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練習冊答案
『壹』 物理八年級上輕巧奪冠練習冊答案網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聲音能靠一切( )、( )、( )物質作為( )傳播.在( )中不能傳聲。
2、人耳感覺到聲音的大小與發聲體的( )有關,還與發聲體的( ) 有關.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這里的高與低是指 ( )
A.音調高低 B.響度大小
C.音色好壞 D.上述都可能
4、在15℃的氣溫下,人對高牆喊話,能聽清回聲,人與牆之間的距離至少是 ( )
A.17米 B.大於17米
C.小於17米 D.無法確定
5.第一次測定聲音在鑄鐵里的傳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進行的:從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鍾,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鑄鐵管傳來的,管長931米;兩次響聲相隔2.5秒,如果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米/秒,求聲音在鑄鐵中的傳播速度.
6.在汽車行駛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車以54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汽車鳴笛,經3秒後,司機聽到回聲。此時汽車距山多遠?還需多少時間才能開到山腳下?(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米/秒)
練習答案:
1,振動,固體,液體,氣體,介質,真空 2.振幅,遠近 3.A 4.B 5.3908米/秒
6.487.5米,32.5秒
聲現象同步測試題
一、填空題
1.發聲體都是在 著,發聲停止的物體不再 。
2.聲音在15 ℃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
3.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而且也能在 、 中傳播。
4.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無給電交談,這是因為 。
5.魚能被它們喜歡的聲音吸引,這表明 也能傳聲,「土電話」利用的是
能傳聲的性質。
6.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 秒以上,人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
二、選擇題
1.下列關於聲音傳播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真空里傳播的慢
B.學生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C.真空不能傳聲
D.打鑼時,要使鑼停止發聲,只須用手按住鑼面就可以了
2.不能傳播聲音的是( )。
A.真空 B. 木頭 C. 空氣 D. 水
3.比較聲音在海水、鐵管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A.海水、鐵管、空氣 B. 鐵管、海水、空氣
C.空氣、鐵管、海水 D. 空氣、海水、鐵管
4.百米賽跑時,終點的計時裁判員正確的計時方法是( )。
A.聽到發令員的槍聲開始計時 B. 看到發令員的發令槍冒煙開始計時
C.聽到發令員的最後一聲口令開始計時 D. 看到最先起跑的運動員開始計時
5.關於聲音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切振動的物體都會發出聲音
B.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叫做振幅
C.物體振動的次數叫頻率
D.正常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每秒20次~2萬次
6.有一跟長100米的空氣鋼管,甲同學在一端敲打鋼管一下,乙同學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幾次響聲( )。
A.一次響聲 B. 兩次響聲 C. 三鎰響聲 D. 四次響聲
三、計算題
1.觀察者在看到閃電後5.5秒鍾聽到雷聲,問打雷處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2.拍手後0.5秒聽到對面牆壁反射回來的回聲,問人與牆壁間距離是多少?
3.把恰好設在海面下的鍾敲響,鍾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經過2.0秒,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問海水的深度?
試卷答案:
一、填空題
1.振動,振動 2. 340米/秒 3. 液體,固體 4. 月球上沒有空氣 5. 水,固體
6. 0.1
二、選擇題
1.A 2.A 3.B 4.B 5.A、B、D 6.D
三、計算題
1.1870米 2. 85米 3. 1500米
『貳』 8年級上化學和物理金階梯練習冊參考答案
8年級上來化學和物理金階梯自練習冊參考答案到「一點通教學網」 http://www.1ydt.com 有
採納哦
『叄』 八年級上物理基礎訓練答案
光沿直線傳播的前提是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光的直線傳播不僅是在均勻介質,而且必須是同種介質。光在兩種均勻介質的接觸面上是要發生折射的,此時光就不是直線行進了。
用波動學解釋光的傳播:傳播途中每一點都是一個次波點源,發射的是球面波,對光源面(一個有限半徑的面積)發出的所有球面波積分,當光源面遠大於波長時結果近似為等面積、同方向的柱體,即表現為直線傳播,實際上也有發散(理想激光除外)。比如手電筒發出的光有很明顯的發散。光源面越大,光的單色性越好,發散越不明顯。當光源半徑與波長可比擬時積分時的近似條件不成立,積分結果趨向球面波,即表現為衍射。
光是直線傳播(均勻介質中)的,但當光遇到另一界質(均勻介質)時方向會發生改變,改變後依然緣直線傳播。而在非均勻介質中,光一般是按曲線傳播的。以上光的傳播路徑都可以通過費馬原理來確定。
光、光源
光通常指可見光,即指能刺激人的視覺的電磁波,它的頻率范圍為:3.9×1014——7.6×1014赫之間。這只是整個電磁波譜中范圍極小的一部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講,光應包括頻率低於3.9×1014赫的紅外線和頻率高於7.6×1014 赫的紫外線。
發射(可見)光的物體叫做(可見)光源。太陽是人類最重要的光源。可見光源有熱輻射高壓光源(如白熾燈)、氣體放電光源(如霓虹燈、熒光燈)等。
熱輻射光源是利用熱輻射來發光的。由熱輻射理論可知,溫度越高,發光效率也越高。白熾燈是愛迪生於1879年首先試製成功的。他選擇熔點高的碳做材料,製成碳絲,密封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內,通以電流,碳絲就發熱發光。由於碳易揮發,工作溫度不能超過2100K。後來,選用熔點稍低於碳,但不易揮發的鎢做材料,工作溫度可達2400K,從而提高了發光效率。現代熱輻射的新光源有碘鎢燈、溴鎢燈,發光效率還要高。
氣體放電光源是利用電子在兩電極間加速運行時,與氣體原子碰撞,被撞的氣體原子受激,把吸收的電子動能又以輻射發光形式釋放出來,這叫做電致發光。不同氣體受激發光的頻率不同,利用這點可製成各種顏色的霓虹燈。
有的氣體放電光源,玻璃管中充的氣體受激發射的是不可見光。如水銀蒸氣在電場中受激發射的就是紫外線。我們可在玻璃管內壁上塗熒光粉,紫外線射到熒光粉上,再激發出可見光來,日光燈就是採用這一原理製成的。日光燈是電致發光和光致發光的綜合,它的發光效率比白熾燈好,但顯色性不好。現代新型的氣體放電照明光源有低壓鈉燈、高壓鈉燈等。
光源按發光原理分,除熱輻射發光、電致發光、光致發光外,還有化學發光、生物發光等。化學發光是在化學反應中以傳熱發光形式釋放其反應能量時發射的光;生物發光是在生物體內由於生命過程中的變化所產生的發光,如螢火蟲體內的螢光素在螢光素酶作用下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而發光。
光的傳播規律
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證明了這一事實。
撇開光的波動本性,以光的直線傳播為基礎,研究光在介質中的傳播及物體成像規律的學科,稱為幾何光學。在幾何光學中,以一條有箭頭的幾何線代表光的傳播方向,叫做光線。幾何光學把物體看作無數物點的組合(在近似情況下,也可用物點表示物體),由物點發出的光束,看作是無數幾何光線的集合,光線的方向代表光能的傳遞方向。這些概念顯然與光的波動本性相違背,但是如果我們所討論的研究對象的尺寸遠遠大於光的波長,而它的細微結構也不必十分嚴密考慮的情況下,由幾何光學得出的結論還是很好的近似。(應用波動光學,可以得到光的傳播問題的嚴密的解),由於幾何光學方法簡捷,在解決光學技術問題中,經常用到它。
幾何光學中光的傳播規律有三:(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已如上述。大地測量也是以此為依據的。(2)光的獨立傳播規律兩束光在傳播過程中相遇時互不幹擾,仍按各自途徑繼續傳播,當兩束光會聚同一點時,在該點上的光能量是簡單相加。(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傳播途中遇到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時,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折射定律。
光速
光(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目前公認值為C=299 792 458 米/秒(精確值),是最重要的物理常數之一。
17世紀以前,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認為光速是無限大的,宇宙恆星發出的光都是瞬時到達地球。伽利略首先對此提出懷疑,他於1607年在兩山頂間做實驗測光速,由於光速太大而實驗裝置又太粗糙,未獲成功。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利用天文觀測,首次測量了光速。1849年法國科學家斐索在實驗室里,用巧妙的裝置首次在地面上成功地測出了光速。1973年美國標准局的埃文森採用激光方法利用頻率和波和測定光速為(299792 485+1.2)米/秒。經1975年第15屆國際計量大會確認,上述光速作為國際推薦值使用。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米的新定義為「真空中光在1/299 792 458秒時間間隔內行程的長度。
這樣,光速已成為定義值,它的精確度為零。今後也無需再做精密測量了。而長度單位米、時間單位秒是通過這個定義值直接聯系的。
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光速不變原理。這與光速定義為一固定值是相一致的。不過迄今還有人仍在檢驗在更高的精確度下,光速究竟是否恆定。
除真空外,光能通過的物質叫做(光)介質,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小於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魚光"奇觀
海洋里的魚類,有很多能發出亮光。一般來說,能發光的魚類多居於深海,淺海里的魚類能發光的比較少。
魚類是依靠身體上的發光器官發光的。這些發光器官的構造很巧妙,有的具有透鏡、反射鏡和濾光鏡的作用,會折射光線;有的器官內的腺細胞,會分泌出發光的物質。
還有些魚是因為魚體上附有共棲性的發光細菌,這些發光細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發出亮光。魚體上發光器官的大小、數目、形狀和位置,因魚的種類而各有不同。大多數魚類的發光器官是分布在腹部兩側,但也有生長在眼緣下方、背側、尾部或觸須末端的。
有"探照燈"的魚
一支在加勒比海從事科研工作的考察隊,發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的魚,在它的兩隻眼睛之間有一種能發光的特殊器官。至今,這種魚只在1907年時在牙買加沿岸附近被捕獲過,那時當地的漁民把它叫作"有探照燈的魚"。
科學家已查明,這種奇特的魚生活在海洋170多米的深處,它的光源是一種特殊的能發光的細菌,藉助其"探照燈"這種魚能照亮其前方近15米遠。
燦爛美麗的月亮魚
如果你有機會站在南美洲沿海岸遙望夜海,那麼將會看到海面有許許多多圓圓的月亮般的魚,這就是月亮魚。
月亮魚個體不太大,每條約重500克左右,其肉肥厚豐滿,它的身體幾乎呈圓形,魚體的一邊,體色銀亮,並能放射出燦爛的珍珠光彩。由於它的頭部隆起,眼睛很大,很像一隻俯視的馬頭,因此也有"馬頭魚"別稱。
迷惑對方的閃光魚
閃光魚只有幾厘米長,它在水裡發光時,你可以憑借其光亮看清手錶上的時間。魚類專家們發現,它們是用"頭燈"發光的,在它們的兩眼下有一粒發出青光的肉粒,這是閃光魚用頭探測異物、捕食食物,並與同類溝通的器官。一群閃光魚聚在一起時,人們從老遠就能看見它們。
閃光魚主要生活在紅海西部和印度尼西亞東海岸。它們白天住在礁洞深海處,晚上就沿著海床覓食嬉戲。它們頭上的閃光燈平均每分鍾可閃光75次,遇到同類時閃光頻率會發生變化,受到追逐時,也有特定的閃動頻率,用以迷惑對方。
光怪陸離的五彩魚光
不同的魚會發出不同顏色的亮光,同一類的魚也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生活在深海里的魚安魚康魚,背鰭第一條鰭的末端有一個發光器官,能發出紅、藍、白三種顏色的光,像一盞小燈籠。它的腹部有兩列發光器,上列發出紅色、藍色和紫色的光,下列發出紅色和橘黃色的光。
生活在深海里的角鯊,能夠發出一種燦爛的淺綠色光亮。太平洋西岸的淺海里,有一種屬於蟾魚科的集群性小魚,它的身體兩側各生有大約300個發光器能發出奇異的光彩。在昂琉群島和新加坡島附近的海里,有一種小寶鈺魚,它的發光器官分布在消化道周圍,由於魚鰾的反射,這種魚就像看不到鎢絲的乳白電燈。
馬來亞淺海有一種燈鱸魚,能發出白中帶綠的亮光,很像月光反射在波浪上;此處的另一種燈眼魚,能發出星狀的光亮,看起來好像落在水裡的星星。
魚類所發出的光是沒有熱量的,是冷光,也叫動物光。它們發光的目的各不相同。魚安魚康魚發光是為了招引異性;松球魚遇敵侵擾時,會發出"光幕",用來迷惑敵人,嚇唬敵人,警告同類。更多魚類的發光,是為了照明,以便在漆黑的海水深處尋覓食物。
無影燈
無影燈,是一種先進的光源,它的外形是一個很大的燈盤,上面裝有許多射向各個方面的熒光燈,能把手術台所有的暗影都照亮,所以無影燈下就沒有影子了。這樣,醫生為病人做手術,視線就不會受影子的影響,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肆』 初二上冊物理練習題+答案
物理題:
1.下列光學現象中屬於光的反射的是:(C)
A.日食的形成; B.利用放大鏡看郵票;
C.平靜的水面上,映出橋的倒影; D.在岸上看池底變淺.
2.下列物體屬於光源的是:(D)
A.反射陽光的平面鏡; B.月亮;
C.放電影時所看到的銀幕; D.收看電視時看到的電視機屏幕.
3.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用它來傳遞信息,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不把遙控器對准電視機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鈕,有時也可以控制電視機,如圖1所示,這是利用:(C)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路可逆性.
4.光明是人們祈求的,但有時光也會損害人的視覺和身心健康,成為光污染。下列現象中會造成光污染的是:(B)
A.汽車車窗玻璃上貼太陽膜; B.城市建築大面積安裝玻璃幕牆;
C.晚上學習時用護眼台燈; D.用塑料薄膜建造溫室大棚.
5.彩色電視機呈現出的各種顏色都足由三種顏色混合而成的,這三種顏色是:(A)
A.紅、綠、藍 ; B.紅、黃、藍;
C.紅、綠、靛 ; D.紅、黃、綠.
6.一台激光器朝著月球發射激光訊號,經過2.7s後才接到從月球返回的信號,那麼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B)
A.8.1× 108m ; B.4.05 × 105km;
C.8.1×105m ; D.4.05 × 108 km.
7.光在水裡傳播的速度是:(B)
A.等於3 × 108m/s ; B.小於3×108 m/s;
C.大於3 × 108m/s ; D.以上答案都不對.
8.下列現象中不能說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B)
A.射擊時,常提到的「三點一線」; B.黑板上筆直的粉筆線;
C.夏天樹陰下的圓光斑; D.月食的形成.
9.如下物體中不是光源的是:(A)
A.月亮; B.螢火蟲 ; C.燭焰; D.太陽.
10.小華的寫字台上有一盞台燈。晚上在燈前學習的時候,鋪在檯面上的玻璃「發出」刺眼的亮光,影響閱讀。在下面的解決方法中,最簡單、效果最好的是:(C)
A.把台燈換為吊燈; B.把台燈放到正前方;
C.把台燈移到左臂外側; D.把台燈移到右臂外側.
11.在紙上剪一個很小的方形孔,讓太陽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麼地面上產生的光斑:(BC)
A.是方形的 ; ; B.是圓形的; ;C.它是太陽的像 ; ;D .是長方形的
12.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入射角是3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__
__60°____.
13.一朵月季花在陽光下呈現出十分耀眼的紅色,這是因為它 (反射紅光,吸收其他色光)
14.光在__同種均勻介質 _______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 3×108____m/s.在其他透明介質的傳播速度______小於___這個速度.
15. 周末的晚上,小明坐上爸爸開的卡車和媽媽一起去看望姥姥。在路上,小明打開駕駛室內的燈想復習功課。剛開燈,爸爸就說:「快把燈關掉,我看不清前面的路面了。」請你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作出正確的解釋。
答:開燈後,車前的玻璃就相當於一個平面鏡,把駕駛台內的景物都反射到司機的眼睛裡,使司機看不清車前較暗的路面的情況,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16.1.通過門縫往外看,眼睛離門縫越近,觀察到的范圍越大,這可以用光的( 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現象解釋.
17.在沙漠中趕路的人,有時正當非常口渴時,忽然一個碧波盪漾的大湖出現在眼前,當走近時,大湖消失的無影無蹤,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c )
A.光在沙漠中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B.光從雲上反射下來的緣故
C.光在不均勻的大氣層中發生折射的緣故
D.光在海水中發生折射的緣故
18.以下古詩句中可以用光的折射現象來解釋的是( A )
A.潭清疑水淺 B.池水照明月 C.一覽眾山小 D.萬徑人蹤滅
19.一個人面向正南方向站在陽光下,他發現自己的影子在身體的左側,現在的時間是( C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無法判斷
20.耳鼻喉科醫生頭上帶的反光鏡是( C )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凹面鏡 D.不能確定
21.在哈市第十屆汽車博覽會上,小明的爸爸買了一輛轎車.小明發現轎車的前面的玻璃都是傾斜的,並且在晚間行車時,爸爸從不把車內的燈打開,請你解釋其中的道理.
答:晚上行車需要打開車前燈.如果汽車的擋風玻璃都豎直安裝,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燈光會被迎面駛來的汽車的擋風玻璃反射回來,耀眼的光線會使司機睜不開眼;如果後面有車趕上來,後面車上的燈光也會通過本車豎直安裝的擋風玻璃形成明亮的虛像,妨礙司機的觀察;車內開燈照明時,來自車內人物的光線也會通過擋風玻璃反映到司機的視野里,使司機辨不清前方的景物.
把車內的燈打開,由於車內光線過亮,會對前方汽車的燈光造成影響,使司機無法分辨車外事物
22.有三煤大頭針,請你把它們插在一塊木板上,並使它們在同一直線上.想想看,你有幾種方法?簡述你的每一種做法及其道理.
答:3種
1.將一根大頭針插在木板上,放在燈光下,另外兩根插在影子中。
光在均勻介質中延直線傳播。
2.在木板上任插2根大頭針,調整視線,使兩根大頭針重疊,把第三根針插在兩針之間或後面,並使其看不見。
光在均勻介質中延直線傳播。
3.在木板上畫一條直線,把3根針依次插在直線上。
23.現有一個盛水的燒杯和一枚硬幣.請你設計一個能產生光現象的實驗
實驗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反映的物理規律:
答:1、把硬幣放在杯底,使眼睛剛好看不到
2、往杯倒水
觀察到的現象;可以看到硬幣了
反映的物理規律:光的折射
『伍』 八年級上冊物理同步練習冊答案(配人教版)
物理:八年級上冊(配人教版)(附試卷+參考答案)/同步學案 內容提要:
本同步學案是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物理》(8年級上冊)編寫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物理》(8年級上冊)的同步練習。
本書內容以《物理》(8年級上冊)教材的順序按章節編寫,每一節教學內容設有「課堂精講」、「典例精析」、「課時精練」、「走向生活」欄目。另外附有每章測試卷。
「課堂精講」是本節的基礎內容。「典例精析」以本節重點、難點為主,突出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規律的指引。「課時精練」以基礎和能力並重為目的,具有基礎性、典型性、綜合性、拓展性和遷移性。「走向生活」列出了與本節相關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列舉了一些能反映課程標准要求的習題,習題以聯系實際為主體。
「課堂精講」、「課時精練」、「走向生活」均附有答案,對於較難的內容有詳細的分析和解答過程。 物理:八年級上冊(配人教版)(附試卷+參考答案)/同步學案 目錄:
第一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三、聲音的特性
四、雜訊的危害與控制
五、聲的利用
第二章 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鏡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看不見的光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二、生活中的透鏡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四、眼睛和眼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一、溫度計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華和凝華
第五章 電流與電路
一、電荷
二、電流和電路
三、串聯和並聯
四、電流的強弱
五、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附錄一:測試卷
附錄二:參考答案
『陸』 初二物理練習冊答案
1、知識與技能:知道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和音色;知道聲調跟發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聽者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相關因素。
教學難點: 音調、響度的區別。
教學器材: 鑼、乒乓球、吉它、梳子、硬紙片、橡皮筋、刻度尺。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討論
教學設計:
引入課題: 復習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靠什麼傳播?
引入新課:介紹樂音——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雜訊是物體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放音樂,比較:同是樂音,也有區別,音調的高低、聲音的大小,同一樂器演奏同一樂曲,給人的感覺也不同。我們常稱為樂音的三要素。
新課教學:
音調:
實驗:彈奏1、2、3、4、5、6、7,讓學生感覺聲音的高低。
(1)音調:人們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
學生實驗:圖3-8、3-9.分組討論,物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
(2)影響音調的因素:
音調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頻率:物體在1 秒內振動的次數。
介紹常見物體的頻率范圍及其應用:A、人的聽覺頻率和發聲頻率。B、一些動物的聽覺頻率和發聲頻率。C、超聲波和次聲波。
響度
實驗:放錄音,調節音量,感受聲音的大小。
響度:人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
實驗:觀察發聲體的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體會在距離聲源不同距離處對聲音大小的感覺。
影響響度的因素:A、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B、跟聽者和發聲體的距離有關。介紹減小聲音分散,使聲音響度更大的辦法。
實驗演示、學生比較:響度和音調的區別。
音色:
實驗:播放(或演奏)不同樂器演奏的旋律,感知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特色。由於音色不同,人們能夠分辨出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三、課堂小結: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和音色;聲調跟發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聽者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四、課堂練習:練習討論:蚊子的叫聲與黃牛的叫聲相比,哪個音調高?哪個響度大?
五、作業布置: 完成本節課外作業。
『柒』 八年級上冊物理練習冊通用版答案諸位誰有
怎麼都愛問這些虛無飄渺的問題 你可以在網路知道上搜搜 有誰的類似答案能得到正面回答?給推薦網站的 那些都是腦殘~ 還有 要答案的都是初中生 孩子 不要這么小學會依賴 你看下 有幾個大學生 高中生來要練習冊或書的答案~~ 你可以自己總結下嗎 找幾個題型 發上來 定會有人幫你分析 如果想學習 就一步一步自己學 舉一反三, 不想學的話乾脆題也別做。要答案有什麼意義呢?
話也許不中聽 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