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德州歷史

德州歷史

發布時間: 2021-12-18 16:36:50

A. 山東德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1、管輅

管輅(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三國時期曹魏術士。年八九歲,便喜仰觀星辰。成人後,精通《周易》,善於卜筮、相術,習鳥語,相傳每言輒中,出神入化。

體性寬大,常以德報怨。正元初,為少府丞。北宋時被追封為平原子。管輅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後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

2、邢侗

邢侗於公元1551年生,公元1612年逝世,明嘉靖三十年生於臨邑縣萬柳村(今臨邑鎮邢柳行村)一個書香門第。邢侗資秉聰慧,七歲能作擘窠大書,劍拔弩張, 氣勢生動。

十三歲作雅宜(王寵)楷書;家多藏書,十四歲能讀所藏。鄒督學安福至濟南,見邢侗楷書道:「此兒書法有前輩風,是天下才也!」召至濟南濼源書院讀書,傳為齊中美談。

十八歲考取拔貢,隆慶四年(1570)應詔進京,盡友天下士,學日益博,考中京闈舉人。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進士,1575年,任南宮知縣。

萬曆十一年(1583)按三吳(今蘇州、常州、湖州一帶),1584年升湖廣參議,1586年,升任陝西太僕寺少卿。同年5月辭官歸鄉,築來禽館等二十六景名「爍園」,身於其中,攻讀習書26年。

邢侗家資巨萬,在古犁匠修建「來禽館」,減產奉客,以致家道中落。擅詩文,書畫尤為精妙,時有「北邢南董」之稱,又有邢、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之譽。

明·史孝先在《來禽館集小引》中說,「侗法書工諸體,章、懷、柳、索、虞、米、褚、趙,規模肖像,咄咄逼人。」

3、盧蔭溥

盧蔭溥(1760~1839),字霖生,號南石,德城區黃河涯鎮人,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之孫。清朝大臣。盧蔭溥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從政五十多年。

歷任軍機大臣、吏、戶、禮、兵、刑、工各部尚書,並多次奉詔出使,按事決獄,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之銜。

其為官「專心職守」、「殫心竭力」、「老成練達」,為清朝中期 「股肱」、「耳目」之臣。道光十九年(1839)被晉加太子太傅之銜後不久,病卒。

4、東方朔

東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本姓張,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

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的名篇。亦有後人假託其名作文。明人張溥匯為《東方太中集》。

5、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

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B. 山東德州有那些歷史名人,歷史古跡,流傳著那些歷史故事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的故鄉。「自薦」而名傳後世的毛遂,「鑿壁偷光」的大經學家、西漢丞相匡衡,明代「博學宏詞」的大文學家賈三近\孟嘗君父子田文、田嬰和明永樂皇帝妃子權妃

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在滕州市南部的官橋鎮,距滕州市區約17公里。它東依沂蒙余脈,西傍微山湖畔,南連蘇淮平原,北望龍嶧兩山,戰國時期「這里就是擁有六萬余家」的大都會了。薛國故城是我國地面上最長、當今保存最好的古代城池。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周長為10615米,城牆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22厘米,夯窩直徑6—7厘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制陶、冶鐵、冶銅、制骨作坊10餘處。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牆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門即西周、春秋的薛城,並一直延續到漢代。
滕國故城
「滕」作為「國」見於史籍,大約在距今四千年前,我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時期。西周初年,武王克商後,封其異母弟叔綉於滕,爵為侯,立為滕國。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於薛城區原南常鄉南常村村北,坐落在鳳凰山之陽的一片平原地帶上。鳳凰山又名朝陽山,山勢連綿數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錯,其間雜有參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鵬,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鳳凰山北麓有玉華泉,南麓有涼泉,二泉之水合流環繞故城,最後西流入漕河。東峰下有朝陽洞。故城東有老鴣山,山西側有元代廣威將軍同知嶧州軍事周忠及其子武節將軍兼邳州節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東西長約550米,南北寬約440米略呈長方形。故城東北隅,沿東牆基向北延伸出一個南北約100米的突出部分,俗傳為「北門」,亦稱「瓮上」。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經常有畫像石刻出土。曾發現距今兩千年而完整無銹的漢代環首鐵刀、漢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震驚世界的台兒庄大戰,運河支隊的英烈,魯南戰役的輝煌,更有聞名遐邇的鐵道游擊隊的雄風,棗庄因此博取了「鐵道游擊隊的故鄉」的美稱

C. 德州地理地貌德州歷史文化德州人文情懷名勝古跡必給好評

什麼的 ??

D. 歷史上山東德州什麼時候淪陷的,當時的歷史

九·一八

E. 德州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地震越詳細越好!

你說的是美國德克薩斯州嗎?

F. 德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德州的交通位置十分優越。1500千米的京杭大運河,在德州地段就佔了141千米。史書上說,明朝定都北京後,德州成為九省(冀、魯、豫、蘇、皖、浙、湘、鄂、贛)通往北京的漕運通道。

德州吳劉鎮:九達天衢坊
九與三,在古文中表示「多」的意思。也有人說,這里的九,就是指上述的九個省。
達,通達、暢通的意思。衢,《說文》上解釋為:四達謂之衢。《現代漢語》解釋:四通八達的道路。我曾請教 德州學院的一位老師,問「天衢」是什麼意思,他說,天,在這里是沒有遮攔的意思。天衢就是很寬廣的大道。
劉九達天衢,總的解釋為,有很多條寬廣的大道。
談到九達天衢,不得不說起一個人,嚴嵩。
嚴嵩,據《中國歷史名人》解釋:嚴嵩是明代嘉靖年間的權臣,和明代弄權的太監王振、劉瑾、魏忠賢等人相比,嚴嵩是個科第出身的大才子。其文才不僅那些宮內宦官難以望其項背,即使是在同時代的文臣中間,也為世人公認。可惜他和嚴世蕃父子兩人是有才而缺德,這樣的人干起壞事來水平更高。他曾經來德州。看到德州有座牌坊,常想到德州交通位置的優越,便寫下了九達天衢這四個字。這幾個字是顏體,非常的漂亮。後來,這個牌坊就命名為劉九達天衢坊。後來,此牌坊被毀。近幾年,德州市政府重修。不過,這幾個字不復存在。也沒有保存。就臨摹了顏體字。現在這個牌坊就在德州火車站。

九達天衢坊,坐落在德州舊州城聚秀門(俗稱大西門)外古驛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築。
劉九達天衢坊4柱3孔,南北向,為木石結構。牌坊上部為木斗拱,挑檐,黃琉璃瓦蓋頂。下部為南北向4條青石基礎,4根木質圓柱插入基石,兩側各有兩根斜柱支撐。基石上雕有石蛤蟆8隻,均為伏卧狀。中跨橫楣上有「九達天衢」四字,相傳為明嘉靖年間太子太師嚴嵩所書。清末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時曾加以重修,「九達天衢」四字為朱啟鈐(著名的古建築學家,實業家。北洋政府時代,曾任代理國務總理)所書。牌坊造型美觀,雕工精細,彩繪富麗,顯示了明代建築的特點,此坊毀於德州解放前日本侵華期間。

G. 介紹一下 山東 德州市 的歷史!

德州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最能顯示德州特點並使今天的人們贊嘆不已的是那些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歷史。禹王治水疏浚九河,本區就有鬲津、馬頰、胡蘇、鉤盤、徒駭等五條。禹王亭遺址就在禹城縣的十里望村南。傳說中的夏代東夷族領袖後羿就出生在這里。三國時期,臨邑縣彌家村人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彌衡曾不畏強暴,「擊鼓罵曹」,被後人編為戲劇流傳世間。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時書寫的《東方朔畫贊碑》,至今保存在陵縣文化館內。宋代古建築——文廟,屹立在夏津縣城裡。這些古老的文化正是歷史悠久的象徵。

德州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西漢末年,群雄四起。公元 21 年,平原人遲昭平(女)聚眾數千人起義,抗官稅,盪官衙,殺土豪。隋末,夏津縣人張金稱、武城縣人孫安祖、竇建德聚眾起義於高雞泊(今武城大窪),轉戰於山東、河北一帶,後建都樂壽國號夏;平原的阿舅軍以劉壩道為首領,轉戰山東各地。平原人郝孝德聚眾起義,活動於黃河以北,後投瓦崗軍;繼竇建德之後,武城縣人劉黑闥等農民起義屢興不衰。清末,齊河人朱紅燈領導的義和拳(後改稱義和團),在平原、齊河一帶興起,遍布冀、津、京,影響全國。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德州人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齊河縣的賈乃甫、馬馥塘,參加了 1921 年王盡美、鄧恩銘在濟南發起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賈、馬是本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他們於 1924 年在齊河縣後里仁庄建立了全區第一個黨支部。 1926 年,共產黨員劉格平在慶雲縣領導了馬頰河罷工斗爭。 1938 年,肖華同志率 115 師到本區,以樂陵為中心建立了冀魯邊革命根據地。在毛澤東同志關於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指導下,本區黨、政、軍同仇敵愾,生死與共,用鮮血和生命,以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粉碎了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又一次「掃盪」、「蠶食」、「剔塊清剿」和國民黨中反共頑固派的武裝挑釁,保衛了邊區,保衛了家鄉,使冀魯邊根據地巋然屹立在星棋羅布的碉堡群里,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在八年抗戰的艱苦歲月里,壯烈犧牲在這塊土地上的縣團級以上幹部就有 70 多名。楊靖遠、馬振華、楊忠、黃驊、吳匡五、徐尚武等烈士的英名輝映著冀魯大地。解放戰爭中,全區百萬翻身農民積極參軍、參戰、支前,先後有 10 萬名青壯年參軍,有 50 萬民工支前。由樂陵、慶雲民工合編的渤海一軍分區第一擔架團隨軍服務,歷經冀、魯、蘇、皖、豫 5 省,行程萬余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被華東支前委員會授予「模範擔架團」光榮稱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全區人民進行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斗爭,創造了英勇悲壯的光輝業績,涌現出千千萬萬個英雄模範人物。他們當中有工人、農民,也有知識分子和幹部,這些人反映了新中國一代新人的精神面貌,譜寫了德州歷史的輝煌篇章,鼓舞人們永遠奮斗、前進。

經過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德州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德州正以全方位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

H. 德州歷史有多久

,史書記載,自秦漢以來為歷代封建王朝州府縣衙所在地。秦漢時期稱鬲,隋為廣川,唐為長河,宋為將陵,元為陵州,明洪武九年設德州衛。1946年6月德州解放。
德州興於隋朝。隨著大運河的開挖,河運的興起,城市逐漸繁華。德州地處平原,交通便利,形成了若干個商業集市,有米市,鍋市,馬市,柴市,有專賣竹子的竹竿巷。商業的發展帶來了城市的繁榮,城市人口迅速增長。
戰爭使德州市倍受蹂躪。最大的破壞是在元朝。德州距元都幾百公里,一馬平川。元末時期,朝廷在鎮壓起義軍的同時把漢人斬盡殺絕。明初時期德州城市破落不堪,人煙稀少,滿目荒涼。
明洪武年間,朝廷強制實行人口遷移。當時山西省受戰爭的影響小,又連續幾年風調雨順。於是朝廷把山西省洪同縣作為人口遷移的集中點,利用一寺廟作辦公用房。把人口多的地方的青壯年男女,全都集中到寺廟前的廣場上,大槐樹底下,押來一批,押走一批,遷到人口少的地方。德州一帶很多人的先祖是在那個時候被朝廷押送過來的。這些人沒有文化,日久天長記不清自己的家鄉在哪裡。當兒孫問起時,只是說在山西省洪同縣大槐樹底下。
明朝廷對德州市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視,在市區周圍用大青磚壘起了城牆。城周圍有護城河。城有南門,北門,東門,西門,小西門。明朝是德州城市經濟發展最好的時期,素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眾多的寺廟大多是在明朝建成的。
對德州歷史建築破壞最大的是1946年。小日本投降了,德州落在共軍手裡。解放軍開始和國軍爭奪地盤。為了不給解放軍留下有價值的東西,國軍開始破壞炸掉一切搬不走的有用的東西。古老的城市毀於一旦。緊接著破壞是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為了安置貧困流落的人,將古城牆拆掉,用城牆磚在城市的東北角建了大量民房。最徹底的破壞是在文革時期,祖先建立的給我們留下的古物,在文革期間消失已盡。現在城市中所看到的都是近一二十年建的。有人說德州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用什麼來見證呢?已經沒有實物,只是史書記載了。

德州在明朝左右的年代是中國的十大城市呢!
因為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在德州真好拐了一個灣。呵呵呵

也不知道為了什麼

I. 山東德州有多少年的歷史

德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是山東省的北大門,西、北兩面與河北省交接。京杭大運河有140多公里流經境內,歷史上曾是主要的漕運通道。北依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南鄰省會濟南市,西接山西省煤炭基地,東連勝利油田基地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處於華北、華東兩大經濟區連結帶和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農業區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交匯區內。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是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德州地處黃河故道,德州之「德」源於「德水」。德水為古黃河別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更河名曰「德水」,以為水德之瑞。漢置安德縣,意在「以其德水安瀾耳」。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安德」為「德州」。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德州市擁有「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中央空調城」、「中國糧油食品城」、「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為「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是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

中文名稱:德州市
外文名稱:Dezhou City
別名:中國太陽城、九達天衢、神京門戶、德縣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山東省
下轄地區:1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2個經濟開發區、8個縣
政府駐地: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東路1566號
電話區號:0534(齊河縣部分地區使用0531)
郵政區碼:253000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北部、中國華東地區
面積:10356平方千米
人口:556.82萬(2010年六普)
方言:冀魯官話-石濟片-德州話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減河濕地公園、中國太陽谷 蘇祿王墓
機場:--
火車站: 德州站 德州東站 平原站 禹城站 齊河站
車牌代碼:魯N
德州特產:德州扒雞、樂陵小棗
GDP總值:2460.59億元
市委書記:吳翠雲
市長:楊宜新

熱點內容
生物質鍋爐廠 發布:2025-05-22 15:57:39 瀏覽:807
楊氏太極拳老六路教學 發布:2025-05-22 15:03:32 瀏覽:933
佐川美術館 發布:2025-05-22 13:59:32 瀏覽:891
2017貴州語文高考 發布:2025-05-22 13:37:29 瀏覽:394
教師業務總結 發布:2025-05-22 11:23:26 瀏覽:72
元旦晚會唱什麼歌好 發布:2025-05-22 11:07:28 瀏覽:600
車麗麗老師 發布:2025-05-22 10:43:07 瀏覽:988
茅台酒廠的歷史 發布:2025-05-22 10:11:40 瀏覽:99
師德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22 07:07:53 瀏覽:718
數學書的照片 發布:2025-05-22 06:43:53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