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時區
地球自轉一周差不多24小時,這24小時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據觀察太陽升落發現的吧,具體原因好象沒有記載.此外中國古代也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各地都這么分,出現的時間並不一致。
在應用公歷中,由於發現世界時在各地的不統一性,於是,在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范圍作為一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范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准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5°到東經7.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准時。
「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於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
Ⅱ 地理時區怎樣計算
計算的區時=已知區時-(已知區時的時區-要計算區時的時區),(註: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
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例1:已知東京(東九區)時間為5月1日12:00,求北京(東八區)的區時?
北京時間=12:00-(9-8)=11:00(即北京時間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時間為5月1日12:00,求倫敦(中時區)的區時?
倫敦時間=12:00-(8-0)=4:00(即倫敦時間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時間為5月1日12:00,求紐約(西五區)的區時。
紐約時間=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紐約時間為4月30日的23:00)。(註:當算出的區時為負數時,應加上24:00,日期減一天,即從5月1日變為4月30日)。
例4:已知紐約時間為5月1日12:00,求東京的區時?
東京時間=12:00-[(-5)-9]=26:00-24:00+1天=2:00)即東京時間為5月2日2:00)。(註:當算出的區時大於或等於24:00時,應減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從5月1日變為5月2日)。
判斷新舊兩天,要看兩條線,一是人為日界線-180度國際日期變更線,二是自然分界線-當地時間為0點的地區經線。自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應減1天,比如你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當地時間是20日的00:30,當你自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後,你所在位置的當地時間是19日的00:30。如果是自東向西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則應該加1天。
Ⅲ 地理時區問題
該題是一道時區理解題。本次航班從紐西蘭(東十二區)起飛,飛往東十區的檀香山。顯然航線要向東跨國日界線。由於日界線以西為東十二區,以東為西十二區,根據區時問題的計算方法,西十二區的區時與東十二區相差24個時區(24個小時),即一天,西區的區時較東區「晚」,因而「減」去一天。即「向東跨過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
本次航班延誤10分鍾後,起飛時間變為2018年1月1日00:05,隨著航班飛行(不久),向東跨日界線後,日期減去一天,又變為2017年的12月31日。
Ⅳ 如何計算地理時區時間
時區的計算:用經度數÷15,如果除不盡,小數點後第一位四捨五入。如果是東經度版,計算結果就權是東時區。如果是西經度,計算結果就是西時區。
例如計算東經123°所在的時區。
123÷158.2≈8,東經123°屬於東八區。
相鄰的兩個時區,它們之間的區時相差一個小時。如果兩個地點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它們的區時相差幾個小時。並且東時區比西時區時間早。
Ⅳ 地理中的時區是什麼意思
因為從天文現象上說,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位於不同的經線上,就會有一個與其它經線不同的時間,稱為地方時,也就是說不同的經線擁有不同的地方時(同一經線上的地方時則相同)。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地球上兩個地方距離再接近,但只要在不同經線上,它的時間都不一樣,那麼會為日常的活動帶來極大的不便。想像一想,一個教室里有無數個時間,那會怎麼樣?所以做了一個統一的規定:地球上每隔15個經度劃分成一個區域,全球共360個經度劃分為24個區域,每個區域都使用區域內最中間的地方的時間作為本區域內統一使用的時間,這樣區域內各地使用的時間雖然與其真正的地方時不同,但誤差最大不越過半小時。這樣的區域就叫時區,全球共24個時區,每個時區內統一使用的那個時間,就叫區時。
Ⅵ 地理怎麼算時區
相差一個時區(經度15度)時間相差一小時.
簡單計算口訣:
1.同一個時區的相差時間用減法,
2.不同時區的相差時間用加法.
3東加西減.
例如東八區是8點,問東1區幾點.根據上面口訣1,算:8-1=7,相差7個小時.再用口訣三,東一是在東八西邊,減法.那就是8點-7=1點.
例如二,東八區是20點,求西6區時間:根據上面口訣2,算:8+6=14,那說明時間相差14個小時.再根據口訣三:20點-14=6點.
Ⅶ 地理怎麼求出時區跟區時
你是文科的吧?自然地理時區&區時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經度/15度=商……余數.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2)圖上計算: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4.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5.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R為某日日期,R-6月22日為該日與6月22日相差的天數,(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8.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9.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10.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11.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為相對高度,h為等高距,x為等高線條數.13.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14.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Ⅷ 地理時區計算方法
已知經度求該地所在的時區。
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余數小於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余數大於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
如已知某地位於145度e,用145/15,商數為9,余數為10>7.5,商數加1即為該地的時區數,所以該地位於東10區。再假如某地位於67度w,用65/15,商數為4,余數為5<
7.5,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則該地位於西4區。
Ⅸ 地理時區
東時區是正數,西時區是負數。
1、若兩地均為東時區或均為西時區,則用大號減去小號得時區差。
——大號和小號指的是時區數的絕對值。
2、若一地為東時區,另一地為西時區,則把兩地的時區號相加既得時區差。
——這里的時區號不指絕對值,而是時區的具體數值(區分正負)。
其實這兩句話指的數值不同,本來不應該放一起的,很容易混亂,所以我們要搞清楚的是數值代表的是哪種,根據題目具體問題具體解答吧,不一定要套得死死的。
比如,東八區(+8)和西十區(-10),就是第二種情形所指的相加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