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物理競賽2017
全國物理競賽復賽二等獎屬於
省賽區級二等獎,一般可以在中等層次的985.211高校自主招生中取得初審資格。 要想獲得國家級別的獎勵,需要在
全國物理競賽復賽中取得省賽區前十名左右拿到進入省隊的資格,經過訓練和選拔,參加全國決賽,有金牌,銀牌,和銅牌,這屬於國家級別的獎,放在以前可以保送。
⑵ 全國物理競賽時間
物理競賽預賽一般為9月的第一周周六,物理競賽復賽一般為9月的第三周周六,物理競賽決賽一般為10月底、11月初。
說明:
1、2016版和2013版相比較,新增了一些內容,比如☆科里奧利力,※質心參考系☆虛功原理,☆連續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熵、熵增。另一方面,也略有刪減,比如※矢量的標積和矢積,※平行力的合成 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有的說法更嚴謹,比如反沖運動及火箭改為反沖運動 ※變質量體系的運動,※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改為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和轉動定理 ,並且刪去了對不引入轉動慣量的限制,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增加限制(前3項均不要求定量計算)。
2、知識點順序有調整。比如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2013版在一、運動學的最後,2016版獨立為一個新單元,---很早以前的版本也如此。
3、2013年開始實行的「內容提要」中,凡用※號標出的內容,僅限於復賽和決賽。2016年開始實行的進一步細化,其中標☆僅為決賽內容,※為復賽和決賽內容,如不說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訂,2016年開始實行)
說明:按照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9次全體會議(1990年)的建議,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中關於命題原則的規定,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作為今後物理競賽預賽、復賽和決賽命題的依據。它包括理論基礎、實驗、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通過並開始試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寧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10次全體會議通過,開始實施。
經2000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19次全體會議原則同意,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做適當的調整和補充。考慮到適當控制預賽試題難度的精神,《內容提要》中新補充的內容用「※」符號標出,作為復賽題和決賽題增補的內容,預賽試題仍沿用原規定的《內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補充後的內容。
2005年,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進行了修訂。依據修訂後的章程,決定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組織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作為復賽實驗考試題目的命題范圍。
2011年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進行了修訂,修訂稿經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第30次全體會議通過,並決定從2013年開始實行。修訂後的「內容提要」中,凡用※號標出的內容,僅限於復賽和決賽。
2015年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進行了修訂,其中標☆僅為決賽內容,※為復賽和決賽內容,如不說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力學
1. 運動學
參考系
坐標系 直角坐標系
※平面極坐標 ※自然坐標系
矢量和標量
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
圓周運動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曲率半徑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對運動 伽里略速度變換
2.動力學
重力 彈性力 摩擦力
慣性參考系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非慣性參考系 ※平動加速參考系中的慣性力
※勻速轉動參考系慣性離心力、視重
☆科里奧利力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虛功原理
4.動量
沖量 動量 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質心 ※質心運動定理
※質心參考系
反沖運動
※變質量體系的運動
5.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質心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 引力勢能
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
(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恢復系數
6.※角動量
沖量矩 角動量
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和轉動定理
角動量守恆定律
7.有心運動
在萬有引力和庫侖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
開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天體的圓軌道和橢圓軌道運動
8.※剛體
剛體的平動 剛體的定軸轉動
剛體繞軸的轉動慣量
平行軸定理 正交軸定理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 剛體的平面平行運動
9.流體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連續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0.振動
簡諧振動 振幅 頻率和周期 相位
振動的圖像
參考圓 簡諧振動的速度
(線性)恢復力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動
橫波和縱波
波長 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波的圖像
※平面簡諧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駐波 波的衍射(定性)
聲波
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
(前3項均不要求定量計算)
※多普勒效應
熱學
1. 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大小的數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和碰撞 布朗運動
※壓強的統計解釋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的定量計算;
※分子熱運動自由度 ※能均分定理;
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熱運動的動能
※氣體分子的平均平動動能
分子力 分子間的勢能
物體的內能
2.氣體的性質
溫標 熱力學溫標
氣體實驗定律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道爾頓分壓定律
混合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3.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理想氣體的內能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理想氣體等容、等壓、等溫、
絕熱過程中的應用
※多方過程及應用
※定容熱容量和定壓熱容量
※絕熱過程方程
※等溫、絕熱過程中的功
※熱機及其效率 ※卡諾定理
4.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開爾文表述和克勞修斯表述
※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宏觀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
※理想氣體的自由膨脹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熵、熵增
5.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球形液面兩邊的壓強差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 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 熔點 熔化熱
蒸發和凝結 飽和氣壓 沸騰和沸點
汽化熱 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 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 ※導熱系數
對流
輻射 ※黑體輻射的概念 ※斯忒番定律
※維恩位移定律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磁學
1.靜電場
電荷守恆定律
庫侖定律
電場強度 電場線
點電荷的場強 場強疊加原理
勻強電場
均勻帶電球殼內、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
※高斯定理及其在對稱帶電體系中的應用
電勢和電勢差 等勢面
點電荷電場的電勢
電勢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內、外的電勢公式
電場中的導體 靜電屏蔽,
※靜電鏡像法
電容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
※球形、圓柱形電容器的電容
電容器的連聯接
※電荷體系的靜電能,※電場的能量密度,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偶極矩
☆電偶極子的電場和電勢
電介質的概念
☆電介質的極化與極化電荷
☆電位移矢量
2.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 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 電壓表 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
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 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 ※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 ※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 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P-N結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及其微觀解釋(定性)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掌握機理)
超導現象 ☆超導體的基本性質
4.磁場
電流的磁場 ※畢奧-薩伐爾定律
磁場疊加原理
磁感應強度 磁感線
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圓線圈、螺線管中的電流的磁場分布(定性)
※安培環路定理及在對稱電流體系中的應用
※圓線圈中的電流在軸線上和環面上的磁場
☆磁矩
安培力 洛倫茲力 帶電粒子荷質比的測定
質譜儀 迴旋加速器 霍爾效應
5. 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和互感 自感系數
※通電線圈的自感磁能(不要求推導)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 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電的矢量和復數表述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感抗和容抗
※電流和電壓的相位差
整流 濾波和穩壓
☆諧振電路 ☆交流電的功率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
☆感應電動機原理
理想變壓器
遠距離輸電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 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赫茲實驗
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場能量密度、能流密度
電磁波的波速 電磁波譜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 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學
1. 幾何光學
※費馬原理
光的傳播 反射 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 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焦距與折射率、球面半徑的關系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 放大鏡 顯微鏡 望遠鏡
※其它常用光學儀器
2.波動光學
光程
※惠更斯原理(定性)
光的干涉現象 雙縫干涉
光的衍射現象
※夫琅禾費衍射
※光柵 ※布拉格公式
※分辨本領(不要求導出)
光譜和光譜分析(定性)
※光的偏振 ※自然光與偏振光
※馬呂斯定律 ※布儒斯特定律
近代物理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 ※康普頓散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與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 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
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
※用玻爾模型解釋類氫光譜
原子的受激輻射 激光的產生(定性)和特性
3.原子核
原子核的尺度數量級
天然放射性現象 原子核的衰變 半衰期
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 中子的發現 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關系式 裂變和聚變 質量虧損
4.粒子
「基本粒子」 輕子與誇克(簡單知識)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實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
※德布羅意關系
※不確定關系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
洛倫茲變換
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多普勒效應
☆速度變換
相對論動量 相對論能量 相對論動能
相對論動量和能量關系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與量綱分析
數學基礎
1. 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運算,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微積分初步及其應用:
含一元微積分的簡單規則;
微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導數,函數乘積和商的導數,復合函數的導數。
積分:包括多項式、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簡單積分。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實驗
(2013年開始實行)
說明:.
本次擬修改的部分用楷黑體字表示,新補充的內容將用「※」符號標出,作為復賽題和決賽題增補的內容;※※則表示原屬預賽考查內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議改成復賽、決賽考查的內容。
一. 實驗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委會組織編寫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中的34個實驗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考試內容的范圍.這34個實驗的名稱是:
實驗一實驗誤差;
實驗二氣軌上研究瞬時速度;
實驗三楊氏模量;
實驗四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實驗五氣軌上研究碰撞過程中動量和能量變化;
實驗六測量聲速;
實驗七弦線上的駐波實驗;
實驗八冰的熔化熱;
實驗九線膨脹率;
實驗十液體比熱容;
實驗十一數字萬用電表的使用;
實驗十二制流和分壓電路;
實驗十三測定直流電源的參數並研究其輸出特性;
實驗十四磁電式直流電表的改裝;
實驗十五用量程為200mV的數字電壓表組成多量程的電壓表和電流表;
實驗十六測量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實驗十七平衡電橋測電阻;
實驗十八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十九觀測電容特性;
實驗二十檢測黑盒子中的電學元件(電阻,電容,電池,二極體);
實驗二十一測量溫度感測器的溫度特性;
實驗二十二測量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
實驗二十三用霍爾效應測量磁場;
實驗二十四測量光敏電阻的光電特性(有、無光照時的伏安特性;光電特性);
實驗二十五研究光電池的光電特性;
實驗二十六測量發光二極體的光電特性(用eU閾=hc/λ估算發光波長);
實驗二十七研究亥姆霍茲線圈軸線磁場的分布;
實驗二十八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實驗二十九測量薄透鏡的焦距;
實驗三十望遠鏡和顯微鏡;
實驗三十一光的干涉現象;
實驗三十二光的夫琅禾費衍射;
實驗三十三分光計的使用與極限法測折射率;
實驗三十四光譜的觀測.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的34個實驗中確定並公布不少於20個實驗作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競賽復賽實驗考試的內容範圍,復賽實驗的試題從公布的實驗中選定,具體做法見《關於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考試、命題的若干規定》.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實驗以本《內容提要》中的「理論基礎」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作為命題的基礎.
三. 其 他 方 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有較大的開闊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科技、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 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指定參考書
1.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參考資料.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1985~2002;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專輯.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2007.
2. 沈克琦.高中物理學1.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高中物理學2.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學3.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學4.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3.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參 考 資 料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常務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力學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電學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第1~20屆試題解析: 熱學、光學與近代物理分冊.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⑷ 2017年物理競賽考試時間
復賽包含筆試和實驗考試,如果沒考實驗考試的話你那一部分就是零分,如果筆內試分夠高的話還是能拿獎容的,不過頂天了也就二等獎。不過復賽拿的獎我們一般叫做省一二三等獎,復賽一等獎的總分前幾名能進入省隊參加全國決賽,那裡拿到的獎才能叫做全國一二三等獎。如果是考慮對升學的幫助的話,省一等獎以下的基本可以就當白考了。
⑸ 關於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那麼競賽和日常學習的關系以及時間上該怎麼平衡?
日常學習是吃飯,競賽學習是吃菜吃肉、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人不能只吃菜,也不能只吃飯,兩者要搭配著吃。至於多吃飯,還是多吃菜;是多吃肉還是多吃素,要結合孩子自己的情況來搭配。只吃飯的孩子會缺營養發育不好;只吃菜,自然也是不行的。
我們的意見,菜一定要配合飯一起吃,只吃飯的孩子發育一定不好。所以兩者不是取捨的問題,而是一定要一起來。
至於孩子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主要看老師,同時需要孩子能堅持,而這本身就是堅毅性格的培養和訓練。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望採納!
⑹ 高中全國物理競賽全國一等獎及以上的高手進!!
我暈~~這個要看自己的情況來的。
關於第1點:看不懂~~找相關例題看,不行就去問老師[一定要先想再問,要不沒進步]然後,過了1個星期或更長時間後,再試做相關題目,能做的來,就差不多了。
關於第2點:例題要先做,做不來了再看解答,想想自己的思路哪裡有問題,答案的解法是怎麼想的,時間的話~沒限制。搞奧賽本來就很影響學習[高手除外]
關於第3點:跳題,無論是競賽或者高考,不會就跳,而且要取捨 得當,不要 以為一個題有20分,就不能甩。該出手時才出手,亂出手,死翹翹。
補充下:我今年高考,湖南的,實考分才581[實力有限,1本要535]理綜的物理大題,22分的那個~~照樣甩~~一樣沒事。數學,最後2個大題~~都只做第1問~照樣有126分~~怕什麼。競賽更是這樣。
⑺ 全國物理競賽成績一等獎
決賽:每次全國約170人參賽,一二三等獎比例約為1:2:3
廣東省每年約佔1-3個
復賽:全國約1000人,廣東30個左右
06屆:復賽:約75分
決賽:約130分 (滿分均為200分)
⑻ 全國物理競賽
呵呵,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先更正一下,保送條件要看你們省前幾年競賽成績如何,我是湖北省的,因為最近幾年湖北省入選國家隊的人比較多,所以現在省代表隊已經擴充到13人,08年那13個人(只要進省代表隊就可以保送清華,而且完全沒有額外考試)全都獲得了清華保送資格(呵呵,雖然有一個人逃到北大去了)
我班上有一同學個得了決賽一等獎(就是所謂金牌),還有一個得了銀牌。就我所知,他們倆沒有一個是學的特別刻苦的,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自信,對自己的前途有規劃也有足夠信心,,而且他們都是該玩的時候就瘋狂地玩,該學的時候就專心地學習。
是的,付出時間,精力,就一定會有成果的,但請注意,一定要對自己的目標有有效的執行方案,你要知道自己何時應該達到何種水平,對自己的狀態要有很清醒的把握,並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呵呵,相信你肯定會成功的
⑼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每年高中全國物理競賽(上海賽區)一般都是9月份進行預賽的,
要報名,你登錄上海相關競賽網站,自主報名就行的,
如果學校有資格組織報名,你在學校報名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