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洋流地理論文

洋流地理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1-22 21:15:36

『壹』 關於地球運動的規律的地理論文

課題: 地球運動規律與地球運動圖
授課教師:陳培飄(礬山高中)
教學目的 1、掌握地球運動的主要規律;2、掌握各類地球運動圖的判讀方法和內容;3、掌握解題的基本思維和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地球運動的主要規律,掌握各類地球運動圖的判讀方法和內容;
教學難點 掌握各類地球運動圖的判讀方法和內容;
教學過程
導入



程 一、知識體系
1、地球運動規律(創新設計27頁)
2、日照圖(創新設計32頁)
二、日照圖
(一)規則的太陽光照射圖
1、經緯線(度)的判讀
(1)側視圖:經線是弧線,緯線是直線。
經度----順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依據(180度/N格)判讀度數。
緯度----以赤道的南北判斷南緯和北緯,依據(90度/N格)判讀度數。
(2)俯視圖:經線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射線,緯線是以極點為圓心的圓。
經度----順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依據(360度/N格)判讀度數。
緯度----自轉方向判斷南、北緯,依據(90度/N格)判讀度數。
2、晨昏線的判讀
(1)晨昏線與太陽光垂直。
(2)晨昏線平分赤道
(3)側視圖中為直線,俯視圖中為弧線(除二分日外)
(4)順自轉方向,晝到夜的為昏線,夜到晝的為晨線;赤道上6點所在的是晨線,18點所在的是昏線;晝半球東為昏線、西為晨線,夜半球東為晨線、西為昏線。
3、太陽直射點及節氣的判讀
(1)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春、秋分日 直射赤道
(2)晨昏線與極圈相切
北極圖:北極圈內極晝 夏至 直射北回歸線
北極圈內極夜 冬至 直射南回歸線
南極圖:與上同理
(3)不重合不相切
晨昏線相切的緯線的緯度為N,北極附近極晝,直射點在北緯(90度—N)
晨昏線相切的緯線的緯度為N,南極附近極晝,直射點在南緯(90度—N)
(4)直射點的經度:由地方時推斷----中午12時的經線的經度
4、地方時的判讀
(1)太陽直射點的時間是12時,側視圖白晝的最外經線為12時,俯視圖白晝的中央經線為12時,晝半球的中央經線是12時,夜半球的中央經線是24時。
(2)晨線與赤道交點的經線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的經線為18時
(3)地方時計算:Mb=Ma+(b-a)*4分鍾
區時的計算:Rb=Ra+(b-a)
5、晝夜長短的判讀
(1)同一緯線,晝長相等,夜長相等
(2)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
(3)春秋分日各地晝夜等長,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4)晝長計算:過該點做一條緯線,被晨昏線分成兩半,晝弧佔N格,1格M小時,側視圖上該點的晝長為2MN小時,俯視圖上該點的晝長為MN小時。
6、日出日落時刻的判定
(1)晨線、昏線與某地所在緯線交點的經線時間為日出、日落時刻
(2)知道某地晝長推算日出、日落時間,中午12時平分白晝
7、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判讀
(1)以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季節、緯度變化規律判斷H大小
(2)H=90度-緯度差(所求地方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的差值)
(3)回歸線間某地H最大出現在直射時
8、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圍的判斷
(1)日期分界線:180度經線和0時的經線
(2)順自轉方向,過180度經線,日期減一天,過0時經線,日期加一天
9、方位判斷
以自轉方向(劣弧法)和經度 東西方向,以緯度 南北方向
兩地間最近航線方向的判斷
(1)若兩地經度差等於180度,過這兩點的大圓便是經線圈,最短航程過兩極點,具體又分為三種情況:A同位於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過極點後,再向南;B同位於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過極點後,再向北;C兩地位於不同半球,這時需要討論,要看過北極點的為劣弧,還是過南極點的為劣弧,確定後,再討論。
(2)兩地經度差不等於180度,則過兩點的大圓不是經線圈,而是與經線圈斜交,最短航程不過兩極點,而是過兩極地區(或上空),具體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A甲位於乙地東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後向西南;同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後向西北;位於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方法同上。
B甲位於乙地的西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同在北半球,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後向東南;同南半球,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後向東北;位於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
註:以上9個部分知識以學生復習為主線,教師簡略總結提升。
10、南北半球的判斷
同緯線――順著東經度數越來越大的方向,順著西經度數越來越小的方向――地球自轉方向――逆時針(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
註:南北半球的其他判斷
(1)緯度數值的分布
(2)自轉方向
(3)等溫線數值的分布
(4)氣溫年變化曲線
(5)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
(6)洋流流向
(7)自然帶演替次序
(8)特殊物種的分布
(9)日影朝向
(10)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11)日出日落的方位
(12)極點附近所見天體的周日視運動方向
註:季節的判斷
(1)太陽直射緯度
(2)太陽光照圖
(3)地球公轉圖
(4)晝夜長短情況
(5)海陸氣壓配置
(6)季風風向
(7)海陸氣溫差異
(8)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9)氣候特徵
(10)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11)等溫線的彎曲方向
(二)不規則的太陽光照射圖的判讀先補全成規則圖再判讀
三、繞日公轉圖
(一)近、遠日點的判斷
1、若太陽位置明顯偏離圖示的中心點,則根據圖距判斷,距太陽近的為近日點,遠的為遠日點。
2、若太陽位置位於圖示的中心點,則根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判斷,直射北回歸線附近,則日期為7月初,地球處於遠日點;直射南回歸線附近,則日期為1月初,地球處於近日點。
(二)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判斷季節,進而分析具有隨時間變化的地理現象(以地球位於遠日點為例)
1、不同氣候區降水的季節差異:南北半球的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例:舊金山附近矽谷此時處於多雨期)
2、季風區風向:(例:東北地區此時吹西北風,鄭和下西洋出發時期)
3、亞歐大陸、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的氣壓中心:(例:亞歐大陸上此時亞洲高壓強盛)
4、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的汛期:(例:波河此時處於汛期)
5、海陸等溫線的凸向:(例:北半球大陸等溫線此時向南凸出)
6、特殊天氣:(例:華北此時可能受寒潮影響)
7、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區:(例:地中海沿岸受西風控制)
8、河流入海口的海水鹽度:(例:波河入海口此時海水鹽度處於一年中最低值)
9、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例:北印度洋洋流此時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10、熱帶草原區的植被特徵:(例:巴西高原此時草木茂盛)
11、農作物的播種、收割期:(例: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此時處於犁地時)
12、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比較、計算:(例:新加坡此時正午太陽高度大於廣州)
13、晝夜長短的判斷、比較、計算,極晝、極夜的范圍:(例:北京此時的白晝比上海短)
14、日出、日落時間的比較:(例:北京此時的日出比上海晚)
15、物體影子的朝向、長短的比較:(例:廣州此時正午物體日影朝北)
16、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移動方向:(例: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向北移)
17、公轉的速度比較:(例:此時公轉速度快)
18、環境問題:沙塵暴、南極臭氧空洞、赤潮、傳染性疾病
19、南極、北極地區的考察:(例:此時是南極地區考察的最佳時期)
20、舟山漁場的魚汛、休漁期:(例:此時舟山漁場為帶魚汛)
(三)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的變化判斷日期的變化,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變化(以從C處到D處為例,1月初――3月21日左右)
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例:杭州的正午太陽高度在增大)
2、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例:向北)
3、晝夜長短的變化(例:北京的晝變長)
4、日出日落的變化(例:北京的日出時間在不斷提早)
5、極晝極夜范圍的變化(例:南極圈內的極晝范圍不斷縮小)
6、正午物體影子長短和朝向的變化(例:南緯15度的某城市正午物體的影子先變短,然後無影子,再變長,朝向為先朝北,直射後朝南)
7、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例:公轉速度變慢)
四、直射點位移圖判讀
1、任何日期和時間段內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移動方向判斷:結合直射點移動示意圖,找到某一日期或時間段在圖上的位置。根據直射點移動規律,判定直射點移動方向。
2、根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判斷日期,分析具有時間變化的地理現象,或根據地理現象判斷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3、根據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判斷日期的變化,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變化,或根據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變化判斷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
五、晝長圖
(一)根據地球上某點晝長的變化,判斷大致緯度
1、赤道上終年晝長為12小時。
2、6月22日晝長大於12小時的為北半球,且晝越長,緯度越高,南半球次之。
3、6月22日晝長等於24小時的為北極圈以北地區。若只有一天晝長為24小時,則該點為北極圈;晝長為24小時的天數越多,越接近北極點,有半年時間晝長為24小時的為北極點。南半球次之。
(二)根據地球上某天各地的晝長變化,分析日期
1、全球各地晝長為12小時,則該日為3月21日或9月23日。
2、北半球晝長大於12小時,則該日期為3月21日到9月23日之間,晝越長。越接近6月22日。
3、北極圈以北地區晝長等於24小時的范圍越大,日期越接近6月22日。南半球反之。
六、正午太陽高度圖
1、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2、地方計算
3、樓間距離計算
4、太陽能熱水器最佳支架傾角計算
5、正午物體影子的長短和方向
七、天體視運動圖
(一)天體視運動圖特徵
底面表示地平面,底面中心為觀察者位置,底面外圈代表地平圈,大外圈代表天頂面,三條路線代表該觀察點觀察到的兩分兩至日太陽周日視運動路線,三條路線與天頂面的交點表示上中天,三條路線與地平圈的兩個交點分別代表該日的日出與日落,底面中心與日出點的連線和東西水平線的夾角表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上中天點與底面中心點的連線與南北水平線的夾角表示正午太陽高度角。
(二)天體視運動圖判讀
1、確定方位
如觀察點在北半球,太陽周日視運動軌跡傾向南方,或正午時觀察點看太陽面向正南。根據太陽東升西落的運動方向,確定圖的方位。
2、確定緯度
根據太陽東升西落的運動方向,確定圖的方位,結合太陽視運動軌跡傾向,確定南北半球,傾向南方的為北半球,傾向北方的為南半球。然後根據正午太陽高度公式計算緯度數。
3、確定物體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日變化。
選擇地球運動圖中典型的、思維難度較大的圖進行判讀指導,在指導中結合具體的高考題強化應用和解題的指導。
七、高考動態分析
1、通過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找出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並通過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季節差異、海陸差異,分析大氣環境的形成變化,並推算氣候、季節及農業自然帶等與季節相關的自然現象。
2、利用日照圖,綜合考查學生對時區、地方時、北京時間的轉換能力,並用於交通、通信等領域。
3、通過對日、月、地運動規律,綜合運用宇宙探索新發現新理論,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並從地理學角度理解相關的宇宙哲學原理。
4、運用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更替、地轉偏向力原理,分析一些自然地理現象,並運用在一些河流工程、海洋工作領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典例:
1、在下面A、B、C、D四幅圖中,哪一幅圖中P點的位置符合:
①東半球 ②北半球 ③低緯度 ④在我國境內 四個條件。

A B C D
2、分析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天大約是幾月幾日?南半球將進入什麼季節?
(2)寫出此時陽光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3)若A點現在是星期二,地圖上哪些地方是星期一?
(4)6個小時後地圖上哪些地方是星期三?
(5)有一架飛機從A→D飛行,其飛行方向如何
(6)此時E、F兩點的晝長各是多少
(7)圖中BH是什麼線?
3、讀下圖,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題:
(l)該圖表示的是每年 (節氣)日的情況,此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
(2)圖中,甲乙兩地均位於晨昏線中的 線上,乙地日出時刻是 點鍾。
(3)按圖中所示情況,北京時間是 點鍾,我國南極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長 小時。
(4)在圖中所示的這一天,下列地點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B.廣州 C.甲地 D.乙地
(5)按圖中所示,如果是晴天,過40小時後能看到北極星的有下列地點中的
A.北京 B.紐約 C.悉尼 D.莫斯科
4、讀下面的圖回答:
(l)當AB為晨線時,此日是 前後,判斷理由是 。
(2)當DF為昏線,此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是 。
(3)當AC為晨線時,此日是 節氣;
當DE為昏線時,此日是 節氣;當AD為晨線時,此日是 節氣。
(4)若DE為晨線時,此刻北京時間是 點;當北京時間是8點正,DF是 線。
(5)當H處正午太陽高度為66°34′,G處區時為6點則此時昏線是 、 。
5、讀地球公轉運行位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到B點的節氣是 ,在幾月幾日前後 。
(2)地球公轉到D點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這時堪培拉的季節是 ,新加坡的實際季節是 。
(3)在A、B、C、D四點中地球公轉速度較快的是 ,每年7月初地球位於 點附近。
(4)北極極晝的日數和南極極晝的日數是否相同?
如不相同 極晝日數較多,其原因是 。
(5)一月初地球公轉於近日點附近,為什麼北半球卻是冬季?
6、關於A(10°N)、B(10°S)兩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比較,正確的是( )
A.A.B永遠不能相等
B.一年中只有兩天相等
C.A>B的日期約達半年之久
D.在某一天A、B同時達90°
7、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時,甲地(40°N、110°E)比乙地(30°N、115°E)白晝長56分鍾,則甲地比乙地( )
A.日出早28分鍾 B.日出早56分鍾
C.日落遲20分鍾 D.日落遲48分鍾
8、下圖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太陽運行路徑,此地的緯度是( )
A.23°26′N B.50°N
C.3O°N D.20°N
9、下面三幅圖表示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經線與晨昏線的關系,讀後回答問題:
(1)甲、乙、丙三圖中,全球日出日落時刻相同的是圖 ,這一天晨昏線與經線的關系是 ;再過三個月晨昏線與經線的關系是 (定性、定量說明)。
(2)北京市正午高度角達最大值的是圖 ,此時北京時間是 點。
(3)由圖乙變化到圖丙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是 ,地球運動速度的變化規律是 。

10、下圖表示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年變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緯度可能為( )
A.90°N-23°26′N之間
B.90°S-23°26′S之間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該地氣溫及降水特徵是( )
A.終年高溫多雨 B.夏熱少雨,冬溫多雨
C.冬溫少雨,夏熱多雨
D.夏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11、下圖中的兩條虛線,一條是晨昏線,另一條兩側大部分地區日期不同;且此時公轉速度較慢,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l)若圖中的時間為7日和8日,甲地為( )
A.7日4時 B.8日8時 C.7日8時 D. 8日4時
(2)此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安大略湖畔夕陽西下 B.幾內亞灣沿岸烈日當空
C.澳大利亞東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現
12、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居民喬遷新居,居住條件和環境顯著改善。請讀圖,運用以下公式及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①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H=90°-|θ-δ|式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θ為當地緯度,取正值;δ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當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負值。
②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1)房地產開發商在某城市(北緯30度)建造了兩幢商品住宅樓(見上圖),某房居民買到了北樓一層的一套房子,於春節前住進後發現正午前後,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請問該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是( )
A.1個月 B.3個月 C.6個月 D. 9個月
(2)為避免這種糾紛,房地產開發商在建樓時,應該使北樓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陽照射。那麼在兩樓間距不變的情況下,南樓的高度最高約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 50米
13、右圖中陰影表示黑夜,讀圖並回答:圖示的時刻,北京時間是
A.8時20分
B.20時20分
C.9時40分
D.21時40分

『貳』 地理論文1000字

哥倫布發現美洲與海洋地理科學
海洋地理科學是推動航海實踐活動的主要基礎與前提之一,而航海活動實踐又反過來成為海洋地理科學發展的最重要條件與動力,二者互促互進.海洋地理科學亦是浸透包容在航海史、科學史,乃至整個文明史中.今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510周年,在追憶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之際,從海洋地理科學的角度研究哥倫布的航海作用,對於拓展對哥倫布航海研究的界域,創新研究內容,突出時代特色,具有重要意義.
一、海洋地理科學與哥倫布西航思想及行動的形成
對哥倫布遠航成功,多有貶詆者.如說哥倫布是個「騙子」、「一個瘋子」、「神經很不正常」、「整個一生之中心理狀態都有某種混亂」,說他的發現是「偶然的成功」等[1].從海洋地理科學的角度看,這些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1.遠航前的哥倫布掌握了較為深厚廣博的海洋地理學知識.
哥倫布所處的時代,西歐人對「遠東」還不甚了解.《馬可波羅游記》中關於東方「黃金」的描寫引起了西歐社會國王、封建貴族、僧侶以及商人日益熾熱的慾望.西歐人以極大的熱情進行探險,配合尋找新航路.到哥倫布從事探險時,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已進行了幾十年探險並取得成就.馬可波羅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倫布,他反復仔細閱讀,不僅精讀,還做了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維爾的哥倫布紀念館中,至今還保存著一部拉丁文的《馬可波羅游記》,書上有哥倫布做過的眉批.一個富庶的、遙遠的東方深深地吸引著他.
自14歲上船後,哥倫布先在波爾多菲諾,後來又在科西嘉島當少年見習水手,以後又成為正式水手.地中海、北大西洋一帶是他的海上家園.1476年,哥倫布在一次商船海戰中,因船隻毀掉,漂渡到葡萄牙.當時,葡萄牙人正以極大的熱情從事沿非洲海岸向南的探險,旨在尋找一條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去東方的航路.他們已經發現了非洲沿海、大西洋上的一些島嶼,同時也向北方探險航行.哥倫布在葡萄牙應募參加了去布里斯托爾、加爾維和冰島的第一次遠航.在葡萄牙的航海期間,哥倫布進一步學習掌握了天文、地理、潮汐、風向等知識,其中與航海有關的學科知識尤為豐富.他熟悉並會操縱多種類型的船隻,了解並會使用當時的航海儀器,掌握航海技術,研究繪制海圖.他狂熱地學習、搜集各種航海方面的資料,學會使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四種語言,成為一名航海專家.正如他自己於1501年所說的那樣:「我從小置身海洋上,為的是在海上航行,且一直堅持至今.航海的技巧激勵那些忠於航海事業的人在探索這個世界的秘密.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學以及幾何算術,我能全神貫注、得心應手地畫出地球的形狀和地球上的城市.」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哥倫布形成了向西航行的思想.2.堅信「地圓」說,深信向西航行可到東方.
科學是不斷發展的,它的正確性及對社會實踐的作用是有其時代性和相對性的.哥倫布所處的那個時代,海洋地理科學有許多內容今天看來是錯的,但當時卻是先進的,它也指導了人們的實踐,起了應有的作用.地球是圓形的學說被公認並成為正統觀點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古代和中世紀,人類對於自己生活其上的大地的形狀,說法多樣.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和後來的柏拉圖可能是最早提出大地是一個圓球形概念的哲學家.他們宣稱的地球位於宇宙中心,天體環繞它進行圓周運動.著名學者波昔多尼曾在倡導大地球形說的基礎上,推想從地中海向西航行可到達印度.公元2世紀,著名地理學家托勒密寫成了古典天文巨著《大綜合論》,其中認為地球是一個位於中心保持不動的球體,而天體則環繞它轉圈子.托勒密撰寫的《地球指南》共8卷,是一部影響深遠的綜合性地理學著作.書中採用經緯網,將地球分為360度,對地球的周長、各地名稱,陸地、海洋及形狀、溫差等各方面都進行了論述[2](pp.142-148)[3](pp.175-180).當然,因時代的局限,這本書的錯誤是相當大的,但它是那個時代地理學的結晶.
隨著社會發展,12世紀以後古希臘學術著作和中世紀穆斯林的學術思想又重新被西歐吸收,被譯成拉丁文.在西歐興起收集翻譯古希臘文化的熱潮是由於社會對新知識需求的增加.到哥倫布時代,譯成拉丁文的古希臘和穆斯林作家的作品數量多、學科廣.哥倫布運用所學的拉丁語,讀了大量古希臘著作,特別是托勒密天文學和地理學.他還學習了中世紀學者的有關著作,逐漸接觸「地圓說」.
在馬可波羅的游記中,講到希邦格(日本)離印度海岸不遠.此外,比哥倫布稍早些年的法國地理學者皮埃爾?戴利的《世界的樣子》一書(一譯《幻想世界》,Imagine Muudi),對哥倫布的影響極大.該書是根據亞里士多德和中世紀思想家羅哲爾?培根的觀點而成,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球表面水域與陸地比例是1:6.該書把歐洲和亞洲說成是向兩邊延長著的「長長的」陸地,而在兩大洲之間的海(指歐洲以西和亞洲以東的水域)便成了狹小而「短小的」了.書中還指出,「伊比利亞半島的末端和印度東端彼此相距並不太遠……顯而易見,順風有幾天就能到達」,並斷言:「綿延於西班牙和印度之間的海洋不甚寬廣.」[4](pp.76-77)另外,據基督教《舊約》記載:「到了第三天,你應將水集合於大地的第七個部分,使其餘六個部分乾涸.」古希臘的學術觀點與宗教文獻相吻合,對於既追求學術知識又虔信宗教的哥倫布產生了特殊的作用.
哥倫布還在航海實踐中,從各地搜集了很多不被其他船員們重視的、能夠證明在大西洋遙遠的地方有塊陸地的證據.例如,如果西風持續地猛吹,海上飄來既非歐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屍體.另外,他聽其他船員講到,在離葡萄牙海岸450海里的地方,曾撈上一個木頭製品,顯然不是用金屬工具做的,但小巧玲瓏.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常常沖來一些陌生的樹乾和其他不為西歐人所認識的東西.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觀察,「地圓說」更為哥倫布所深信.
3.綜合推算與西航思想的最後形成.
根據古希臘地理學成果,參照馬可波羅書中關於日本、中國位置的記載,以及中世紀西歐學者的著作,哥倫布的西航思想日臻成熟.早在15世紀70年代末,哥倫布就給贊成從西路航海去印度的學者、義大利的托斯堪內里寫信.托氏對地理學特別是「地圓說」有許多獨到見解,其中關於地球周長、經緯度及西歐與東方的距離等都有說明.他認為,在陸地上從里斯本向東測量,已知的大陸包括整個地球表面有230個經度,從西班牙出發向西只需走130個經度就能到達大陸的東側(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還有太平洋).托斯堪內在研究馬可波羅的書之後認為,從里斯本向西航行5000海里就可直達偉大的可汗王國(中國).另一條海路繞安蒂利亞島,「經過兩千海里,您會碰上妙不可言的奇邦格(日本)……」.他還畫出了北大西洋地圖.哥倫布專門拜訪了托斯堪內,向他求教並獲得有關資料.托斯堪內的許多結論與亞里士多德,以及《舊約》、《世界的樣子》等文獻中的說法有出入.如《世界的樣子》中斷言,中國位於迦納利群島以西三千餘英里[4](pp76-77).哥倫布雖然贊同托斯堪內的許多觀點,但對托所制之路線有不同看法,認為太長了,因而需要自己計算.
要實踐航行,哥倫布還面臨兩個問題,都和向西航行到亞洲的距離有關.其一是,如果地球是360度,那麼1度有多長?其二,地球上已知陸地向東伸延有多長?根據《舊約》及亞里士多德關於陸地佔6/7的說法,位於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海洋只佔360度的1/7,即51個經度,又考慮到《世界的樣子》及《馬可波羅游記》中的說法,哥倫布運算的結果是從西向東陸地面積佔290度.這樣,他的答案是,地球上海洋佔70度.但1度有多長呢?根據古希臘托勒密的推算,以及中世紀穆斯林學者測量同一子午線兩個點等幾種測量方法,1度是62.5海里.也有一些地理著作說1度的長度不到10海里.哥倫布接受了環球距離較小的數字.
由於地球是圓形,在不同緯度上的兩個經度之間的距離又不同,那麼,在里斯本或亞速爾群島的緯度上,兩個經度間距離是多少呢?根據當時的數據知識及葡萄牙航海機構研究者們的計算方法,哥倫布計算出1度等於50海里.按這個標准計算,距所要去的東方目標不足3550海里(事實上沿北緯28度線,從加那利群島到日本的距離是10600海里),可見,由於條件的限制,哥倫布的計算結果是錯誤的.按這個結果,西渡大西洋到東方確是要容易得多[5].
然而正是這個「錯誤」,使哥倫布最終堅定了信心.這個理論與找黃金、辟航路、傳播基督教的熱情和冒險精神結合在一起,促使哥倫布開始著手實施西航計劃.他在多次向葡萄牙國王申請未獲準的情況下,又來到西班牙,經過多番奔波磨難,沖破重重阻力,最終促成行動.
哥倫布向西探航並發現美洲並非是「不理智的行為」,也不是「偶然的成功」,更不是僅憑「黃金夢」、「宗教狂熱」來支配冒險活動的.他是一個有科學頭腦、獨到見解、注重實際的偉大航海家.
二、發現美洲對海洋地理科學的貢獻
哥倫布在航海活動中對海洋地理科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第一個進入「美洲地中海」,發現了幾乎全部巴哈馬群島、大小安的列斯群島,足跡遍及現在的幾十個美洲國家和地區,對海洋地理、水文狀況進行了勘察,獲得了不少發現,這里僅提及以下幾個方面.
1.為環球航路的開辟、「地圓說」的最後證實打下了基礎.
古希臘的科學文化在西歐上古末期和中世紀早期遭到嚴重破壞.中世紀時期關於地球的概念是按《聖經》中的解釋,由幻想構成的地圖,認為大地是一隻圓盤,浮在水面上,天是由四根台柱支撐的穹窿,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在大地中心,中間是陸地,周圍為水所環繞,有亞、非、歐三塊大陸塊.在中世紀前和中期的基督教西歐,這種觀點占統治地位.十二三世紀以後,「地圓說」開始在歐洲興起,哥倫布接觸到了「地圓說」,又從《馬可波羅游記》中了解到東方,結合航海的實踐及見聞,堅信這一觀念.盡管哥倫布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但在地球形狀這個問題上,卻背離了基督教學說.正因為他相信「地圓說」,根據當時所能接觸到的各種有關地理科學知識進行了周密的推算,得出地球的大約周長以及從西歐向西航行到東方的距離,使他的航行有了科學理論基礎.雖然他的計算結果與實際相差較大,然而這種「錯誤」的理論是導致他發現美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應當指出,主張從西歐向西航行到亞洲,所遇到的不僅僅是與自然界的危險作斗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與社會的、人為的困難作斗爭,還要克服意識形態、思想觀念上的種種阻力.當時絕大多數人不相信地圓學說,不相信向西航行可到東方.當時,盡管有幾個國家在進行探險,有許多航海家,不怕風浪、不畏海盜,但卻害怕駛進「地獄」,據說「地獄」的入口就在大西洋中的某處.在哥倫布第一次航行的水手中,還有人把這一傳說看做是最可怕的危險.然而哥倫布以自己大膽的設想、科學的計劃和無畏的精神沖破了這一障礙,西航成功了.他雖未找到真正的東方,卻發現了美洲,通過這一發現,為後繼者鋪墊了環球航海成功的路.麥哲倫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據哥倫布的航海情況,又在他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在海洋地理科學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意義相當深遠.因此,哥倫布的航海活動不僅是開辟了一條通達美洲的航路,也是證實「地圓說」,並為以後開辟環球航路創造了條件,他開辟了航海活動的新時代,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2.對海洋地理的勘測、發現和利用.
在航海過程中,哥倫布始終仔細觀察、勘測所經海洋的水文、地理、氣象等情況,計算航程,判別方位和經緯度,精心繪制地圖並詳細記載航海日誌.他的《航海日誌》內容豐富,被稱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為後人研究西印度群島、大西洋及中南美洲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寶貴的原始資料[6]([p.18].他的海洋地理勘察、觀測、發現及運用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位於北緯20°到30°,西經40°到75°之間大西洋中神秘的馬尾藻海,是海洋地理的一大奇觀,有些自然狀況至今難以解釋.據考古發現,古代腓尼基人已到達馬尾藻海.可是在中世紀,科學還深深地被禁錮在神學之中,馬尾藻海卻被認為是居住在深海中的神,能隨便改變自己的形狀,甚至可以突然消失,所以人們對其畏懼,一直無所認識.哥倫布第一次航經馬尾藻海時,幾乎被阻隔在那裡.他是第一次詳細記載馬尾藻海的人,從此人們才開始對馬尾藻海進行真正的科學考察
.
哥倫布對大西洋風向、洋流的發現和利用也有貢獻.這些都是憑借他的豐富知識、經驗、勇敢精神和聰明善斷的天賦,在航海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比如第一次的航行返航時,為了防止觸礁,躲開了東北信風帶,在海上航行了48天.第二次航行時又逆信風北上用了93天.經過兩次航行知道了有信風和偏西風的存在.他是第一個發現並利用大西洋中風系的探險家.同時,他也認識到海流的作用.他在很早以前就聽到和見過歐洲西部海面上常有熱帶果實,珍奇雕刻、木材和異地人的屍體,在去美洲的航行中,又親眼見到了後來被確認為是北赤道洋流的海流.同時,哥倫布還在當時航海儀器比較落後的情況下,發現了地磁的偏向因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磁偏角、磁傾角)的現象.這些發現都是人類首次對海的認識,也很快被後人所運用.

『叄』 高中地理論文格式

以西南乾旱為例1.題目 自擬2.點題:例如,眾所周知……,近日……,或直接闡述內容,如西南地區位於我國濕潤區,降水量較多,然而該地區卻頻繁發生乾旱災害……據我的觀察,其原因有如下幾點……3.分析:地理位置,氣候,季風(沿海地區還要注意洋流),地形……4.得出結論5.結尾總結一般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分析原因方面問題和帶來的影響方面問題,你就大概按照上面格式,堅持全面分析就行了,對於影響問題還要辯證看待

『肆』 關於地理大賽的論文怎麽寫

中國,橫亘在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洲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間。強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就了全世界最突出、最明顯的季風氣候。雖然它給我們帶來良好的水熱條件,為我們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它也為我們帶來了頻繁的自然災害。其中,台風災害更是沿海地區揮之不去的夢魘。每年夏季的台風都對我國沿海帶來嚴重的影響。 N Zwi3
pp >F)A0v

禍也? Y"m}=\4{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俗稱台風(typhoon),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天氣系統。熱帶海洋的高溫海水不斷為熱帶氣旋帶來充足的水汽和熱量,使得熱帶氣旋不斷壯大、增強。而擁有世界暖池之稱的西北太平洋更是熱帶氣旋的絕佳搖籃。根據統計,每年有32股熱帶氣旋在這里誕生,其中一半都會加強成為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2級(>32.6m/s)的台風,更有3~4股會加強為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6級(>50.9m/s)的超強台風。因此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發生熱帶氣旋最多、最強的海域。緊鄰太平洋的我國平均每年都要遭受7個熱帶氣旋的登陸。可見我國的台風災害之多。 KHeeB`V>J
)c m^;(#pV
眾所周知,台風的三大武器就是狂風、暴雨和風暴潮。下面我就列舉一些例子: ,V;HM F.
~P*{%=a
狂風:2006年8月10日傍晚,0608號超強台風桑美以60m/s的風速登陸浙江蒼南,當地測得極大風速81米/秒,相當於1.2秒內跑完100m賽跑!台風中心經過的地方樹木大都是被攔腰整齊地切斷,很多房子被削去了一兩層。桑美給溫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9億元。 xp]9Z]J1l
aZo>3z;
暴雨:2006年7月中旬,強熱帶風暴碧利斯登陸後的殘余雲系和西南季風共同影響,湘南、粵北相繼發生大洪水,過程降雨量超過500毫米,相當於幾天時間下了一半的年雨量。洪水不僅沖毀了當地的城市、交通設施,而且還帶走了上20億的直接經濟損失和成千上萬難以統計的傷亡。 gaE8\JSr
W/%9=g$m
風暴潮:1994年8月中旬登陸浙江溫州的9417號超強台風Fred,給溫州帶來了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風暴潮,瑞安和溫州港的潮位分別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潮位0.21米和0.65米。溫州市百餘公里的海岸線縱深1公里內盡成澤國,江水混雜著潮水淹沒了其以北縱深7公里的土地,最深處超過3米。 i=V2 /W}
6O*lZNN
由此可見,我國台風災害之重。 (/!zHq
5wv7]F<
但是,熱帶氣旋給我們帶來的都是災害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m RC 
6E_YUk?KW

福也! 0sF|Y%N

由於地球各個緯度受熱都是不均勻的,緯度小於35度地區始終是處於熱量盈餘的狀態,那麼多出來的熱量就儲存在海洋中,而大於地區35度的地區則相反。所以自然界就要通過某些方式來維持地球熱量收支平衡。這項工作主要由洋流和大氣運動來完成。大氣運動中,除了高緯度冷空氣和低緯度暖濕氣流外,熱帶氣旋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的流程是這樣的: d$n<^ ~Z
G"Hj$
U/h@Q\~U
短波輻射 長波輻射 水汽液化 氣流與地面的摩擦 NT9|``^Z

太陽能——低緯度海水的內能——大氣的內能——台風中氣流旋轉的動能———高緯度地區空氣陸地的內能 ao@CPB6N

以上就是台風存在的意義。總的來說,台風是地球維持熱量收支平衡的一種手段。 lA4TWU (]
nt%p@e!,
台風也是沿海地區重要的降水來源。在熱帶地區,每年有四分之一的降水來自熱帶氣旋。而我國,特別是華南沿海,夏季的降水有近三分之一的降水來自台風。假如某年的台風偏少,那會怎樣呢?的確,風災、洪災、潮災是會減少,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旱災。例如2004年,僅有3個熱帶氣旋影響廣東省,其中只有8月底的台風艾利帶來的降水比較可觀。正當人們對台風災害減少津津樂道時,旱災肆虐了。從2004年8月開始,一直到2005年6月,廣東西南部、海南秋冬春連旱,04年底05年初珠江流域咸潮肆虐。給當地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x_wWe>0
,}wFQ9*|W

轉禍為福! ]3 QW\k~

綜上所述,有台風可能是禍,但是沒有台風就一定是禍。既然我們每年都無法避免受到台風的吹襲,也不應該抗拒台風的吹襲,那麼我們更應該做好一切防禦,讓台風轉禍為福。下面是我的幾點看法: 0: B%,n UM

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台風造成的重大災害只能留存在史冊之中。

『伍』 地理500字論文

節約水資源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海洋佔了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約97.2%);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約1.8%);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約0.9%);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約0.02%);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約0.001%),也就是說,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

環境保護 沙化: 乾地(定義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穩定、時間短、強度大的風暴造成的那些地區)覆蓋了全球40%的陸地面積,供養著世界上1/5的人口。這些乾地的沙漠化是由於植被和可利用的水減少、作物產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蝕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於人口增長、人類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經濟壓力(例如,需要經濟作物來增加外匯)造成的過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發生的乾旱啟動或加劇。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萬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總乾地面積。這對於70%的乾地(全球陸地面積的25%)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再加上你的看法想法!就OK拉!

『陸』 關於地理小博士論文的選材和寫法

關於地球的啊
我們居住的星球——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因此從有人類的那一天這個星球就令人敬畏,受人敬仰,無論被當時的人叫做什麼,人類對地球的感情從未改變過。但地球在宇宙中卻是一顆最普通不過的星球,甚至在太陽系都是如此。在地球存在的太陽系中,一共有九大行星,按體積計算地球排在第五位,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地球排第三位,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5億km,在地球內側是水星和金星;地球的密度是5515千克每立方米,與太陽系其它行星相同的是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同時也在進行自轉。因為我們居住的地球是我們最熟悉的星球,因此我們稱其它八大星球為類地行星。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家園地球是顆在普通不過的星球,但為什麼太陽系中只有地球上有人類居住呢?
其實在這普普通通的特性中也蘊含著不普通,正是地球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造就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世界。從位置角度講,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溫度適宜,而且從太陽系誕生到地球上開始有原始的生命痕跡,太陽沒有明顯的變化,在這種穩定的光照條件下,地球上孕育生命成為了可能;另外一個方面,地球與其它行星互相之間的位置比較合理,繞日公轉方向一致及公轉軌道處於同一平面都決定了地球的演變不受其它行星的干擾;地球本身是一個特殊的物理化學系統,這一點也有別於太陽系其他行星,地球的體積和質量決定了地球物理化學形態的演變,同時液態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氣圈,還有固體地圈的板塊運動都讓地球漸漸變的不再普通。
基於以上這些地球特有的特徵,水在地球的地質作用力和原始大氣圈的影響下開始形成原始的海洋,而生命的起源就在這片藍色的世界中開始了

『柒』 以「如何利用南極冰山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的缺水問題」寫一篇地理論文

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缺水?有幾方面的原因?
生:沙烏地阿拉伯缺水有兩方面的原因:自然原因是處於熱帶沙漠地區,氣候乾旱;人為原因是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使用水量不斷上升。
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缺水有什麼好辦法?所採取的措施有什麼局限性?
對於沙烏地阿拉伯來說,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跨流域引水不合乎本區水資源緊缺的實際,同時還會牽扯到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該問題時要注意考慮多種因素
要知道南極冰山的形成,首先要了解南極冰川是怎樣形成的。

在極地和高山地區,氣候嚴寒,常年積雪,當雪積聚在地面上後,如果溫度降低到零度以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壓力作用或經再度結晶而造成雪粒,稱為粒雪。當雪層增加,將粒雪往更深處埋,冰的結晶越變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則因存在於粒雪顆粒間的空氣體積不斷減少而增加,使粒雪變得更為密實而形成藍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後,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體,沿斜坡緩慢運動或在冰層壓力下緩緩流動形成冰川。南極的冰山則是南極冰川的前緣斷裂入海形成的。
南極地區年降水量是否豐富?為什麼?
南極地區降水量並不豐富,因為南極地區終年受極地高氣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所以全年降水稀少。
南極地區的年降水量只有55毫米,為什麼會儲藏著如此豐富的淡水資源?
盡管南極地區年降水量很少,但因為終年嚴寒,降水多以固體形式出現,而且不易融化,經年積累,形成厚厚的冰川。

要將南極的大冰山運往北半球的熱帶地區,需要解決哪些技術問題?
要將南極的大冰山運往北半球的熱帶地區,需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是運送冰山的動力問題和防止冰山消融的技術問題。
運送冰山的動力和防止冰山消融的技術這兩個問題是相互聯系的,因為動力越大,冰山移動的速度越快,冰山暴露消融的時間就越短,冰山融化的就越少。為了降低對動力的要求就要充分利用洋流的作用。你們認為該選擇一年中的什麼季節和一條什麼樣的航線來運送這座冰山?
根據任務中冰山的位置,這樣一條航線是比較合理的,即先沿著西風漂流加上向北的動力,到達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北角,順著西澳大利亞寒流北上,在赤道附近利用南赤道暖流轉向西,在索馬里半島附近利用北印度洋夏季的季風洋流靠近阿拉伯半島。如果是這樣一條航線,最佳季節應該是北半球的夏季。

假如我們大量地將南極的冰山運往熱帶地區以解決那裡的淡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會對全球的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因為在將南極的冰山運往熱帶地區的路程中,冰山將會大量融化,可能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使許多沿海地區和島嶼有可能被淹沒。
對氣候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如果我們大量地將南極的冰山運往熱帶地區,將會帶來水資源空間分布的改變,從而影響到水循環和大氣環流,影響氣候。

『捌』 關於包頭地理的論文該怎樣寫從哪些方面入手最好能提供範本!

一、概況
等值線是指數值相等各點的連線。地理學科中重要的等值線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及等壓面等等。
二、做圖要求
把數值相等的各點用圓滑的曲線連起來。
三、判讀的一般方法
1.讀數值———等值差(每相鄰的兩條線數值差相等或為 0);變化規律(這是做題的基礎)
2.看疏密狀況———了解影響因素
3.看走向和形態———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四、重要等值線知識要點歸納
(一)等高線
1.知識點{(1)等高線上的數值代表海拔高度,單位:米 (2)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數值差,稱為等高距 (3)判讀任何一點的高度:200 m < A < 400 m,B =400 m (4)示坡線:垂直等高線的短線,指向下坡向
2.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
(1)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脊線一般為河流分水嶺。
(2)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谷線一般可以發育河流,為集水線。
(3)鞍部:兩相鄰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線圖中,表現為對稱的兩側等高線數值同時遞減,而另兩側數值為遞增。
(4)盆地:較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減小。
(5)山地: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於 500 米,坡徒。
(6)丘陵: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於 500 米,坡緩。
(7)平原:等高線稀疏,較平直,海拔較低,等高線數值一般低於 200 米。(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線較密集,而中部等高線稀疏,較平直,但海拔較高,等高線數值 500米以上。(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大)
(9)陡崖:兩條或多條等高線疊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線條數為 n,等高距為 d,則(n- 1)d≤陡崖高度 < (n+ 1)d)
(10)沙丘: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在風力沉積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線圖上,表現為新月形。根據沙丘形態,坡陡處為背風坡,坡緩處為迎風坡。
3.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判斷坡度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
4.根據等高線判斷氣溫和氣壓:海拔越高,氣壓和氣溫越低;每升高 100米,氣溫降低 0.6℃ 。氣壓與沸點成正比,山頂氣壓低,沸點低。
5.在等高線圖上根據風向判斷降水: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6.在等高線圖上根據緯度判斷陽坡與陰坡:注意喜陽植被與喜陰植被的選擇。
7.根據等高線圖,判斷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圖
(1)按 要 求 在 等 高 線 圖 上 做 出 剖 面 線 (可 以 是 題 目,也 可 以 是圖 給 出要求)。
(2)建立坐標系統,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原圖一致)和垂直比例尺建立原則是使圖形協調。
(3)在坐標中作剖面線與各等高線交點的投影。
(4)用圓滑的曲線連結各點。
8.應用
(1)道路選線:要求坡度緩,一般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盡量避免過河,減少工程量,安全系數大(當然具體題目要具體分析)。
(2)鋪設輸油、氣、水管線:則應注意高度差,利用油氣水的流動性特點自流。
(3)水庫選址:①判斷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壩址最好在峽谷處,工程量小,投資小,安全系數大;②庫區范圍應是面積較大的山間盆地或寬闊谷地,能提供足夠容水空間;③大壩以上應有一定的集水面積,能為庫區提供較充足水源;④庫區內植被覆蓋率較高,保證庫區有充足的水源補給,減少泥沙淤積,延長使用壽命;⑤盡量避免斷層、破碎帶、喀斯特地形等。
(4)農業土地利用: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種植業,再根據氣候特點具體安排作物;②丘陵若坡緩可開辟為梯田,若坡陡則應布局林業,還可結合南方低山丘陵區布局立體農業;③山地一般為林業;④高原應確定具體位置再布局,我國以畜牧業為主。
(二)等溫線
1.根據數值判斷半球:判斷依據是氣溫由低緯向兩極遞減。
結論:數值向北遞減,為北半球;數值向南遞減,為南半球。
2.根據等溫線判斷氣溫差異
判斷依據:(1)同圖幅中:等溫線越密集———氣溫差異越大;等溫線越稀疏———氣溫差異越小。(2)不同圖幅,可計算等距離的溫差。
結論:(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別是溫帶地區季節變化明顯。
(2)一般南半球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較陸地稀疏且平直。
3.根據等溫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溫線與緯線大致平行———影響因素:緯度因素導致太陽輻射的差異 等溫線與海岸大致平行———影響因素:海陸因素導致受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等溫線與山脈走向(等高線)平行———受地形因素影響 等溫線為閉合———受地形垂直影響(溫度與高度反相關)
4.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海陸季節(月份)
判斷依據:海洋與大陸熱容量不同,海洋升溫慢,降溫也慢;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
結論:(「高高低低」規則)
{夏季: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冬季:陸地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7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北凸,海洋等溫線向南凸 1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南凸,海洋等溫線向北凸
5.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洋流性質
在海洋中,等溫線彎曲的方向與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據等溫線數值遞減方向判斷半球及洋流性質,還可以根據大洋名稱判斷洋流名稱。
{等溫線向低值(或高緯)彎曲的舌部頂端———暖流 等溫線向高值(或低緯)彎曲的舌部頂端———寒流
6.根據等溫線判斷氣壓和地勢:氣溫越高,地勢越低;同高度則氣壓越低。
(三)等壓面
1.知識點
氣壓是指從觀測高度以上到大氣上界的空氣柱重量。對於同一地點而言,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間氣壓值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就是等壓面,氣壓單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2.根據等壓面彎曲判斷近地面氣溫及熱力環境
{等壓面向高凸———高壓區———近地面氣溫低 等壓面向低凹———低壓區———近地面氣溫高
(四)等壓線
1.知識點
在同一水平上氣壓相等的各點的連線就是等壓線,可見,等壓線實際上是等壓面和等高面的交線。所以等壓線分布圖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氣壓水平分布的狀況。「高壓」和「低壓」是針對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而言的。
2.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
(1)做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2)根據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據高度確定受力情況:①高空(1 500米以上)———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風受兩個力,無摩擦力)。②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余半(風受三個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夾角越大)。
3.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力大小
原理:計算水平氣壓梯度力,該力越大,風力越大;反之風越小。①同一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氣壓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②不同圖中:可計算水平氣壓梯度 = 兩點氣壓差�(兩點圖上距離 ÷ 比例尺)。
結論:風力大小與氣壓差成正比;風力大小與比例尺成正比。
4.根據海陸氣壓中心判斷南北半球的季節(月份)
北半球 7月,南北球 1月(夏季)大陸內部有低壓中心,海洋中有高壓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 7月,北半球 1月(冬季)大陸內部有高壓中心,海洋中有低壓中心。
5.根據近地面等壓線判斷天氣系統
(1)封閉等壓線:高壓中心———反氣旋———四周氣流由內向外,中心氣流下沉———明朗天氣。
①北半球順時針,東部吹偏北風,西部吹偏南風;南半球反之。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高壓脊。③實例:我國秋季秋高氣爽;冬季我國位於亞洲高壓的東部吹偏北風。
(2)封閉等壓線:低壓中心———氣旋———四周氣流由外向內,中心氣流上升———陰雨天氣。
①北半球逆時針,東部吹偏南風,西部吹偏北風;南半球反之。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低壓槽,在中緯度帶(溫帶)地區可形成鋒面,即稱為鋒面氣旋。③實例:夏秋季節的台風為熱帶氣旋。
(3)鋒面處等壓線密集
冷鋒:鋒後有雨,大風;暖鋒:鋒前有雨。實例:我國雨帶、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6.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成因 勢力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 動力成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
(2)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是形成全球氣候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產生部分地區季節降水的差異如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夏季風的形成。
(五)等降水量線
1.知識點
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叫做降水。降水量用毫米表示,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用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等來說明一個地方氣候的特徵。在地圖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點連接成的線,叫等降水量線。
2.判斷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小
等降水量線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等降水量線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3.根據等降水量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多雨一側為迎風坡,少雨的一側為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呈封閉曲線———地形或城市「雨島」影響

熱點內容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方案 發布:2025-05-21 13:29:14 瀏覽:494
求生之路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5-21 12:53:48 瀏覽:796
關於數學名人名言 發布:2025-05-21 12:49:49 瀏覽:889
美女老師讓我 發布:2025-05-21 12:43:26 瀏覽:891
武漢漢陽美術 發布:2025-05-21 12:19:40 瀏覽:787
高二物理補課 發布:2025-05-21 11:08:24 瀏覽:304
什麼網游可以掛機 發布:2025-05-21 10:37:31 瀏覽:11
piano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1 10:07:13 瀏覽:852
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 發布:2025-05-21 10:04:36 瀏覽:654
班主任節視頻 發布:2025-05-21 08:52:45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