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物質燃料
一:生物質成型燃料是用什麼做的?
生物質成型燃料原材料來自農林廢棄物:如秸稈,花生殼,稻殼,木屑等資源進行無添加機械加工後成型為固體的塊狀或者是顆粒狀的燃料。
稻殼顆粒燃料也比較常見,由於原材料緊缺市場售價在600-700左右不等
木屑加工的種類以熱值高,灰分低頗受市場歡迎,但價格也高
雜木顆粒燃料市場售價目前在700-900左右/噸
松木顆粒燃料市場售價在800-1000左右/噸
樟子松顆粒燃料市場售價在1000-1200左右/噸
以上就是關於生物質成型燃料的詳細介紹,打字辛苦,如有更多問題歡迎咨詢我們,我們更專業。
⑵ 滬深兩市生物質能概念股有哪些
生物質能上游資源(原材料)上市公司:
玉米深加工上市公司:「汽車與人爭吃玉米」,國家近幾年內連續發布關於燃料乙醇項目調整或限制盲目擴張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美國燃料乙醇生產主要依靠玉米,通過轉基因技術和擴大種植面積,美國玉米產量近年增長迅速,目前有30%的玉米是用於燃料乙醇的生產。
1. 萬向德農(600371.sh),
2. 華冠科技(600371.sh),在國內率先擁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項最新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賴氨酸上市公司:
1. 榮華實業(600311.sh),賴氨酸(豆粕的替代品)新增產能最大的企業之一。
乙醇汽油上市公司:如果沒有補貼,每生產1噸燃料乙醇,企業將虧損1400元左右。
1. 豐原生化(000930.sz),公司已經形成乙醇汽油產業化的龍頭企業,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應單位。
2. 北海國發(600538.sh),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廣西國發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已具備燃料乙醇生產能力。
甲醇汽油上市公司:與乙醇汽油相比,甲醇汽油並不遜色,且成本更有優勢;生產1噸車用乙醇燃料約需3.5噸糧食和2.5噸煤,成本比成品油高得多,相當於車用甲醇燃料價格的兩倍多。乙醇市場售價4000多元/噸,而甲醇一般不超過2000元/噸,乙醇比甲醇貴一倍多。
1. 北大荒(600598.sh),公司具有年產10萬噸甲醇項目。
糖料燃油精上市公司:
1. 廣東甘化(000576.sz),利用甘蔗、玉米等可再生性糖料資源生產燃油精,成為汽油代替品。
2. 華資實業(600191.sz),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資源生產燃油精,成為純車用汽油代替品。
木薯乙醇上市公司:木薯是替代玉米的最佳選擇,原料優勢(生物特性好、種植面積廣闊、單產增長潛力大);酒精生產率高於其它作物;木薯乙醇生產的成本較低。只要國際油價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木薯燃料乙醇就能有較大盈利空間。
1. 海南椰島(600238.sh),公司擁有20萬噸木薯乙醇項目。
生物質能設備上市公司:
1. 華光股份(600475.sh),國內垃圾焚燒爐製造龍頭企業,在200t/d以上級別垃圾焚燒鍋爐市場佔有率第一。公司未來將加大對垃圾焚燒鍋爐、余熱鍋爐、生物質燃料鍋爐的技術開發力度。
⑶ 中石化在生物能源資源開發上有什麼貢獻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中國石化在生物航煤、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微藻、生物質潤滑材料等領域都有貢獻和突破。
生物航煤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成功
生物航煤的成功研製和應用,可謂「時勢造英雄」。2011年,歐盟計劃從2012年起針對在其境內飛行的飛機徵收環保稅。根據相關部門提出2012年研製成功生物航煤的要求,石科院從2011年起,用半年時間完成研究階段任務,確保1年之內研發出生物航煤生產技術並在工業裝置上生產出生物航煤。今年3月,海南航空使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生物航煤,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成功,標志著國產生物航煤正式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
我國燃料乙醇產業大發展也是「時勢所逼」——多年前我國亟待處理東北地區「陳化糧」,不得不另闢蹊徑,部分用來煉制乙醇汽油。
石科院車用乙醇汽油領域專家張永光透露,經過10多年產業建設,當前河南、安徽等10個省份已推廣燃料乙醇,其中5個省份100%使用摻混10%比例燃料乙醇的汽油,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分別與地方企業在東南沿海建設的多個乙醇廠正在興建。
燃料乙醇產業鏈形成,生產規模逐年擴大,「陳化糧」原料卻已用盡,怎麼辦?「我們著力建設『糖平台』,集中處理各類原料並轉化為生產燃料乙醇的糖類。2008年,中國石化參與投資建設廣西20萬噸/年木薯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廠投產。」張永光說。
據悉,上述非食用木薯可以在灘塗、鹽鹼地等不宜耕作地區生長,一株植株能產出25千克木薯。如今,原本被東南亞地區視為廢物的木薯成了香餑餑,促進了這些種植地區的經濟發展。
廢棄地溝油變成生物柴油
我國每年產出大量的餐廚垃圾,其中包含的地溝油,如果全部收集起來達500萬噸。
如何利用好廢棄地溝油?石科院成功開發超臨界甲醇醇解生產生物柴油的成套技術(SRCA技術)。該技術原料適應性強,可直接加工廢棄油脂,原料利用率高,產品質量滿足國家生物柴油質量標准要求。第一代SRCA生物柴油技術於2009年在海南建成6萬噸/年生物柴油國家級工業示範裝置,並一次性開車成功。
此後開發更先進的第二代生物柴油技術(SRCA-II)正在推向工業化應用。
2000年以來,世界生物柴油產業蓬勃發展。中國生物柴油產業由於缺乏特色原料的支持,發展艱難,一大批以廢棄油脂為原料建設的生物柴油廠,因為缺乏適宜的產業政策支持而難以推廣到應用市場,經營難以為繼。
石科院生物柴油專家杜澤學呼籲,相關部門應該參照乙醇汽油產業政策給予生物柴油適當的補貼政策,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生物質燃料的認可度。
微藻被用來生產油品等高附加值產品
1年可以收獲7次,干藻含油量在20%~30%,可在灘塗、荒漠、戈壁等地區用廢氣、廢水養殖……微藻,一種肉眼看不到的單細胞藻類,有望開啟石化行業節能減排、生物質高附加值產業的綠色之門。
「發展生物質能源要從源頭上解決原料問題。」微藻研究始於2010年閔恩澤院士的倡議,隨後研究領域往前後延伸,突破單一產油的藩籬。目前,石科院研發的微藻脫硝組合工藝嘗試把石化企業煙氣所含的氮氧化物當作微藻「飼料」,一方面支撐石化企業綠色升級,另一方面用微藻生產油品、保健品、化妝品、飼料添加劑等高附加值產品。
今年,石科院組織完成國內首個產油微藻藻種庫建設,入庫的90株產油微藻是從我國南方淡水區、西北沙漠地帶、所屬海域等代表性水域採集的1000餘株微藻中遴選的含油品種;完成大規模養殖微藻的技術儲備,並將微藻脫硝組合工藝技術推向中試規模,為微藻生物技術的實用化奠定基礎。
生物質潤滑劑助推環保施工
「礦物油為基礎的潤滑劑進入自然界,對地下水產生影響,而生物質潤滑劑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在生物降解的標准試驗中,生物質潤滑劑20多天就可完全降解。」石科院生物質潤滑劑領域專家段慶華專家說。
潤滑劑在農業收割機、城市地鐵建設、水上運輸工具等領域使用廣泛,容易進入自然界,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使用生物可降解潤滑劑非常必要。
石科院研究人員主要採取脂肪酸改性等手段,改變材料的低溫性能及提高其抗氧化安定性、水解安定性,研製的液壓油生物降解率超過90%,熱軋油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潤滑脂氧化安定性較好,抗磨添加劑具有抗磨性、減摩性、降凝性和分散性。目前,采棉機潤滑劑、熱軋油已實現工業生產,並在棉花採收機等農用機械和熱軋裝置等鋼鐵行業應用。
段慶華預測,生物質潤滑材料3年內有望在城市地鐵施工項目推廣,5年內有望在農用聯合收割機、水上交通工具等領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