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一上學期物理試卷

高一上學期物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5-09-19 18:33:36

A. 高一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及答案

高一的期末考試就要來了,物理還沒復習的同學,抓緊時間多做幾份物理試卷吧。下面由我為大家提供關於高一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一期末考試物理試卷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計30分)

1.下列關於運動和力的關系的認識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A.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B.牛頓認為,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為零

C.伽利略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得慢

D.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2.重150N的光滑球A懸空靠在牆和木塊B之間,木塊B的重力為1500N,且靜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圖所示,則()

A.牆所受壓力的大小為 N

B.木塊A對木塊B壓力的大小為150N

C.水平地板所受的壓力為1500N

D.水平地板對木塊B沒有摩擦力

3. 一條大河兩岸平直,河水流速恆為v,一隻小船,第一次船頭正對河岸,渡河時間為t1;第二次行駛軌跡垂直河岸,渡河時間為t2.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大小恆為 ,則t1 :t2等於()

A. B. C. D.

4.一質量為2 kg的物體在如圖甲所示的xOy平面上運動,在x軸方向上的v-t圖象和在y軸方向上的位移—時間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前2 s內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 物體的初速度為8 m/s

C. 2 s末物體的速度大小為8 m/s

D. 前2 s內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8N

5.如圖,水平傳送帶A、B兩端相距s=3.5 m,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工件滑上A端的瞬時速度vA=4 m/s,達到B端的瞬時速度設為vB,g=10m/s2,則()

A. 若傳送帶不動,則vB=4m/s

B. 若傳送帶以速度v=4 m/s逆時針勻速轉動,vB=3 m/s

C. 若傳送帶以速度v=4 m/s逆時針勻速轉動,vB=4 m/s

D. 若傳送帶以速度v=2 m/s順時針勻速轉動,vB=2 m/s

6.如圖所示為四分之一圓柱體OAB的豎直截面,半徑為R,在B點上方的C點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小球軌跡恰好在D點與圓柱體相切,OD與OB的夾角為60°,則C點到B點的距離為()

A. B. C. D.R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計20分)

7.關於曲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變化的運動必定是曲線運動

B.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大小可以不變,但速度方向一定改變

C.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力一定不為零,其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斷變化

D.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恆定

8.一物體自t=0時開始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 在0~6 s內,物體離出發點最遠為30 m

B. 在0~6 s內,物體經過的路程為30 m

C. 在0~4 s內,物體的平均速率為7.5 m/s

D. 在4~6 s內,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9.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懸點相同,如圖所示,A運動的半徑比B的大,則()

A.A所需的向心力比B的大

B.輕質細線對B的拉力比細線對A拉力大

C.A的角速度比B的大 D.A、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10.如圖所示,兩個質量分別為m1=2 kg、m2=3 kg的物體置於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間用輕質彈簧測力計連接。大小為F=3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m1上,彈簧測力計始終在彈性限度內,當系統穩定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30 N

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8 N

C. 在突然撤去F的瞬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

D. 在突然撤去F的瞬間,m1的加速度不變
高一期末考試物理試卷非選擇題
三、實驗題(按要求作答,共18分)

11.(8分) 某同學在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下圖所示,在紙帶上選擇6個點A、B、C、D、E、F,相鄰兩個點之間都有四個點沒有畫出來,各相鄰點間的距離依次是2.00cm,3.00cm,4.00cm,5.00cm,6.00cm.根據學過的知識可以求出小車在B點的速度為vB=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m/s2.

在做實驗時,某同學不慎將已平衡好摩擦力的長木板下面墊的小木片向遠離定滑輪端移動一段距離而沒有發現,那麼描繪出來的a﹣F圖象應是下圖中的哪一個?()

A. B. C. D.

12.(10分)圖甲是“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裝置圖.

(1)為了能較准確地描繪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A.通過調節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相同

C.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接觸

D.將小球的位置記錄在紙上後,取下紙,用直尺將點連成折線

(2)圖乙是通過頻閃照相得到的照片,每個格的邊長L=5cm,通過實驗,記錄了小球在運動途中的三個位置,如圖所示,則該頻閃照相的周期為___s,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______m/s;小球做平拋運動拋出點的坐標x=______cm,y=______cm.(g=10m/s2).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2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10分)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個質量為5 kg的物體,它受到沿水平方向25 N的拉力時,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拉力大小變為50 N,方向與水平方向成53°角時,物體的加速度多大?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時,2 s內物體的位移多大?

(sin53°= 0.8,g取10 m/s2)

14.(10分)如圖所示,水平轉盤上放有質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點),連接物體和轉軸的繩子長為r,物體與轉盤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其壓力的μ倍,轉盤的角速度由零逐漸增大,求:

(1)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為零時的最大角速度;

(2)當角速度為 和 時,繩子對物體拉力的大小分別是多少?

15.(12分) 如圖所示,軌道ABCD的AB段為一半徑R=0.2m的光滑1/4圓形軌道,BC段為高為h=5 m的豎直軌道,CD段為水平軌道.一質量為0.2 kg的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為2 m/s,離開B點做平拋運動(g=10 m/s2),求:

(1)小球離開B點後,在CD軌道上的落地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

(2)小球到達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大小;

(3)如果在BCD軌道上放置一個傾角θ=45°的斜面(如圖中虛線所示),那麼小球離開B點後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離B點有多遠;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

16.(10分)如圖所示,質量m=1 kg的物塊A放在質量M=4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現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4,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於滑動摩擦力,g=10 m/s2.求:

(1)能使AB發生相對滑動的F的最小值;

(2)若F=24N,作用1s後撤去,要想A不從B上滑落,則木板至少多長?
高一期末考試物理試卷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B A BD CD AD BC

11. 0.25 (2分) 1.0 (2分) B (4分)

12. ABC (4分) 0.1 (2分) 1.5 (2分) -5 5 (2分)

13. 由題意知,由平衡條件可得:

F1=Ff1①

FN=mg②

Ff1=μFN③

由①②③式得μ=0.5 ……………………(3分)

當拉力F2=50 N時,物體受力如圖乙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2cos 53°-Ff2=ma④

FN′+F2sin 53°-mg=0⑤

Ff2=μFN′⑥

由④⑤⑥式得:

a= =5 m/s2 ……………………(5分)

2 s內位移x= at2=10 m. ……………………(2分)

14.(1)當恰由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時,繩子拉力為零且轉速達到最大,

設轉盤轉動的角速度為ω0,則μmg= ,得ω0= ……………………(4分)

(2) 當ω= 時,ω<ω0,此時靜摩擦力足夠提供向心力,F=0………………(3分)

當ω= 時,ω>ω0,此時繩子的拉力F和最大靜摩擦力共同提供向心力,

F+μmg=mω2R 得F= μmg. ………………(3分)

15.(1)設小球離開B點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為t1,落地點到C點距離為s

由h= gt 得:t1= =1 s

x=vBt1=2 m ………………(3分)

(2)小球到達B點時受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彈力F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F向=F-G=m

解得F=6 N ………………(3分)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球到達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大小為6 N …………(1分)

(3)如圖,斜面BEC的傾角θ=45°,CE長d=h=5 m, d>x,所以小球離開B點後能落在斜面上.

假設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點,BF長為L,小球從B點到F點的時間為t2

Lcosθ=vBt2①

Lsinθ= gt ②

聯立①②兩式得t2=0.4 s

L≈1.13 m. ………………(5分)

16.(1)當AB保持相對靜止時,兩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時A、B間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物體相對靜止.

對A μmg=mam 得am=4 m/s2

對AB整體 Fmin=(M+m)am 得Fmin=20N ………………(3分)

(2)設F作用在B上時,A、B的加速度分別為a1、a2,撤去F時速度分別為v1、v2,撤去外力F後加速度分別為a1′、a2′。

對A μmg=ma1 得a1=4 m/s2

由速度公式得v1=a1t1=4 m/s

對B F-μ1mg=Ma2 得a2=5m/s2

由速度公式得v2=a2t1=5 m/s ………………(2分)

撤去外力後:a1′=a1=4 m/s2

a2′= =1m/s2

經過t2時間後AB速度相等 v1+a1′t2=v2-a2′t2

代入數據解得t2=0.2 s

則共同速度v3=v1+a1′t2=4.8m/s ………………(3分)

從開始到AB相對靜止.AB的相對位移即為木板最短的長度L

L=xB-xA= + - a1(t1+t2)2=0.6 m ………………(2分)

猜你喜歡:

1. 高一物理必修一測試題

2. 高一年級必修1物理期中試卷

3. 高一物理必修1期中考試測試題

4. 2016高一必修一物理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5. 2016高一物理期末考試重點

B. 高一物理練習題,附答案

一. 單選題(本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
1. 根據曲線運動的定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加速度一定改變
B. 變速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
C. 物體運動的初速度不為零且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變力
D. 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2. 質量為M的滑雪運動員從半徑為R的半圓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點的過程中,由於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運動員的速率不變,那麼( )
A. 因為速率不變,所以運動員的加速度為零
B.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來越大
C.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變
D.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始終指向圓心
3. 船在靜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筆直,河寬恆定,河水靠近岸邊的流速為2m/s,河水中間的流速為3m/s,船頭方向不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因船速小於流速,船不能到達對岸
B. 船不能沿一條直線過河
C. 船不能垂直過河
D. 船過河的時間是一定的
4. 下列關於平拋運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B. 平拋運動的物體落地時的速度方向可能是豎直向下的
C. 平拋運動的物體,在相等時間內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拋運動的物體,在相等時間內經過的位移不相等
5. 關於向心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由於做圓周運動而產生了一個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變圓周運動速度的大小
C. 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即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圓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據力的作用性質命名的
6. 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若高空中某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2,則該處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
A. B. R C. D. 2R
7. 關於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它是人造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小運行速度
B. 這是人造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大運行速度
C. 它是人造衛星繞地球飛行所需的最小發射速度
D. 它是人造衛星繞地球運動的最大運行速度
8. 對於人造地球衛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衛星質量越大,離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衛星質量越小,離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長
C. 衛星質量越大,離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與衛星質量無關,離地越遠,速度越小,周期越長
9. 關於摩擦力的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靜摩擦力總是不做功,滑動摩擦力總是做負功
B. 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可能對物體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靜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
D. 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不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
10. 如圖所示,站在汽車上的人用手推車的力為F,車向右運動,腳對車向後的靜摩擦力為Ff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Ff對車不做功,F對車做正功
B. Ff對車做負功,F對車不做功
C. 當車勻速前進時,F、Ff的總功一定為零
D. 當車加速前進時,F、Ff的總功一定為零

11. 關於功率的概念,請你選出正確的答案( )
A. 功率大說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說明力做功少
C. 機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機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關於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時刻的瞬時功率
B. 由P=Fv知,當汽車發動機輸出功率功率一定時,牽引力與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時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車的額定功率與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
13. 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體,人通過定滑輪用繩子拉它,在圖示位置時,若人的速度為5m/s,則物體的瞬時速度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彎處,路面造的外高內低,設車向右拐彎時,司機左側路面比右側要高一些,路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 。設拐彎路段是半徑為R的圓弧,要使車輪與路面之間的橫向(即垂直於前進方向)摩擦力等於零,車速應等於 。(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15. 一艘宇宙飛船飛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繞月球做近表面勻速圓周運動,引力常量為G,若宇航員用一隻機械表測得繞行一周所用時間為T,則月球的平均密度為_________。
16. 設地球的質量為M,平均半徑為R,自轉角速度為ω,萬有引力恆量為G,則同步衛星的離地高度為__________。
17. 起重機吊鉤下掛著質量為m的木廂,如果木廂以加速度a勻減速下降了h,則鋼索拉力做功為 ,木廂克服鋼索拉力做功為 。
18. 質量為m的汽車行駛在平直的公路上,在運動中汽車所受阻力恆定,當汽車加速度為a、速度為v時發動機的功率為P1,汽車所受阻力為 ,當汽車的功率為P2時,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為 。

三. 實驗題(本題共兩題,19題4分,20題4分)
19. 研究平拋運動的方法是( )
A. 將其分解為水平分運動和豎直分運動
B. 先求合運動的速度再求分運動的速度
C. 先求分運動的速度再求合運動的速度
D. 根據豎直分運動位移y=gt2/2或Δy=gT2等規律求時間
20. 某同學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得到了如圖所示的物體運動軌跡,a,b,c三點的位置在運動軌跡上已標出。則:
(1)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___________m/s
(2)小球開始做平拋運動的位置坐標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21題、22題、23題各10分)
21.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水平圓盤正以中心O為轉軸勻速轉動,從圓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處水平拋出一球,此時半徑OB恰與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要使球正好落在B點,則小球初速度及圓盤的角速度分別為多少?

22. 人們認為某些白矮星(密度較大的恆星)每秒自轉一周,(萬有引力常量 ,地球半徑為 )
(1)為使其表面上的物體能夠被吸引住而不致由於快速轉動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為多少?
(2)假設某白矮星密度約為此值,且其半徑等於地球半徑,則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約為多少?
23. 設地球E(質量為M)沿圓軌道繞太陽S運動,當地球運動到位置P時,有一艘宇宙飛船(質量為m)在太陽和地球連線上的A處從靜止出發,在恆定的推進力F作用下,沿AP方向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兩年後,在P處飛船掠過地球上空,再過半年,在Q處掠過地球上空,設地球與飛船間的引力不計,根據以上條件證明:太陽與地球間的引力等於 。

【試題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B 13. 14. 15. 16.
17. , 18. 、
19. ACD 20.(1)2,(2) ,
21.(1)由 得: ;
(2)由
得:
22.
(1)由 得:
代入數據得:
(2)由 得
代入數據得:
23. 設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T,
從P到Q有:
解得: 引力=
故引力=

【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考試內容為高一物理第五章曲線運動、第六章萬有引力、第七章第一節功、第二節功率。
涉及的內容包括曲線運動的條件、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渡河問題、平拋運動、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中的應用、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等。試題難度中等,平均成績估計75—80分。

C. 高一物理題目

第I卷(選擇題 共40分)
一、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 下列關於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地球可視為質點
B. 觀賞跳水冠軍伏明霞的跳水姿態時,可將其視為質點
C. 一切體積比較小的物體都可以被看作質點
D. 質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一個物體能否看作質點是由問題的性質決定的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變數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體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3. 一個物體靜止於斜面上,下列有關物體受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就是物體重力的分力
B. 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等於物體的重力
C. 若將斜面的傾角變小一些,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減小
D. 該物體受到四個力作用,即: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下滑力
4.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一個是40N,另一個是F,它們的合力是100N,則F的大小可能是( )
A. 40N B. 80N C. 120N D. 160N
5.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正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這是《紅樓夢》中詠風箏的詩,風箏的風力F、線的拉力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夠緩慢地飛在天上,關於風箏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確的是( )

6. 如下圖所示,質量m=1kg的光滑小球與勁度系數為k=1000N/m的上下兩根輕彈簧相連,並與AC、BC兩光滑平板相接觸,若彈簧CD被拉伸,EF被壓縮,形變數均為x=1cm,則小球受力的個數為( )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

7. 甲物體的重力比乙物體的重力大5倍,甲從5m高處自由下落,乙從10m高處同時自由落下,以下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物體下落過程中,同一時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過程中,1秒末它們的速度相等
C. 下落過程中,各自下落1米它們的速度相等
D. 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8. 甲、乙兩物體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像如圖所示,可知( )
A. 甲比乙晚出發時間
B. 在 時刻,甲、乙兩物體到達同一位置
C. 在 時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在 時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9. 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性質時,有人猜想物體自由下落的速度v隨著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勻變化的(即 ,k是常數),為了說明該猜想的正偽,作了如下論證:因為 (式中 表示平均速度)①,而 ②如果 ③成立的話,那麼必有: ,即: 常數。t竟然是與h無關的數!這顯然與常識相矛盾!於是,可以排除速度v隨著下落高度h均勻變化的可能性
關於該論證過程中的邏輯及邏輯片語,你做出的評述是( )
A. 全部正確 B. ①式錯誤
C. ②式錯誤 D. ③式以後的邏輯片語錯誤
10. 如下圖所示,兩個等大的水平力F分別作用在B和C上,A、B、C都處於靜止狀態,各接觸面與水平地面平行,A、C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B、C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C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則( )
A. B.
C. D.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本大題有2小題,共18分。請直接把結果寫在試卷上。
11. (6分)用一根橡皮筋將一物塊豎直懸掛,此時橡皮筋伸長了 ,然後用同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橡皮筋伸長了 ,那麼此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____________。
12. (12分)用接在50Hz交流低壓電源上的打點記時器,測定小車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某次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如圖示,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五個列印點取作一個記數點,分別標明0,1,2,3,……,量得0、1之間的距離 ,3、4兩點間的距離 ,則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 ,小車在2、3之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小車在位置3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__m/s。

三、本大題有3小題,共42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 (12分)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20N,A與B、A與地的動摩擦因數都相同,物體B用水平細繩系住,當水平力F=32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多大?

14. (14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滴下一滴水,當第5滴正欲滴下時,第1滴剛好到達地面,而第3滴與第2滴分別位於高為1m的窗戶的上、下沿,如圖所示,問:
(1)此屋檐離地面多高?
(2)滴水的時間間隔是多少?(g取 )

15. (16分)一列火車從車站出發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 ,此時恰好有一輛自行車(可視為質點)從火車頭旁邊駛過,自行車速度 ,火車長
(1)火車追上自行車以前落後於自行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火車用多少時間可追上自行車?
(3)再過多長時間可超過自行車? 【試題答案】
一、每小題4分,共40分
1. AD 2. D 3. C 4. BC 5. A
6. D 7. BC 8. AD 9. B 10. B
二、本大題有2小題,共18分。
11. (6分)
12. 0.6 0.42 0.45(每空4分,共12分)
三、本大題有3小題,共42分。
13. (12分)
解:A、B兩物體均處於平衡狀態,它們的受力如圖所示 (圖3分)

(2分)
(2分)
研究A,有
(3分)
由以上三式得 (2分)
14. (14分)
解:設滴水的時間間隔為T,房檐離地高h
由題意知前3T內位移 (3分)
前2T內位移 (3分)
(3分)
(2分)
(3分)
15. (16分)
解:(1)當火車速度等於 時,二車相距最遠

得 (2分)
最大距離 (3分)
(2)設火車追上自行車用時間
追上時位移相等,則 (3分)
得 (2分)
(3)追上時火車的速度 (2分)
設再過 時間超過自行車,則
(3分)
代入數據解得 (1分)

D. 急需新課程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寧波市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高一物理

考生注意:(請在答題卷中作答) 本試卷的有關計算中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得3分,選錯得0分,共33分)
1.下列物理量屬於矢量的是
A.時間 B.路程 C.密度 D.速度
2.如圖所示,某同學朝著列車行進方向坐在車廂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靜止的小球。突然,他發現小球相對桌面向後滾動,則可判斷
A.列車在剎車 B.列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
C.列車在做減速直線運動 D.列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3.在下列幾組儀器中,用來測量國際單位制中三個力學基本量的儀器是
A.刻度尺、彈簧秤、秒錶 B.刻度尺、彈簧秤、打點計時器
C.刻度尺、天平、秒錶 D.量筒、天平、秒錶
4.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測量人的反應時間。實驗時,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頂端,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備。當上方的手放開直尺時,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上方的手是受測者的
B.圖中下方的手是受測者的
C.圖中的兩只手應是同一位同學的
D.兩手間的距離越大,說明受測者的反應時間越長
5.伽利略在研究運動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套科學研究方法,如下框圖所示:
其中方框4中是
A.提出猜想 B.數學推理 C.實驗檢驗 D.合理外推
6.如圖所示是P、Q兩質點運動的v-t圖象,由圖線可以判定
A.P質點的速度越來越小
B.零時刻P質點的加速度為零
C.在t1時刻之前,P質點的加速度均大於Q質點的加速度
D.在0-t1時間內,P質點的位移大於Q質點的位移
7.一種測定風力的儀器如圖所示,它的細長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懸點O,另一端懸掛一個質量為m的金屬球。無風時,金屬絲自然下垂,當受到沿水平方向吹來的風時,金屬絲將偏離豎直方向角度θ。風力F與θ、m之間的關系式正確的是
A.F = mgsinθ B.F = mgcosθ
C.F = mgtanθ D.F = mgcotθ
8.將一個8N的力分解為兩個力,下列各組值不可能的是
A.7N,11N B.1N,10N
C.10N,15N D.20N,20N
9.2009年9月28日,甬台溫高速鐵路正式開通,浙江鐵路進入了高鐵時代。假設列車在某段距離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時位移為x。則當速度由10m/s增加到15m/s時,它的位移是
A. B.
C.2x D.3x
10.如圖所示,用水平外力F將木塊壓在豎直牆面上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重力與牆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B.木塊重力與牆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木塊對牆的壓力與F是一對平衡力
D.F與牆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11.如圖所示,一根輕質彈簧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系著質量為m的物體A,A的下面再用細線掛另一質量為m的物體B。平衡時將線剪斷,在此瞬間A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aA=g,aB=0 B.aA=g,aB=g
C.aA=g,aB=2g D.aA=0,aB=g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共12分)
12.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射,其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
A.t3時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遠
B.t2-t3時間內,玩具火箭在向下運動
C.t1-t2時間內,玩具火箭處於超重狀態
D.0-t3時間內,玩具火箭始終處於失重狀態
13.如圖所示,物體P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運動,與一個右端固定的輕質彈簧發生相互作用,並被彈簧反向彈回。若彈簧在整個過程中均遵守胡克定律,則
A.物體P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物體P的加速度大小始終保持不變,運動方向會發生改變
C.物體P的加速度大小不斷改變,當加速度最大時,速度最小
D.物體P在被彈回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增大,速度也逐漸增大
14.如圖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一木塊受平行於斜面向上且從零逐漸增大的力F的作用,木塊始終處於靜止狀態。關於木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上
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先沿斜面向上、後沿斜面向下
C.摩擦力逐漸變大
D.摩擦力可能先變小後變大
15.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橡皮條在兩個彈簧測力計的作用下,沿直線GC伸長了EO的長度,兩個彈簧測力計的作用力大小分別為F1、F2,橡皮條對O點的作用力大小為F3,F1、F2與GC的夾角分別為 ,且 > ,則這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F1>F2 B.F2>F1
C. <F3 D. >F1
三、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第16~18題每題4分,第19、20題每題3分,共18分)
16.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彈簧秤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滑動,記錄了下表所示的測量數據,為了測定木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他應選用第 ▲ 次實驗數據,還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 ▲ 。

17.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接在交流電源上,每隔 打一個點。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打出的紙帶,捨去前面比較密集的點,從0點開始分別取1、2、3計數點,每兩個連續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標出,各計數點與0點之間的距離依次為x1=3.00cm、x2=7.50cm、x3=13.50cm,則打計數點「2」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表達式v2= ▲ ,數值為 ▲ m/s。

18.小明在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機里最多能舉起60.0kg的物體,則他在地面上最多能舉起 ▲ ___kg的物體。若他在勻加速上升的升降機中最多能舉起32.0kg的物體,則此升降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為__ ▲ __m/s2。
19.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裝砂的小桶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應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D.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測出裝砂小桶和砂的質量( 和 )以及小車質量M,直接利用公式 求出
20.如圖所示是骨傷科病房中一種常用的牽引裝置。若所掛重物的質量為M,則在圖示情況中,病人腳部所受的拉力是 ▲ 。(不計滑輪摩擦及滑輪重力)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第21題8分,第22、23題每題9分,第24題11分,共37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得分,有數值計算的,答案中要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21.在一段限速為6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輛汽車遇緊急情況剎車,剎車後車輪在路面上滑動並留下9.0m長筆直的剎車痕,如圖所示。從監控錄像中得知該車從剎車到停止的時間為1.5s。請根據上述數據計算該車剎車前的速度,並判斷該車有沒有超速行駛?

22.如圖所示,質量為m=0.5kg的光滑小球被細線系住,放在傾角為 °的斜面上。已知線與豎直方向夾角 =30°,斜面質量為M=3kg,整個裝置靜置於粗糙水平面上。求:
(1)懸線對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3.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恆定的速度v向左運動,將物體(可視為質點)輕輕放在傳送帶的右端,經時間t,物體速度變為v。再經過時間2t,物體到達傳送帶的左端。求:
(1)物體在水平傳送帶上滑動時的加速度大小;
(2)物體與水平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3)物體從水平傳送帶的右端到達左端通過的位移。

24A.(非一級重點中學同學做)
如圖所示為游樂場中深受大家喜愛的「激流勇進」的娛樂項目,人坐在船中,隨著提升機達到高處,再沿著水槽飛滑而下,劈波斬浪的剎那給人驚險刺激的感受。設乘客與船的總質量為M,在傾斜水槽中下滑時所受的阻力為重力的0.1倍,水槽的坡度為30°,若乘客與船從槽頂部由靜止開始滑行20m而沖向槽的底部,求:
(1)船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
(2)船滑到槽底部時的速度大小。
24B.(一級重點中學同學做)
如圖所示,一塊小磁鐵放在鐵板ABC的A處,其中AB長x1=1m,BC長x2=0.5m,BC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37°,小磁鐵與鐵板間的引力為磁鐵重的0.2倍,小磁鐵與鐵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現在給小磁鐵一個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4m/s。小磁鐵經過B處時速率不變(sin37°=0.6,cos37°=0.8),求:
(1)小磁鐵第一次到達B處的速度大小;
(2)小磁鐵在BC段向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
(3)請分析判斷小磁鐵能否第二次到達B處。

寧波市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高一物理(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漏選得2分,共12分)

12 13 14 15

三、填空題(第16~18題每空2分,第19、20題每題3分,共18分)
16. ,
17. ,
18. ,
19.
20.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第21題8分,第22、23題每題9分,第24題11分,共37分。)
21.

22.

23.

24.

高一物理期末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B C B C D C B B A B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漏選得2分,共12分)
12 13 14 15
AC C BD BC

三、填空題(第16~18題每空2分,第19、20題每題3分,共18分)
16. 4 , 木塊的質量(或木塊的重力)
17. , 0.525
18. 48 , 5
19. B
20.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第21題8分,第22、23題每題9分,第24題11分,共37分。)
21.解:設汽車初速為v0,剎車過程的平均速度 ,……………(4分)
得 ,………………….………………………………..….(3分)
故汽車沒有超速行駛。…………….………………………………….……….(1分)
22.解:(1)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有
,…………………………………………(2分)
,…………………………………..(2分)
得 。………………………………(2分)
(2)對斜面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得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
。方向水平向左。…………………….(3分)
23.解:(1)物體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 ,得 。……………………(3分)
(2)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得 。………………………..…………..(3分)
(3)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的位移為 ,………………………(1分)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位移 ,……(1分) 故總位移 。…….(2分)
24A.解:(1)對船進行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 ,……………..…………….…………..…..…(4分)
得 。…………………………………………………………………..…. .…(2分)
(2)由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有
,…………………………………………….……..……………………… ..(3分)
代入數據得 。……………………………………………………..… ..(2分)
24B.解:(1)對磁鐵在AB段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設磁鐵與鐵板的引力為 ,
有 ,得a1=3m/s2,……………………….. (2分)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有 ,
代入數據解得 。…………………………………………..(2分)
(2)對磁鐵在BC段受力分析,有 ,……….(1分)
,……………..………………………………....(1分)
解得a2=8.5m/s2。…………………………………………………………(2分)
(3)磁鐵以初速vB沿斜面向上運動至速度為零時其經過的位移為
,………………………………………………(2分)
故磁鐵會滑出BC面,不會第二次到達B處。……………………..(1分)

E.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試卷

期末到了, 高一物理 試卷怎麼出呢?人生要敢於理解挑戰,經受得起挑戰的人才能夠領悟人生非凡的真諦,才能夠實現自我無限的超越,才能夠創造魅力永恆的價值。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試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獲取更多"物理知識"↓↓↓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 ★

★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總結 ★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試卷及答案 ★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試卷

第Ⅰ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

1.關於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D.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

2.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同時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運動,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始階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後乙落在甲的後面;

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s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之前,20s末兩物體相距最遠。

3.一觀察者發現,每隔一定時間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剛要離開屋檐時,第一滴水剛要正好落到地面。那末,這時第二滴水離地的高度是:()

A.2mB.2.5mC.2.9mD.3.5m

4.在已知合力的分解中,有多組解的是()

A、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B、已知兩個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另一個分力的方向

5.如圖所示,一個物體a靜止於斜面上,現用一豎直向下的外力壓物體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減小

B、物體a對斜面的壓力可能保持不變

C、不管F怎樣增大,物體a總保持靜止

D、當F增大到某一值時,物體a可能沿斜面下滑

6.如圖所示,m1、m2組成的連結體,在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上運動,m1、m2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則m1對m2的拉力為()

A.B.C.D.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C.合外力越大,慣性越小D.在同一外力作用下,速度改變越快,慣性越小

8.物體在固定斜面上保持靜止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重力可分解為沿斜面向下的力與對斜面的壓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物體對斜面的壓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D、重力垂直於斜面方向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9.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輕彈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上下運動時,框架始終沒有跳起.當框架對地面壓力為零瞬間,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

A.gB.(M-m)g/m

C.0D.(M+m)g/m

10.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同時受到兩個水平方向的外力F1與F2,F1、F2的變化如圖3-6-1所示,則關於物體運動狀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大小不斷增大,方向與F1相同

B.速度的大小先減小後增大,速度方向與F1相同

C.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後減小,加速度方向與F1相同

D.加速度的大小先減小後增大,加速度方向與F2相同

第Ⅱ卷(非選擇題)

二、實驗題(共計18分)

11.(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結點的位置。圖中是F1與F2的合力的理論值;是力F1與F2合力的實驗值。通過把和進行比較,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2)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如圖3所示,使彈簧秤b由圖示位置開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90°角,在這個過程中保持O點位置不動,a彈簧秤的拉伸方向不變,則整個過程中關於a、b彈簧秤的讀數變化是()

A.a增大,b減小B.a減小,b減小

C.a減小,b先減小後增大D.a先小後增大

12.(1)電磁式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低壓________電源的_____儀器,若電源頻率是50HZ,則它每隔________s打一個點。

(2)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F、G為相鄰的計數點,相鄰計數點的時間間隔T=0.1s,則C點的瞬時速度為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A.B.C.D.E.F.G.

1.3cm

3.10cm

5.38cm

8.16cm

11.45cm

15.26cm

(3)把打點計時器與頻率為50Hz的低壓交流電源接通後,做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得到的記錄紙帶如圖所示.O是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點跡,OA間點跡模糊,A、B、C、D是相鄰的幾個清楚的點跡,由這些點可求出加速度g=m/s2.

三、計算題:共4個小題,共40分。必須寫出主要的文字說明和解題依據、公式等,只寫最後答案者不給分。

13.汽車自O點由靜止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9s後經過P點達到Q點。已知P、Q相距60m,車經過Q時的速度為15m/s,則

(1)汽車的加速度為多少?

(2)汽車經過P時的速度是多少?

14.一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位移為4m時立即改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靜止.若物體運動的總位移為10m,全過程所用的時間為10s,求:(1)物體在加速階段加速度的大小;(2)物體在減速階段加速度的大小;(3)物體運動的速度.

15..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放在傾角為q的光滑斜面上,質量為m的人在木板上跑,假如腳與接觸處不打滑.

(1)要保持木板相對斜面靜止,人應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麼方向跑動.

(2)要保持人相對於斜面的位置不變,木板將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麼方向運動

1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靜止的物體,質量m=2kg.若用大小為3N的水平恆力F1推這一物體,作用時間4s後,換成與F1方向相反的水平恆力F2推這一物體,恆力F2的大小為6N.F2作用的時間也為4s.求:(1)物體最終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F2作用4s時物體離出發點的距離.(3)在右面的坐標系中畫出物體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v-t圖象.

參考答案

1-10:CCDDBCABDBCDDAC

11.(1)F,F』,F,F』(2)C

12.(1)交流,計時,0.02s,0.50.(2)9.5

13.解:(1)vt = v0 +at a≈1.67 m/s2

(2)vt2(平方)-v02=2as vt=5m/s

14.(1)0.5m/s2,(2)0.33m/s2,(3)2m/s.

15.(1)(m+M)gsinQ/m,方向沿斜面向下;(2)(m+M)gsinQ/M,方向沿斜面向下;

16.(1)6m/s,方向與F1的方向相反;(2)12m;(3)略.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試卷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試卷

★ 高中物理選修1《固體和液體》章期末復習試題

★ 2017年高中物理選修1-1第四章練習試卷

★ 高一語文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

★ 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

★ 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提綱

★ 高一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 高一期中物理知識點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期末必備)

★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識點匯總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F. 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一的第一次期末考試,同學們准備好接受挑戰了嗎?以下是我為您整理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一.選擇題:本題共12題,每小題4分,總共48分。其中1-7隻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8-12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如圖所嘩攔缺示是某質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得到的正確結果是()

A.0~1s內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內的位移大小是3m

C.0~1s內的加速度小於2~4s內的加速度

D.0~1s內的運動方向與2~4s內的運動方向相反

2.質量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繩通過定滑輪將質量為m的重物從地面向上拉動,如圖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衡喊a上升,則人對地面的壓力為( )

A.(M-m)g-ma

B.(M+m)g-ma

C.(M+m)g+ma

D.Mg-ma

3.如圖所示,小球用細繩系住,繩的另一端固定於O點。現用水平力F緩慢推動斜面體,小球在斜面上無摩擦地滑動,細繩始終處於 直線狀態,當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頂端時細繩接近水平,此過程中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N以及繩對小球的拉力T的變化情況是( )

A.N保持不變,T不斷增大

B.N不斷增大,T不斷減小

C.N保持不變,T先增大後減小

D.N不斷增大,T先減小後增大

4.物體A的質量為lkg,置於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 0. 2。從t=0開始物體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時,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恆力F=1N的作用,則能反映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下圖中的哪一個?(取向右為正方向,g=10m/s2) ( )

5.「蹦極」就是跳躍者把一端固定的長彈性繩綁在踝關節等處,從幾十米高處跳下的一種極限運動。某人做蹦極運動,所受繩子拉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將蹦極過程近似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據圖可知,此人在蹦極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約為()

A.g B.2g C.3g D.4g

6.某同學進行籃球訓練,如圖所示,將籃球從同一位置斜 向上拋出,其中有兩次籃球垂直撞在豎直牆面上,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籃球撞牆的速度,第一次較大

B.籃球在空中運 動的加速度第一次較大

C.從拋出到撞牆,第一次籃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較長

D.拋出時的速度,第一亂辯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7.以不同初速度將兩個物體同時豎直向上拋出並開始計時,一個物體所 受空氣阻力可忽略,另一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物體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虛線和實線描述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8.某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第3s內的位移是6m,第7s內的位移是10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的初速度是3.5m/s

B.質點運動的加速度是1m/s2

C.質點運動的加速度是4m/s2

D.質點在4.5s末的瞬時速度是8m/s

9.如圖所示中有相同兩球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並用一豎直擋板MN擋住,兩球的質量均為m,斜面的傾角為α,所有摩擦均不計,則( )

A.斜面對B的彈力一定大於mg

B.兩球對斜面的壓力大小均為 mgcosα

C.B球對A球的彈力大小為mgsinα

D.擋板對B的彈力大小為2mgsinα

10.如圖所示,質量為m1的木 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質量為m2的長木板向右滑行,長木板保持靜止狀態。已知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 1,長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則( )

A.長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為μ2(m1+m2)g

B.長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為μ1m1g

C.若改變F的大小,當F>μ2(m1+m2)g時,長木板將開始運動

D.無論怎樣改變F的大小,長木板都不可能運動

11.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A、B兩端點相距x=2m,以v0=4m/s的速度(始終保持不變)順時針運動,今將一小煤塊(可視為質點)無初速度地輕放至A點處,已知小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g取10m/s2。由於小煤 塊與傳送帶之間有相對滑動,會在傳送帶上留下劃痕。則小煤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

A.小煤塊從A運動到B的時間是1s

B.小煤塊到達B的速度是8m/s

C.劃痕長度是2m

D.皮帶運動的距離是4m

12.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圓環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長直桿上,環與桿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給環一個水平向右的恆力F,使圓環由靜止開始運動,同時對環施加一個豎直向上、大小隨速度變化的作用力F1=kv,其中k為常數,則 圓環運動過程中()

A.最大加速度為Fm B.最大加速度為F+μmgm

C.最大速度為F+μmgμk D.最大速度為mgk

卷II

二.填空題:共2題。其中第13題6分,第14題10分,總共16分

13.(6分)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5cm,x5=9.61cm,x6=10.25cm,(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A點處瞬時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

(2)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

14.(10分)如圖所示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Hz的交流電源,打點的時間間隔用Δt表示。在小車質量未知的情況下,某同學設計了一種方法用來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量間的關系」。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小吊盤中不放物塊,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撥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點;

②按住小車,在小吊盤中放入適當質量的物塊,在小 車中放入砝碼;

③打開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獲得帶有點跡的紙帶,在紙帶上標出小車中砝碼的質量m;

④按住小車,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量,重復步驟③;

⑤在每條紙帶上清晰的部分,每5個間隔標注一個計數點。測量相鄰計數點的間距s1,s2,….求出與不同m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⑥以砝碼的質量m為橫坐標,1a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作出1a-m關系圖線;若加速度與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成反比,則1a與m應成________關系(填「線性」或「非線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實驗中,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量之和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

②上圖為所得實驗圖線的示意圖。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若牛頓第二定律成立,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________,小車的質量為________。

三.計算題:其中第15題10分,第16題12分,第17題14分,總共36分

15.(10分)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體靜止於水平地面的A處,A、B間距L=20m,用大小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體,經t0=2s拉至B處。(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1)求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用大小為20N,與豎直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體,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並能到達B處,求該力作用的最短時間t。

16.(12分)如圖所示,一長木板傾斜放置,傾角為53°,現有一彈性小球,自與木板上端等高的h=1.8m位置處自由釋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彈時,速度大小不變,碰撞後小球沿水平方向飛出,小球恰好落到木板的最低端,取g=10m/s2。求:

(1)小球與木板碰撞前的速度;

(2)小球與木板碰撞後的飛行時間;

(3)整個斜面的長度。

17.(14分)如圖所示,質量M=8kg的小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車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當小車向右運動的速度達到6m/s時,在小車右端輕輕地放一個大小不計、質量m=2kg的小物塊。小物塊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小車足夠長。g取10m/s2,則:

(1)放上小物塊後,小物塊及小車的加速度各為多大;

(2)經多長時間兩者達到相同的速度;

(3)從小物塊放上小車開始,經過t=5s小車通過的位移大小為多少?

高一物理 答案及評分參考

一.選擇題:本題共12題,每小題4分,總共48分。其中1-7隻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8-12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B B C D ABD AC BD ACD AC

二.填空題:共2題。其中第13題6分,第14題10分,總共16分

13.(6分)0.86(2分),a=(x4+x5+x6)-(x1+x2+x3)9T2(2分),0.64(2分)

14.(10分)(1)①等間距(2分)⑥線性(2分)

(2)①遠小於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2分)

②1k(2分),bk(2分)

三.計算題:其中第15題10分,第16題12分,第17題16分,總共36分

15.(10分)

答案:(1)0.5(2)2s

解析:(1)因為L= a

所以a=10m/s2————————————1分

又因為F-μmg=ma

所以μ=0.5————————————2分

(2)F作用時:Fsin370-μ(mg-Fcos370)=ma1

a1=5m/s2————————————2分

撤去F時:μmg=ma2

a2=5m/s2————————————1分

設撤去拉力時物體的速度為v,則

解得v=10m/s————————————2分

所以 =2s————————————2分

16.(12分)

答案:(1)6m/s(2)1.6s(3)18.25m

解析:(1)因為h=

所以v0=6m/s————————————4分

(2)小球做平拋運動

因為x=v0t————————————1分

y= gt2————————————1分

所以tan530= =

所以t=

所以t=1.6s————————————2分

(3)s1= =2. 25m————————————1分

x=v0t=9.6m————————————1分

s2= =16m————————————1分

所以s=s1+s2=18.25m————————————1分

17.(14分)

答案:(1)2m/s2,0.5m/s2(2)4s(3)12.4m

解析:(1)設 小物塊加速度為a1

μmg=ma1

a1=2m/s2————————————2 分

設小車加速度為a2

F-μmg=Ma2

a2=0.5m/s2————————————2分

(2)設經過時間t1兩者達到共同速度v

v=a1t1

v=v0+a2t1

所以v=8m/s————————————2分

t1=4s————————————2分

(3)兩者共速後加速度為a3

F=(M+m)a3

a3=0.8m/s2————————————2分

共速前小車的位移為x1

x1= a2

x1=4m————————————1分

共速後小車的位移為x2

t2= t-t1=1s

x2=vt2+ a3

x2=8.4m————————————1分

所以x=x1+x2=12.4m————————————2分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