展示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第三,找出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如:工程問題的應用題解答方法跟相遇問題的解答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與相遇問題進行比較、發現,這樣對學生理解工程問題是有幫助的。第四,要了解知識引申變化的情況,掌握教材的深度。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透徹地理解,靈活地運用,要在立足教材和超越教材上研究引申的練習題,但不要超越編者的意圖,掌握教材規定的知識范圍和所學的知識難度,加深鑽研,細心琢磨教學目標,就不能偏離教材的要求,盲目地加大題目的難度,甚至搞題海戰術,這樣做既浪費時間,也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增加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2、只有教師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淺出
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授業和解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疑難問題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師對知識是否能正確、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所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做一番認真的研究、分析,以達到透徹理解,熟練地掌握,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深入淺出,如:在四年級教學《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一節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個為什麼,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己進行探究,學會弄懂,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搞清它們的來龍去脈。(1)為什麼一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一變,小數的值就變了呢?(2)為什麼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就變大了呢?(3)為什麼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就變小了呢?(4)一個小數的小數點每移動一位,小數大小的變化,為什麼是十倍的關系呢?這些問題如果課前教師對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較透徹,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淺出,點撥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只有領會了編者的意圖,才能重點突出
在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對教材的准備題和例題進行分析、研究,努力理解編者這樣安排的意圖,分清例題的主次再確定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例最佳結合點如何在開篇的教學情境中體現出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通過對教材的研究、分析,領會意圖,如何運用最佳情境進行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如:在教學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作為教學的開篇,提出的問題是,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幾種你能贏?這樣,學生把生活中有趣的游戲與本節的搭配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幾年來,教學研訓工作的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系統地掌握教材的內容,認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透徹地理解編教材編者的意圖,那麼他們在教學時,就能從教材的全局出發,重點突出,深入淺出,教學效果一定會好的。
二、改進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點、難點後,還要進一步考慮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好學。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落腳點難以找到,這樣更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講究教法、研究學法。教學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級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要從各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強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經驗及做法,但也有幾條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規律,以下幾條僅供借鑒: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
數學是一門嚴謹而系統性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聯系密切,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數學又來源於生活,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要抓住新舊知識的交接點,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落腳點,通過課前的搜集、整理,課上提問、發現,把難點化成幾個小問題,順利過度到新知。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一節時,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子,在具體的實例中,找出百分數的話題,教學時,可讓學生先匯報提出有關百分數內容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出問題,巧設懸念,探究新知,學生感到新知不新,理解到位,突破了教學難點。2、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
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和學具,使學生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獲得較牢固的理解了的知識,並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六年級《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充分創造時間、空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探索圓周長和直徑之間比值的規律,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的直觀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圓周率的意義,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3、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傳授知識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打開思路,想問題,自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一節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感知發現的基礎上,重點與學生探究、驗證,首先引導學生做實驗前的准備,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並說明實驗要求,小組商量活動方案,小組匯報活動方案,然後合作實驗初步推測,學生在小組實驗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將各組的意見展示出來,最後師生共同推理、驗證、歸納:打開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聯系剛才的實驗結果,你明白了什麼?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麼有關?如果給你一枚一元錢的硬幣,將它擲出,結果會怎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
三、超越教材、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必要措施
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師生共同努力解決了學生學懂的問題,剛剛完成教學任務的三分之一。因為「懂」,只是學生把教材的新知識弄明白了,這並不等於學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識,他們往往離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還有一段距離,還沒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當堂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訓練的效果,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明確訓練的目的性
訓練時要防止盲目地多練,否則多而雜,抓不往關鍵,結果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效果並不好,訓練的內容防止脫離實際,追求偏、難、怪的現象,從每節課來看,應該緊緊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進行訓練,反對那種脫離教學內容,急於追求拔高的訓練,教師只有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現狀和教材的重點、難點有機地整合,做到心中有數,適當地調整教學預案,訓練的針對性才強。2、訓練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一般來說,一節新課,課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鍾的訓練,特別要注意訓練題的數目不要過大,應用題的語言敘述和題目結構要清楚簡單,不要在數字語言上干擾學生對本節課主要知識的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口述或口算一些問題,以檢查學生理解的情況,但要注意訓練題的形式,避免學生死套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自編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的習題,以便能看出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了,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掌握得非常順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這時,教師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運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例子,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問題,大家合作交流解決,真正使本節課內容升華。3、不同水平的學生訓練時應有不同的要求
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慮到這個實際,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在訓練中也應經常安排兩套作業,這樣做,教師花費的時間和氣力都比較大,但是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效果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的。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除了要搞好每節的基本訓練外,還要注意上好復習課。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更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做題就能奏效,在復習課中,除了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彌補知識缺陷的工作以外,師生應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所學知識做一番總結歸納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這樣做,可以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使學生記憶掌握,而且對舊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化,這對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教學和研訓的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最重要地一環是改進課堂教學。但改進課堂教學的關鍵又與能否吃透教材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教師對教材的系統性掌握得好,又善於體會理解編者的意圖,再有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那課堂教學一定會生動活潑。我相信,只有我們教師肯於動腦,能花力氣,不斷學習,勇於實踐,一定會掌握課堂教學規律和教學藝術。

⑸ 如何快速記憶小學數學知識

歸類記憶法
歸類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
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於記憶。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准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請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准『左』和『右』;橫撇帶口是個you,擴大向you走走走;橫撇加zuo,縮小向zuo走走走;十倍走一步百倍兩步走,數位不夠找『0』拉拉鉤。」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喜歡記,而且記得牢。
規律記憶法
規律記憶法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⑹ 小學數學需要記憶的數據有哪些

奇數,偶數,合數,素數,1~20的平方,1~10的3次方,半徑1~10的圓的周長和面積。

⑺ 小學數學運算順序大家是如何記憶的

在一道題中有括弧的話先算括弧里的,然後再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從左到右

怎麼提高小學生數學記憶力,太笨了,10歲了,求大神解答

數學實際沒有很多東西記得,特別是小學 公式也少的很,主要還是通過多做練習題,還有就是審題理解 至於計算這個就通過正反驗算 就OK了

熱點內容
片語題語文 發布:2025-05-02 10:14:59 瀏覽:172
低磷化學鍍鎳 發布:2025-05-02 10:13:59 瀏覽:921
初中歷史會考試題 發布:2025-05-02 10:09:42 瀏覽:967
怎麼的跳舞 發布:2025-05-02 10:01:55 瀏覽:480
鄭泰教育 發布:2025-05-02 09:54:20 瀏覽:967
路程數學 發布:2025-05-02 08:40:14 瀏覽:529
霧霾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2 08:32:22 瀏覽:530
鳳崗教育網 發布:2025-05-02 08:27:16 瀏覽:332
植物生物學重點 發布:2025-05-02 08:25:38 瀏覽:808
php教學 發布:2025-05-02 08:13:54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