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小鬼化學家

小鬼化學家

發布時間: 2021-11-17 08:18:37

『壹』 化學名稱的有趣來歷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發現,得名於炭(Carbon)。

『貳』 化學元素是怎樣形成的

1. 氫,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臘語Ydor(意思是
水,演變為拉丁語就是Hydra)和Gennao(我產生)構成。
2. 氦,He(Helium),這是從日光光譜中發現的元素,所以用希臘語Helios(太陽)命
名。
3. 鋰,Li(Lithium),因從葉石中發現而得名,希臘語Lithos意思是石頭。
4. 鈹,Be(Beryllium),因從綠寶石(Beryl)中發現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於硼砂,硼砂的拉丁語是Boron,因為它可以熔
融金屬,阿拉伯語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發現,得名於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臘語Nitron(意
思是硝石,演變為拉丁語就是Nitre)得名,後綴-gen參見氫(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臘語Oxys(酸),後綴-gen
參見氫(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於螢石(拉丁語Fluor,原意是熔劑),化
學成分是氟化鈣。
10. 氖,Ne(Neon),來自希臘語Neon(新的)。
11. 鈉,Na(Natrium),英語為Sodium,因電解蘇打(Soda,化學成分是碳酸鈉)製得
而得名。拉丁語Natrium意思也是蘇打。
12. 鎂,Mg(Magnesium),得名於苦土(Magnesia,希臘一個盛產苦土的地方)。
13. 鋁,Al(Aluminium),得名於明礬(拉丁語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斂性的礬),化
學成分是硫酸鋁鉀。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於石英玻璃(Silex)。
15. 磷,P(Phosphorus),因會發出冷光而得名,由希臘語Phos(光)和Phoros(帶來)
構成。
16. 硫,S(Sulfur),古代就已發現,因其晶體程黃色而得名(梵語Sulvere,意思是
鮮黃色)。
17. 氯,Cl(Chlorum, [En]Chlorine),以氯氣的顏色綠色而得名,希臘語Chloros
意思是綠色。
18. 氬,Ar(Argon),來自希臘語Argon(懶惰)。
19. 鉀,K(Kalium),英語為Potassium,因電解木灰鹼(Potash,化學成分是碳酸鉀
)製得而得名。拉丁語Kalium意思也是木灰鹼。
20. 鈣,Ca(Calcium),得名於石灰(Calx)。
21. 鈧,Sc(Scandium),因其發現者是瑞典人,為紀念他的祖國(Scandinavia,斯
堪的納維亞)而得名。
22. 鈦,Ti(Titanium),以希臘神話人物Titan命名。
23. 釩,V(Vanadium),以北歐女神Vanadis命名。
24. 鉻,Cr(Chromium),因其化合物具有多種顏色而得名,希臘語Chroma意思是"美
麗的顏色"。
25. 錳,Mn(Manganum, [En]Manganese),因該礦產的產地Manganesia(位於土耳其)
而得名。
26. 鐵,Fe(Ferrum),古代就已發現,英語為Iron(從Iren演變過來),德語為Eisen

27. 鈷,Co(Cobaltum, [En]Cobalt),意思是"地下小魔"(德語Kabalt),因為它能
使玻璃變成藍色。
28. 鎳,Ni(Niccolum, [En]Nickel),意思是"騙人的小鬼"(德語為Nickle),因為
它和鈷(27)有同樣的性質,能使玻璃變成綠色。
29. 銅,Cu(Cuprum, [En]Copper),古代就已發現,因首次從塞普勒斯島(Aes
Cyprium)獲得該金屬而得名。
30. 鋅,Zn(Zincum, [En]Zinc),古代就已發現,名稱起源尚不清楚,可能來自德
語Zinke(穗狀或鋸齒狀物)。
31. 鎵,Ga(Gallium),因其發現者是法國人,為紀念他的祖國(Gallo,高盧,法國
的古稱)而得名。
32. 鍺,Ge(Germanium),因其發現者是德國人,為紀念他的祖國(German,日耳曼
,一般就指德國)而得名。
33. 砷,As(Arsenicum, [En]Arsenic),希臘語是Arsenikon。關於它的詞源,一種
說法是出自Arsen(Arsen,意思是強烈),因為砒霜(砷的氧化物)是一種烈性毒葯;另一
種說法是由波斯語Az-Zarnikh(雌黃,Az是陰性冠詞,Zar意思是黃金)演變而來。
34. 硒,Se(Selenium),意思是月亮的元素(Selene,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
35. 溴,Br(Bromum, [En]Bromine),因惡臭的特性而得名,希臘語Bromos意思是惡
臭。
36. 氪,Kr(Krypton),來自希臘語Krypton(隱藏)。
37. 銣,Rb(Rubidium),因其光譜是紅色(Rubis,拉丁語深紅色)而得名。
38. 鍶,Sr(Strontium),據說這種元素來自於蘇格蘭的Strontian鉛礦,所以得名S
trontia(鍶土)。
39. 釔,Y(Yttrium),因釔土原產於瑞典的Ytterby而得名。
40. 鋯,Zr(Zirconium),得名於鋯礦(Zircon),阿拉伯語意思是硃砂,波斯語意思
是金色。
41. 鈮,Nb(Niobium),舊稱Cb(Columbium,鈳),因首先在北美的鈳礦石中發現這
種元素,而以哥倫布(Columbus)的名字命名。後來從鈳礦中分離出鉭(73),才真正得到
該元素,遂用Tantalus的女兒Niobe命名之。
42. 鉬,Mo(Molybdaenum, [En]Molybdenum),其硫化物和石墨一樣都是黑色礦物,
德語通稱為Molybdon,由此得名。
43. 鍀,Tc(Technetium),它是人造元素,所以用希臘語Technetos(人工製造)。
44. 釕,Ru(Ruthenium),因其發現者是兩名俄國化學家,為紀念他們的祖國(Russi
a,俄羅斯)而得名。
45. 銠,Rh(Rhodium),因其化合物呈玫瑰紅色而得名,希臘語Rodon意思是玫瑰花

46. 鈀,Pd(Palladium),為紀念不久前發現的武女星Pallas而得名。
47. 銀,Ag(Argentum),古代就已發現,來源於希臘語Argyros(詞頭Argos意思是光
澤或白色)來的,英語為Silver。
48. 鎘,Cd(Cadmium),得名於水鋅礦Calamine,希臘語是Cadmein(可能是以希臘神
話人物Cadmus命名的)。
49. 銦,In(Indium),因其光譜是靛藍色(Indigo)而得名。
50. 錫,Sn(Stannum),古代就已發現,原意是堅硬,因為銅被摻入錫後會得到更加
堅硬的青銅,英語為Tin。
51. 銻,Sb(Stibium),古代就已發現,英語為Antimony,詞頭Anti-意思是反對,
詞尾是從Monk(僧侶)變化而來的,傳說輝銻礦可以治療僧侶的常見病癩病,但是很多僧
侶服用後病情反而惡化,故被認為是僧侶的客星。
52. 碲,Te(Tellurium),按照同族元素硒(34)的命名方法,稱其為地球的元素(Tel
lus,羅馬神話中的大地女神特勒斯)。
53. 碘,I(Iom, [En]Iodine),以碘的顏色紫色而得名,希臘語Iodhs意思是紫色

54. 氙,Xe(Xenon),來自希臘語Xenon(奇異)。
55. 銫,Cs(Cesium),因其光譜是藍色(Caesius,拉丁語天藍色)而得名。
56. 鋇,Ba(Barium),來源於重晶石(Baryta),因該礦石產於義大利的博羅尼亞(Bo
logna)而得名。
57. 鑭,La(Lanthanum),因其隱藏在稀土中而得名,希臘語Lanthanein意思是隱藏

58. 鈰,Ce(Cerium),為紀念第一顆剛發現的小行星Ceres(羅馬神話中谷類的女神)
的發現而得名。
59. 鐠, Pr(Praseodymium),來自鐠土(Praseodymia),是由希臘語Pratos(蔥綠)
和Didymos(孿晶)構成的,意思是綠色的孿晶。
60. 釹,Nd(Neodymium),來自釹土(Neodymia),意思是新的孿晶,參見氖(10)和鐠
(59)。
61. 鉕,Pm(Promethium),得名於希臘神話人物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62. 釤,Sm(Samrium),得名於釤土(Samaria),是俄國礦物學家В. Е. Сама
рский(V. E. Samarskii)發現的。
63. 銪,Eu(Europium),用來紀念歐洲(Europa)。
64. 釓,Gd(Gadolinium),得名於釓土(Gadoina),為了紀念芬蘭化學家加多林(J.
Gadolin),他發現了第一個稀土元素釔(39)。
65. 鋱,Tb(Terbium),得名於瑞典的Ytterby,參見釔(39)。
66. 鏑,Dy(Dysprosium),得名於希臘語Dysprositos,意思是難以獲得的。
67. 鈥,Ho(Holmium),因其發現者是瑞典人,為紀念他的故鄉斯德哥爾摩(Stockho
lm)而得名。
68. 鉺,Er(Erbium),得名於瑞典的Ytterby,參見釔(39)。
69. 銩,Tm(Thulium),因其發現者是瑞典人,就以斯堪的納維亞的古名Thule(北極
的陸地)命名。
70. 鐿,Yb(Ytterbium),得名於瑞典的Ytterby,參見釔(39)。
71. 鑥,Lu(Lutetium),其發現者是法國人,為紀念他的故鄉巴黎(Lutetia,巴黎
的舊稱)而得名。
72. 鉿,Hf(Hafnium),因其發現者在哥本哈根(Kobenhavn,也稱Hafnia)取得的成
就而得名。
73. 鉭,Ta(Tantalum),因其不被酸腐蝕的性質而和希臘神話中宙斯之子Tantalus(
因受罰而浸在水中,但不能吸收水分)相提並論。
74. 鎢,W(Wolframium),得名於德國的黑鎢礦(Wolframite),所以德語稱其為Wolf
ram。其英語名稱Tungsten原意是重石,主要成分是鎢酸鈣。
75. 錸,Re(Rhenium),為紀念萊茵河(Rhine)而得名。
76. 鋨,Os(Osmium),因其化合物帶有臭味而得名,希臘語Osme意思是臭味。
77. 銥,Ir(Iridium),因其化合物呈彩色而得名,希臘語Iris意思是虹。
78. 鉑,Pt(Platinum),得名於Platina Del Pinto的金屬,當鉑的價值未被發現時
,它常被奸商摻在黃金中。
79. 金,Au(Aurum),古代就已發現,英語為Gold。
80. 汞,Hg(Hydrargyrum),是由拉丁語Hydra(水)和Argyrum(銀)組成的,參見氫(1
)和銀 (47)。英語為Mercury,是羅馬神話中眾神的信使,說明該金屬有流動性,古代就
已發現。
81. 鉈,Tl(Thallium),因其光譜是綠色而得名(Thallium,拉丁語綠枝的意思)。
82. 鉛,Pb(Plumbum),原指鉛(Plumbum Nigrum,黑鉛)和錫(Plumbum Album,白鉛
),古代就已發現。英語為Lead,原意為領導,可能逐步引申為導線和鉛錘。
83. 鉍,Bi(Bismuthum, [En]Bismuth),是從德語Wismut(可能得名於白色金屬,或
是褐鐵礦石)翻譯過來的。
84. 釙,Po(Polonium),這是居里夫人為紀念她的祖國波蘭(拉丁語為Polonia)而起
的名字。
85. 砹,At(Astatium, [En]Astatine),來自希臘語Astatos,意思是不穩定。
86. 氡,Rn(Radon),也稱鐳射氣,這是由鐳(88)衰變而來的元素,後綴-on表示惰
性氣體。
87. 鈁,Fr(Francium),因發現者是法國人,為紀念自己的祖國(France,法蘭西)
而命名。
88. 鐳,Ra(Radium),意思是射線(Radiation)的給予者。
89. 錒,Ac(Actinum),因為放射性衰變而得名,Active是活動的意思。
90. 釷,Th(Thorium),以北歐神話中的雷神(Thor)命名。
91. 鏷,Pa(Protactinium),意思是原始的(前綴Proto-)錒(Actinum),因為鏷可以
衰變為錒(89)。
92. 鈾,U(Uranium),為紀念不久前發現的天王星(Uranus,希臘神話人物)而得名

93. 鎿,Np(Neptunium),按照鈾(92)的命名方法,用海王星(Neptune,羅馬神話中
的海神)命名。
94. 鈈,Pu(Plutonium),按照鈾(92)和鎿(93)的命名方法,用冥王星(Pluto,冥王
)命名。
95. 鎇,Am(Americium),因發現者是美國人,為紀念他的國家(America,美洲)而
得名。
96. 鋦,Cm(Curium),以紀念法籍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
,她發現了釙(84)和鐳(88),是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97. 錇,Bk(Berkelium),因該元素發現於伯克利大學(Berkeley)而得名。
98. 鐦,Cf(Californium),得名於發現該元素的伯克利大學的所在地加利福尼亞(C
alifornia)。
99. 鎄,Es(Einsteinium),以紀念猶太裔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他創立了相對論,是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00. 鐨,Fm(Fermium),以紀念美籍義大利核物理學家費米(Enrico Fermi),他是1
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01. 鍆,Md(Mendelevium),以紀念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Д.И.Менделее
в, D.I.Mendeleev),他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102. 鍩,No(Nobelium),以紀念瑞典化學家諾貝爾(Alfred Bernard Nobel),他被
譽為炸葯之父,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
103. 鐒,Lr(Lawrencium),以紀念美國核物理學家勞倫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他是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03號以後的元素都根據原子序號命名。
數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字頭 Nil Un Bi Tri Quad Pent Hex Sept Oct Enn

104. Unq(Unnilquadium),也稱Rf(Rutherfordium),以紀念英國核物理學家盧瑟福
(Ernest Ruther-ford),他獲得過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還發現了原子核和質子(獲獎後
的貢獻)。
105. Unp(Unnilpentium),過去稱Ha(Hahnium),以紀念猶太裔德國核物理學家哈恩
(Otto Harn),他發現了鈾原子的核裂變反應,是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獎獲得者,現在稱
Db(Dubnium),是以莫斯科杜布納(Dubna)核研究中心命名的。
106. Unh(Unnilhexium),也稱Sg(Seaborgium),以紀念美國核物理學家西伯格(Gle
nn Theodore Sea-borg, 1912-1999),他發現了鎿(93),是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107. Uns(Unnilseptium),也稱Bh(Bohrium),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他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得者。
108. Uno(Unniloctium),也稱Hs(Hassium),該原子由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rdt
)重離子研究中心獲得,用該實驗室的所在地黑森州(Hessen)命名。
109. Une(Unnilenntium),也稱Mt(Meitnerium),以紀念猶太裔瑞典核物理學家麥
特納(Lise Meitner, 1878-1968),他和哈恩(參見第105號元素)共同發現了鈾原子的核
裂變反應。

109號以後的元素不再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

『叄』 請問能給我幾個科學家成長的故事嗎

愛因斯坦的成長

1879年3月14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看著他那可愛的模樣,父母對他寄託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已經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 看著舉止遲鈍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會不及常人。直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里,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傢伙」。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於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常被教師呵斥、罰站。有的老師甚至指著他的鼻子罵:「這鬼東西真笨,什麼課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鬨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著臉站起來說:「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說著,他從課桌里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一口氣講了這么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裡不知說什麼好。

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在中學里,他喜愛上了數學課,卻對其餘那些脫離實際和生活的課不感興趣。孤獨的他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託,尋找精神力量。就這樣,愛因斯坦在書中結識了阿基米德、牛頓、笛卡爾、歌德、莫扎特……書籍和知識為他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視野開闊了,愛因斯坦頭腦里思考的問題也就多了。 一天,他對經常輔導他數學的舅舅說:「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里振動著的電磁波呢?」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著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贊許,又有擔憂。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一般,將會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動。此後,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後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一年以後,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並且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大學。這時的他,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做准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閱讀和實驗室里。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為他「不務正業」。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又沒有關系,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的時間,給了愛在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沖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斗,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說,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一里程碑。

盡管還有許多人對此表示反對,甚至還有人在報上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愛因斯坦畢竟還是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時間里,竟然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也想聘請他做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認為無法成才的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由「丑小鵝」變為「白天鵝」,這說明了什麼呢? 我想,愛因斯坦的話是最好的答案

『肆』 尋求幾個金屬的化學性質

元素序號:28

元素符號:Ni

元素名稱:鎳

元素原子量:58.69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克郎斯塔特 發現年代:1751年

發現過程:
1751年,瑞典的克郎斯塔特,用紅砷鎳礦表面風化後的晶粒與木炭共熱,而製得鎳。

元素描述:
銀白色金屬,密度8.9克/厘米3。熔點1455℃,沸點2730℃。化合價2和3。電離能為7.635電子伏特。質堅硬,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有好的耐腐蝕性,在空氣中不被氧化,又耐強鹼。在稀酸中可緩慢溶解,釋放出氫氣而產生綠色的正二價鎳離子Ni2+;對氧化劑溶液包括硝酸在內,均不發生反應。鎳是一個中等強度的還原劑。

元素來源:
礦石經煅燒成氧化物後,用水煤氣或碳還原而製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來製造不銹鋼和其他抗腐蝕合金,如鎳鋼、鉻鎳鋼及各種有色金屬合金,含鎳成分較高的銅鎳合金,就不易腐蝕。也作加氫催化劑和用於陶瓷製品、特種化學器皿、電子線路、玻璃著綠色以及鎳化合物制備等等。

元素輔助資料:

鎳在地殼中含量不小,大於常見金屬鉛、錫等,但明顯比鐵少得多,而且鎳和鐵的熔點不相上下,因此註定它比鐵發現得晚。

17世紀末,歐洲人開始注意鎳砒(砷)礦。當時德國用它來製造青色玻璃,采礦工人稱它為kupfernickel。「kupfer」在德文中是「銅」;「nickel」是罵人的話,大意是「騙人的小鬼」。因此這一詞可以義譯為「假銅」。當時人們認為它是銅和砷的混合物。

瑞典化學家克隆斯特研究了這個礦物,他得到了少量與銅不同的金屬。他在1751年發表研究報告,認為這是一種新金屬,就稱它為nickel,這也就是鎳的拉丁名稱niccolum和符號Ni的來源。鎳在歐洲被發現後,德國人首先把它摻入銅中,製成所謂日耳曼銀,或稱德國銀,也就是我國的白銅。

元素序號:27

元素符號:Co

元素名稱:鈷

元素原子量:58.93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布朗特 發現年代:1735年

發現過程:
1735年,瑞典的布朗特在煅燒鈷礦時得到鈷。

元素描述:
金屬鈷呈銀白色,密度8.9克/厘米3。熔點1495℃,沸點2870℃。化合價2和3。電離能為7.86電子伏特。性硬,具有延展性,其硬度和延展性都比鐵強,但磁性較差。與釤、鎳、鋁等共熔可得良好得磁性鋼。同水和空氣不發生作用,但能迅速地為鹽酸、硫酸和硝酸所侵蝕,還會緩慢地被氫氟酸、氨水和氫氧化鈉所侵蝕,同所有過度元素一樣表現變價,並生成鉻離子和有色地化合物。用來製造超硬耐熱合金、磁性合金、碳化鎢的基體或粘合劑。鈷的合金在高溫下仍能保持其原有的強度和其他有價值的性質。

元素來源:
砷鈷礦和輝砷鈷礦是自然界中的主要鈷礦。把輝砷鈷礦或砷鈷灼燒成氧化物後用鋁還原製得。鈷-60通常以中子轟擊金屬鈷製取。

元素用途:
廣泛用於噴氣式飛機、燃氣輪機和其他在高溫下運轉的裝置。其他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劑和瓷器釉彩等。60Co是一種放射源,可以代替X射線和鐳用以檢查物體內部的結構,探測物體內部存在的裂縫和異物。也可用來治療癌症,在生物學和工業上用作示蹤物。

元素輔助資料:

鈷在地殼中含量不小,大於常見金屬鉛、錫等,但明顯比鐵少得多,而且鈷和鐵的熔點不相上下,因此註定它比鐵發現得晚。

關於鈷,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曾利用它的化合物製造有色玻璃,生成美麗的深藍色。我國唐朝彩色瓷器上的藍色也是由於有鈷的化合物存在。這些都說明古代勞動人民也早已利用鈷的化合物了。

含鈷的藍色礦石輝鈷礦CoAsS,中世紀在歐洲被稱為kobalt,首先出現在16世紀居住在捷克的德國礦物學家阿格里科拉的著作里。這一詞在德文中原意是「妖魔」。這可能是當時認為這種礦石是無用的,而且由於其中含砷,妨害工人的身體健康才使用的。今天鈷的拉丁名稱cobaltum和元素符號Co正是德文中「妖魔」一詞而來。

1742年瑞典化學教授布蘭特研究輝鈷礦時,發現了一種不知名的金屬(也就是鈷),他把這種金屬列為半金屬。1780年柏格曼製得純鈷。鈷被確立為一種元素,1789年拉瓦錫首次把它列入元素表中。

元素序號:13

元素符號:Al

元素名稱:鋁

元素原子量:26.98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韋勒 發現年代:1827年

發現過程:
1827年,德國的韋勒把鉀和無水氯化鋁共熱,製得鋁。

元素描述:
銀白色有光澤金屬,密度2.702克/厘米3,熔點660.37℃,沸點2467℃。化合價±3。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和延展性,電離能5.986電子伏特,雖是叫活潑的金屬,但在空氣中其表面會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使之不能與氧、水繼續作用。在高溫下能與氧反應,放出大量熱,用此種高反應熱,鋁可以從其它氧化物中置換金屬(鋁熱法)。例如:8Al+3Fe3O4=4Al2O3+9Fe+795千卡,在高溫下鋁也同非金屬發生反應,亦可溶於酸或鹼放出氫氣。對水、硫化物,濃硫酸、任何濃度的醋酸,以及一切有機酸類均無作用。

元素來源:
鋁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於各種岩石或礦石里,如長石、雲母、高嶺市、鋁土礦、明礬時,等等。有鋁的氧化物與冰晶石(Na3AlF6)共熔電解製得。

元素用途:
鋁可以從其它氧化物中置換金屬(鋁熱法)。其合金質輕而堅韌,是製造飛機、火箭、汽車的結構材料。純鋁大量用於電纜。廣泛用來製作日用器皿。

元素輔助資料:

鋁在地殼中的分布量在全部化學元素中僅次於氧和硅,占第三位,在全部金屬元素中占第一位。但由於鋁的氧化力強,不易被還原,因而它被發現的較晚。

180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創建電池後,1808~1810年間英國化學家戴維和瑞典化學家貝齊里烏斯都曾試圖利用電流從鋁釩土中分離出鋁,但都沒有成功。貝齊里烏斯卻給這個未能取得的金屬起了一個名字alumien。這是從拉丁文alumen來。該名詞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對具有收斂性礬的總稱,是指染棉織品時的媒染劑。鋁後來的拉丁名稱aluminium和元素符號Al正是由此而來。

1825年丹麥化學家奧斯德發表實驗製取鋁的經過。1827年,德國化學家武勒重復了奧斯德的實驗,並不斷改進製取鋁的方法。1854年,德國化學家德維爾利用鈉代替鉀還原氯化鋁,製得成錠的金屬鋁。

『伍』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求科學解說

科學現在無法解說,讓你看看虛雲法師是如何用佛法進行解說的吧,希望對你有益處,請看下文:
虛雲說:「所謂科學,乃是人類智識的積聚與探討,繼往而開來,知往而究未來,從已知求證未知!此種是求證之學問,永不停駐,務須不斷探討!方是真正之科學精神!在當前之階段的科學知識,固然已較以往中古時代大為進步,但是是否就已經是無所不知了呢?是否就是完全了解宇宙奧秘了呢?」
李根源說:「那當然還不能!」
虛雲說:「現階段之科學知識,無論是化學物理數學天文學醫學,雖已很發達,但是都未曾真正接觸到宇宙本體的奧秘億萬分之一!今人但知講科學,尚未深入宇宙深處去研究啊!西洋中古時代仍在「黑暗時代」飽受教會統治,講什麼地球是四方的,講什麼天方地圓,又講什麼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陽隨地球旋轉…… 這些似是而非的謬論!但是佛教經典,早在幾千年前早已講明宇宙是無限的宇宙,天外有天,世界外還有無窮世界,也早知道地球是繞日而行,也知道宇宙有億億萬萬星球星雲了!西洋科學直到十八世紀才有顯微鏡發明,得見有細菌微生物,可是佛經早在數千年前已經說出一滴水中亦有無窮之生命存在。佛經早指出宇宙大至無限大,小至無限小,這些觀念,在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大般若經……等等許多經典內都有提的,只須細心去讀,都會有發現的,佛經所講的這些,亦算是不科學否?」
李根源歡喜道:「老法師!請再多明示!我是越聽越有興趣了!您說得對!很對!」虛雲微笑道:「佛經在幾千年前早已窮究真知,知道了宇宙是生生無窮的,物質生了會滅,滅了會再生,只是形態不同,色相轉化而已。而直到如今,西洋科學家才講:「物質不滅定律」!宇宙中一切物質與非物質之「能」,均是循環不悉生滅的,佛經早已講過世界相續與眾生相續,這都是完全符合宇宙物理法則的,為何你說輪回不科學?」
「可是……」李根源說:「輪回說是講人死了會輪回為畜生……」
「不錯!」虛雲說:「沒有足夠的宇宙物理科學知識之人,聽見輪回學說,就會不信,就會視之為迷信!如今我試具一淺例以說明輪回!比如說!今有人所飼養之一貓狗病死,他將其屍埋於樹根下泥土,貓狗屍體腐化,被細菌吃光,其剩餘的體內各種礦物質元素,什麼鐵什麼鉀鈣……等等,都歸回泥土中,而被草木吸收,於是就成為草木的一部分,草木及其花果又被動物吃下,元素又成為動物生命的一部分,這道理就是物質的循環,再簡單不過了。」
李根源說:「我同意這一點,但是,這跟佛教講的輪回仍不相同……」
虛雲說:「明白了物質在宇宙中循環的道理,我們才可以進一步談輪回!我剛才講的是地球上的物質循環,還有宇宙的生滅循環來講,宇宙中各星雲系統爆炸成細微氣體之後,已經毀滅,但是其爆炸之光與能及氣體,漸漸又旋轉聚匯成形,再成新的星雲系統,每一系統內都有億萬星球,兆兆太陽,生靈各異,即是華嚴經內講的:如因陀羅網世界,亦如鏡燈,重重發光,佛佛無盡,無盡法界。賢首品雲:十剎塵數如來。華嚴經雲: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又說:譬如帝珠之網……總之,三千大千世界,無窮無盡……都是在不斷生滅循環之中!」
李根源說:「這與輪回因果有何關系呢?」
虛雲說:「因果律,就是宇宙循環的法則!凡事必有其前因,始有今之果,必先有生滅之因而形成後果。星雲系統爆炸是因,轉位為光為能是果,循環不已。息息相承,再成新星雲系統,就是因果律的循環!凡是生靈都有智慧識力,其色身物化之後,識力仍存,即是俗人所講靈魂。若他修持行善,心定神安,自然知道趨吉避凶,一心持念彌陀就知道往生極樂世界,若人作善,必有佛菩薩來接引他。相反,若人一生多作惡行邪,心性乖戾不良,良知已閉塞,智慧盡失,他的識力靈魂亦迷失,又不知持念佛號,他自然就會墮落,在迷惘昏朦之中,隨他自己的貪心淫慾等等而附著於畜道,世世也不得超脫,生生受苦。至於其人生平的惡孽所為,也必然需要一一償還。這原是宇宙中的法則,凡事都有去必有來,往復不絕,就好比打回力球一樣,用多少力投出去,還會反彈回來的。因果循環與輪回,有何不科學呢?」
李根源聽罷,毛骨悚然,全身冷汗,同時感動已極,誠懇地說:「虛老!弟子聽您老人家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弟子只因留學西洋,只學了些皮毛科學,實未知宇宙深理,故此妄自毀佛!如今聽了教誨開示,弟子完全明白過來了!請虛老讓弟子皈依座前學佛吧!」李根源立即就跪下來頂禮虛雲,那幾個副官衛兵也慌得跟著跪下了。

『陸』 跪求:幾個科學家成長的故事

1、牛頓小時候很喜歡動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給他一隻狗和一隻貓,牛頓收到禮物非常高興,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的新朋友,為了便於狗和貓出入房間,牛頓在門邊挖了兩個洞,一個大一個小,有人問他,你為什麼要挖一大一小兩個洞呢,牛頓回答說:「狗從貓洞里能過去嗎?」

牛頓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個月爸爸就去世了。兩歲時,媽媽又改嫁到鄰村。牛頓只好與外婆相依為命。他從不亂花錢,唯一的愛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藝,把零用錢聚起來,買了鋸子、釘錘等一類工具,一放學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頓學習時精神很專注。有一次煮雞蛋,心裡想著數學公式,竟誤把手錶當作雞蛋丟進了鍋里。還有一次,從早晨起就計算一個問題,中飯都忘了吃。

當他感到肚子餓時,已暮色蒼茫。他步出書房,一陣清風,感到異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飯嗎?怎麼走到庭院中來了!於是他立即回頭,又走進了書房。當他看到桌上攤開的算稿時,又把吃飯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立即又伏案緊張地計算起來。

2、居里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

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熏陶著小瑪麗。

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

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

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3、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哥哥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葯,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裡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裡。

這時,天空濃雲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麼回事?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於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4、1752年6月的一天,美國費城郊區,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在一塊寬闊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興致勃勃地在那裡放風箏。突然,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一聲雷響,雨點就傾瀉下來了。

只見老者大聲喊道:「威廉,站到那邊的草房裡去,拉緊風箏線。」這時,閃電一道亮過一道,雷鳴一聲高過一聲。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順著兒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見那拉緊的麻繩,本來是光溜溜的,突然怒發沖冠,那些細纖維一根一根都直豎起來了。

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那把銅鑰匙。

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里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

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富蘭克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獨立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是美國第一任駐外大使。

5、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乾的發明家,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葯。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葯的經歷,也使他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

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

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熱點內容
德宏州歷史 發布:2025-05-23 04:10:49 瀏覽:944
化學式hf 發布:2025-05-23 03:35:36 瀏覽:858
零基礎學b超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3 02:08:22 瀏覽:876
高一歷史期末試題 發布:2025-05-22 23:46:40 瀏覽:782
學美術賺錢 發布:2025-05-22 22:37:49 瀏覽:740
n97多少錢 發布:2025-05-22 20:56:55 瀏覽:451
大學數學的題 發布:2025-05-22 20:37:43 瀏覽:333
金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44:09 瀏覽:902
曹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03:11 瀏覽:143
上海五年級數學試卷 發布:2025-05-22 18:44:58 瀏覽: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