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地理位置
⑴ 雲南的地理位置及意義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是截至2013年為止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
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面積3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4.11%,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排名第8。總人口4596萬(2010年),佔全國人口3.35%,人口排名為第12名。下轄8個市、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
與雲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雲南3個鄰國是緬甸、寮國和越南。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
⑵ 雲南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西南
⑶ 雲南的地理位置是什麼樣子的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界於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東部與貴州、廣回西為鄰,北部與四答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省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
⑷ 雲南的地理位置
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
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雲南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臨遼闊的印度洋及太平洋。雲南省與鄰國的邊界線總長為4060公里,其中中緬段為1997公里,中老段為710公里,中越段為1353公里。
⑸ 雲南地理位置的特點
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
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雲南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臨遼闊的印度洋及太平洋。雲南省與鄰國的邊界線總長為4060公里,其中中緬段為1997公里,中老段為710公里,中越段為1353公里。 雲南省氣候特點
雲南地處低緯高原,由於大氣環流的影響,冬季受乾燥的大陸季風控制,夏季盛行濕潤的海洋季風,屬低緯山原季風氣候。
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高原氣候區共七個氣候類型。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 其主要表現為:
一是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 二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三是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
在我國,每個省的名稱,都有獨特的歷史地理淵源。雲南之名雖然出現得早,始於西漢,是全國省名中最早的一個, 但其最初為縣名,後為郡名, 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詔王為「雲南王」,「雲南」一詞才成為較大地域的名稱,元代正式設立了雲南行省後,正式成為省級行政區名稱。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朝在今祥雲雲南驛設雲南縣,屬益州郡。縣名來歷有二:一因山得名,即縣西北百數里有終日與雲氣相連的雲山,縣在其南,故名雲南;二因祥瑞徵兆得名。傳說漢武帝夢見吉祥彩雲現於白岩(今彌渡紅岩),縣在其南,故名雲南。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三路進軍南征,「殺高定,降孟獲,會師滇池」,改益州郡為建寧郡,繼而置祥雲郡,治所在雲南縣(今祥雲雲南驛),以今祥雲一帶為中心,轄青嶺(今大姚)、弄棟(今姚安)、邪龍(今巍山)、葉榆(今大理)、遂久(今麗江)、姑復(今永勝)。西晉時又合並了永寧(今寧蒗)和雲平(今賓川)兩縣。在300年裡,雲南縣一直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937年,南詔亡,段思平建大理國後設雲南瞼、品甸瞼。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雲南行省,改雲南瞼為雲南州,屬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雲南州為雲南縣,在今祥雲米甸一帶設土司世職12關長官司, 隸大理府。1914年, 因雲南縣名與雲南省名相重,借「彩雲南現,人以為祥」之意,改雲南縣名為「祥雲」。
雖然從「雲南」改稱「祥雲」已有80年,民間仍稱祥雲為「小雲南」,以有別於作為雲南省的「大雲南」。 歷史學家有充分理由稱今天的祥雲一帶為 「古雲南」。這不僅因為從公元前109年到1914年,這片土地以雲南稱謂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且,1964年在祥雲大波那出土的世界聞名的木槨銅棺說明,早在戰國時代,這里的人們就過著定居生活、使用銅器且冶煉和鑄造技藝已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了。1976年至1980年,又在距縣城23公里的禾甸先後出土了銅鉞、矛、釒尊、鋤、雞形杖頭等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早期遺物200餘件,為研究雲南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61年,考古工作者還從距祥雲縣城3公里的清華古洞內發掘出了新石器時期古人類使用的石刀、石斧。這更說明早在7000多年之前,這里就有了 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以磨光的石器作為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了。
雲南迄今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 除在滇池周圍的昆明、晉寧、安寧、 祿豐等地較為集中外,范圍更廣地集中在祥雲、彌渡、賓川、大姚、大理、洱源、劍川、永勝、寧蒗等歷史上雲南縣境內或相鄰地區(史家與「滇池地區」相對應,稱其為「洱海地區」)。這說明,歷史上的雲南縣和雲南郡在雲南歷史上舉足輕重。
從前109年漢武帝設雲南縣到1382年明太祖降雲南州為雲南縣的1491年間,歷史學家稱為「古雲南」和民間說的「小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距今祥雲城15公里的雲南驛。今祥雲城舊稱雲南城。《蠻書》記載:「今雲南城乃品甸,即品澹;亦曰澹瞼,亦曰波州、亦曰波大驛,皆一地也。」937年,大理國主段思平雖設品甸瞼,但與其同「級」並存的雲南瞼仍以今雲南驛為中心。
縱觀祥雲雲南驛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其2000多年的歷史中,其政治經濟地位是越來越下降,但它的名稱卻越來越受重視,包容性越來越廣,最終發展成為省級行政區的名稱。這一發展過程和演變現象,在整個中國所有省級行政區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⑹ 雲南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雲南省位於中國版圖的西南部,與四川、貴州、廣西、西藏接壤,與緬甸、寮國和越南為鄰。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
淺藍色虛線范圍即雲南省。
⑺ 雲南地理位置介紹,要詳細的
雲來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自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
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雲南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臨遼闊的印度洋及太平洋。雲南省與鄰國的邊界線總長為4060公里,其中中緬段為1997公里,中老段為710公里,中越段為1353公里。
雲南省氣候特點
雲南地處低緯高原,由於大氣環流的影響,冬季受乾燥的大陸季風控制,夏季盛行濕潤的海洋季風,屬低緯山原季風氣候。
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高原氣候區共七個氣候類型。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
其主要表現為:
一是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
二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三是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
⑻ 雲南紅的地理位置
雲南紅酒庄葡萄酒有限公司。該公司設立於昆明市經濟開發區,是通恆國際投資的新的釀酒生產線。
雲南紅酒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設立於昆明市,負責雲南紅葡萄酒的市場營銷,在全國設有7個分公司和14個銷售網點。
「雲南紅」酒業集團的主要管理者是香港通恆國際投資公司董事局主席武克鋼先生。武先生畢業於北京北方交通大學,70年代末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蛇口工業區工作過多年,曾任深圳蛇口工業區的副區長,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隨後,他赴美國密執安州大學做五年訪問教授,擔任雲南省政協委員,雲南海外經濟促進協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在他的領導下,「雲南紅」酒業集團通過七年的發展,匯集了一批管理、釀酒和銷售人材,組成了一支優秀的企業團隊。
「雲南紅」七年來經歷了一個高速穩健的發展歷程。從九七年的年生產不足七百噸,銷售額不到五百萬,利潤不到五十萬,到零三年的年產一萬噸,銷售額約二億,利潤約二千八百萬,擠身於中國紅酒品牌的前列。「
雲南紅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97年,是由香港通恆國際投資集團投資經營的集葡萄種植、釀造、銷售、研究開發及葡萄皮籽綜合加工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和產業化集團,也是目前雲南省外資投入農業產業化到位資金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大型項目之一。雲南的葡萄和葡萄酒產業是雲南省政府繼煙草工業之後重點扶持的又一經濟支柱產業。經過十年的打造,憑借良好的口碑和市場業績,「雲南紅」成為了西南地區最大的紅酒品牌,也是市場規模達到中國同行業前5位的公司。
正是看中了「雲南紅」優秀的經歷,2007年3月,與摩根、高盛等投行並列、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本集團之一——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exas Pacific Group)將其在中國投資的第一站選在了「雲南紅」,第一筆1500萬美元(約人民幣1.2億元)的投資資金使雲南紅走上了國際資本運作的道路。
雲南紅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克鋼先生曾在雲南紅未來十年規劃中說,規模化、上市和品牌國際化就是雲南紅未來三步走目標。過去10年,雲南紅實現了做產品、打市場、創品牌;而在新的10年裡,國際化是雲南紅新的方向,雲南紅將在國際化人才引進、技術力量更新、財務和管理上向國際化邁進。
⑼ 雲南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雲南在祖國的西南方,與貴州,廣西,西藏相鄰,與緬甸、越南等國家交界。
⑽ 求雲南的地理位置
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
與雲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雲南3個鄰國是緬甸、寮國和越南。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