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競賽全國

物理競賽全國

發布時間: 2021-12-06 10:52:32

❶ 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與全國物理競賽一樣嗎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版辦,各省、自治區、直轄權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各項活動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競賽的目的是促進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促進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的英文全名是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IPhO。 IPhO的宗旨是通過組織國際性中學生物理競賽來促進學校物理教育方面國際交流的發展,以強調「物理學在一切科學技術和青年的普通教育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IPhO經過近40年的成功舉辦,其國際聲望越來越高,它的作用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歐洲物理學會(EPS)所肯定。鑒於IPhO在促進物理教育進步和推動國際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績,國際物理教育委員會(ICPE)於1991年10月向IPhO頒發了永久性的銅質獎章,輪流由舉辦國保存。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❷ 全國物理競賽過程

一般來說物理競賽考四場(如果每場都能通過的話),復賽分兩場,說三次也對。但不是像那位朋友說的,「先在我們學校考初賽」,學校里的初賽不屬於正式的比賽過程。應該是從預賽開始,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用全國統一的預賽題組織考試,成績較好的進入復賽。一般預賽都不成問題,因為確實挺多人能過。

也就是《預賽》-《理論復賽》-《實驗復賽》-《全國決賽》(也考實驗)

復賽對於一般同學是最為重要的考試,分為理論和實驗兩場。由於理論復賽分值比重較大,一般物理競賽培訓都是准備理論復賽。每個省都有對應的全省一等獎名額(可以加分、保送)。如2008年江西有39個一等獎名額,進入實驗復賽的就在前80名左右,四川情況後面會說。一般情況下,理論復賽名次差不多也是總成績名次。像我預賽成績是全市第一,但復賽成績不好是沒有用的,不像奧運射擊比賽會將其計入決賽。所以有點復賽一場定乾坤的感覺

如果省里成績好,還有機會進入決賽(那個難啊),《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上規定每省「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但具體名額與全國一等獎有關, 爭取競賽得獎後保送大學,有省級一等獎就可以,但要去北大清華,還要通過自主招生考試(也有點難),不過高考加十分是肯定的。得到全國的獎更是有20分加。如果努力,一定有理想的成績。應該為物理競賽奮斗啊。加油吧。

❸ 全國物理競賽保送資格

按道理來說,省一等獎是具有保送資格的,但是,並不能自己直接保送,是需要經過校方的。
也就是說,你能不能保送除了看你的競賽排名和平時成績,還要看你們學校對保送的態度和力度,你們學校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學校每年都可以保好幾個清華北大,多數來自於學校的爭取,你最好是去和學校好好談談這個事,畢竟能保送就可以不用高考了,呵呵。

❹ 物理競賽省一等獎和全國一等獎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物理競賽省一等獎和全國一等獎不是一個概念,一般來說,全國一等獎比省一等獎厲害,一般比賽由省級開始,初賽和復賽都在省,選出省一二三等獎,最後進入決賽也就是國賽,再決出全國一二三等獎。

省一必然不等於全國一,其實各科競賽之間的差別也挺大的,比如物理化學一般省一的人數是30~40,而數學競賽大概有60~80個,而真正進入省隊能參加決賽的只有7~10個人,有的省份多一點有的省份少一點,但基本在這個范圍之內。只有參加決賽,才能獲得全國級別的獎項。所以一個省即使實力非常強,拿到國一的也只有個位數。四川有很多中學(像成都一中、綿陽、巴蜀、南開之類的)都是競賽成績非常好的中學吧,應該競爭也是比較大的。

(4)物理競賽全國擴展閱讀: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為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競賽分為預賽(筆試)、復賽(筆試、實驗)和決賽(筆試、實驗)。在復賽中獲一等獎者將獲得保送進入大學的資格。

❺ 全國物理競賽成績一等獎

決賽:每次全國約170人參賽,一二三等獎比例約為1:2:3
廣東省每年約佔1-3個
復賽:全國約1000人,廣東30個左右
06屆:復賽:約75分
決賽:約130分 (滿分均為200分)

❻ 關於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那麼競賽和日常學習的關系以及時間上該怎麼平衡?

日常學習是吃飯,競賽學習是吃菜吃肉、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人不能只吃菜,也不能只吃飯,兩者要搭配著吃。至於多吃飯,還是多吃菜;是多吃肉還是多吃素,要結合孩子自己的情況來搭配。只吃飯的孩子會缺營養發育不好;只吃菜,自然也是不行的。

我們的意見,菜一定要配合飯一起吃,只吃飯的孩子發育一定不好。所以兩者不是取捨的問題,而是一定要一起來。
至於孩子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主要看老師,同時需要孩子能堅持,而這本身就是堅毅性格的培養和訓練。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望採納!

❼ 全國物理競賽

你想問什麼?
是競賽賽程嗎?
全國物理競賽一般在高二即將結束時開始,一般學校會進行初選,然後是市區的選拔。最後是復賽。好象從08年開始,復賽就是總決賽了。在08年以前還有一個全國總決賽。
復賽中表現出色的一部分人可以在高考中獲得5分加分,更出色的可以直接被某些大學錄取。另外,某些大學自主招生的參加資格有一條就是在各種競賽中拿到過名次。

一等獎具體多少我給忘了,應該是在15個以上。一等獎中前半部分有保送資格,後半部分只能在高考中加分

❽ 我想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可是不知道怎麼報名。

在校高中學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到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報名。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

預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預賽滿分為200分,競賽時間為3小時。地方競委會不得組織其它考試來確定學生參加預賽的資格。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題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理論考試滿分為160分,時間為3小時。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復賽實驗由地方競委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為4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

(8)物理競賽全國擴展閱讀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❾ 全國物理競賽時間

物理競賽預賽一般為9月的第一周周六,物理競賽復賽一般為9月的第三周周六,物理競賽決賽一般為10月底、11月初。

❿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每年高中全國物理競賽(上海賽區)一般都是9月份進行預賽的,
要報名,你登錄上海相關競賽網站,自主報名就行的,
如果學校有資格組織報名,你在學校報名也可以的。

熱點內容
生物質鍋爐廠 發布:2025-05-22 15:57:39 瀏覽:807
楊氏太極拳老六路教學 發布:2025-05-22 15:03:32 瀏覽:933
佐川美術館 發布:2025-05-22 13:59:32 瀏覽:891
2017貴州語文高考 發布:2025-05-22 13:37:29 瀏覽:394
教師業務總結 發布:2025-05-22 11:23:26 瀏覽:72
元旦晚會唱什麼歌好 發布:2025-05-22 11:07:28 瀏覽:600
車麗麗老師 發布:2025-05-22 10:43:07 瀏覽:988
茅台酒廠的歷史 發布:2025-05-22 10:11:40 瀏覽:99
師德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2 07:07:53 瀏覽:718
數學書的照片 發布:2025-05-22 06:43:53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