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可給性

生物可給性

發布時間: 2025-06-20 04:29:53

生物可給性是什麼

基於物理化學的概念:生物可給性是在水體環境中,污染物在生物傳輸和/或生物反應中被利用的程度。
化學概念:生物可給性是一個化學物質可否用於吸收以及潛在的毒性,
生物學概念:生物可給性側重於物質通過細胞膜進入生物體
簡單點:生物可給性是環境中金屬在生物體中的積累。

❷ 什麼是生物可及性

深入探索生物可及性:理解生命之門的鑰匙


生物可及性,這個科學術語如同一把鑰匙,揭示了物質如何精準地進入生物體並被有效利用的奧秘。在中文領域,我們有時會看到「生物可給性」、「生物有效性」、「生物利用度」或「生物可接受率」這些表述,尤其是在中國台灣的學術文獻中,盡管「生物可及性」這個概念逐漸被廣泛接受。對於食物而言,它衡量的是從消化道中釋放出並能被人體吸收,進而進入血液或細胞內部的化合物的量或比例,這關乎營養物質的真正消化吸收過程。


葯理學領域中,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則是葯代動力學研究的核心參數,它涉及葯物從口腔攝入後,有多少能抵達並作用於生理活性部位。無論是口服還是靜脈注射之外的其他給葯途徑,生物利用度都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葯物的實際療效和劑量計算[1]。在營養學中,人類以及家禽、家畜主要通過食物獲取營養,因此,食物和營養補充品中營養素的吸收程度,直接反映了它們的生物利用度。換句話說,這是衡量攝入的營養素或活性化合物被人體攝入後,能成功進入循環並轉化為實際作用的量或比例。


生物可及性不僅限於葯物和營養素,它是個廣泛的概念,涉及到生命體對物質的接納和轉化能力。理解這個概念,對於我們優化葯物設計、營養配餐,乃至保護生態環境都具有深遠的意義。通過深入研究生物可及性,我們可以解鎖生命體的效能潛力,推動醫學、營養學等領域的創新前行。

熱點內容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