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必修一物理筆記

高中必修一物理筆記

發布時間: 2025-10-02 14:27:36

⑴ 高2010物理詳細筆記

1.力的合成Ⅰ
一、對教材的認識
(一)總體認識
本節是高中物理必修課的第五節,是學生在初中從未接觸過的全新內容。等效觀點、力的合成等內容,學生都感到別扭。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力的合成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中,對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平衡、動量定理、動能定理的理解和應用都無從談起。如果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掌握不好,後續課程中的合成、電場磁場的疊加就不能得心應手。這節課前接三種常見的力,後啟力的分解和力學的一些重要定律的應用,因此這節課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上好這節課決定了高中物理是開門紅,還是開門黑。
(二)對「力的合成」教材本身的認識
1、從本節課教學目標上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理解:
①知識內容目標:a)理解合力與分力的概念。
b)掌握力的合成。
c )會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
②物理思想方法培養目標:樹立等效觀點,建立等效思想,這是非常重要的處理問題的思想,有利於理解交流電有效值。
③能力目標:這節課有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理解問題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④德育目標:可以實現實事求是、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作畫法求合力要規范,可以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2、從該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的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來看:
①牛頓第二定律中的加速度是合力產生的加速度,動量定理的沖量是合外力的沖量,動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外力做的功,物理平衡的平衡條件是合外力為零,所有這些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都是以力的為基礎的。設想把力的合成這一節去掉,整個力學還能進行下去嗎?
②分解和正交分配是利用等效代替的思想解決問題,但這離不開平行四邊形定則,更重要的是正交分配的歸宿是為了求合力。
③本教材還可以為以後理解運動合成、場的疊加奠定基礎。
④力學之所以難,就在於矢量太多(中學物理中一共10個,力學有8個),善於並掌握好矢量的計算,是突破力學難點的一個關鍵問題。
3、從教材大綱和考試說明來看:
這部分教材都定格B層次要求,在考試中也經常出現,例如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高考內容都有這方面的考查。這是命題者對該節內容重要性有足夠認識後的一個必然結果。
4、從教材重點、難點來看:
因為學生習慣於代數運算,產生定勢思維,所以對矢量運算特別不習慣,不易接受。因此在作用效果相同的基礎上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系,理解平行四邊形定則,是教材的難點。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探索應用是教材的重點。所以,無論從課堂講解,還是實驗的設計操作、習題練習、課後作業等,都應圍繞平行四邊形定則展開。
5、教材編者意圖是:
力的概念與三種常見的力的之後就安排了力的合成,這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第一個嶄新內容。各種教材無論怎樣改革,都沒改變這一點,這就是編者要叢學習興趣上,從時間安排上,強調力的合成的工具和基礎地位,顯示了編者要搬開學生學習物理的第一個攔路虎的決心和對其重要性的認識。
二、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的認識
(1)矢量合成是重點也是難點,要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平行四邊形定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就要讓學生親自實驗探索,這是實踐出真知的要求,也是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
(2)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離開實驗物理就成為無源之水,實驗是學生接受物理知最符合認識規律的方法。
由於以上兩點的認識,應選擇實驗法進行教學,這是教材內容和認識規律的客觀要求。
(3)在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①動手操作;
②記錄數據和方法
③畫出兩個分力的圖示,合力的圖示;
④啟發比較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嚴謹認真團結協作的科學態度,有效地為突破教材重點、難點服務。
三、學法指導
高、初中學習方法差異很大,而力的合成又是中學物理第一個嶄新內容。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還要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勝利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①教給學生科學實驗的方法,如作用效果相同怎樣顯示,怎樣確定力的方向,以疑啟思,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②角學生處理實驗的結果並得出結論的方法,如合力與分力關系的二者圖示。
③練習鞏固總結,畫圖求合力得出夾角越小合力越大。
④通過課堂提問,啟發思考,激發興趣,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成就感;通過練習強化有意注意,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評價、鼓勵學生。重在讓學生弄懂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過程而不在於得出一個結果。
⑤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驗提問練習中,對基礎較差者設計簡單問題,並給適當的鼓勵。對學習較好或學習態度由好變壞的學生提問難度較大的問題,給予嚴格要求。學生課外動手做演示教具,合力隨夾角變化的情況,激發學生興趣和創造性。
四、教學過程的認識
(一)引出新課
通過「5+2=0」這一因校內外教育方向不一而產生互相抵消的現象,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時能否出現一個力效果與幾個力作用效果相同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出新課。時間大約3分鍾。
(二)新課教學
①講合力與分力的概念,讓學生舉例,並讓學生歸納總結合力與分力的等效代替特點,這樣可以增加學生是感性認識,很自然引出什麼是力的合成。時間3分鍾。
②力的合成:指出「求出能代替兩個分力的力的過程就叫力的合成」。讓學生舉出幾個例子說明什麼叫力的合力,並引出本節重點難點問題,怎樣去合成,怎樣去代替。時間約5分鍾。
③平行四邊形定則:
(1)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如何合成。
(2)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的合成方法的探索。
a)實驗儀器中要用的彈簧和橡皮條、細線、白紙木板,這些器材各發揮怎樣的功能?
b)合力與分力作用效果相同,怎樣去體現?
c)合力如何表示,分力如何表示?
d)合力、分力的關系與合力的圖示、分力的圖示之間的關系怎樣?
e)實驗應記錄些什麼?怎樣處理這些實驗記錄?最後得出什麼結論?
這樣,可以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變直接給出為實驗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科研方法,鼓勵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時間大約20分鍾。
④課堂練習總結出: a )合力可以小於分力。
b )合力可以大於分力。
c )合力可以等於分力。
d )兩分力的合力最大值,最小值。。
e )兩分力大小一定,夾角0~180時,合力如何變化?
f )兩分力的合力一定且兩分力相等,則兩分力夾角變化時兩分力如何變化?指導學生處理好學習知識與做題的關系,進行學法指導,貫徹全面提高的要求。
⑤布置作業: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減輕學生的負擔,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時間,作業量控制在一般學生15分鍾的時間,因此,作業為課後第二題和自作合力隨著分力的方向變化而變化的演示教具。

熱點內容
師德師風學生演講稿 發布:2025-10-02 15:04:09 瀏覽:184
高中必修一物理筆記 發布:2025-10-02 14:27:36 瀏覽:894
微生物的論文 發布:2025-10-02 13:19:43 瀏覽:54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10-02 12:54:48 瀏覽:398
高中生物必修三答案 發布:2025-10-02 12:46:48 瀏覽:877
保證書怎麼寫給班主任 發布:2025-10-02 12:15:06 瀏覽:400
書法教學設計 發布:2025-10-02 12:05:54 瀏覽:207
高考化學實驗專題 發布:2025-10-02 11:51:36 瀏覽:428
2017雲南數學高考試卷 發布:2025-10-02 11:26:01 瀏覽:546
考研英語一歷年真題 發布:2025-10-02 10:08:15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