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 2021-12-18 06:02:05

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和內容

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內容:這次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作出的這些在領導工作中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使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從過去盛行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

在思想上、政冶上、組織上全面恢復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將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引向健康發展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⑵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貢獻和意義是什麼

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歷史貢獻在於:

1、毅然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指導方針;

2、明確作出了把學和國家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經濟建上來的戰略決策;

3、提出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工作方針和政策

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完成了黨在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經過:

這次全會前,召開了歷時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黨的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骨幹,對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兩年來黨的領導工作中出現的失誤提出了中肯的批評,對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政治方面的重大決策,黨的優良傳統的恢復和發揚等,提出了積極的建議。

鄧小平在會議閉幕式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即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充分准備。鄧小平的講話實際上成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⑶ 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意義

  1. 這次全會適應了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果斷地決定從1979年起把全黨的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2. 全會高度評價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認為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問題的討論,對促進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3. 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思想的嚴重束縛,開始了系統的撥亂反正,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

  4. 鄧小平實際上成為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

  5. 實行改革開放,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6. 全面准確掌握毛澤東思想,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展。

⑷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是在回顧總結新時期29年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時,開宗明義地作出這樣一個蘊涵廣闊歷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內容的精闢概括的。回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的歷史,可以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加深理解這一點。

這次會議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第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

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口號,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並富有遠見地提出了對黨和國家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改革的任務。

第三,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組織路線。

提出要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審查和解決了黨的歷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糾正了過去對彭德懷、陶鑄、薄一波、楊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錯誤結論。全會增選陳雲為中共中央副主席,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並選舉產生了以陳雲為首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

⑸ 簡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主要內容:這次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歷史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是在回顧總結新時期29年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時,開宗明義地作出這樣一個蘊涵廣闊歷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內容的精闢概括的。回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的歷史,可以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加深理解這一點。

這次會議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第一,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第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

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口號,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並富有遠見地提出了對黨和國家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改革的任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⑹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深遠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 ) A.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後黨和國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B.開始了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C.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D...

⑺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從此以後,我國進入到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極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熱點內容
生物質鍋爐廠 發布:2025-05-22 15:57:39 瀏覽:807
楊氏太極拳老六路教學 發布:2025-05-22 15:03:32 瀏覽:933
佐川美術館 發布:2025-05-22 13:59:32 瀏覽:891
2017貴州語文高考 發布:2025-05-22 13:37:29 瀏覽:394
教師業務總結 發布:2025-05-22 11:23:26 瀏覽:72
元旦晚會唱什麼歌好 發布:2025-05-22 11:07:28 瀏覽:600
車麗麗老師 發布:2025-05-22 10:43:07 瀏覽:988
茅台酒廠的歷史 發布:2025-05-22 10:11:40 瀏覽:99
師德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2 07:07:53 瀏覽:718
數學書的照片 發布:2025-05-22 06:43:53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