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文綜

地理文綜

發布時間: 2020-11-19 12:09:56

A. 文綜地理答題主要考哪些方面的

從高考考生的答卷情況來看,每年試卷中都存在許多共性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知識掌握不準確。考生將一部分試題答錯了,其根本原因是對書上要求識記的知識掌握得不準確,以致運用時容易混淆。因此考生在復習地理知識時,應該牢牢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

應用知識欠靈活。從考生的試卷中可以看出,考生答高考文科綜合地理學科時,表現出對地理基本原理掌握不牢,應用地理知識欠靈活。雖然考題在書外,但理在書中。就是因為考生對原理掌握不清晰,所以導致考生在答題過程中思路混亂,隨意回答問題,想到哪就寫到哪。一道看起來不難的試題,考生想全寫對很困難。

審題不細,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去年高考中有好多題其實考生都可以得分,但就是因為審題不細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而失分。許多考生答了很多內容,但就是說不到采分點上,有一部分考生看題速度快,還沒等看清楚題意就馬上作答。以去年高考第37題為例,有的考生將37題的第2題表格中的城1和城2看顛倒了,寫答案的位置也完全顛倒,結果痛失12分。有的考生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也丟了不少分,比如要求考生寫加快或減慢,有的考生竟然寫成加慢。

錯別字多,字跡潦草。考生在去年的地理考試中錯別字多成為普遍現象,有的考生將昆侖山的侖寫成「倉或眾」,唐古拉山的唐寫成「塘」,把古寫成「谷」。高考評卷對地理學科有嚴格要求,地名中不允許出現錯別字,否則一分不給,外國地名可以同音。

有些考生答題時字跡潦草,不容易找到采分點,有的考卷甚至在經過電腦放大後也看不清楚,連成一片,這種情況就不能給分。針對高考答題錯別字普遍的現象,地理教師在平時教課時應注意板書的規范,並要求學生平時養成認真記筆記的好習慣。

畫蛇添足多寫答案。有的考生在答題時對自己所寫的答案沒有完全對的把握,因此想多寫出幾種答案,答題存在僥幸心理,心裡想,萬一哪個詞或者哪句話答對了就能得分。結果寫出的答案往往畫蛇添足,多寫出答案的意思恰恰與正確的答案意思相反,這種情況不能給分。針對這種情況,考生應認真審題,只寫出正確答案即可,千萬不要投機取巧。

B. 文科生怎樣才能學好文綜特別是地理。

對文科的六學科來說,文綜是最好提高成績的。你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按我的方法堅持下一定能達到200分以上。
文科的特點在文綜,我的經驗是這樣的:說實話 歷史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
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還有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在於1、有興趣2、記憶力強3、才是理解。前兩點都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而你解決了前兩點,第三點自然就解決了。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或中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

政治學科相對簡單 需要背誦的少 記住不難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題 掌握答題技巧就行

地理學科很活 但首先還是得背 只不過地理更注重歸納和實用。建議:1、按章節進行知識歸納整理並記憶,可參考歷史建議1;2、充分利用地圖冊,對應章節進行區域地理經緯位置、地形、氣候、城市交通、資源等等要素的觀察和記憶;3、多做區域分析題。

對於數學,我的方法是堅持每天做一張卷子,半張也行,以基礎題為主,特別有難度的可以放過,做一個類型就保證一個類型,高考基礎題很多,個別幾個難度大的不會也能100左右。

語文英語怎麼說呢 同樣需要背 語文的基礎知識點 英語的片語固定搭配等。

C. 2019年全國文綜地理考試范圍是什麼

6題看不完題目阿。
7題選d
上午10時,當甲地氣溫是17攝氏度時,根據氣溫垂直減率(海拔上升100m,氣溫下降0.6攝氏度),可算出h地氣溫應為8攝氏度(因為h地比甲地高1500m,氣溫應該低9攝氏度:17-9=8),而h地的實際溫度是12攝氏度,高了4度,顯然h地是由於受到「某高壓天氣系統中心」的影響溫度才會升高。「某高壓天氣系統中心」會使溫度升高,因而得出影響h地的天氣系統是「暖高壓」。副熱帶高氣壓就是屬於暖高壓,像熱帶沙漠地區就是常年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才炎熱乾燥。從圖中的比例尺可以算出h地到甲聚落應該大約是50km左右,從題干中交代:該天氣系統以每天約200千米的速度東移,可以算出「該天氣系統」每小時移動8.3km,上午10時到15時,相差5個小時,大約東移50km左右剛好移到甲聚落,所以15時該天氣系統影響到甲聚落,此時甲聚落的氣溫就應該是上午10時的17℃,和10點到15點所升高的溫度,以及受到暖高壓影響所增加的溫度(17+4=21℃)之和,因此應該是24℃。

D. 文綜三科里,為什麼地理最難,但是大家的平均分卻比政治歷史高呢

地理與政史相比,對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要求更高。入門較難。但地理的題型較少,知識點也較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建立了完善的地理知識體系,熟悉了地理的解題思路,地理還是比較簡單的。
可以說,高中理科基本是入門難,入門後提高容易。而高中文科基本是入門易,但提高難。
進了大學以後,地理的難度驟然增加,需要比較扎實的理科思維能力。

E. 文綜中的政治,歷史,地理各佔多少分值

地域差異…我同學有山東的他們政治100地理80歷史120

F. 高考文綜中(地理)怎樣學好

基本;首先是看懂圖,然後在把書上的知識點背了。
重點;把書上比較重要章節和地圖熟讀牢記。
補充;有時間的話可以經常去翻閱地理方面的書籍,地圖(比如:世界地圖,中國交通圖,或者本地區的區圖等等)。
方法;①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平時看圖,看書就像看電視一樣輕松。②要有聯想。盡可能的展開想像。(例如;書上寫到「遼寧鞍山市是我國一個很重要工業城市」)其他的什麼都沒說。這時候你就要想到鞍山市是我我國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工業城市。它得以發展的區位優勢有:靠進原料生產地;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持等,所以它它成了重要的工業城市。 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如由於生產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大;工業分布不合理等因素又制約了他的發展。 解決措施有: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分布;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等措施來解決 )
③廣泛的興趣。這里說的是看圖和看書的范圍要大,很多書的知識面都是很廣的,其中也不乏地理知識。(不健康的除外)比如看看報紙,看看一些有關地理的電視節目或視頻等,這些都是增加課外知識有效途徑,對我們的學習也很有幫助。

以上就大概這些。如果有什麼地方不懂或有什麼問題要問,可以來聯系我。
(以上這些都是我自己學習地理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幫一部分人。我不是專業人員,所以有難度的專業方面問題我也這能盡力而為)

G. 文綜都有什麼

簡稱「文綜」。指的是在中考中,政治、歷史(地理初二已考完)。在高考中,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的合卷(其中政治、歷史、地理三科佔分數的70%,其餘三科佔30%)。即「3+X+綜合」考試中的「綜合」「3」是指語數英,「X」是指「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其中一科,分數比重與語數英三大科相當,由考生自己選擇。若選擇的是政治、歷史、地理其中一科則綜合是「文科綜合」。與其相對應的是「理科綜合」。這樣的高考科目設置改革方案,意在引導中學生既要均衡發展,又能突出個性與特長,並藉此緩解中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 1999年2月教育部發出《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見》,並決定在廣東省試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開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序幕,從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 2005年全國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採用新課程,高考模式除個別省市可能會作些微調(如2005年廣西高考模式改為"3+小綜合"模式)外,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2006年陝西大綜合改成小綜合、遼寧為助學生減負也再分文理科,2007年山東高考更注重能力考察,擬用3+X+1,而且此方案有可能被江蘇借鑒。2008、2009年,據專家分析,為適應課改全國高考科目,文綜的考查方式可能還要變。

H. 文綜地理如何復習

1、規范書寫
卷面的書寫不必追求藝術性,但規范性是至關重要的,主要體現在:
①大小得體,賞心悅目
卷面書寫不同於藝術創作,字體大小應保持一致,大小得體。通過了解,高考卷面中出現字體大小不得體的情況可分為兩種:一是 寫的太小,就像螞蟻一樣,只佔格子的1/4,改卷老師不易讀懂;二是 寫出格,撇捺寫到旁邊或下面的格子里,視覺上不美觀。只有根據書寫空間做到大小相宜、得體、和諧,才能賞心悅目。
②恰當處理塗改,保持卷面整潔
在高考緊張的答題過程中,出現筆誤在所難免,出現這種情況後考生大可不必驚慌,寫錯了字或打錯了題只需要輕輕劃上一道就可以了,避免反復修改錯上加錯,出現大面積的修改,不要使用塗改液和魔筆去修改錯誤,要最大程度的保持卷面整潔。
③工整書寫切忌潦草,整體要美觀
面對考場上有限的時間,需要考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題量,重要的是冷靜沉著地完成。潦草的字跡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造成心裡緊張,影響了答題質量。但更為重要的是潦草的字跡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有可能因此降低閱卷老師給學生的平分,這樣的情況在高考綜合題的評分中表現尤為明顯。
④合理布局,字距間適當。
卷面的書寫尤其要規范,主體現在章法、字距、行距上,比如一個問答題,就一定要根據空間做合理的布局,行距、字距清楚。
⑤數字、字母、符號書寫要規范。
考卷中數字、符號、字母會頻繁出現,這些符號語言的書寫要特別注意規范,錯誤的、不規范的書寫很容易造成歧義,特別是形態上近似,容易混淆的數字、字母、符號尤其要交待清楚,否則很容易「搞錯對象」造成不必要的丟分。
2、認真審題
審題是答好綜合題的關鍵和基礎。地理綜合題往往在實際性、時代性的特點,體現新課程的思想,呼應課改。因此,這類題中固然有部分顯性條件可以較快讀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條件藏得
很深,需要仔細研讀材料,並結合所給圖示仔細推敲才能找到,這就要求考生理清層次和脈絡,找出問題關鍵所在。
先審文字材料和題干。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紹、概念介紹、事件的簡單經過和結果等,題干中則包含了所考查的具體問題,如自然地理特徵中的氣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徵中的區位分析、某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和解決措施等。只有準確審清題目,確定所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識點,才能從頭腦中提取出思路答題。
再審圖示材料。先搞清是考查區域圖的辯識還是示意圖的理解,是曲線圖的判讀還是結構式圖的填寫。以區域圖為例,區域地圖反映地理事件的空間分布,地理學科內的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在區域定位的基礎上,考查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考生對區域不能進行空間識別,就難以從區域圖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談不上解決相關問題了。如2005年天津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36題中出現的兩個地理區域,很多學生識別不出其位置、范圍,導致了解答該題失分較多。
最後,不管是文字材料,圖示材料還是題幹部分內容,審題時決不能截然分開,必須前後照應、反復推敲,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3、提取和解讀信息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表的形象、數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准:要注意區域的准確定位,如經緯定位、海陸輪廓定位、藉助主要的地理事物特 定位,從題干、地圖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題乾和設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並對其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其隱含信息。如2010年山東文綜卷中第32題(地
理環境保護)就是以區域等值線圖作為命題情境,所考查的內容比較基礎,如水污染、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的生態效益等,不僅在環境保護中有體現,也是必修教材中的常見內容。主要考查的就是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4、精準組織答案
在審清題目、定出所考區域、理清所要考查內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歸課本、檢索所學知識、整理答題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組織答案。如對區域工業發展條件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資源情況、農業基礎、勞動力因素、市場條件、交通運輸條件、技術條件、歷史基礎、政策因素等多個方面做作答。對水土流失、荒漠化、鹽鹼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去思考歸納。
當然,能否順利形成答題思路,主要取決於對主幹知識的理解、把握和應用,這幾年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地圖與空間定位、地球的運動、天氣與氣候、工農業生產布局、人口與城市化環境問題、國土整治與可持續發展等幾個方面。因此,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知識遷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I. 怎樣可以學好文綜(歷史+地理+政治)

首先是地理吧。
地理首先是要熟悉地圖,各種地圖,包括板塊,地形(山脈),氣候,風帶,農牧業分別,較出名的河流(在地理上有較大影響的河流,比如什麼分界線啊,灌溉等)礦產主要分布等等,在腦內讓多種地圖疊加,形成一個相對完備的地圖的體系。
其次,分析總結講過的農牧業,工業,種植業特色地區的特點,也不說要死記硬背,理解就可以了,要明白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有這樣的人文景觀,相對應的原因是什麼。(主要是應對那種給你個虛擬地區,給你一些這地區的自然條件然後讓你分析的題)
最後,關於地球方面的,那些什麼計算公式是必須得記住的,然後是培養自己的空間想像能力,實在想像不出來可以把自己身邊的立體的東西當地球來比比劃劃,這樣比較直觀。

歷史
我以前歷史課的時候,有次老師趕課,讓我們手也沒停過地做了一節課的筆記,感覺手都要斷掉了。。。其實到最後,那筆記也沒怎麼看過。。。
所以有的筆記就不用全記,重要的是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說來慚愧,知道高考我也沒有背下一個具體的時間只是知道大致的一個時間順序而已)發生的原因,導火索,人物或組織,地點,過程大致了解(如果是一些重要的會議,要知道它的內容和必須記住其中具有影響力的部分),結果,以及意義。

政治
政治首先是背那些原理,有了原理才有點,才能開始分析。其次總結主觀題的題型,什麼題型應該怎麼答,需要總結成一種條框。以後遇到同類的題可以舉一反三。然後要學會分析主觀題給你的材料,一句一句地看,一句一句地分析,看是不是有原理可以材料中的例子相聯系,用鉛筆在材料上按順序標上番號,簡單地寫出響應的原理。然後做題時再開始闡述。
不是所有題都需要分析地很多。有的題型主要是看原理,然後說材料中的哪句話怎麼怎麼地說明了這個原理。簡單地寫,不用花太多筆墨。

270天,時間還是有的~加油哦~如果自己在總結歸納是遇到困難可以請教老師或比較會歸納的同學,但最好還是自己琢磨一套適合自己,能在短時間里記住東西的歸納方法。祝你考得好成績哦~~~

熱點內容
英語基礎1 發布:2025-05-11 01:46:36 瀏覽:45
燕趙教育 發布:2025-05-11 01:34:11 瀏覽:24
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00:17:53 瀏覽:419
上海高中化學知識點 發布:2025-05-10 23:57:31 瀏覽:826
教師的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10 23:09:53 瀏覽:485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