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在化學實驗室
⑴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有NOH溶液的試 劑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 軍和小紅,共同探
(1)不正確,能說含有碳酸鈉,可能有氫氧化鈉。
(2)不正確,碳酸鈉與氫氧化鈉的水溶液都呈鹼性,都能使酚酞變紅。
(3)碳酸鈉 加入幾滴酚酞(若變紅則說明含有氫氧化鈉,不變紅則說明不含氫氧化鈉) 不可行,氫氧化鋇與碳酸鈉會生成氫氧化鈉,導致無法證明原固體中是否有氫氧化鈉。
⑵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
(1)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2)因為碳酸鈉雖然屬於鹽,但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向其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為紅色,判斷白色粉末為氫氧化鈉是錯誤的;
(3)由於氫氧化鈉與氯化鋇不反應,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氯化鈉,所以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含有碳酸鈉;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澱,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碳酸鈉,因為碳酸鈉雖然屬於鹽,但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除去碳酸鈉生成的氯化鈉顯中性,再加入酚酞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不變紅說明不含有氫氧化鈉;如果加入氫氧化鋇後,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就無法驗證原來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了.
故答案為:(1)Na2CO3+2HCl=2NaCl+H2O+CO2↑,不正確,還可能含有NaOH
(2)不正確,Na2CO3的溶液呈鹼性,也可以使溶液變成紅色
(3)Na2CO3、取上層清夜滴加酚酞溶液;不可行,加入Ba(OH)2後,反應生成鹼性物質
⑶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
(1)不正確,因為Na 2 CO 3 的水溶液也顯鹼性 (2)Na 2 CO 3 ;取上層清夜,向裡面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現象;(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不行,因為如換成Ba(OH) 2 溶液,就鑒別不出是否含有NaOH了 (3)①4.4g;②NaCl和HCl ③解:設反應後生成NaCl的質量為x,混合物中Na 2 CO 3 的質量為y Na 2 CO 3 + 2HCl===2NaCl + H 2 O + CO 2 ↑ 106 11744 y x 4.4g 117/44 = x/4.4g x=11.7g 106/44 = y/4.4g y=10.6g 反應後溶質NaCl的質量分數:〔11.7g+(22.3g-10.6g) 〕/〔22.3g+43.1g+73g-4.4g〕×100%=17.5% |
⑷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里發現: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了小軍和小紅一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滴加稀鹽酸時有氣體生成,說明粉末中含有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只能說明粉末中含有碳酸鈉,不能說明粉末就是碳酸鈉; (2)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為紅色不能說明粉末中含有氫氧化鈉,因為碳酸鈉也是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3)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Cl 2 溶液時有白色沉澱生成,說明含有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氯化鈉;由於生成的氯化鋇是中性溶液,所以用氯化鋇把溶液中碳酸鈉全部除去,再過濾將沉澱除去,向濾液中加入酚酞如果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因為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所以就不能鑒別原來粉末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了.所以不能講氯化鋇換成氫氧化鋇. 故答案為: (1)不正確,因為如果白色粉末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加入鹽酸,也能產生氣泡; (2)不正確,碳酸鈉也是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3)碳酸鈉;向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如果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如果不變紅,說明沒有氫氧化鈉;不可行,因為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所以就不能鑒別原來粉末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了. |
⑸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
(1)小剛所得結論是錯誤的,也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故填:小剛所得結論是錯誤的,也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2)小軍所得結論是錯誤的,也可能是Na2CO3或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故填:小軍所得結論是錯誤的,也可能是Na2CO3或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3)氯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碳酸鋇和氯化鈉.故填:Na2CO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變紅色,說明含有氫氧化鈉,如果不變紅色,說明不含有氫氧化鈉.故填: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不能把BaCl2溶液換Ba(OH)2溶液,因為氫氧化鋇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故填:不行,換成Ba(OH)2,反應後生成NaOH和BaCO3沉澱,再滴加酚酞溶液也呈現紅色,那就無法辨別是否有NaOH.
⑹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氫氧化鈉的試劑瓶瓶口和橡膠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
白色粉末全部是氫氧化鈉,說明沒變質,全部是碳酸鈉說明全部變質,如果部分變質說明既有沒變質的氫氧化鈉,又有變質的碳酸鈉;
(1)加入鹽酸有氣泡只能說明有碳酸鈉存在,不能說明白色粉末就是碳酸鈉,NaOH和Na2CO3 的混合物加入鹽酸也能產生氣泡;
(2)因為碳酸鈉雖然屬於鹽,但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向其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為紅色,判斷白色粉末為氫氧化鈉是錯誤的;
(3)由於氫氧化鈉與氯化鋇不反應,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氯化鈉,所以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含有碳酸鈉;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澱,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碳酸鈉,因為碳酸鈉雖然屬於鹽,但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除去碳酸鈉生成的氯化鈉顯中性,再加入酚酞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不變紅說明不含有氫氧化鈉;如果加入氫氧化鋇後,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就無法驗證原來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了.
故答案為:NaOH和Na2CO3 的混合物;
(1)不正確;NaOH和Na2CO3 的混合物加入鹽酸也能產生氣泡;
(2)不正確;碳酸鈉溶液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3)Na2CO3 ;向濾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不行;如果加入氫氧化鋇後,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就無法驗證原來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了.
⑺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究
(1)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2)碳酸鈉水溶液呈強鹼性,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
(3)Na2CO3與BaCl2試液反應,有碳酸鋇白色沉澱生成,所以取少量白色粉末溶於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試液,有白色沉澱產生,由此判斷白色粉末中含有Na2CO3;鹼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因此可以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進行檢驗;判斷BaCl2試液是否過量,靜止後,取上層清液後滴加Na2CO3(其他合理也可)溶液,若出現白色沉澱,則BaCl2過量;反之,則未過量.
故答案為:
(1)不正確,這一反應只能證明有碳酸鈉,也可能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2)不正確,因為碳酸鈉溶液也呈鹼性;
(3)Na2CO3;紅色;靜止後,取上層清液後滴加Na2CO3溶液,若出現白色沉澱,則BaCl2過量;反之,則未過量.
⑻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
(1)因為碳酸鈉雖然屬於鹽,但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向其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為紅色,判斷白色粉末為氫氧化鈉是錯誤的;
(2)由於氫氧化鈉與氯化鋇不反應,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氯化鈉,所以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含有碳酸鈉;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澱,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碳酸鈉,因為碳酸鈉雖然屬於鹽,但顯鹼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除去碳酸鈉生成的氯化鈉顯中性,再加入酚酞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不變紅說明不含有氫氧化鈉;
[實驗反思]如果加入氫氧化鋇後,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就無法驗證原來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了.
故答案為:(1)不正確 因為Na2CO3的水溶液也顯鹼性,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2)Na2CO3;取上層清夜,向裡面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看是否變成紅色;否 因為如換成Ba(OH)2溶液,就鑒別不出是否含有NaOH了.
⑼ 高一化學分析題
1.稀鹽酸,稀硫酸
取樣液於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若出現氣泡,則為碳酸鈉溶液,若無明顯現象,則為氯化鈉溶液。
2.(1)不正確,可能是氫氧化鈉與碳酸鈉的混合物
(2)不正確,碳酸鈉溶於水也呈鹼性。
(3)碳酸鈉;往濾液中滴加稀硫酸,若產生沉澱,則為氫氧化鈉與碳酸鈉的混合物;不可行,因為無法驗證是否含有氫氧化鈉。
⑽ 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出現白色粉末
小剛:錯 只能得出粉末中含有naco3 不能說粉末是naco3
小軍:錯 理由同上
小紅:naoh 像過濾後的溶液中滴加hcl溶液 有氣體產生 折有naco3 若沒有 則沒有naco3
不行 ba(oh)2微溶 導致實驗不準確 不能確定原來溶液中是否有oh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