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歷史
全稱:復旦大學
成立時間:公元1905年
學校地址:邯鄲校區位於中國內上海容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
楓林校區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醫學院路138號。
護理學院校區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路305號。
張江校區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825號(一號門)
B. 復旦的歷史學科有多強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5年的史學系,這是復旦最悠久的系科版之一。在這90多年的權發展歷程中,復旦歷史學科的建設不斷完善:在歷史學一級學科的帶領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等7個二級學科;原屬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專業,也獨立發展成歷史地理研究所。
復旦歷史學科的建設成果位於全國前列。1994年,復旦歷史系被教育部列入「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在最近的2017年學科評估中,復旦歷史學科獲得A+評級。
C.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衰落是否已是不爭的事實
(扯多了)世界中世紀史、英國史的話,從武大挖來的向榮老師當是學界一霸了,許明傑也是其門人;另外,夏洞奇的基督教史也是很火的課程,三北男的實力不可小覷哈!還有朱聯壁等高學歷的年輕老師。美國史由北大挖來的李劍鳴主持,顧雲深、談麗等老師;日本史,最大名鼎鼎的就是偉大的馮瑋老師,還有錢靜怡,這可不能忘了,哈哈哈~還有張翔老師,但張老師略低調;法國史較稀缺只有張智老師專攻?貌似。所以,世界史呈現出強勁地發展趨勢,但至於黃洋、李劍鳴、向榮所帶來的學術資源與力量能夠維持世界史學科復興多久,尚需要時間檢驗。
D. 上海復旦大學的由來、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4)復旦歷史擴展閱讀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的重要成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
E. 復旦大學歷史學怎麼樣
復旦歷史學這幾年的變化十分可喜,中國史、世界史齊頭並進,欣欣向榮~而不像北方一些所謂第一流綜合大學的歷史系行將就木~
歷史學系是復旦大學最為悠久的系科之一,1905年復旦公學高等正齋創設伊始,就在文科中開設有歷史學課程。1925年正式設系,時稱史學系。1937年隨校本部遷往重慶,1938春改為史地學系。1949年夏,暨南大學和同濟大學文學院並入復旦,由於地理教學力量較弱,其他院校史地也多分開設系,遂議決改為史學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因為得到江浙多所大學著名史家的加盟,復旦歷史系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系的教授,在中國史方面,有周予同、譚其驤、陳守實、胡厚宣、馬長壽、蔡尚思、楊寬等;在世界史方面,有周谷城、王造時、耿淡如、陳仁炳、章巽、田汝康等。還有當時已脫穎而出的中青年史家,如程博洪、張蔭桐、胡繩武、趙人龍、金沖及等。一大批學者匯聚於此,逐步形成了復旦歷史系自身的研究特色。如周谷城關於世界古代史及其他領域的研究,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周予同的經學史研究,陳守實的中國土地制度研究,胡厚宣的甲骨文研究,蔡尚思的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楊寬的先秦史研究,章巽的中國古代海上交通研究,田汝康的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海上交通和華僑問題、民族問題研究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建樹。如周予同先生所言,歷史系的發展要定位於「為復旦爭取學術地位」,正是老一輩學者的工作,奠定了歷史學系在復旦大學、在中國史學界的學科地位。
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點,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區史國別史專業占據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996年建立了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1997年成為中國國內首批五家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從1980年代後期起,原屬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和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先後獨立為歷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復旦大學歷史系則在歷史學一級學科之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歷史文獻學、當代中國史七個二級學科,各學科均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基於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安排的需要,基本學科架構主要劃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則不限於此。除此三者外,還按照專門史、歷史文獻學、西方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等上述二級學科方向進行組織。
進入2011年,隨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行新的學科目錄,原歷史學一級學科被拆分為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復旦大學歷史系將依照新調整的學科設置,根據自身傳統的學科優勢進行整合,努力在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個研究領域進一步開拓創新,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F. 復旦大學歷史系考研
復旦大學歷抄史學系始建於1925年,是國襲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考核中獲得優秀。
該系師資力量雄厚,研究專業方向齊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國內歷史學科中名列前茅。
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譚其驤、周予同、蔡尚思、楊寬、耿淡如、田汝康、金沖及等長期在該系任教。
歷史系學術委員會委員(2007-2010年)
章 清、金光耀、葛兆光、朱萌貴、黃 洋、巴兆祥、鄒振環、戴鞍鋼、吳景平、李宏圖、顧曉鳴
歷史系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7-2010年)
張海英、陳 新、戴鞍鋼、顧曉鳴、韓 升、鄧志峰、王立誠、趙立行、金壽福、後智剛、陳宗海
歷史系行政事務委員會委員(2007-2010年)
章 清、金光耀、朱萌貴、鄒振環、李宏圖、巴兆祥、高 晞、林 太、張海英、陳 新
G. 關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生
我哭,
個人感覺哪個前景都不會太好的,
三者選一,我個人認為歷史人文地理相可能好些。
因為我們正在大力提倡弘揚民族文化,歷史人文地理可能會受追捧的。
H. 復旦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8)復旦歷史擴展閱讀
復旦大學學科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復旦大學是中國首批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單位之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5個。
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0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9個。
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過三個「率先」。1923年,從金陵大學畢業的文學學士蔡樂生,進入復旦大學心理學院為研究生,標志著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開始,這在國人所辦的高等學校中是首開先河的。
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復旦大學率先在全國公開招收研究生,從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計招收、培養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復旦大學又在全國最早恢復研究生招生。
I. 復旦大學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復旦大學經歷近百年的沿革。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下設文、理、商三科以及預科和中學部。1946年學校遷回上海江灣原址。到1949年學校已設立文、理、法、商、農五院20多個系(科)。魯迅、郭沫若、鄒韜奮、老舍、竺可楨、馬寅初等著名學者曾到校演講或任教。
J. 復旦歷史系副教授徐沖現狀如何會被開除嗎
昨天晚飯,幾個朋友聚餐閑聊。起說歷史系小三門。聽得我們義憤填膺,眼淚旺旺,忍不住發上來讓大家見識見識。
男女主角嘛,一個辦公室的兩個男女教師中年情動,乾柴烈火。據說男的是歷史系男神,很受學生歡迎,平時特別紳士。小三嘛,辦公室同事,據說挺漂亮,不過也快40了,比年輕姑娘當然不如的。原配嘛,和男方是北大同學,戀愛結婚,感情也很多年了。
據說這兩家在尚景園是同層鄰居。兩個人中年情動,在辦公室沒忍住,回家後到尚景園,在正房眼皮底下勾搭上了。據說男方還有個兒子,哺乳期出軌。不過為了她,男方現在老婆肯定不要了,兒子現在才兩歲,男方也不要了。先是搬出去分居,現在起訴離婚。更過份的事是,這兩個人分別申請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錢,准備一起去日本。
正房沒辦法了,給系裡每個老師發了信了。正房的信我瞄了一眼,主要就這幾點:男方在孩子哺乳期與第三方出軌,搬到自家隔壁樓與第三方同居。在小區看見岳父岳母給自己帶孩子,帶著小三揚長而過。男方為盡早離婚,刺激女方和家人,逼迫其離婚。小三辱罵原配,男方毆打岳父。男方第一時間向同事單方面公布和老婆分居了,自訴是感情不和,很痛苦,要離婚,一直在系裡給自己造勢。在信里,原配認為小三出現之前,雙方感情沒有太大問題。一些小問題也不致於離婚。
然後為了盡快離,男主到法院起訴離婚。有擔當的男人為了追求真愛,也為了孩子考慮,一般都在財產上願意補償原配一點。這個男人不同,要求財產四六分,撫養費也不肯多出。出軌一年,一直不看孩子也不給撫養費。
男方最不地道的是明知妻兒沒有在上海沒有其它住所,還自行去退尚景園的房子,讓老婆孩子滾蛋。
跟很多青年教師一樣,孩子是集體戶口,孩子明年上復旦幼兒園需要爸爸出面。現在男方以此要挾原配,不離婚就不配合孩子明年上復旦幼兒園,也不開證明讓孩子上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