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阿嬌
祖母竇太皇太後去世後,漢武帝親政,終於得以大權獨攬。可嘆的是:『苦盡』後未有『甘來』,能『同患難』的夫妻卻不能『共富貴』。
陳皇後出身顯貴,自幼榮寵至極,難免嬌驕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與漢武帝漸漸產生裂痕。兼歲月流逝,卻無生育;武帝喜新厭舊,愛弛。
漢武帝喜好女色,多內寵,後宮無數。後宮中,漢武帝同母姐平陽公主進獻的女奴衛子夫最先為武帝生育三女一子。
此時,漢宮里發生一件真相莫測的『巫蠱』案,矛頭直指被漢武帝冷落已久的陳皇後。漢武帝命酷吏張湯查案。
巫蠱,『巫鬼之術』或『巫詛(咒)之術』,具體包括詛咒、射偶人(偶人厭勝)和毒蠱等,是源於遠古的信仰民俗,用以加害仇敵。當時人認為:讓巫師、祭司等人把桐木偶人埋於地下,再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就會災難。由於古人迷信,對巫蠱的威力深信不疑。
『巫蠱』自古是宮廷大忌;又因為操作簡便,說不清道不明,被懷疑者根本無法自辯,一直是栽贓陷害對手的絕好伎倆。綜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無數後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這兩個字上。
元光五年,二十七歲的劉徹以『巫蠱』罪名頒下詔書:「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從此,武帝把陳後幽禁於長門宮內;衣食用度上依舊是皇後級別待遇不變。
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負。
陳皇後數年後病逝,最後以翁主之禮與其母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一起葬於竇太後陵墓側,即陪葬於漢文帝的霸陵。天可憐見,陳阿嬌最後是和真正疼愛自己的母親、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屈辱地和其他嬪妃一起埋在『妃園』。
『金屋藏嬌』的故事徹底落幕。留給人們的是長長的嘆息,留給歷史的是無盡的遺憾和悠遠的回響。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的詩句隨著『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至今,寄託後世無數俊傑對這位美麗高貴皇後的充分理解和無限同情。
『貳』 歷史上的陳阿嬌是怎樣的
陳氏,小名阿嬌,世人稱之為陳阿嬌或陳嬌。堂邑侯陳午之女,母親是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
http://ke..com/view/29263.htm
『叄』 歷史上的陳阿嬌是怎樣的一個人
陳阿嬌就是太喜歡「作」了!
不過話說回來,陳阿嬌其實挺可憐的。
之所以刁蠻任性、之所以作,那是因為她從小嬌生慣養,連劉徹當年也是非常寵她。
說出了「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這般情話!
家庭教育決定一切吧!
所以,女人還是不要太作了!
『肆』 歷史中皇後阿嬌怎麼死的
您是指漢武帝的皇後阿嬌吧?其母為長公主,劉徹(後漢武帝)為帝有長公主的功勞。她自幼嬌縱過度,入宮後,仍仗家勢,任性胡為,無子,後失寵,被廢,終老長門宮。
『伍』 歷史上是衛子夫比較慘還是陳阿嬌比較慘
額額額額額額額,不知道有些人怎麼想的,古代怎麼會有小三的說法,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照這樣說除了皇後其餘皆為三,這簡直是荒謬的言論。古代的社會環境和我們現代的不同,總用現代的思想去定義古代的人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要說誰更慘,其實我覺得都慘。講真,這兩個女子我都挺喜歡的,一個像小公主一樣嬌貴,一個想賢妻良母一樣賢惠,真的,不得不說皇帝真是享受陳阿嬌也沒什麼錯,其實她的前半生都是挺幸福的,況且我覺得,她的衰落雖然有衛子夫的原因,但也不全是她的原因。首先男人,尤其皇帝,喜新厭舊不是很正常嘛,其次,陳阿嬌身份尊貴母族強大,加上族人仗勢驕橫(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歷史是後來人寫的),還有陳阿嬌一直無子,無子也是會被彈劾廢後的,我不太信這個無子沒有有心人去設計的,陰謀論一點,我覺得是皇帝也有可能是妃子,但幾率不太大。衛子夫雖然出身卑微,但她真的很強。從平民女子到皇後就可見一斑,並且她還生兒育女了,所以她很厲害的。而且其實後期她身份地位很很高的,不止是皇帝給她的,她的品德得到了臣子百姓和史官的認可,在她當皇後管理後宮期間,歷史記載無善妒女子再無血流事件(感覺有點誇張,姑且信他一下吧),還有,她的親人大多為皇帝的江山做出了貢獻,例如衛青和霍去病,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後人對她的評價這么高的原因了。所以我覺得她們兩個都是挺好的,這個好,是說她們的為人與品行。歷史記載陳阿嬌性格不好,我覺得可能後期被愛情沖昏頭腦被利用了或者黑化了吧,而衛子夫都是贊美的言辭,其實我個人認為衛子夫坐擁後宮十多年,應該不止是以德服人,應該也是有謀略的,一個有智慧的女子。言歸正傳,要說哪個人更慘,從歷史上看,貌似都慘吧。怎麼說呢,我覺得她們受到的都是精神傷害,精神上被虐。從表面上看,可能陳阿嬌更慘吧,因為她好像愛情至上,而且族人也慘衛子夫心裡除了愛情還有別的,比如說族人。私以為陳阿嬌被廢後有皇帝的手腳,我不太相信做皇帝的為人,尤其是明帝另外,我覺得陳阿嬌慘也有點自作孽的感覺,不只是她,還有她的親人,皇帝應該都怕勢力過大還不知收斂的外戚(也有可能是我太陰謀論了)。心裡上的傷害怎麼討論誰更慘,只有當事人清楚,但是兩個不同的人,情感思想也不同,甲說甲更慘,乙說乙更慘,沒什麼可比性。讀史可以明鑒。其實我寫這個回答就是看不慣,有些人詆毀某一方面,為什麼非要誰更好一些呢?為什麼要用現代的理解去定義她們呢(小三論)?難道不應該怪皇帝嗎?一切的禍端都是皇帝引起的,是他不夠專一,是他三心二意,是他心思涼薄,是他抵不住美色的誘惑,還有一點,若是皇後一直無損出,確實會被世人詬病的,且皇帝就是要有好多美人,且不說大臣想爭寵塞美人,正義凜然的也會為皇帝的後代與江山著想也會讓皇帝納妃的。哪有什麼後宮佳麗三千隻取一瓢,建議別全信小說里,就算是真的只愛一人,也會有其他妃子的,畢竟傳宗接代嘛我認為只怪罪某一個女子的人,就像丈夫出軌只罵小三一樣,難道男方沒過錯嗎?建議把男的打腿折,女的也應該懲罰,但真不應該只怪女的,我真的覺得很奇怪,女小三是可恨,但是男的不也可恨嗎(針對小三論的辯論)大家都是女孩子,何苦只為難女子呢?
我感覺我好像偏題了,害,個人意見,不知所言,歡迎不同意見(不一定會聽)。本人玻璃心,請勿人身攻擊(我也會反駁的),謝謝。(其實我覺得我寫得還可以,盲目自信)
『陸』 歷史上的陳阿嬌皇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的陳阿嬌皇後的結局是死了。
成年後,阿嬌如願以償的成為了心愛之人劉徹的皇後,為了穩固他的地位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求全。也曾為了挽回之間的感情,不惜降低身份請求司馬相如著作《長門賦》,可惜,這樣爭取努力依舊換來的是帝王的冷落無情。也許是多年不曾生下孩子,也或許是他真的移情悲戀,總之這樣的結局給了阿嬌沉重的一擊。
「巫蠱之禍」的降臨,讓她廢去後位,退居長門。又聽聞兩個哥哥被陷害,喪生宮門,知道了背後的慫恿著居然是自己日日夜夜想的那個人,不禁長吐一口鮮血,長卧病榻。沒過多久便逝去了。
『柒』 歷史上陳阿嬌做過什麼壞事啊(凝煉一點
並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所謂「金屋藏嬌」指的就是她!
古代女人的命運實在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
可看看網路資料,野史就不要看了。
陳阿嬌是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的女兒。她母親原想把她許給當時的太子劉榮,也就是漢景帝寵妃栗姬的兒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卻拒絕了。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館陶公主於是轉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著劉徹說:「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這些宮女你要哪一個?」劉徹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嬌,願蓋金屋以貯之。」這就是金屋藏嬌的典故。
後來,劉徹果然當了皇帝,立阿嬌為皇後,也實現了諾言。阿嬌嬌生慣養,開始有劉徹的寵愛,也相安無事。但後來,劉徹身邊的女人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有了衛子夫之後。阿嬌為人驕傲,善妒,又沒有兒子。終於失寵,又因為巫蠱之禍,退居長門宮。
後來,為了挽回漢武帝,阿嬌用重金請司馬相如作了一篇《長門賦》,但是漢武帝雖然欣賞這篇賦,卻始終沒有回頭。
金屋藏嬌雖美,卻沒有一個好結果。
『捌』 歷史上陳阿嬌和衛子夫是美女嗎誰更美
陳阿嬌從小就被漢武帝許為金窩藏嬌,應該是蠻漂亮的,小孩子不會說謊,至少是很好看。
而衛子夫作為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後,應該也是很漂亮的,一是能夠進宮做歌女,不會丑,而是他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是相貌堂堂,至少說明這家人長相都還不賴。
不過衛子夫更出色的,是他的品行。她在後宮復雜的環境中,做了38年的皇後,並不是獨霸天下,而是以恭順、謙和的態度贏得漢武帝的恩寵,贏得了大臣和後宮人等的尊敬。在衛青死後的11年裡,衛氏外戚基本沒有了依靠,但衛子夫仍然穩穩坐著後位,也是與她低調謙恭的性格分不開的。
所以,單論相貌,可以說陳阿嬌更美,若論品行和綜合素質,衛子夫更勝一籌。
是我自己總結的,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玖』 歷史上的陳阿嬌是怎樣的女子
陳皇後(生卒年不詳),本名不詳,阿嬌一名出自志怪小說《漢武故事》。祖籍東陽縣(今安徽天長),為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之裔,堂邑夷侯陳午與大長公主劉嫖之女。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後。
陳皇後在漢景帝年間嫁予太子劉徹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劉徹即位,陳氏以太子妃身份立為皇後。
建元二年(前139年),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獻歌女衛子夫以充後宮。陳皇後聽說衛子夫得到天子大幸之後,非常生氣,數次尋死覓活,武帝也愈加對皇後不滿。隨著衛夫人的尊寵一天勝過一天,並為漢武帝生下三個公主,而陳皇後十餘年裡卻一直未能生育。
元光五年(前130年),以「惑於巫祝」罪名廢黜,退居長門宮。其後於元鼎至元封三年間(前116~前107年)去世。
『拾』 陳阿嬌是誰和漢武帝什麼關系 歷史上的陳阿嬌怎麼死的
陳皇後,生卒年不詳,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後,原籍安徽天長。陳皇後的名字在史書中沒有記載,因志怪小說《漢武故事》稱其名為阿嬌,故後人稱其為陳阿嬌或陳嬌。陳皇後出身貴族,其曾祖父是漢初堂邑侯、楚元王丞相陳嬰,其父是世襲堂邑侯陳午,其母是館陶長公主劉嫖,列侯之女配天子,陳氏與漢武帝乃門當戶對,政治聯姻。
陳氏自幼榮寵至極,難免嬌驕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與漢武帝漸漸產生裂痕。巫蠱中褫奪其皇後名分,但在衣食用度上皇後級別待遇不變,並且餘生居住於別宮長門宮,而不是宮廷詔獄,20多年後得以壽終正寢。
陳阿嬌的悲劇,是身份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也是命運的悲劇。
如果,她沒有長公主之女的高貴身份,她不會得到如此顯赫的婚姻;可是,就是因為她出身的高貴,她才忽視了後宮女子所必需面對的爭寵與屈服目下無塵只能帶來孤立,驕傲蠻橫必然樹敵。
如果,她的母親沒有強大的勢力,沒有如此的野心,她未必會得到金屋藏嬌的諾言,也未必會保護劉徹度過最艱難的幾年;但是,就因為她母親的氣焰已經達到為新的君主所側目地程度,她和她的家族才會為皇權所猜忌,成為權杖上削下的第一顆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