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學好化學
怎樣學化學?
進入高中以來,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化學知識,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質的量、物質結構、化學平衡、電離平衡等。。就知識而言,鹵素、氧族、氮等都是元素化合物知識,物質的量則是基本概念內容。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我想同學們都能有這樣的同感──"一學就會,一聽就懂,一放就忘"。既使每堂課能認認真真地聽講,看書也感到不難懂,但時間一長,就忘記許多內容。對於物質的量這一章內容,如摩爾、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等概念,理解起來雖然費點勁,但認真聽教師講解,也能"明白",可一做題就卡殼了。這裡面可能有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切合同學們的實際,但更多的原因則是同學們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化學的好方法。化學這門課程有它自身的特點:研究的內容小到微觀世界(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等)看不見摸不到,非常抽象;大到包羅萬象的宏觀世界。世界上哪種物質能不與化學相關?化學的學習內容多、雜、難記;理論知識的邏輯性強,所以說要想學好化學必須下番苦功夫,必須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由於我們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所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更為重要。今天,我把學習化學的一般方法歸納如下,希望它能夠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怎樣學習新內容?
自學─―聽課─―發問――看書復習-─做作業鞏固知識
1、課前必須自學教科書
課前自學的好處是,通過自學可以發現難以理解的問題,然後帶著問題去聽課,可以提高聽課效率。自學的方法是把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文字、化學用語、圖表、例題等)通讀一遍,在不懂處作記號,上課時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
2、聽課與記筆記
上課時首先要注意聽講,在把教材重點、難點內容都聽懂的基礎上,再把老師講課的主板書內容、重點問題的思考方法,分析思路等簡單記下來。
有的同學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課後忙於對筆記,課上聽得不真切;有同學在課堂上只聽不記,課後復習沒有依據,遺忘得快。這兩種聽課方法效果都不好。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聽化學課應做到四勤:"耳勤、眼勤、腦勤、手勤"。就是用"耳"專心聽老師的講解,用"眼"仔細觀察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看清楚實驗現象和老師的實驗技巧;用"腦"去思考、分析和判斷。用"手"去記教師的主板書及思考方法、分析思路。
3、及時向老師請教自已不懂的問題
有的同學事事習慣動腦筋,善於發現問題,有的同學卻大腦懶惰,不去思考問題,也就提不出問題。所以說經常能提出問題的同學才是勤於動腦的同學,總也不提問題的同學並不能說明學習好,既使各門課程考試成績都比較好的同學,也不能說明他學得一點問題也沒有了。因為他在學習上沒有發揮最大的潛力。
如圖所示:
已有知識
未知知識
圓圈內表示一個人已佔有的知識,圓圈外表示一個還沒有掌握的知識。此圖說明了如果一個人佔有的知識越多,他所涉獵的未知面也越大,他想要提出的問題也就越多。與此相反,一個人的已有知識越少他所涉及的未知面也越小,相應的問題也越少。所以說人對知識的獲取是永無止境的,應該敢於發問,應該不恥下問。
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傲遊、盪漾,都能成為多知多識的學者和大學問家!
4.先看書復習,再做作業
在做作業之前,要先復習課本和課堂筆記,把所學知識理解之後再做作業,切忌邊作業邊翻書,否則達不到鞏固練習的目的。
二、強化記憶化學知識的學習方法
(一)遺忘曲線
化學知識中有很多的內容需要記憶,而且很多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現介紹遺忘曲線。
心理學家艾濱浩斯對記憶進行大量的研究"記憶與遺忘"恰好相反,艾濱浩斯給出人們遺忘曲線,它反映了人腦的活動規律。
1、實際操作的遺忘量最少,兩天內遺忘10%左右,記憶量90%左右。
2、學習的知識在學完後的第一、二、三天內遺忘量最大,此後,逐漸減少。
3、一些押韻的詩歌和抒情散文遺忘量也少。
4、最不容易記憶的是無意義聯系的字母和符號,如:化學元素符號,數學上使用的字母,雖然學會了,三天內遺忘80%。
上述這一遺忘規律,為我們鞏固學習成果提供了依據,首先是每學完新的化學知識以後一定要當天看書復習,完成當天的作業,一定要把復習工作安排在遺忘之前。
(二)化學上常用的幾種記憶方法
1、把必須記憶的概念,規律和理論編寫成順口溜等便於記憶。如:
(1)金屬一般銀白色、既能導電又導熱 ,還可延展和壓縮,化學性質多活潑,反應燃燒或加熱。
(2)對酸、鹼、鹽溶解性表的記憶:
鉀鈉硝酸鹽,全部都溶解。
硫酸去鋇鉛,鹽酸只去銀。
氫硫溶位三,溶解鉀鈉銨。
鹼溶有四位,銨鉀鈉和鋇。
(3)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記憶:
還原劑風格高,給電子,價升高。
氧化劑品質低,奪電子,價降低。
2.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理解記憶
感性的記憶只是使我們停留在表面的、個別的、外部的認識上,這種記憶雖然重要,但只能是初始的記憶,只有真正的理解,把它提高到理性分析能力這一水平,才會獲得清晰、持久、牢固的記憶。例如:在記憶"氣體摩爾體積"這個概念時,同學往往記不全,用不好,關鍵是不理解這個概念。如果把這個概念進行如下分析就不難記憶了:
"任何氣體"──說明只適用於氣體,對固體、液體不適用。
"標准狀況"──指的是溫度為0度,壓強為1.01×105Pa
決不是其它溫度和壓強。
"一摩爾"──物質的量必須是1摩爾氣體。
"約為22.4升"──是專指1摩爾任何氣體在標准狀況下佔有的體積。
只有這四部分清楚了,對氣體摩爾體積概念也就基本掌握了。然後再通過認真動腦,做一些練習題幫助鞏固記憶。練習題如下:
①1mol硫酸在標准狀況下約為22.4升。
②1mol二氧化碳佔有體積約為22.4升。
③在標准狀況下氧氣佔有的體積約22.4升。
④在2.02×105Pa下N2所佔的體積比22.4升。
⑤25℃時氯氣所佔的體積一定比22.4升大。
⑥1摩爾一氣化碳在標准狀況下佔有體積為22.4升。
通過這樣反復訓練理解,這樣較難的概念一定能記憶清楚,運用自如。
3.將相關的概念列成關聯圖進行記憶──圖式記憶
很多知識用圖式表示出來,既能便於我們理解物質間的內在聯系,又能夠對一章的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輪廓。例如復習摩爾一章時,就抓住物質的量這條主線,對全章內容都達到了復習的目的。其圖示如下:
化學式量 一般計算 各物質的質量分數
過量計算
摩爾質量 產率計算 平均式量
體積計算
反應熱 氣體體積
徽粒數 ========== 物質的量 =========== 物質的質量
離子濃度 物質的量濃度 質量分數 溶解度
由上圖一目瞭然了解物質的量是計算的核心,圍繞它有許多概念及有關計算,而許多計算的橋梁是物質的量。
4.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記憶━━對比記憶
對比記憶就是分析聯系各種物質、各種概念之間相似相異比較的記憶,在比較過程中,分析判斷加工,信號多次強化,各事物在大腦中建立聯系,使記憶的事物持久。例如:氧化━還原反應中只記住氧化與還原,被氧化與被還原,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性與還原性,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等概念的一方就行了,另一方概念便迎刃而解了。
例如:Cu+H2SO4(濃)=CuSO4+SO2↑+H2O
另外,有關記憶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小結記憶(包括串聯知識記憶、列表記憶、總結問題記憶)等等。
三、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識中有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化學反應現象,反應式等,碎、散、多、繁,枯燥乏味,記憶困難,不易掌握等。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應從下述關系入手:
結構 製法 用途
性質
位置 存在 鑒別
即元素在周期表裡的位置,可判斷出元素的原子結構,元素的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性質,元素的性質決定它的存在、鑒別方法及其單質的製法、用途等。
四、學會比較、歸納
比較是確定客觀事物彼此間的差異和共同點。歸納是依據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徵或內在聯系(性質)對其歸納。化學知識物質種類繁多,化學變化復雜,因此運用歸納,比較的方法進行學習,可以使化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對准確、深刻地理解,掌握和記憶物質的共性和個別物質的特性,拓寬思路有很大幫助。
五、學會串聯知識,總結規律
元素化合物性質千差萬別,但某些物質性質之間卻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和規律。如果能串聯知識,總結規律就能把凌亂分散的知識歸入一個系統,就能提綱摯領地掌握學習的內容。例如:"硫"一章的復習,將硫及其化合物按硫元素化合價遞變順序串聯成如下物質的轉化圖:(略)
這樣做可使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既能增強我們對知識理解的深廣度,又能培養我們的立體思維.這是減少遺忘,提高記憶效果和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六、化學學習五字訣:觀、動、記、思、練
(一)觀
"觀"即觀察。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實驗室的牆壁上寫著六個發人深思的大字:觀察、觀察、觀察!瓦特由於敏銳的觀察看到"水蒸氣沖動壺蓋"而受到有益的啟發後,發明了蒸汽機,這些都說明了觀察的重要性。我們在化學實驗中,培養自己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的觀察方法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條件之一。那麼怎樣去觀察實驗呢?首先應注意克服把觀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興趣中,要明確"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在老師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觀察實驗現象。觀察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進行,具體步驟是:(1)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2)反應條件;(3)反應過程中的各種現象;(4)反應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最後對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得出科學結論,形成准確的概念,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緒言部分的第四個實驗,在試管中加熱鹼式碳酸銅,觀察目的是鹼式碳酸銅受熱變化後是否生成了新物質;觀察內容和方法是(1)反應前:鹼式碳酸銅是綠色粉末狀固體;(2)反應中:條件是加熱,變化過程中的現象是綠色粉末逐漸變黑,試管壁逐漸有水霧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漸變渾濁;(3)反應後:試管里的綠色粉末全部變黑,試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渾濁。經分析得知鹼式碳酸銅受熱後生成了新物質黑色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最後與前面三個實驗現象比較、概括出"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的概念。
(二)動
"動"即積極動手實驗。這也是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的、同學們必須形成的一種能力。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們要在老師的安排下積極動手實驗,努力達到各次實驗的目的。
(三)記
"記'即記憶。與數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由於:(l)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2)一些物質的性質、製取、用途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怎樣去記呢?本人認為:(1)要"因材施記",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概念、定律、性質等要認真聽老師講,仔細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元素符號、化合價和一些物質俗名及某些特性則要進行機械記憶(死記硬背);(2)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花時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於動腦,即多分析、思考。要善於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律,上課要動口、動手,主要是動腦,想"為什麼"想"怎麼辦"?碰到疑難,不可知難而退,要深鑽細研,直到豁然開朗;對似是而非的問題,不可朦朧而過,應深入思考,弄個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獨立想,就是會想,只有會想,才能想會了。
(五)練
"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練習和課外練習題,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並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
總之,化學知識雖然有"碎、散、多、繁、難"等特點,但其中卻存在很多規律,在學習中只要學會總結歸納,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一定能做到觸類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學學科所涉及的領域實在是太廣泛了。如:宇宙飛船上天。蹬月球,星球大戰,核能,原子能,石油,各種礦產開發利用,各種新物質的合成等 都離不開化學學科的知識。化學在下個世紀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將佔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同學們,你們是跨向二十一世紀的一代青年,繁榮我國經濟,使祖國強大騰飛,需要你們大顯身手。
B.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
一、認真閱讀化學課本
化學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教學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
看化學書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
2.抓關鍵 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重點看,認真反復琢磨。
3.理思路 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
總之,看書的程序可概括為:「整體棗部分棗整體」,即整體感知,部分探索,整體理解。
二、注意化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掌握知識及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途徑與策略。
A、針對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一)實驗——學習化學的手段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二)觀察實驗要與思考相結合
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是按照「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分別進行觀察。觀察的同時還要積極地思維。例如: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三)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一、二、三」
1.實驗室取用固體粉末時,應「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葯品的葯匙小心地送人試管底部,然後將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全部落到試管底部。
2.實驗室取用塊狀固體或金屬顆粒時,應「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葯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體的過濾操作中,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應低於漏鬥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燒杯要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B、針對化學用語的學習
(一)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 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學的工具,也是一種國際性的科技語言。不懂化學用語,學習化學就不能入門。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寫好記好化學式的方法
1.掌握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三)掌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應規律
2.聯系實驗現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
三、抓住規律,學會聯想,簡化記憶
化學,相對於數學.物理來說,偏重記憶的東西較多,「反常」的知識多一些,規律性似科不是很強。如何把貌似零亂的知識系統起來,簡化記憶,這是學好化學必須解決的問題。
C.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老哥交你,哈哈!化學式和一些該記得東西最少要有印象。還有上課得多配合老師回答問題。老師提問的東西別翻書找答案,努力回憶!剩下的就是多做題咯!
D.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
學好化學的幾個關鍵點
1.元素周期表要橫流倒背(前期20個,到後面就要熟悉主族元素和1-4周期的元素) 特別是個主族元素的物理、化學性質
這個會在物質的推斷題中出現,後面會給你講
2.沉澱表要記住不容的化合物,特別注意微溶的。
Ag2SO4 Ca(OH)2等
還要注意的是Ba(OH)2 氫氧化鋇的性質
氫氧化鋇能溶於水,難溶於酒精和丙酮。它的水溶液叫做鋇氧水,具有強鹼性。
3.多做實驗題和物質推斷題 這2類題目裡麵包含了化學裡面絕大多數知識
4.其他的就是要平時多積累,一些東西還是要記,切記不要死記硬背
我的回答:http://..com/question/180297299.html
E. 怎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F. 如何才能學好化學
慢慢來,上課聽老師講課,這很重要,然後課後做完作業,再適當的看一下書,也就差不多可以了,千萬不要想著一步登天,慢慢的你也就會了,當然還有一點,你要對化學有興趣,不過化學的實驗挺多的,你很容易就會對它產生興趣
G. 怎樣才能把化學學好呢
怎樣學好化學~~~
一些同學化學學習困難、成績不好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這些同學不重視化學課本的閱讀,或者缺乏科學的閱讀方法。他們既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也沒有課後復習的習慣,全部的化學學習就靠上課聽聽老師講,看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和隨大家一起進實驗室做做實驗,老師布置了作業,這才打開課本,看看題目,不管正確與否,做了交差了事,對於這些同學來說,似乎課本只是提供作業題目的「習題集」,他們不是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有準備地進行習題練習,而是遇到解答不出來的題目時,才不得已翻翻書,把課本當成解題的一種參考書。平時不讀書,臨時「抱拂腳」,考前課本苦苦地死記硬背一通,如此應考當然心中無數,缺乏功底,成績自然不佳。
同學們,學習化學應切實以課本為根本,熟悉它,研究它,把它讀懂讀會,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化學學習方法。
搞好化學閱讀,同樣有個方法和技巧問題。
一是應當採用默讀的方式。這是因為默讀比朗讀速度快,默讀比朗讀更有利於理解閱讀的內容。一般來說,朗讀有助於背誦,而默讀有助於理解。同學們所進行的化學閱讀主要要求理解,對於要求記憶的內容也不要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二是應當按一定的程序閱讀。這個程序以「粗讀-細讀-精讀」較有效。如預習時候讀課文的初讀,即粗淺的閱讀。其目的有三:一是對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二是找出與新課有關的已學過的知識;三是對新課有哪些疑難問題。自己邊讀、邊想、邊分析綜合。又如課堂上老師安排學生自學,需要閱讀。這種閱讀是在預習的基礎上,在教師出示本節教學目標的情況下,是在老師指導下的深入閱讀,要系統鑽研教材,要做到細讀以致精讀。這種課堂閱讀一般要注意做到「三要」:一要根據本課的重點難點,確定重點閱讀的內容,使閱讀具有更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二是鑽研關鍵詞語,思考和理解問題的實質。三是手腦並用,以提高思維能力和強化記憶及找出疑難和問題。
三、應當有選擇的閱讀。這一般用在復習中的閱讀。復習閱讀是建立在預習閱讀和課堂閱讀基礎上的一種歸納、鞏固性閱讀。它不是前兩種閱讀的簡單重復,而是帶有一定分析和對比綜合概括性質的更深層次的閱讀,要緊扣課文中心和重點內容、結合課堂學習情況有選擇的閱讀。這種閱讀可用在課後閱讀、單元復習和總復習的閱讀。
四、要寫點閱讀筆記,把所學重點內容系統梳理,或默寫有關概括、原理和化學用語等,也可用圖表形式表述,或動筆圈劃評點等,對於熟悉課文,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都是很有益的。
H. 化學怎樣能學好
我們都知道學習興趣很重要,現在已經對化學產生濃厚興趣的學生就不用多說了,如果現在仍然覺得學起來很痛苦的同學該怎麼辦呢?
初中化學計算考點
1.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1、計算物質的式量和摩爾質量:
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式量,並知道物質的式量與摩爾質量的數值相等。
2、計算原子的個數比和物質的量之比:
能根據化學式計算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個數比及物質的量之比。
3、計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能根據化學式計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
2.有關溶液的計算
1、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1)計算溶解度:
已知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或溶液的質量)和溶質的質量,能正確計算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
計算溶質、溶劑或溶液的質量。已知溶解度,能正確計算一定飽和溶液(溶劑)的質量。
2、有關溶液中溶質和質量分數的計算
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已知溶質和溶液(或溶劑)的質量,能正確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已知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能正確計算溶質(或溶劑)的質量;
能正確計算不同溫度下,溶質、溶劑的質量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2)溶解度跟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掌握一定溫度下溶解度和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學習建議
計算需要掌握到什麼程度?因人而異計算就是套公式?
結果正確卻沒有得滿分?
很正常,在計算的背後需要有很多知識儲備,那就是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物質的量、摩爾質量!
如果只為中考,我想說這是中考規律性最強的題目。只要知道化學式的計算、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格式,並且足夠細心是不可能失分的。
當然,如果想參加自主招生及競賽的同學,計算一定要有突破:會守恆、會識圖、會類比。化學的學習不僅為初中,高中是我們都要走的路。
當以上這些都梳理清楚的時候,那麼化學就真正入門了,後面的學習自然不用擔心!當然我舉的三點中可以各選取一個知識點學習透徹。興趣什麼的我們會發現,雖然來的晚了點,但是已經滲透在學習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