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歷史
① 關於北齊皇族歷史
北齊
(北齊) 文穆皇帝 高樹
(北齊)高祖 神武皇帝 高歡
(北齊)世宗 文襄皇帝 高澄(以上三帝為追謚)
(北齊)顯祖 文宣皇帝 高洋
(北齊) 廢帝 高殷(廢為濟南王)
(北齊)肅宗 孝昭皇帝 高演
(北齊)世祖 武成皇帝 高湛
(北齊)後主 安皇帝 高緯
(北齊) 安德王 高延宗
(北齊)幼主 順皇帝 高恆
(北齊) 忠皇帝 高紹義(本為范陽王)
蘭陵王——高長恭(?~573) 真正的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干,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裡,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在5個兄弟中,其中一個的母親還是妓女。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乾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這是個出了名的野獸世家,群交亂性,酗酒暴虐,以殺人為樂。
高長恭生在其中,人品算很不錯的,只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這個人很聰明,要是一概不收,皇帝沒面子;要是全盤接收,人家會當他是好色之徒,所以他有著潔身自好的高潔品性。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沖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里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他也被稱作是"面具後的悲情王子". 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木蘭從軍最好是投到蘭陵王帳下。女兒家驚艷,為面具摘下瞬間的絕世風華,然後跟他一人一半分個紅蘋果。噢,心都醉了! 老天造人,總不願造得太完美,高長恭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麼高,何必如此貪?」長恭答不上來。相願說:「您是不是因為怕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污垢?」嘿嘿,什麼理由?這位老兄說話技巧一流!長恭見有台階下了,才開口:「是的。」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干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爾裝裝病。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網路有蘭陵王的詳細歷史,個人認為北齊皇族也算是歷史上的奇葩了,變態皇帝,篡位,同族的殺戮。看了幾個蘭陵王的小說,更喜歡這個王爺了,只可惜藍顏薄命啊
② 北齊歷史
北齊(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國南北朝時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史稱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共六帝。577年被宿敵北周消滅,享國二十八年。姓名 謚號 死因 在位年間高洋 文宣帝 暴病昏醉而死十年高殷 廢帝 被殺 不逾年高演 孝昭帝 重病而死 二年高湛 武成帝 病死 五年高緯 靈煬帝(後主) 被北周所殺 十二年高延宗 安德王 被北周所殺不逾年高恆 孝殤帝(幼主) 被處死 不逾年(北齊) 文穆皇帝 高樹(北齊)高祖 神武皇帝 高歡(北齊)世宗 文襄皇帝 高澄(以上三帝為追謚)(北齊)顯祖 文宣皇帝 高洋(北齊) 廢帝 高殷(廢為濟南王)(北齊)肅宗 孝昭皇帝 高演(北齊)世祖 武成皇帝 高湛(北齊)後主 安皇帝 高緯(北齊) 安德王 高延宗(北齊)幼主 順皇帝 高恆(北齊) 忠皇帝 高紹義(本為范陽王)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屬匈奴族),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北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例如,北齊取消了受倍田的規定,不過一夫一婦的實際受田數仍相當於倍田,北魏對奴婢受田沒有限制。北齊則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間。另外還規定了賦稅。北齊特別是其後期的統治者,自皇帝至各級官吏,多昏庸殘暴,狗馬鷹亦得加封官號,賦斂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盡,府庫空虛。階級矛盾日趨尖銳,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表面化。
③ 歷史上的北齊有多荒唐
在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方雖然經歷了四朝,但是基本都還算平穩,沒有大的波動,可是北方就比較混亂,先是北魏分裂成東西兩個政權,最後又出現了北齊北周對立的局面,其中北齊政權更是以荒唐著稱。
北齊政權一共存在了二十七年,經歷六任皇帝,高歡作為奠基人,篡奪東魏的政權後,就把稱帝建國的事業交到了高澄手中,但是高澄還沒開始實行篡位計劃就被自己的廚子給殺了,於是建國立業的事情就由高歡的第二個兒子高洋來繼續完成了。
改為後宮有一名女子,他十分垂涎她的美色,甚至還在宮女高齡個玉體展,讓大臣買票來參觀該女子的身體,後來高瑋做了北周的俘虜後,竟然想的是如何請求要回這名女子。
④ 歷史上令人震驚的王朝:北齊皇帝為什麼個個都是瘋子
齊前後共二十八年,凡六帝,從暴政兇狠淫亂而言,素有禽獸王朝之稱。其中北齊統治有一半的時間無法可依,也就是國家十四年沒有法律,全憑個人喜惡或當天的心情判案,叫你死就犯獸死刑,叫你活就殺人無罪。大量派遣奴僕擔任縣長,而不是因為有能或有才。
(4)北齊歷史擴展閱讀:
北齊神武皇帝高歡先後納取爾朱榮之女(魏庄帝之皇後)、爾朱兆之女(建明帝之皇後)、鄭大車(魏廣平王妃)、馮氏(任城王妃)、李氏( 城陽王妃),這些都是魏朝的宗室王妃,高歡照單全收。
北齊文襄皇帝高澄先逼取元氏(薛寘之妻)、後強奪高慎之妻,再納元玉儀(孫騰之妓)、元靜儀(玉儀之姊,崔括之妻),又私通鄭大車(原 魏廣平王妃、後為高歡之妃,高歡為高澄之父。),最後又取蠕蠕公主(高歡之妻,高澄應稱事為母)而共生一女。
北齊文宣皇帝高洋篡位後,姦淫元氏(高澄之皇後,高洋為高澄之弟),仍因高澄曾經姦淫高洋之妻。高洋又強奪王氏(崔修之妻)、薛氏姊妹(歌舞戲曲的倡女)。另外則是以人妻為賞賜,如高洋派劉郁捷殺永安王高浚,即賞賜高浚之妻;派馮文洛殺上黨王高渙,即賞賜高渙之妻,高浚及高渙還是高洋的親弟。其它高氏婦女,不論親疏,皆被高洋左右奉旨姦淫。高洋還有暴露身體的習慣,不在乎當朝文武大臣。
北齊武成皇帝高湛逼奸李氏(高洋之皇後,高湛為高洋之弟)若不依從,則揚言殺害李氏之子高紹德,結果李氏被迫懷孕而生一女,高湛後來還是是當著李氏之面殘殺高紹德,並剝光李氏的衣裳而鞭撻出氣。後來又納李氏(魏靜帝之嬪妃)、王氏(高洋之嬪妃)、彭樂女及任祥女(皆高洋未冊立之妃),皆立為夫人。
高歡生前,其妻鄭大車,即已私通高洋,父子可通妻;高歡死後,其妻蠕蠕公主,被高澄所奸,也是父子可通妻。
高澄之皇後又被高洋所污,兄弟可通妻;高洋之皇後又被高湛所污,亦為兄弟可通妻。
高湛之皇後胡氏,先狎通閹人,後與大臣和士開姦淫,再通姦沙門曇獻,最後改嫁再續淫穢。
北齊後主高緯之皇後斛律氏在北齊亡國後,先被逼為尼,被被改嫁元仁為妻;高緯之兄南陽王綽紀鄭氏,亦被周武帝所污;高緯之姨儼妃李氏,被迫改嫁。 高歡之子華山王高凝之妃王氏,與奴僕通姦,高凝雖知而不能禁。
高氏兄弟的荒唐與變態,是因為有著不受限制的權力,而不受限制的權力,則很容易腐蝕掌權者的心靈。再加上高氏兄弟家族的病因,其荒淫與殘暴就更加變本加厲了。可能還留著荒蠻的血液,剛剛開化......
本文史料來源於《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六:齊顯祖(高洋)數年之後,漸以功業自矜,遂嗜酒淫泆,肆行狂暴;或身自歌舞,盡日通宵;或散發胡服,雜衣錦彩;或袒露形體,塗傅粉黛;或乘牛、驢、橐駝、白象,不施鞍勒;或令崔季舒、劉桃枝負之而行,擔胡鼓拍之;或盛夏日中暴身,或隆冬去衣馳走;嘗於道上問婦人曰:「天子何如?」曰:「顛顛痴痴,何成天子!」帝殺之。婁太後以帝酒狂,舉杖擊之曰:「如此父生如此兒!」帝曰:「即當嫁此老母與胡。」嘗於眾中召都督韓哲,無罪,斬之。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二:定州刺史南陽王綽,喜為殘虐,嘗出行,見婦人抱兒,奪以飼狗。婦人號哭,綽怒,以兒血塗婦人,縱狗使食之。常雲:「我學文宣伯之為人。」齊主聞之,鎖詣行在,至而宥之。問:「在州何事最樂?」對曰:「多聚蠍於器,置狙其中,觀之極樂。」帝即命夜索蠍一斗,比曉,得三二升,置浴斛,使人裸卧斛中,號叫宛轉。帝與綽臨觀,喜噱不已。因讓綽曰:「如此樂事,何不早馳驛奏聞!」由是有寵,拜大將軍,朝夕同戲。
齊主方與馮淑妃獵於天池,晉州告急者,自旦至午,驛馬三至。右丞相高阿那肱曰:「大家正為樂,邊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聞!」至暮,使更至,雲「平陽已陷」,乃奏之。齊主將還,淑妃請更殺一圍,齊主從之。
文章摘自《歷史的荒謬》
⑤ 北齊的歷史
高歡是南北朝時期東魏權臣,北齊的實際創建者, 東魏的建立,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歡為人深沉,富於機謀。善用人,唯才是舉。治軍嚴明,將士樂為效死。滅控制魏政的爾朱氏後,擁立北魏孝武帝,但孝武帝不甘為其所制,想依靠據有關隴的宇文泰以消滅高歡,計劃不成,於永熙三年(534年)逃奔長安。高歡在洛陽立孝靜帝元善見,是為東魏,並遷都於鄴城。次年,宇文泰殺孝武帝,立文帝元寶炬,是為西魏。東西魏的皇帝,實際是高歡、宇文泰分別操縱的傀儡。
高澄是高歡的長子,公元531年高歡攻下鄴城後,將他立為世子。高澄到鄴城後,孝靜帝任命他為尚書令兼領軍、京畿大都督。
高澄處事果斷,人們為之震驚。在鄴城朝中打掉了孫騰等人的威風,官場風氣為之改善。
高歡逝,高澄被孝靜帝元善見任命為使持節、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大行台、承襲其父渤海王位。高澄回鄴城,平定元善見和保皇派的「叛亂」,軟禁元善見。
高澄一直不把孝靜帝放在眼裡。授意崔季舒負責監視魏帝的一舉一動,隨時向他報告。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4月,高澄受殊禮,封齊王,相國,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公元549年8月,高澄再次來到鄴城,邀請死黨密謀篡奪皇位的勾當。八月初八日,高澄與心腹密議受禪之事,為防機密泄露,侍衛大半遣出。其廚師蘭京抓住這個機會,伺機下手,將高澄亂刀砍死。
高洋是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澄同母弟。 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其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雖偶然被兄弟嘲笑或玩弄,但其才能甚得父親欣賞。東魏武定七年(549年),高澄被蘭京刺殺以後,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權。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只好封他為丞相、齊王。打算代魏立國
次年五月,高洋禪魏稱帝,國號齊,改元天保,史稱北齊。高洋統治時期,北齊與北周關系比較平穩,因而得以集中兵力、財力向北方和南方擴張。天保三年(公元552年)以後連年出塞,伐庫莫奚,俘獲甚眾。天保四年大敗契丹,虜獲10餘萬口,雜畜數百萬頭。天保五年擊敗山胡。天保五至六年連續大敗柔然,築長城自幽州至恆州900餘里。大量人口、牲畜的虜獲有助於北齊國力的增強。南朝梁正當侯景之亂後,國勢驟衰。天保三年,北齊兵鋒南抵長江。以後曾兩度兵臨建康城下,都被陳霸先擊退,但其疆土已擴展至淮南,終與陳朝以長江為界。
高洋初即帝位時,比較謹慎,以法馭下,雖勛貴外戚也不寬容,政治清明,人得盡力。軍國大政多獨自決斷,每臨戰陣身當矢石,所向有功。此時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西魏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幾年以後,他就腐敗起來,整日不理朝政,沉湎於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鄴修築三台宮殿,十分豪華,動用了十萬民夫,簡直是奢侈至極。高洋在位後期對人民的壓迫更重。朝政的腐敗,國勢的衰落,使軍隊也日益削弱。北齊一代出現對魏孝文帝以來漢化政策的反動,鮮卑化占優勢,與高洋很有關系。但他雖昏虐而尚能任用漢人士族,如楊愔為宰輔,「維持匡救,實有賴焉」。所以時有「主昏於上,政清於下」的說法。
腐化的生活縮短了高洋的壽命。在位後期,生活荒淫,草菅人命。幸宰臣等主持朝政,「主昏於上,政清在下」才不至於亡國。北齊天保十年(559年),高洋死,時年僅31歲。廟號顯祖,謚文宣皇帝。
北齊廢帝高殷(公元545年—公元561年),字正道,小名道人,北齊文宣帝長子。生母為李皇後。文宣帝臨終前委託六弟高演照顧他,使高演位高權重,令他產生了覬覦皇位之心。終於在560年,高演發動政變,高殷被廢為濟南王,次年被殺,時年十七歲。
北齊孝昭帝高演(公元535年—公元561年),在位2年。字延安,性格深沉聰敏。高歡六子,母婁昭君。文宣帝同母弟。高演長於政術,善於理解事情的細節;天保時期起開始參預朝政,政治經驗逐漸成熟豐富,眼見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趨炎附勢,高演滿臉憂愁,不時直諫。他素來受兄皇寵信,文宣帝臨終時,命高演照顧新君高殷。廢帝即位,他獨攬朝政。公元560年,高演發動政變,廢殺高殷登上皇帝寶座,改元皇建,時年二十六歲。高演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兼盛,帝留心於政事,積極尋求及任用賢能為朝廷效力,關心民生,輕徭薄賦,並下詔分遣大使巡省四方,觀察風俗,問人疾苦,考求得失。並親征北討庫莫奚,出長城,虜奔遁,分兵致討,大獲牛馬。即位翌年,高演得重病死,為了保住兒子高百年的性命,傳位給九弟長廣王高湛。
北齊武成帝高湛(公元537年—公元568年),在位4年。性格優柔荒淫。是高歡第九子,母婁昭君。孝昭帝高演同母弟。幼時亦得父親喜愛。北齊建國後,被文宣帝封為長廣王。孝昭帝高演繼位後,甚為寵信他,權傾朝野。不久高演患得重病,臨死時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高百年落得高殷的命運,勸他莫學自己將侄子殺死繼位。決定傳位於弟,但高百年還是被殺。公元561年,高湛繼位,改元太寧,是為武成帝。武成帝昏庸無能,沉湎於美色之中,不思國事,北齊岌岌可危。公元565年,傳位於太子高緯,自任太上皇,最後也因為酒色過度而死,時年三十二歲。謚號武成皇帝,廟號世祖。
北齊是北朝後期的鮮卑化政權。北齊諸帝大多昏庸,荒淫無恥。而上行下效,朝廷出現了一大批奸佞小人,如穆提婆、和士開、高阿那肱等人,專權弄事,加速了朝政的腐化。北齊佞臣之多,在歷史上是很突出的一個現象。武成帝無論是在外朝處理國家大事,還是在內廷宴客,一刻也離不開和士開。和士開或者一次人宮幾個月不回家,或者一天幾次人宮,或者放還之後,又馬上赦回,他受到的寵幸與日俱增,他的動作言辭,都非常鄙褻,唯以取悅武成帝為能事,君臣之間沒有半點禮節。他曾勸武成帝說:「自古帝王,都已經化為灰土,堯舜,桀紂,又有什麼兩樣呢?陛下您應該趁年輕力壯的時候,恣意作樂,一天快活勝達萬年,國事可以吩咐大臣辦理,您沒有必要親自操勞。」武成帝聽後非常贊同,把政事都委託給大臣去辦理,而自己三四天才上一次朝,而且就是上朝也不過是劃幾個數目字而已,不說什麼話,一會兒就罷朝。
和士開權傾朝野,任人唯親,荒淫無恥。又加上與胡太後的姦情日益公開,因此引起了一部分王公大臣的極大憤慨,他們對國家,政局:憂心重重,對和士開的所作所為極為痛心疾首,想方設法要除掉和士開。這一天終於來了。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七月三十日,和士開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起床,整整衣冠,走出家門,他准備入宮早朝,他的心情並不平靜:如今琅琊王高儼等人老是反對他,他確實感到了自己的地位在動搖。他一面走,一面在想著如何除掉這個琅琊王,以至於連早晨初升的太陽都沒有留意去看一眼。他當然絕不會想到這會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次見到陽光。他走得那麼匆忙,但卻未料到去的地方是自己的刑場。
琅琊王高儼等人早就做好了准備,首先由王子宣寫了一道表文,彈劾和士開,羅列了大量罪名,請求後主批准逮捕法辦。然後,由馮子琮將表文夾在許多其他公文中,呈奏給後主。素來不理朝政的後主高緯,連看都沒看,大筆一揮,批准照辦。之後,由領軍大將軍庫狄伏連在神獸門外埋伏了50名士兵,在和土開剛踏入門內的剎那,50人一擁而上,將他擒伏並立即斬首。高緯聽說之後,雖然追悔莫及,卻也毫無辦法。據說和士開一死,洛陽全城歡騰。
穆提婆為陸令萱之子,本姓駱,因母為齊後主乳母而得寵於皇後穆昭儀,奏引入侍,並賜穆姓,拜官左丞相,是個趨炎附勢的奸佞小人,北周滅北齊後,為北周武帝所誅殺。
斛律光(515年~572年),乃北齊名將。朔州(山西朔縣)人,高車族。出身將門。初任都督,善騎射,號「落雕都督」。後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他驍勇善戰,在與北周近20年的爭戰中,多次指揮作戰,均獲勝利。北齊天統五年(公元569)十二月,周軍圍攻宜陽,斷齊軍糧道。武平元年(公元570年)正月,他率步騎3萬破宜陽周軍,再通糧運;周軍復攻,他領軍迎戰,又獲勝利,俘北周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等。二年,率眾於平隴等地築壘,迎戰北周驃騎大將軍韋孝寬所率步騎萬人,大破之,俘斬千計。他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
北周名將韋孝寬屢與斛律光交戰皆不能獲勝,他知道高緯昏庸,又聽說斛律光與祖廷等權臣有隙,便製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謠言,在鄴城歌唱,歌曰:「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百升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謠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之心。祖廷等乘機向高緯進讒言,又指使人誣告斛律光謀反。
武平三年(公元572年)六月,高緯假賞給斛律光駿馬一匹,約其第二天游觀東山,誘到宮中,將其殺害,時年58歲。並以謀反罪盡滅其族,還派人抄家,結果只得到一些宴射用的弓箭刀鞘,並無余財。
齊後主高緯自毀棟梁,朝野為之痛惜。而周武帝得到斛律光被害消息極為高興,下令大赦境內,於577年攻入鄴城,滅北齊。他下詔追封斛律光為上柱國、崇國公,並指著詔令對眾人說:「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
蘭陵王高長恭是高澄的第四子,他驍勇善戰,多次立下汗馬功勞。最著名的那場邙山戰役使他威名遠揚。一天,高緯在與蘭陵王談及邙山之捷時說道「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蘭陵王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之後高緯開始猜忌擁有兵權的蘭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國事」變成「家事」。蘭陵王深感大難將至,盡管一再低調行事,但終是躲不過被殺的宿命。武平四年五月的一天,後主高緯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肅,送來一杯毒酒。蘭陵王悲憤至極,毅然喝完毒酒,去世時年僅30歲。
北齊後主高緯,性格吝嗇荒淫。他即位時,腐朽的北齊政權已經風雨飄搖,他自己仍然荒淫無道,自稱「無愁天子」,政治腐敗,尤其是誅殺名將斛律光、蘭陵王,使得北齊失去抗擊北周攻伐的有力將領。
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北周武帝率軍攻北齊,因病班師。次年十月,復攻北齊,以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隋公楊堅為右三軍;譙王宇文儉、大將軍竇泰、廣化公丘崇為左三軍;齊王宇文憲、陳王宇文純為前軍。宇文邕率軍至晉州,駐於汾曲,命宇文憲領兵2萬守雀鼠谷,宇文純率步騎兵2萬人守千里徑,宇文盛率步騎兵1萬人守汾水關,達奚震率步騎兵1萬人守統軍川,以阻遏晉陽的齊軍南下;命韓明率步騎兵5000人守齊子嶺,尹升率步騎兵5000人前往鼓鍾鎮,以阻遏河內的齊軍北上;另派辛韶率步騎兵5000扼守蒲津關,以保證後方的安全;命宇文招率步騎兵1萬自華谷攻打北齊汾水以西諸城,派內史王誼指揮主力進攻平陽城。北齊海昌王尉相貴據城固守。北齊帝高緯率諸軍自晉陽向晉州進發。宇文邕從汾曲到晉州城下督戰,北齊行台左丞侯子欽出城降周。北齊晉州刺史崔景嵩防守北城,見無後援,請降於北周宇文邕令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王軌應之。王軌遣部將段文振率數十人為先遣,在崔景嵩接應下,首先登城。俘尉相貴及士卒8000人。北齊兵潰散,北周軍佔領平陽。十一月,齊帝高緯率援軍至平陽。宇文邕見齊軍兵盛,引軍西還以避其鋒。北周諸將皆認為不可撤軍,宇文邕權衡利弊得失後,將主力撤出晉州,留兵一萬,命梁士彥堅守。齊軍追擊西撤的周軍,周軍後衛宇文憲、宇文忻等,在阻擊中斬齊驍將賀蘭豹子等,齊師乃退。宇文邕命宇文憲率軍6萬屯於涑川,聲援平陽,並留諸軍於河東,自返長安。周軍退走後,齊軍包圍平陽,晝夜攻之,梁士彥激勵將士奮勇抵抗,以一當百,多方固守,擊退齊師。宇文邕回長安後,得知北齊軍攻平陽甚急,又率軍赴救。十二月,宇文邕復至平陽。周軍集結約8萬人,近城列陣,東西20餘里。周軍奮力進擊,大敗北齊援軍,斬萬餘人,齊後主敗退晉陽,周軍乘勝向晉陽進軍。
隆化元年(公元576年),北齊帝高緯於平陽戰敗後,退至晉陽。周武帝率軍乘勝追擊。北齊高阿那肱率軍1萬鎮守高壁。宇文邕率軍至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十二月,宇文邕與宇文憲在介休會師。逼降北齊守將韓建業後,向晉陽和北朔州急進。高緯欲奔突厥,隨員多散,乃回奔鄴城。宇文邕親率諸軍攻破晉陽,疾趨鄴城。高緯退至鄴城後,禪位於皇太子高恆,恆時年八歲。六年正月,高恆從鄴城出逃濟州。宇文邕圍攻鄴城,焚燒西門,齊軍戰敗。高緯率百騎東走。周軍攻入鄴城,北齊王公以下官員皆降。高恆在濟州遣人持璽紱至贏州,禪位於任城王高湝,高緯等再逃青州。宇文邕派尉遲勤追擊高緯和高恆至青州,齊將高阿那肱降。高緯、高恆率十餘騎倉促南逃,欲奔陳朝,在南鄧村被周軍俘獲。二月,周軍攻下信都,俘北齊任成王高湝,廣寧王高孝珩等。隨後,周武帝遣軍平定各地反抗勢力。北齊亡。北周統一北方。
⑥ 歷史上北齊為什麼被稱為禽獸王朝
歷史上北齊被稱為禽獸王朝,原因顯而易見,正是因為殺伐、殘暴、荒誕、淫亂無度。
1.殺伐無度
文宣帝高洋作為篡位的開國皇帝,其最擔憂的可能就是前朝舊勢對他統治的影響。為此在一次朝堂上問起:漢光武帝如何能夠使漢朝東山再起?有大臣言曰:這是因為沒有殺光劉姓一族。高洋頓覺如坐針氈,緊鑼密鼓的開始了屠殺北魏皇族宗室,累計殺害721人,婦孺也不放過,屍體統統投河喂魚,以致兩岸人常吃到腹中有人指甲的魚。
2.殘暴無度
常言道,殺人不過頭點地,但是遇到高家的這幾位就不是頭點地的事情了。高洋因某個時刻想起自己寵愛的薛嬪和高岳有關系,竟然親手割下薛嬪的頭顱,肢解其屍體,用其骨頭做成琵琶,並且彈唱樂曲,情到深處還潸然淚下,真令人毛發倒豎。
3.荒誕無度
偶爾開個玩笑調個皮,人之常情。可如果像高家人這樣,那就是荒誕不經了。後主高緯,北齊版的衛懿公,不過獨寵鶴的衛懿公也只能望其項背。因為高緯給自己豢養的牛、馬、狗、鷹都賦予官銜,並發放俸祿。他還是北齊版的明武宗,經常扮作乞丐或是做個買賣。
4.淫亂無度
高湛,高洋的九弟,發現高洋的老婆李祖娥是絕色佳人,便設計脅迫佔有了李祖娥,後來還親手殺了李祖娥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這還不算完,高湛據說和寵臣和士開(男)有龍陽斷袖之情義。而高湛的老婆胡皇後因為高湛冷落了自己,又和和士開搞到了一起,這一番下來,真不知道誰吃了虧,誰佔了便宜。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⑦ 北齊的歷史是什麼
北齊是中國南北朝時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史稱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
北齊是一個地方性政權,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盤,佔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南朝梁、南朝陳等。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屬匈奴族),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北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例如,北齊取消了受倍田的規定,不過一夫一婦的實際受田數仍相當於倍田,北魏對奴婢受田沒有限制。北齊則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間。另外還規定了賦稅。
北齊特別是其後期的統治者,自皇帝至各級官吏,多昏庸殘暴,狗馬鷹亦得加封官號,賦斂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盡,府庫空虛。階級矛盾日趨尖銳,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表面化。
⑧ 南北朝北齊歷史簡介 北齊王朝歷史上有幾位皇帝
北齊(550年—577年),又稱「高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政權。
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今河南安陽北),史稱北齊。
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於577年被宿敵北周攻滅,享國二十八年。[
在北齊六帝之中,只有孝昭帝高演稱得上是德才兼備,可惜他在位時間不長,即位翌年,高演便因墜馬事故重傷而死,在位僅兩年,年僅27歲
⑨ 北周滅北齊之戰:歷史上的北齊是怎麼滅亡的
北齊武平七年(公元575年),北周武帝率軍攻北齊,因病班師。次年十月,復攻北齊,以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隋公楊堅為右三軍;譙王宇文儉、大將軍竇泰、廣化公丘崇為左三軍;齊王宇文憲、陳王宇文純為前軍。宇文邕率軍至晉州,駐於汾曲,命宇文憲領兵2萬守雀鼠谷,宇文純率步騎兵2萬人守千里徑,宇文盛率步騎兵1萬人守汾水關,達奚震率步騎兵1萬人守統軍川,以阻遏晉陽的齊軍南下;命韓明率步騎兵5000人守齊子嶺,尹升率步騎兵5000人前往鼓鍾鎮,以阻遏河內的齊軍北上;另派辛韶率步騎兵5000扼守蒲津關,以保證後方的安全;命宇文招率步騎兵1萬自華谷攻打北齊汾水以西諸城,派內史王誼指揮主力進攻平陽城。北齊海昌王尉相貴據城固守。北齊帝高緯率諸軍自晉陽向晉州進發。宇文邕從汾曲到晉州城下督戰,北齊行台左丞侯子欽出城降周。北齊晉州刺史崔景嵩防守北城,見無後援,請降於北周宇文邕令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王軌應之。王軌遣部將段文振率數十人為先遣,在崔景嵩接應下,首先登城。俘尉相貴及士卒8000人。北齊兵潰散,北周軍佔領平陽。十一月,齊帝高緯率援軍至平陽。宇文邕見齊軍兵盛,引軍西還以避其鋒。北周諸將皆認為不可撤軍,宇文邕權衡利弊得失後,將主力撤出晉州,留兵一萬,命梁士彥堅守。齊軍追擊西撤的周軍,周軍後衛宇文憲、宇文忻等,在阻擊中斬齊驍將賀蘭豹子等,齊師乃退。宇文邕命宇文憲率軍6萬屯於涑川,聲援平陽,並留諸軍於河東,自返長安。周軍退走後,齊軍包圍平陽,晝夜攻之,梁士彥激勵將士奮勇抵抗,以一當百,多方固守,擊退齊師。宇文邕回長安後,得知北齊軍攻平陽甚急,又率軍赴救。十二月,宇文邕復至平陽。周軍集結約8萬人,近城列陣,東西20餘里。周軍奮力進擊,大敗北齊援軍,斬萬餘人,齊後主敗退晉陽,周軍乘勝向晉陽進軍。
隆化元年(公元576年),北齊帝高緯於平陽戰敗後,退至晉陽。周武帝率軍乘勝追擊。北齊高阿那肱率軍1萬鎮守高壁。宇文邕率軍至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十二月,宇文邕與宇文憲在介休會師。逼降北齊守將韓建業後,向晉陽和北朔州急進。高緯欲奔突厥,隨員多散,乃回奔鄴城。宇文邕親率諸軍攻破晉陽,疾趨鄴城。高緯退至鄴城後,禪位於皇太子高恆,恆時年八歲。六年正月,高恆從鄴城出逃濟州。宇文邕圍攻鄴城,焚燒西門,北齊軍戰敗。高緯率百騎東走。北周軍攻入鄴城,北齊王公以下官員皆降。高恆在濟州遣人持璽紱至贏州,禪位於任城王高湝,高緯等再逃青州。宇文邕派尉遲勤追擊高緯和高恆至青州,齊將高阿那肱降。高緯、高恆率十餘騎倉促南逃,欲奔陳朝,在南鄧村被周軍俘獲。二月,周軍攻下信都,俘北齊任成王高湝,廣寧王高孝珩等。隨後,周武帝遣軍平定各地反抗勢力。北齊亡。北周統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