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微生物
應該是黴菌,黴菌的分泌物部分有害,建議清掃一下。趁今天天氣好,拿出去晾一下。
⑵ 什麼是微生物原種
[]土著微生物原種
土著微生物原種,將「原種」按一定比例摻拌鋸屑或稻皮和泥土,以此作為豬圈的墊料 ,利用生豬的拱翻習性,使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通過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在土壤中採集出一種微生物菌落,經過特定營養劑的培養形成白色土著微生物原種.應該說原種就是菌種。就好比你做饅頭的酵母。你也可以用原種再繼續進行培養,當然培養中不能染上雜菌,所以需要技術和設備。
[原種製作方法
(1)把採集的土著微生物原液稀釋500倍與麥麩或米糠混拌,再加入500倍的天惠綠汁、生魚氨基酸、乳酸菌等,調整水分達65-70%。裝在能通氣的口袋或水果筐中或堆積在地面上,厚度30cm左右為宜,在室溫18℃時發酵2-3天後,就可以看到米糠上形成的白色菌絲,此時堆積物內溫度可達到50℃左右,應每天翻1-2次,如此經過5-7天,形成疏鬆白色的土著微生物原種。
(2)在柞樹葉、松樹葉叢中,採集白色菌落,直接製作原種,具體方法如下:
將採集來的富葉土菌絲0.5kg與米飯1kg拌勻,調整水分到90%,放置24小時(溫度20℃),此時,富葉土菌絲擴散到米飯上,將這些與麥麩或米糠30-50kg拌勻(水分要求65-70%),為了提高原種質量最好用通氣的水果筐,這樣不翻堆也可做出較好的原種(原原種)。
土著微生物的採集方法
(1)在當地山上落葉聚集較多的山谷中採集
把做的稍微有一點硬的大米飯(1kg~1.5kg),裝入用杉木板做的小箱(25cm×20cm×10cm)約三分之一,上面蓋上宣紙,用線繩系好口,將其埋在當地山上落葉聚集較多的山谷中。為防止野生動物糟蹋,木箱最好罩上鐵絲網。夏季經四~五天,春秋經六~七天,周邊的土著微生物潛入到米飯中,形成白色菌落(放置時間稍長時會形成各種顏色菌落,雖然也能利用,但最好還是用白色菌落)。把變的稀軟狀態的米飯取回後裝入壇子里,然後參上原材料量1/2左右的紅糖,將其混合均勻(數量是壇子的三分之一),蓋上宣紙,用線繩系好口,放置在溫度18℃左右地方。大約放置7天左右,就會變成液體狀態,飯粒多少會有些殘留,但不礙事。這就是土著微生物原液。
(2)水田土著微生物採集方法
秋天,在剛收割後的稻茬上有白色液體溢出。把裝好米飯並蓋宣紙的木箱倒扣在稻茬上,這樣稻茬穿透宣紙接觸米飯,很容易採集到稻草菌。約7天後,木箱的米飯變成粉紅色稀泥狀態,同(1)方法,米飯與紅糖以2:1比例拌勻裝壇子、蓋宣紙、系繩。5-7後內容物變成原液(原原種)。
在稻茬上,採取的土著微生物,對低溫冷害有抵抗力,又能消除連作帶來的危害,所以對水田、旱田、果樹、蔬菜、豬舍、雞舍使用時有很好的效果。
僅供參考
⑶ 房間的桌子擺放的物品上爬滿了很多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白色的微生物是什麼
那不是微生物啊,微生物室肉眼不可見的。
你把房間再整理一下吧,應該是還沒找到來源。
⑷ 花盆中的白色微生物怎麼消除
你確定是微生物不是幼蟲。
⑸ 魚缸上出現白色的小微生物是怎麼回事
是水質出現問題了,要換掉部分水清理魚缸過瀝系統(或沉積的排泄物殘渣)測試一下水PH值。出現小微生物是正常的,但是微生物繁衍過剩會導致水質變壞,需調節。
⑹ 白色垃圾為什麼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成分:
稱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使用。
聚乙烯:
聚乙烯是乙烯經加成聚合反應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根據聚合條件不同,可得到相對分子量從一萬幾百萬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帶白色的顆粒或粉末,半透明狀,無毒無味,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鹼腐蝕。商業上將聚乙烯分為低、中、高密度。一般用於包裝的主要是不加增塑劑的低密度(0.92g/cm3-0.93 g/cm3)
聚丙烯:
相對分子量在8萬—20萬之間。聚丙烯主鏈有一個甲基側鏈。如果甲基全部分布在一側稱為等規聚丙烯;如果甲基有規則地分布在主鏈兩側,稱為間規聚丙烯;如果甲基無規則地分布在主鏈上,稱無規聚丙烯。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體,無味無毒,密度(0.90g/cm3—0.91g/cm3),機械強度比聚乙烯高,耐熱性好。三種聚丙烯中,以等規聚丙烯產量最大。採用三氯化鈦—氯二乙基鋁為催化劑,在加氫飽和的汽油中使丙烯聚合,得到等規聚丙烯。
聚氯乙烯:
相對分子質量5萬一12萬,聚氯乙烯通過游離基加成聚合反應生成高聚物,屬熱塑性樹脂。無定型白色粉末,無固定熔點,密度為(1.35g/cm3—1.45g/cm3),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熔於環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醯胺,甲苯—丙酮混合溶劑等。
聚苯乙烯:
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約20萬。無色無味透明樹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澤,易燃,密度為(1.05g/cm3-1.07g/cm3)具有優良的防水性,耐腐蝕性、電絕緣性.
生產方法:本體聚合法,懸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這里介紹本體聚合法。在苯乙烯單體中加入引發劑和少量添加劑,現在預聚釜中進行低溫聚合,製取預聚物,再轉入聚合塔中高溫加熱,分段維持一定溫度,反應結束即將熔融狀聚苯乙烯擠出成條,在水中冷卻硬化,切粒包裝。
以上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成份,另外,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
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難以分解的原因:白色污染的主要生成物是非有機混合的化學物質。而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對非有機物很難分解,所以白色污染也是人類目前面對的重大問題之一。
⑺ 關於微生物分類
如果是應用微生物的話可以介紹一下酵母(傳統釀造,現代釀造),黴菌(抗生素),放線版菌(抗生素權),細菌(生物制葯);如果是醫學微生物的話可以介紹一下致病微生物(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痢疾桿菌等);如果只是概念性介紹可以從微生物分類方面入手。
需要圖片或詳細資料的話可以登陸「丁香園」論壇或「生物谷」論壇搜索一下,這兩個都是純學術論壇,free :)
1.原核微生物:支原體,衣原體,細菌,放線菌,藍藻......
2.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黴菌
3.非細胞形態的病毒
微生物可以根據顏色分為兩類,顏色為白色的是細菌,顏色為紅,褐,黑等色的是真菌
細菌又可根據形狀分為兩類,形狀為球狀的為球菌,形狀為桿狀的為桿菌,形狀為螺旋狀的為螺旋菌
真菌根據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分為兩類,單細胞的是酵母菌,多細胞的生物又根據大小分兩類,比較大的且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是食用菌,比較小的且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又根據生殖細胞孢子形狀分為兩類,孢子形狀為放射狀的為麴黴,孢子形狀為掃帚狀的為青黴
⑻ 水仙花滲出白色的汁液,上面有很多不知什麼微生物,請問這是什麼微生物
圖片上的應該不是微生物,而且似乎有很強的折光性,很可能是某些鹽類的結晶。
⑼ 白色葡萄球菌是空氣微生物的代表嗎
微生物包括(1)細菌:革蘭氏陰性的如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革蘭氏陽性的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等,(2)放線菌:如鏈黴菌屬、(3)真菌,真菌分為黴菌、酵母菌、蕈菌,黴菌有黑麴黴、毛霉、青黴、根霉等,酵母菌有釀酒酵母、白色念珠菌、假絲酵母;蕈菌就是大型子實體真菌,日常中的蘑菇、香菇就屬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