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美的皇後
Ⅰ 皇後是一國之母,在中國歷史上眾多的皇後中,最美的皇後是誰
這個最美的皇後我想應該是蕭皇後,隋煬帝楊廣的皇後,一生跟了六個男人,每個男人都是大佬級別的,不是皇帝,就是可汗,可謂之一生中唯一做的事就是陪伴君王之側,五十歲的時候還被李世民愛上了,十三歲的時候跟了楊廣,做了晉王妃,從此開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除了美麗,人家還有智慧,我猜了又猜,想了又想,當年宇文化及是不是因為蕭皇後才造反的,畢竟野史上有他倆的故事,曾經楊廣根本就不再喜歡他的皇後了,三十多歲的女人,放到宮中,寂寞兩個人都形容不了吧,然後的然後就跟宇文化及好上了,宇文化及為了得到蕭皇後就造反了,最後殺了楊廣。
歷史上能有這么多故事的女人應該只有蕭皇後一個吧,呂後也只有劉邦,武則天是沒搞定李世民才把精力放到了李治身上,所以說我覺得蕭皇後是歷史上最美的皇後。
Ⅱ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最美皇後,歷史上哪個皇後最美
趙飛燕,原名宜主,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後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後。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漢書》中對她的描述僅僅只有少數幾句,但關於她的野史卻有許多。
在中國民間和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Ⅲ 歷史上最漂亮的皇後
歷史上最漂亮的皇後是北魏中宮皇後蒙美姣!以下是她的個人簡介:
姓名:蒙美姣
容貌特徵:有著完美的面部輪廓,膚如軟玉凝脂,眉如遠山之黛,長而濃密的睫毛,直而英挺的鼻,薄而小巧的唇,好一副精緻絕倫的容貌。一雙桃花眼,巨乳肥臀,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其似海棠醉月,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里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
Ⅳ 在歷史上最美的皇後是
中國歷史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一個?西施夷光?三國貂蟬?王嬙昭君?楊家玉環?還是陳圓圓?虞姬?褒姒?蘇妲己?趙飛燕?李師師?
首先前三個人帶有很濃的政治色彩,間接的增加了她們的知名度,我想她們的這種美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她們的事跡和名聲上,不可全信,至於楊貴妃,在唐朝以胖為美這種審美觀的背景下,實在不好妄下評判。而後幾位,雖然不可否認的都是一等一的國色天香,但都只是吸引住了某些人的眼球,並不能完全說明她們的美貌被所有人認同。希臘神話裏海倫往城頭上一站,且不考慮站得遠的人看不看得清她的模樣,只說那城下的士兵一見海倫個個驚為天人,頓時覺得為這女的打十年特洛伊戰爭算是沒白打了。
那麼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出現過像神話故事裡那種通殺所有人的大殺器級別的美女呢?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我所讀到的史料中出現過一位,這個凌駕於四大美女之上的人就是蕭皇後。這里事先聲明,我說的不是楊家將里的蕭太後,那是宋朝遼國的,我說這位是隋朝楊廣的原配。
蕭皇後在做皇後之前的身份是公主,她的父親是南北朝末期的西梁孝明帝蕭巋。因為出生的年份是二月,根據當地的風俗認為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利,所以蕭巋就把她交給堂弟蕭岌收養。實際上,從後來的經歷來看,蕭皇後確實是命犯天煞孤星,不過她命中要克的是自個兒丈夫而不是老爹,這說明封建迷信偶爾也能瞎貓撞到她這類的個把死耗子。話歸正題,養父病死之後,蕭皇後輾轉由舅父張軻收養,早年過了一段貧困的生活。在她八歲那年,命運之神對她露出了微笑。當時,隋文帝楊堅發動了對陳朝的戰爭,帶兵的是他的二兒子晉王楊廣。陳國君主陳舒寶本著昏庸到底的精神,對隋朝大軍視而不見,反而鼓動大臣們陪自己一起腐敗,結果被楊廣順利消滅。至此,隋朝完成了全國統一。為了表彰楊廣,楊堅除了給兒子加官晉爵外,還下詔天下名門世家,統統將家中未出嫁女兒的生辰八字呈報朝庭,以便為年方二十一歲的楊廣選一個命理相配的王妃。誰知挑來送去,年齡相當的姑娘們這個不合,那個又相剋,最終唯獨剛滿九歲的蕭皇後的的八字與楊廣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於是選定了她。因為女方年紀大小,接入宮中後並未馬上成婚,楊堅之妻獨孤皇後對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婦十分喜歡,把她當成是自己的女兒撫養,並為她請了許多師傅,教她讀書、作文、繪畫、彈箏。聰明過人的蕭氏女學什麼象什麼,往往一點就通,四五年下來,她不但出落成一個明艷秀麗的小美人,而且知書達禮,多才多藝。
轉眼到了開皇十三年,受命鎮守揚州的楊廣到長安和蕭氏完婚。這一年,楊廣二十五歲,蕭皇後雖然剛滿十三歲,但是作為美女她已經達標了。楊廣**是出了名的**,對新婚妻子自然喜歡得不得了。更讓他高興的是,早年有個水平還算湊合的大仙給蕭美眉算過一卦:母儀天下!蕭美眉既然會母儀天下,那麼作為丈夫的他不就是皇帝了嗎?雖然現在太子是他的哥哥楊勇,但身在帝王家的他自然懷有當皇帝的志向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他把蕭美眉視為自己命中的福星,對她珍愛備至。可惜的是,他聽話只聽半句,算命先生在「母儀天下」四個字之後還有四個字——命帶桃花,意思就是說蕭美眉是當皇後在前,桃花劫在後,遲早要剋死個把「採花人」。
楊廣完婚後,很快拉攏宰相楊素等人開始了奪儲行動。偏偏太子楊勇又是個天生找死的主,爹媽花大價錢給他娶的大老婆太子妃元氏他愛理不理,卻把心思都花在偏房雲昭儀身上。結果元氏受不了氣,上吊自殺了。楊堅和獨孤皇後眼看自己省吃儉用攢的嫁妝錢打了水漂,一怒之下要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楊廣則乘虛而入,故意在母親面前極力裝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樣子,還有意作出疏遠蕭美眉專心政務的姿態;而聰明識體的蕭美眉也一本正經地與他配合,還不時到獨孤皇後那裡哭訴楊廣只顧政務冷落了自己。他們夫妻的一唱一和終於打動了獨孤皇後的心,終於廢除楊勇太子之位,把楊廣推上了太子寶座。這時距離楊廣與蕭妃完婚已經七年了,也就是說,這對頗有心計的小夫妻,在母親獨孤皇後前面整整演了七年的苦情戲。之後,楊廣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密謀,幹掉了幾個兄弟和老爹,提前登上了皇帝寶座。成為皇帝的楊廣不用再裝模範丈夫了,本著家花不如野花香的心理,他撇下蕭皇後,費盡心思征選新的美女入宮。別的皇帝是三宮六元,他一口氣在西苑修了十六院分別是:景明院、迎暉院、棲鸞院、晨光院、明霞院、翠華院、文安院、積珍院、影紋院、儀鳳院、仁智院、清修院、寶林院、和明院、綺陰院和降陽院。接著他從應征而來的天下美女中,選出品端貌妍的十六人,封作四品夫人,分別主持各院,並另外挑選三百二十名美女學習吹彈歌舞,次一等的則分為十人一組,分配到各處亭台樓榭充當職役。
蕭皇後是個特皮實的人,深知這個風流的皇帝丈夫,不會象他父親楊堅那樣氣管炎,自己也不具備獨孤皇後那樣的專制本事,皇帝擁有三宮六院成群嬪妃又素有古制;因此只好放寬心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隨機識趣了。其實,不能不說蕭皇後這是明智的舉措,位極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正因為蕭皇後的忍讓大度,所以沉緬於酒色的隋煬帝對她一直十分禮敬,自己享樂也不忘了蕭皇後。
注重了房事,自然就會疏忽國事。楊廣在位的十幾年間雖然征服了無數美女,卻沒有徵服李淵等幾個美男。在他第三次游興揚州之時,天下已經大亂。李淵、李密、竇建德等人紛紛舉兵,心灰意冷的楊廣決定遷都南京,不再回北方。這時,窺視皇位和蕭皇後已久的宇文化及率領禁軍造反,率兵進入離宮,剛滿五十歲的煬帝在寢殿西閣被縊殺。宇文化及早年曾對蕭皇後心存暗戀,幹掉楊廣之後,立即以她的兒子性命要挾,逼她做了自己的偏房,蕭皇後就成了宇文化及的姨太太。這時,在中原一帶起兵的竇建德,節節勝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擋不及,一敗再敗,最後帶著蕭皇後退守魏縣,並自立為許帝,改稱蕭皇後為淑妃。不久,魏縣又被攻破,倉皇退往聊城,竇建德率軍一路追擊,最後攻下聊城,殺死了宇文化及。作為勝利者的竇建德除了收繳宇文化及的金銀珠寶,還收繳了魅力不減的蕭皇後。雖說已經作了兩次寡婦,失去了兩任丈夫,但是蕭皇後的美艷姿容和高貴氣質卻從沒更勝從前。竇建德本著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把宇文化及的淑妃變成了自己的王妃,在樂壽地方縱情於聲色之娛,幾乎忘記了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
這時北方突厥人的勢力迅猛地發展起來,大有直逼中原之勢。原來遠嫁給突厥可汗和親的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後的小姑義成公主,聽到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又打聽到蕭皇後的下落,就派使者來到樂壽迎接蕭皇後,竇建德不敢與突厥人正面對抗,只好乖乖地把蕭皇後及皇族的人交給來使。蕭皇後在幾番轉折後,不想居然會移民到突厥。在國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無往不勝的利劍,一舉戳穿了突厥父子兩代元首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的心。荒唐地成了兩代塞北之王的皇後
然而,蕭皇後不是一般的紅顏禍水,而是骨灰級的紅顏禍水。十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太宗派大將李靖大破突厥,作為第五任丈夫的頡利可汗也丟了飯碗,幸運的是沒丟腦袋。蕭皇後再次作為戰利品被帶到了勝利者李世民的面前。世上如果有徵服男人的萬能鑰匙的話,我想蕭皇後就是了。此時的她已經四十八歲,而李世民才三十三歲,但是在看到她的第一眼起,李世民就被這個雲髻高聳、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的熟*女征服了。隨即,此時還十分勤儉節約的李世民為她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此次宴會到處張掛華麗的宮燈,桌上堆滿山珍海味,唐太宗以為這種場面已夠豪奢了,因此問身旁的蕭大美女:「卿以為眼前場面與隋宮相比如何?」。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還差得遠了!隋宮夜宴時並不點燈,而在廊下懸掛一百二十顆直徑數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設火焰山數十座,焚燒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晝,又有異香繞梁,如入仙境,每晚燒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車。對此,蕭皇後不便明說,只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
蕭皇後在唐宮中度過了十八年平靜的歲月,六十七歲時溘然而逝。李世民以厚禮將蕭皇後葬於楊廣之陵,上謚愍皇後。
這么一個女人,歷經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羅、吉利可汗和李世民六位丈夫,全全通殺,身上的標簽從幼*女、蘿*莉、少女、少*婦、熟*女、大媽一直換到大娘,但是她的魅力從未打折,面對男人可謂百戰百勝無往不利。在蕭皇後生活的時代,連變化相對緩慢的國號都換了梁、陳、隋、唐四個了,而她本人作為魅力女人的代言人身份卻能長盛不衰,古今中外幾乎無人能出其右。說她是中國歷史上最美的女人毫不為過。
Ⅳ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出名的皇後
中國最「拽」的六個皇太後
1.漢高祖皇後——呂雉
呂雉,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之妻,前205年,劉邦於彭城為項羽所敗,呂雉被俘,直至前203年放還,逐漸參與政事。前202年,劉邦稱帝,立呂雉為皇後。漢初年,呂雉助劉邦鏟除韓彭等異姓王,鞏固劉家江山。前195年,劉邦因楚漢戰爭時的箭傷復發而死,劉盈繼立為惠帝,尊呂雉為太後。惠帝仁弱,由呂後掌權。前188年,惠帝死,少帝繼立,因少帝怨呂後殺其生母,故被呂後所殺,另立常山王為帝。呂後先後掌政達十六年。
呂後是個很有野心的女人,她當政時,大封諸呂,壓制劉氏宗族。並迫害了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及趙王如意。其手段極其殘忍。個人生生活方面,他與辟陽侯審食其私通。盡管呂後史無好評,但她確實可稱得上是個政治家。
2.漢和帝皇後——鄧綏
鄧綏,今河南人。她是東漢名將鄧禹的孫女。她六歲開始讀書,十二歲已通《詩經》《論語》等書。家人戲稱為「女諸生」。
公元96年,鄧綏入宮,時年十六歲。因身材苗條,姿顏驚艷而得到和帝臨幸,封為貴人。後因巫蠱案發,陰皇後被廢,立鄧綏為皇後。
公元105年,和帝死,殤帝劉隆出生百天即位,鄧綏以皇太後臨朝。當時24歲,年青寡婦不便於大臣一起論事,遂起鄧綏之兄鄧騭為車騎將軍。殤帝在位9月而死。鄧太後立劉祜為安帝。安帝時年13歲,仍由太後臨朝。
鄧太後和呂後不同,她總體是遵漢朝法度的。在位時禁外戚弄權。並告誡其兄不得亂政。但公元121年,鄧太後死,時年41歲。鄧騭違背太後前言,弄權亂政,為安帝所敗,自殺而死。鄧太後生前立兩個小皇帝,都是為了便於「稱制終身,號令自出」。說明她還是有野心的。
3.北魏文成帝皇後——馮氏
馮氏,今河北冀縣人。她是漢族人,其姑母是魏太武帝的昭儀,她入宮隨姑母生活。公元452年,拓跋浚繼位為文成帝,馮氏被封為貴人,不久,立為皇後。
公元465年,文成帝死,拓跋弘繼位為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後。時獻文帝年12歲,丞相乙渾攬權,被馮太後設計誅殺。從此,她開始臨朝聽政。
馮太後銳意改革,與獻文帝和政治分歧,417年,獻文帝禪位,4歲的元宏繼為孝文帝。仍由馮太後執朝政。她實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北魏強大起來。馮太後生活也簡朴,不好華飾。但馮太後24歲守寡,不免有和男人私通的事,她還毒殺了獻文帝,受到史家非議。
總體說來,馮太後是個成功的政治家。史稱她「多智謀,能行大事」,「威福兼作,震動內外」。
公元490年,馮太後死,謚曰:文明太皇太後。史稱「文明皇後」。
4.遼景宗皇後——蕭燕燕
蕭燕燕,遼國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女兒。公元969年,遼景宗即位,立蕭燕燕為貴妃。971年,她生了皇長子耶律隆緒,冊立為皇後。由於遼聖宗仁弱,即位後,遼國刑賞,政務,用兵等,一決於蕭皇後。公元983年,景宗死,耶律隆緒繼為聖宗,年僅11歲,尊蕭燕燕為承天太後,臨朝執政。
蕭太後政治上重用漢人,加強統治力量;經濟上推行賦稅制,發展農業,保護商業,使遼國進一步封建化。外交上拉攏西夏,對抗北宋。宋太宗曾趁遼景宗之死征遼。蕭太後沉著不驚,擊退宋軍。1004年,遼宋訂立「澶淵之盟」,恢復和平關系。從此,雙方獲得一百年的休養生息的機會。
蕭太後是遼國著名的政漢家,史稱她「賞罰分明,將士用命,聖宗稱遼盛主,後教訓為多」。
1009年,承天太後死,時年57歲。謚曰:睿智皇後。
5.清太宗皇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孝端文皇後的侄女。1625年,她嫁給皇太極為妾。1638年,皇太極稱帝,立她為西宮庄妃,後來,她生了皇子福臨(即順治帝)。
1643年,清太宗死,順治繼位,時年只有6歲。尊她為皇太後,由多爾袞輔政,掌握實權。太後與多爾袞暗地通姦,通過範文程出面,說多爾袞功高,宜尊為皇父,所以順治尊他為皇父攝政王。太後為了維護兒子的皇位,下嫁攝政王,打消他奪皇位的念頭。
1661年,順治帝死,康熙即位,尊為太皇太後。她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政治手腕也很厲害,雖然在太後位時不是大權獨攬,但可以說是一個對清朝有貢獻的太後。
公元1688年,太後病死,時年75歲,謚曰:孝庄文皇後。
6.清文宗皇後——葉赫那拉·蘭兒
葉赫那拉·蘭兒,滿洲正黃旗人。1851年,她以秀女選入皇宮,時年17歲。那拉氏有艷色,能唱小曲。因此得到咸豐皇帝臨幸。封為貴人。1854年晉為懿妃,一年後,她生了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因此晉封為懿貴妃。
那拉氏在咸豐帝左右,常干預政事。咸豐帝死於熱河後,同治帝即位,她發動了祺祥政變,誅殺了顧命大臣肅順,載垣,端華等。開始垂簾聽政。同治帝死後,她又冊立五歲的載恬為光緒帝,繼續聽政。1881年,她毒死東宮太後,從此開始了她統治中國的漫長歲月。
那拉氏是個狠毒的女人,也是個很懂政治時局的人。她執政時,繳滅了義和團,戊戌變法等起義活動。也簽定了許多賣國的條約。她實際上統治中國長達半個世紀。
1908年,西太後死,時年74歲,謚曰:孝欽慈禧顯皇後。她死後的陪葬用了兩億兩白銀。
Ⅵ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最美皇後,你都知道誰
【第十名】孝庄文皇後(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
孝庄文皇後歷經三代皇帝,終身培育、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出色的女政治家。她有著雍容華貴,鮮艷動聽的表面,又流淌著蒙古族的血液,充滿了堅毅、決心和才智。表裡兼修,第十名與她,無可厚非。
【第九名】孝哀悊皇後張氏(1606-1644年)
孝哀悊皇後本名張嫣,樣貌非常拔尖美麗,一路從五千名女子中鋒芒畢露,被冊封為皇後。史載張嫣「頎秀豐整,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
【第八名】小周後(950年-978年)
南唐後主李煜最寵愛的皇後。據《南唐書》記載,小周後容貌美麗,神彩端靜,有才思,善歌舞,喜樂律,曾創造《擊蒙小葉子格》一卷。
【第七名】武則天(624年-705年)
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廣為人知。不過,拋開政治地位不談,武則天肯定算得上是傾國傾城的大佳人了。不然怎麼會讓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倆都如此寵愛她。在她14歲入宮時,李世民一見面就賜號「媚娘」,身形長相,可見一斑了。
【第六名】長孫皇後(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
文德皇後長孫氏,長孫無忌之妹,13歲時嫁給唐太宗李世民。史書曾記載,長孫皇後之才貌----「比齊越姜、匹宋逾子」。齊姜和宋子都是上古佳人,論才貌肯定是一流的。李世民登基後,長孫皇後明事理識大體,從旁輔佐李世民成為一代賢君,而長孫皇後也被稱為一代賢後。
【第五名】文昭甄皇後(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
甄宓,又稱甄夫人。初期嫁與袁紹次子袁熙,袁熙帶兵出外征戰,留下甄氏單身照料婆婆,袁氏敗亡後,曹操之子曹丕見其美艷動聽,便納為己有。
【第四名】東漢光烈皇後(5年—64年3月1日)
原名陰麗華,出生於富有家庭。劉秀對她敬慕已久,後嫁與劉秀為妻。據《後漢書》記載:陰麗華性情恭謹儉省,欠好賞玩珍品,不喜歡嬉笑戲謔。生性仁慈孝順,憐惜慈祥。可見是個表裡兼修的賢後。
【第三名】孝成趙皇後
原名趙飛燕,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後。她以嬌小美貌著稱,身形美艷,所謂環肥燕瘦,便指的是趙飛燕。
【第二名】孝文竇皇後(?—前135年)
信任我們對《佳人心計》里美麗仁慈的竇漪房並不生疏。竇漪房即孝文竇太後。竇猗房是一般的農家女,布衣身世。依託從眾的表面和國人的膽略聰明,成為皇後。
【第一名】呂太後(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呂雉,漢高祖劉邦的妻子。以勇敢凶惡的政治作風和手法為世人熟知。但評估起她的容顏,只可用驚為天人四個字來描述。
Ⅶ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十位皇後
第一:唐太宗皇後長孫氏(601-636),輔佐唐太宗創造了中國最強盛的時代。
第二:武則天(624-705),輔佐高宗,中宗,自己還當了中國第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第三:清朝孝庄文皇後(1613-1688),輔佐清太宗,世祖,聖祖三位皇帝,功勛卓著。
第四:西漢呂雉(前241-前180),中國第一位皇後,輔佐高祖,惠帝,幼帝,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第五:明太祖馬皇後(1332-1382),輔佐太祖成就帝業,賢惠仁慈。
第六:隋文帝獨孤皇後(543-602),輔佐文帝一統天下,成就帝業,開創盛世。
第七:漢武帝衛皇後(前150-前91),輔佐漢武帝打敗匈奴,成就霸業。
第八:遼景帝蕭皇後(953-1009),輔佐景宗,聖宗,稱霸北方。
第九:漢光武帝陰皇後(5-64),輔佐光武帝中興漢朝。
第十:晚清慈禧太後(1835-1908),輔佐文宗,穆宗,德宗,清除奸佞肅順,任用恭親王,曾國藩,左宗棠,雖仍未挽回局面,但還是盡力了。
Ⅷ 揭秘中國歷史上眾多皇後中最美的皇後是誰
明熹宗皇後:張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懿安皇後張嫣,字祖娥,小名寶珠,是明天啟元年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美女,被冊立為皇後。史載張嫣頎秀豐整,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
張嫣個性嚴正,很有皇後風范,是位能母儀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齒宦官魏忠賢和熹宗乳母mdash;奉聖夫人客氏兩人聯手為非作歹的行徑,經常數次在熹宗面前提起兩人的過失,更曾以身為皇後的地位處置客氏,因此造成魏忠賢和客氏對她恨之入骨,但因為張嫣是皇後,不同於其他嬪妃一般容易對付,因此兩人在背地裡造謠說,張嫣非張國紀之親生女兒,以混淆熹宗的視聽。明熹宗天啟三年。皇後懷有身孕,雖不知是男是女,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流產,此後張嫣一生未曾再生育。
張嫣頗具皇後風范,能母儀天下。她數次在熹宗面前提起宦官魏忠賢、熹宗乳母客氏的過失,曾親自處置客氏,使魏忠賢與客氏對她恨之入骨。天啟三年,張嫣懷有身孕,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流產,從此不能生育。張嫣還經常勸諫明熹宗能遠小人而近賢人。有一次,熹宗見張嫣手握書卷在讀,便問是何書,張嫣回答說:《趙高傳》。
明熹宗病危時,遺詔傳位於自己的五弟信王,即之後的明思宗朱由檢。明思宗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張嫣功不可沒。因此,明思宗即位後,尊封張嫣為懿安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