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題目

歷史題目

發布時間: 2021-12-15 14:57:26

歷史題目

(1)589年隋滅陳。
(2)國家的統一和安定。

❷ 找一些歷史題目

一,選擇題:
兩河流域自古以來即有「多元文化熔爐」的美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本區是世界人種的發源地,印歐民族,閃族原居地都在此處
(B)屬平原地形,防守不易,各方民族可長驅直入
(C)文化水準較高,激起各方民族前來學習的熱情
(D)帝王胸襟開闊,喜歡廣結善緣

西亞成為世界古文明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A)兩大河周期性的氾濫,產生的黑泥孕育出高度的農業文化
(b)政治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可以專注於文化的發展
(C)文化有所傳承,又能相爭相融,呈現出多采多姿的風貌
(D)作物生長不易,必須為生存不斷努力,乃激發出各種文明的誕生

下列有關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交互影響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因為尼羅河流量不穩定,經常不定期氾濫,為了監控水位,使埃及很早就發展出高深的測量技術
(b)西亞地區因為貿易發達,為了記錄方便,使當地的民族很早就創造出文字
(C)希臘由於平原狹小,生活空間不夠,所以所有城邦都厲行軍國主義,謀求向外拓展
(D)西亞地區由於木材缺乏,所以混凝土成為當地主要建材

就古西亞文化而言,下列哪一項成就出現的時間最晚
(A)使用陰歷
(b)六十進位法
(C)楔形文字
(D)漢摩拉比法典

蘇美人的塔廟建築,所使用的材料應是
(A)泥磚
(b石材
(C)木料
(D)混凝土

下列哪一民族在統一兩河流域後,向西擴張領土,長期與埃及帝國爭霸對抗,並使對方國力大傷,終為外族所滅
(A)亞述 (b西克索 (C)利比亞 (D)敘利亞

腓尼基人被稱為「文化的傳播者」主要的原因是
(A)善於航海經商,四處販售紫紅色的毛,麻紡織品
(b將埃及表音符號改造成拼音字母,並傳到歐洲各地
(C)有強烈的文化使命感,為宣揚西亞文化不遺餘力
(D)民族性熱情活潑,喜歡吸納各種新知

最能代表古代埃及國勢強盛的文物是金字塔,為什麼古埃及要花那麼多的人力建造
(A)將多餘的人力用於建造,有助於經濟成長
(b相信金字塔會帶給國王偉大的力量
(C)與埃及人相信來生的觀念有關
(D)作為宮殿,可以彰顯國威.

上古時代的蘇美與埃及,兩者的共同之處有ˉ
(甲)均採用象形文字 (乙)都使用陰歷 (丙)皆發源於大河流域 (丁)同為多神信仰 (戊)皆亡於波斯ˉ(A)甲乙 (乙丙 (C)丙丁 (D)丁戊.

下列哪一組古文明皆曾因地形的阻隔,而不利於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A)西亞,埃及 (b希臘,羅馬 (C)印度,波斯 (D)印度,希臘

古埃及是以哪一個領域的成就聞名 (A)應用科技 (b理論科學 (C)哲學 (D)法學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教義中,有些觀念是源自埃及,但卻「絕不包含」以下那一觀念
(A)一神論思想 (b靈魂轉世 (C)死後審判 (D)復活

西元前2000年左右,阿利安人征服並統治印度,當時他們是如何入侵這一地區 (A)攀爬喜馬拉雅山 (b橫渡海洋 (C)跨越德干高原 (D)穿過西北山隘

下列有關「種姓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ˉ
(A)社會分為四大階級,地位最高的是國王ˉ
(b社會雖然劃分階級,但個人仍可憑奮斗以取得社會地位ˉ
(C)為了說服人民謹守本分,乃創立婆羅門教來合理化種姓制度的正當性
(D)平民女子若能嫁入豪門,馬上就能麻雀變鳳凰

中國和泰國都接受印度佛教的信仰,但兩者之間卻有明顯的不同,對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是
(A)兩國距離印度一遠一近,輾轉傳播,誤差難免
(b隋唐時代將佛教中國化,自然造成差異
(C)一開始傳入的派別就已不同,時日愈久,差異愈大
(D)泰國,印度英文普及,佛經翻譯,較能得到精髓

波希戰爭帶給希臘城邦怎樣的影響
(A)使城邦產生軍事至上的思想,因而揚棄自由,改行專制
(b使城邦覺悟到小國寡民不可行,因而團結合作,組成統一的大帝國
(C)認為以寡擊眾,是自由戰勝專制,於是更致力於文化的發展
(D)從此產生宿命的心理,認為神的意志決定一切
以下哪一人物最早打開東西文化和政治上的藩籬 (A)亞歷山大 (b狄奧多西一世 (C)阿育王 (D)張騫

奧林匹亞運動會原本是古希臘的什麼活動 (A)祭神大典 (b閱兵大典 (C)城邦聯誼 (D)城邦競技

比較希臘和希臘化文化,哪一組敘述是完全正確的 (甲)前者是由許多城邦共同創造出來的文化,後者是由一統的大帝國所融鑄 (乙)前者的先驅是愛琴文化,後者是融合希臘,埃及,羅馬文化而來的 (丙)前者崇尚自由,思想比較開放;後者王權興起,思想受到箝制 (丁)前者文藝成就高,後者科學成果大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若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成語來說明羅馬共和後期貴族與平民的沖突事跡,那麼「漁翁」非誰莫屬 (A)貴族 (b平民 (C)軍人 (D)外族

羅馬帝國於西元第四世紀末年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過廣大,分裂方便統治ˉ(b選舉糾紛,引發族群對立,只好分地統治 (C)貴族,平民沖突,造成國家分裂 (D)飽受內憂外患,統治不易.

在西元三世紀時代的羅馬,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人民對著伊特拉斯坎皇帝高喊「吾皇萬歲」 (b元老院的元老向屋大維尊稱「奧古斯都」 (C)被釘上十字架的基督徒含笑低聲叫喚著「阿門」 (D)一群日耳曼人正歡天喜地地封土受爵

下列哪一組民族皆曾建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甲)羅馬 (乙)波斯 (丙)馬其頓 (丁)埃及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以下哪一帝國的版圖是以歐洲做為主體 (A)埃及帝國 (b波斯帝國 (C)亞歷山大帝國 (D)羅馬帝國

台中市居仁國中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級歷史科試題二,宗教比較題A)猶太教 (b婆羅門教 (C)佛教 (D)印度教 (E)祆教 (F)基督教 ,以上六大宗教均曾在歷史上綻放出光芒,請問:

最有階級觀念的應是 ( ).【代號】
主要以善與惡對立的觀點而成的宗教是( ).【代號】
「不是」阿利安人所創的宗教是 (A)AB (b)AF (C)EF (D)DE
(b)婆羅門教(C)佛教(D)印度教 依創立時間的先後排列應為(A)BCDˉ(b)DCBˉ(C)CBDˉ(D)BDC.

就佛教和基督教的形成背景與發展經過的雷同處,以下哪一組是完全正確的 (甲)都根源於一神論思想的啟示 (乙)都對固有的宗教教義提出改革 (丙)都曾獲得統治者的支持而成為國教 (丁)直到今日兩教的起源地依然是信徒眾多,香火鼎盛 (A)甲乙ˉ(b)乙丙ˉ(C)甲丙ˉ(D)乙丁.

三,人物配對題:歷史出了許多名人,例如甲)蘇格拉底 (乙)柏拉圖 (丙)亞里斯多德 (丁)泰利斯 (戊)希羅多德 (己)奧里略 (庚)凱撒 (辛)西塞羅 (壬)君士坦丁,請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有「哲學之父」之稱,主張理性,反對迷信,奠定西方理論科學基礎的是 (A)甲 (b)丙 (C)丁 (D)戊
有「歷史之父」之稱,著有歷史一書的是 (A)甲 (b)丙 (C)丁 (D)戊

熱心激勵青年自我反省,誠心向善,有「西方孔子」之稱的是 (A)甲 (b)乙 (C)丁 (D)戊.

著有理想國一書,主張由哲學家治國,強調精神永恆價值的是 (A)甲 (b)乙 (C)丁 (D)戊.

奉行希臘化斯多噶學派,有「哲學家皇帝」之稱的是 (A)己 (b)庚 (C)辛 (D)壬

四,文句辨識題:
西亞有一民族,他們信奉的宗教第一條誡律是「在我之前你不可有其他的神.」第二條誡律是「禁止兒童雕制偶像或玩偶,因為你的神我是妒忌的.」這個民族最有可能是 (A)蘇美人 (b)巴比倫人 (C)腓尼基人 (D)希伯來人

「埃及人從未對閃族的牧人王的統治者心悅誠服,西元前1600年,終於發展為熾熱的愛國運動,將異族統治者驅逐出境.」文中所稱的「牧人王」統治者是指哪一民族 (A)西克索人 (b)伊特拉斯坎人 (C)馬其頓人 (D)波斯人

凱撒的親信布魯特斯在元老院刺殺凱撒時曾痛苦地說:「我愛凱撒,我更愛羅馬.」這句話顯示凱撒遇刺是因為何種原因 (A)破壞羅馬的共和體制 (b)想要建立羅馬帝國 (C)私通敵國,密謀政變 (D)征戰無方,損兵折將

法國拿破崙遠征埃及時,發現「羅塞塔石碑」,碑文中出現希臘文和象形文字.請問碑文中出現希臘文應和哪一史實有關 (A)斯巴達攻打埃及 (b)雅典統治埃及 (C)凱撒遠征埃及 (D)亞歷山大東征

「法律是善良與公平的藝術,……我們尊崇公正,並且信奉這善良而公平的知識,分別公正與不公正,分辨被禁止與被允許的,期望能使人良善,……這是真實而非偽善的哲學.」這應是對哪一種法律的稱贊 (A)西亞法律 (b)埃及法律 (C)希臘法律 (D)羅馬法律

「西元248年為了慶祝建城1000周年,乃由輸水道注水,積水成湖,表演海戰的場面,其聲勢之壯盛,令人嘆為觀止.」以上文句應是在描述哪一民族的歷史 (A)希臘人 (b)阿利安人 (C)羅馬人 (D)波斯人

下列哪一句話最能反應羅馬人強烈的挑戰精神 (A)我來,我見,我征服 (b)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C)條條大道通羅馬 (D)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❸ 歷史的作文題目可寫什麼

1、這篇讀後感感情真摯,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新中國,這是歷史的選擇。

2、內容緊扣「歷史的選擇」這一主題,具體講述了自己的感受。

3、內容具體真實,中心突出,緊扣主題。

4、語言表達通順流暢,層次清楚。

❹ 歷史題目

十一屆三中全會

內容:
1. 批評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
2.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口號,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襲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後還要進行多次的觀點。

影響:
中國共產黨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並以此為起點,堅定地依靠廣大幹部和群眾的集體智慧,從各個方面深入總結了歷史經驗,通過撥亂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開創了黨的事業新局面,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並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和改善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使黨贏得人民群眾衷心擁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❺ 歷史題目

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

2、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08年12月18日)

3、形成了以鄧小平為首的二代領導核心。

❻ 歷史題目

首先,絲綢之路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
中國的絲織品在歐洲享有盛譽,特別是在羅馬帝國,將中國的絲織品當作珍貴物品,稱中國為「絲國」;當年羅馬的愷撒曾穿著絲袍出現在劇場,轟動一時,後來穿中國絲袍成為羅馬上層的社會風尚。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羅馬文化也影響了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當時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地區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國的絲綢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上是有非常的意義的事件,遠比新航路開辟早1500年。

其次,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接受先進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西漢絲綢之路穿過西域,西漢時期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包括今天新疆境內;這里沙漠多耕地少,人們居住在河流灌溉的綠洲上,每個綠洲就是一個國家,沿著塔里木盆地,南緣有樓蘭、且末、於闐、沙車等「南道」各國,北緣是車師尉犁、焉耆、龜茲、姑墨、疏勒等「北道」各國;當時各國多是依託於綠洲的城廓國家,大部分從事農業或畜牧業,社會發展多在奴隸社會初期階段。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訪問西域許多國家,各國也派使者回訪長安,從此,漢朝和西域的交往頻繁,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技術和絲織品以及金屬工具傳到西域,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第三,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
中國古代的世界壯舉有長城、秦始皇陵、大運河、敦煌莫高窟,舉世公認,遊客如梭;比較起來,絲綢之路完全可以列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的壯舉,因為它表現了中國人向世界開放的前瞻性。中國距離歐洲有多遠?這是不能用「公里」來作衡量單位的,因為在沒有便捷交通工具的古代,大概是要用「天數」來衡量的;而且,估價中國絲綢之路的價值,更要用「毅力」和「勇氣」來衡量,因為在絲綢之路上,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極度缺乏安全保障,當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用了十一年,直至唐朝的玄奘去「西天」取經,也只是到達天竺即印度,還遇到後來《西遊記》中編造的九九八十一磨難;其次,歐洲與中國沒有往來,古代的中國人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即使到了後來的清朝,中國觀念影響下的朝鮮有一幅《世界地圖》,將中國作為中心占據全圖,周圍是一圈大海、再一圈堤壩,海洋中用不計其數的小長方條表示許多島嶼包括日本以及許多根本無法知道的「小人國」、「女人國」等,直到鴉片戰爭時,中國的皇帝還自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鬧出了許多笑話。可是,早在鴉片戰爭以前大約2000年的西漢,中國人就在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作大量准備了。

第四,絲綢之路是現代中國西部開發最需要了解的第一個故事。
今天,加快西部大開發是我國在世紀之交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21世紀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從歷史的角度看西部開發,首要任務之一是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經濟中心的西部有過的繁榮及其原因,了解遠在2000年以前的絲綢之路的歷史。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

❼ 歷史題目

所謂「三元及第」,就是同一個考生鄉試得第一,稱解元;會試也得第一,稱會元;而殿試又得第一,稱殿元,也就是狀元,這叫三元及第。在科場中,好手如雲,競爭激烈,能夠榜上有名,已屬不易,而連中三元,更是風毛麟角,難中之難。歷史上獲此殊榮的只有17人。就是:
(唐)崔元翰(公元729—795年) 張又新(生卒不詳)
(宋)孫 何(公元961一1004年)
王 曾(公元978—1038年)
宋 庠(公元996—1069年)
楊 置(公元1014一1042年)
馮 京(公元1021—1094年)
王岩叟(公元1061年明經及第)
(金)孟宗獻(生卒不詳)
(元)王宗哲(生卒不詳)
(明)商 輅(公元1414—1486年) 黃 現(生卒不詳)
(清)錢 啟(江蘇蘇州,生卒不詳)
戴衢亨(公元1755—1811年)
阿繼昌(廣西臨桂,生卒不詳)
此外,歷史上也出過兩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萬曆年間,浙江永嘉人王名世連中武科三元,官授錦衣衛千戶。他博通經史,工詩善書,時人稱其武藝、詩詞、書法為「三絕」。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秉性剛介,不媚權貴, 頗有直道君子之風。
其二是清朝順治年間,也是浙江人王玉璧,連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參加武秀才考試,射箭第一,號稱「神射手」,故人們贊其為「武四元」。他雖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釋卷,文筆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譽。

所謂「清宮四大奇案」是指「太後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和「狸貓換太子」。這里就這

四大奇案,作一簡括的介紹和回答。
一、太後下嫁

太後下嫁就是太後下嫁攝政王。太後是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世祖福臨的生母,卒於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被謚為孝庄文皇後;攝政王即指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孝庄文皇後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

,按照漢人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對此諱莫如深,求其明文記載

則無有也。

但清末才刊行的《蒼水詩集》有句雲「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

恭逢太後婚」,即是指太後下嫁這件事說的。詩作者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說當有所本。

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

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後相對稱,正是太後

下嫁的一個旁證。何況多爾袞之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清實錄》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

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處,一並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

,或冠以「皇父」字樣。

我們也不要忘了另一個事實:滿洲入關以前的社會性質雖已由奴隸制迅速向封建制過渡,但很早很

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後習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殘余,延續到入關初年,也是不足為

怪的。那麼,太後下嫁這件事是可以相信確有其事的。

二、順治出家

史載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薨。世祖福臨哀悼殊甚,為之輟朝者五日。旋

即下諭追封為皇後。董鄂氏僅僅是個貴妃,為什麼要這樣濫加謚號,並晉封她為皇後呢?

有的人於是以訛傳訛,說這個妃子是明末人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當清軍入關之初,被掠至京師,

後入宮,賜姓董鄂氏,跟著又冊立為貴妃。誰知董氏入宮之後,竟以不壽卒。然世祖之於董貴妃,寵冠

六宮,莫與倫比,乃紅顏薄命,惹得世祖終日悶悶不樂,不數月,遂棄皇帝不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

發披緇,皈依凈土。上述就是順治出家的由來,歷來故老相傳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呢?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清世祖福臨好佛,宮中延有木陳 、玉琳王秀二禪師,尊禮備至。世祖鈐章有「

塵隱道人」、「懶翁」、「痴道人」等稱號,又諭旨對木陳有「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旅

庵相待」雲雲。世祖信佛是事實,誰也否認不了的。

其次要說,世祖死去前幾個月,適值孝獻皇後董鄂氏之喪,世祖哀痛過情,為世所嘆異。因而就有

人認為世祖是由悼亡而厭世,終於脫離塵網,遁入空門。從此傳為「萬古鍾情天子」的一段佳話。這是

與歷史事實不符合的。不錯,由於世祖好佛,他死前確實有過要求祝發為僧的念頭。但事實上在他死去

的前幾天,只是叫他最寵任的內監吳良輔去憫忠寺(今北京市廣安門內法源寺)削發,他本人也曾親自前

往觀看過。這里還說明世祖當時並無大病。那麼,世祖是怎樣死的呢?據當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

年譜》載:「奉召入養心殿,諭:朕患痘,勢將不起。」張宸《青王周集》亦稱:「傳諭民間毋炒豆,

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疾為出痘。」兩人所記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證。這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世

祖既死於出痘,那麼,遁入五台山祝發為僧的說法,就並不可信了。

三、雍正被刺

世傳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說法不一,有說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詞。這一說法究竟可信嗎?

說來話長,它起因於雍正七年(1729年)曾靜、張熙一案。曾靜慕明末人呂留良的為人,以排滿復明

為職志,因遣其徒張熙詭名投書川陝總督岳鍾琪,勸他為祖先(岳飛)舉義,不成,獄興、辭連呂留良。

世宗嚴加處治,戮留良屍,留良子葆中,時為編修,亦論斬。傳說呂留良有一個倖存的孫女,名叫呂四

娘,她的劍術之精,冠絕儕輩,立志要為父祖報仇。後來她潛入宮內,終於刺死了世宗,並把世宗的腦

袋割下,提著逃走了。

好事的人說是根據鄂爾泰傳記的記載,說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還「視朝如恆,並無所苦」,就

在那天下午,忽召鄂爾泰入宮,而外間喧傳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滿城風雨了。鄂立刻「入朝,馬不及被鞍

,亟跨驏馬行,髀骨被磨損,流血不止。既入宮,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們認為,當

時天下承平,長君繼統(清高宗弘歷二十五歲登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這般驚慌失措的。這

就只能說明世宗被刺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這里需要將真人真事與野史傳聞區別開來,曾靜、張熙一案牽連的呂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是歷

史真實;但提到呂留良的一個孫女,是傳說,不是歷史事實。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實,但說他是暴崩,

並不見明文記載,也只是傳說,目前尚不能證實其事。此其一。

上述鄂爾泰傳記所描述的鄂倉皇上朝一段情節,寫得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

記載里,如《清實錄》、《清史列傳》、《清史稿》等書並沒有這類的記載。當然,沒有文字記載,不

等於沒有這件事;而且直到今天仍無法得到證實,也就不可能確認有這件事;即使鄂爾泰的倉皇上朝是

事實,也不能證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為二者並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此其二。

世宗本人好佛好道,「所交多劍客力士」,傳說「結兄弟十三人」。皇帝與人結為兄弟之事,未必

可信;但既好佛好道,多交劍客俠士,則煉丹求長生之術,容或有之。求長生吞丹葯,以致暴崩,也有

可能。秦皇、漢武之事,早有先例在。此其三。

有人建議發掘清西陵的泰陵(清世宗胤禛的陵墓),看看世宗到底有無頭顱,以證實被刺與否。後因

發掘工作過忙,未果,當然,清世宗死於1735年,屍骨早寒,一旦發掘,果能得其一二遺骸,固可定案

,但要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也只好等待將來再說了。

四、狸貓換太子

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與海寧陳氏換子的傳說。浙江海寧陳氏,從明末起,累世簪纓。數傳至陳之

遴,清初降於清,位至極品。稍後,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祿,

尊寵備至。康熙年間,世宗時為皇子,與陳世倌尤相親善。恰巧碰著兩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時辰

無一不同。世宗聽說,十分高興,命抱子入宮,過了許久,才送回去。陳氏發現,送還的已經不是自己

的男孩,而且易男為女了。陳家萬分震怖,但又不敢出來剖白,只得隱秘其事。高宗嘗南巡至海寧,當

天即去陳家,升堂垂詢家世甚詳。將出,至中門,命即封閉,並告以後不是皇帝臨幸,此門不得再開。

所以此後陳氏家中永遠關閉其門,從未再開過一次。也有人說,清高宗弘歷對自己的身世懷有疑團,所

以南巡到陳家,想親自打聽清楚。上述這些傳說,盛行於前清末年。當時革命排滿之風最盛,對清代諸

帝極事丑詆。傳聞異辭,其中真偽夾雜,有必要為之剖辨。

海寧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父子叔侄,位極人臣,皆是事實:就是清高宗南巡去過陳

家,也是事實。按清制,皇帝到過的人家,經過的大門是必須封閉,禁止再開的。但不能由於有這些歷

史事實,就說清世宗與陳世倌有以女換子之事了。

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報都統衙門,宗室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定製十分縝密。何況紫禁城內,門禁

森嚴,怎麼能隨便抱子出入宮內?顯而易見,這些都是清末漢人在排滿的革命浪潮中,無中生有地編造

出來的。

❽ 歷史題目

1 、四千年前的黃帝生活在(B)
2 、唐朝高僧玄奘到什麼地方取得真經 (B)
3 、哪位英雄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 ( C )
4 、商湯死後,誰成為商國的重要輔臣 ( C )
5 、曾許諾退避三舍的是誰( A )
6 、劉備三顧茅廬是請誰出山( C )
7 、山陰有個道士曾養了一群白鵝來換取一位書法家的筆墨。這位書法家是誰(B)
8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 )
9 、元朝時期,開通了著名的京杭(A )
10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是(B)

------------------------------ 多項選擇題 ---------------------------
11 、成吉思汗死後至忽必烈繼承汗位之前,蒙古滅亡的政權有(AC)
12 、與皇太極直接有關的有(ABC)
13 、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加快傳播速度,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除紙之外,還包括( ABC )
14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BCD )
15 、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用到阿拉伯數字。對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及傳播作出貢獻的有(ACD )
------------------------------ 判斷題 ------------------------------
16 、唐朝詩人,著有《長恨歌》描寫楊貴妃生平的是杜甫。
錯 (是白居易)

17 、著有《道德經》,為道家始祖的是李耳


18 、秦二世時,專擅朝政、指鹿為馬的是司馬儀
錯(是趙高)

19 、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的世界名著是《天方夜譚》


20 、「問鼎中原」的典故出自齊桓公。
錯(是楚莊王)

------------------------------- 填空題 ------------------------------
21 、五嶽中的中嶽是 ()
答案: 嵩山

22 、「變臉」是哪個劇種的絕活 ()
答案:川劇

23 、我國原始居民中,最早種植粟的是 ()
答案:河姆渡居民

24 、名畫《最後的晚餐》的作者是 ()
答案: 達.芬奇

25 、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曹雪芹的 ( )
答案: 紅樓夢

❾ 歷史題目。

香港和 澳門回歸 以來,認真實踐「一國兩制」、分別實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在促進香港和澳門的穩定與發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無論從現狀還是從發展變化的角度來看, 澳門回歸 五年以來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中的 國際競爭力 一直落後於香港,這不僅與澳門較小的地域面積和人口規模有關,也與澳門社會歷史發展遺留的諸多弊端有關。香港的綜合競爭力水平保持著穩定的上升趨勢,在2004年進入了前十名。②但就 澳門特別行政區 自身而言,其 國際競爭力 排名總體上呈較好的攀升趨勢,發展狀態也較香港穩定。所以在肯定香港實力上「大塊頭」地位的同時,絕不能「一葉帳目,不見森林」。澳門早期的輝煌和回歸之後快速的復甦,證明了澳門是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定優勢的。下面是香港和 澳門回歸 後的經濟發展情況概述:第一,經濟實力。2004年中國內地在6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六,而香港和澳門作為中國的兩個沿海城市的經濟實力要素得分並未進入前十名。澳門的經濟實力排在第11位,香港則遠遠地落在第22位。這一結果表明,在香港這個「大塊頭」面前,澳門積極把握回歸後的各種機遇,對經濟事務給予了認真關注,努力提升經濟發展實力。而香港的經濟發展相對澳門存在更多的問題,尤其是 東南亞金融危機 帶來的沖擊,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香港綜合競爭力的強者地位,但由此引發了各種經濟社會問題。而香港和澳門只有主動有效地加強區域經貿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才能互利互惠、各得其所,進一步促進自身競爭力的提升。第二,國際化。高度發展的國際化程度是香港相對於澳門地區最明顯的優勢所在。自2000年以來,香港的國際化競爭力要素始終保持在前十名的隊伍中,2004年更是在世界61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競爭力要素中排名第二。盡管澳門地區的國際化競爭力水平也表現出良好的上升勢頭,但是還是落後於香港較多名次。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作為一個自由港,它的國際聯系網路是全方位的,其多功能性是國際間的典型,也是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一個代表類型,不僅受到全國也受到全球的普遍重視。③澳門同樣實行自由港經濟制度,開放和自由的程度甚至超過了香港,如貿易自由方面澳門受關稅管治的商品比香港少,稅率也比香港還低,但是澳門的國際化程度之所以不及香港,主要是因為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和基礎設施來確保經濟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第三,金融體系。對於澳門和香港來說,都有高度自由和高度開放的金融政策。資金、外匯、黃金自由進出,自由買賣,沒有任何外匯管制,外幣和本幣存款完全自由,金融市場完全開放,有力地推動了港澳金融業的發展,這是中國內地遠遠比不上的。⑤而香港作為繼倫敦和蘇黎世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黃金自由市場和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之一,它的 國際金融中心 的「巨頭」地位也是澳門望塵莫及的。香港金融體系競爭力要素的排名從2000年的12位逐步攀升到2003年的第六位,2004年稍有回落,但仍位於前十名(第8位);澳門金融體系競爭力要素的排名則一直在20位之後。其實澳門具備與香港同樣優越的條件,同樣是中國內地其他地區艷羨的對象,澳門的金融機構擁有相當現代化金融體系的基本條件。但是,受本地市場規模的限制,澳門金融業難以實現規模發展,再加上鄰近的香港和深圳兩大金融市場,進一步增加了澳門金融業發展空間開拓的難度。

❿ 歷史題目

涿鹿之戰 黃帝與蚩尤
桂陵之戰 齊國田忌孫臏與魏國龐涓
巨鹿之戰 秦軍章邯與項羽
淝水之戰 東晉與前秦符堅
牧野之戰 周武王與商紂王
馬陵之戰 齊國田忌孫臏與魏國龐涓
官渡之戰 曹操與袁紹
郾城之戰 南宋岳飛抗金
城濮之戰 楚軍和晉軍
長平之戰 秦國白起與趙國趙括
赤壁之戰 劉備周瑜與曹操
雅克薩之戰 清康熙與沙皇俄國

熱點內容
生物質鍋爐廠 發布:2025-05-22 15:57:39 瀏覽:807
楊氏太極拳老六路教學 發布:2025-05-22 15:03:32 瀏覽:933
佐川美術館 發布:2025-05-22 13:59:32 瀏覽:891
2017貴州語文高考 發布:2025-05-22 13:37:29 瀏覽:394
教師業務總結 發布:2025-05-22 11:23:26 瀏覽:72
元旦晚會唱什麼歌好 發布:2025-05-22 11:07:28 瀏覽:600
車麗麗老師 發布:2025-05-22 10:43:07 瀏覽:988
茅台酒廠的歷史 發布:2025-05-22 10:11:40 瀏覽:99
師德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2 07:07:53 瀏覽:718
數學書的照片 發布:2025-05-22 06:43:53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