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的發展

歷史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1-20 05:27:41

⑴ 百度的發展歷史

發展簡史:

從創立之初,網路便將「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作為自己的使命,成立以來,公司秉承「用戶至上」的理念,不斷堅持技術創新,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互聯網搜索產品及服務。

其中包括:以網路搜索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貼吧為主的社區搜索,針對各區域、行業所需的垂直搜索;以及門戶頻道、IM等,全面覆蓋了中文網路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

根據第三方權威數據,在中國,網路PC端和移動端市場份額總量達73.5%,覆蓋了中國97.5%的網民,擁有6億用戶,日均響應搜索60億次。

在面對用戶的搜索產品不斷豐富的同時,網路還創新性地推出了基於搜索的營銷推廣服務,並成為最受企業青睞的互聯網營銷推廣平台。目前,中國已有數十萬家企業使用了網路的搜索推廣服務,不斷提升著企業自身的品牌及運營效率。

為推動中國數百萬中小網站的發展,網路藉助超大流量的平台優勢,聯合所有優質的各類網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網路聯盟,使各類企業的搜索推廣、品牌營銷的價值、覆蓋面均大面積提升。與此同時,各網站也在聯盟大家庭的互助下,獲得最大的生存與發展機會。

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網路在業界率先實現移動化轉型,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機遇。通過開放地連接傳統行業的3600行,網路從「連接人和信息」延伸到「連接人和服務」,讓網民直接通過網路移動產品獲得服務。

目前,網路正通過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技術創新,推動金融、醫療、教育、汽車、生活服務等實體經濟的各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經濟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一家以技術為信仰的高科技公司,網路將技術創新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於互聯網核心技術突破與人才培養,在搜索、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水平。網路認為,互聯網發展正迎來第三幕——人工智慧,這也是網路重要的技術戰略方向。

網路建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網路研究院,廣攬海內外頂尖技術英才,致力於人工智慧等相關前沿技術的研究與探索,著眼於從根本上提升網路的信息服務水平。

目前,網路人工智慧研究成果已全面應用於網路產品,讓數億網民從中受益;同時,網路還將語音、圖像、機器翻譯等難度高、投入大的領先技術向業界開放,以降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門檻,進一步釋放創業創新活力。

作為國內的一家知名企業,網路也一直秉承「彌合信息鴻溝,共享知識社會」的責任理念,堅持履行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成立來,網路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先後投入巨大資源,為盲人、少兒、老年人群體打造專門的搜索產品, 解決了特殊群體上網難問題,極大地彌補了社會信息鴻溝問題。

此外,在加速推動中國信息化進程、凈化網路環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學生就業率等方面,網路也一直走在行業領先的地位。2011年初,網路還捐贈成立網路基金會,圍繞知識教育、環境保護、災難救助等議題,更加系統規范地管理和踐行公益事業。

今天,網路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在2016年MIT Technology Review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中,網路的排名超越其他科技公司高踞第二。

而「亞洲最受尊敬企業」、「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中國互聯網力量之星」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的獲得,也無一不向外界展示著網路成立數年來的成就。

網路從不滿足於自身取得的成績,也從未停止發展的步伐,自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截至2015年,網路的市值已達 800億美元。

如今,網路已經發展成一家國際性企業,在日本、巴西、埃及中東地區、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建立分公司, 未來,網路將覆蓋全球50%以上的國家,為全球提供服務。

多年來,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率領網路人所形成的「簡單可依賴」的核心文化,深深地植根於網路。這是一個充滿朝氣、求實坦誠的公司,以技術改變生活,推動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己任,正朝著更為遠大的目標而邁進。

(1)歷史的發展擴展閱讀:

網路大事記:

1、2000年

李彥宏創建網路,夢想啟航。

推出獨立搜索門戶.com,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2001年

推出獨立搜索引擎,直接服務用戶,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2002年

實施「閃電計劃」,中文搜索體驗超越google。

4、2003年

網路超越Google,成為中國網民首選的搜索引擎。

網路發布圖片搜索、新聞搜索。

網路貼吧上線,後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社區。

5、2004年

成為億萬中國網民首選的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市場居於明顯領先地位。

中國手機用戶達2.7億,推出網路WAP搜索,手機上也能使用網路。

6、2005年

開放首頁一周救助海嘯受難人民。

推出 「網路知道」。

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創造了中國概念股的美國神話,首日股價漲幅達354%。

7、2006年

網路上線,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網路全書。

8、2007年

《INTERNET GUIDE 2007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網路的用戶到達率達到80.79%。

網路首頁從「網路搜索」改為「網路一下」。

9、2008年

網路入選FT《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網路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填補中國互聯網企業該領域空白。

上海研發中心成立,啟動創新「阿拉丁」模式。

10、2009年

推出 「框計算」技術理念
正式遷入新辦公和研發大樓「網路大廈」,開啟嶄新夢想。

11、2010年

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網路視察。

網路十周年,李彥宏發布未來十年三大願景。

網路鳳巢成功切換,Q1業績大幅增長。

網路輸入法正式上線 10年搜索技術積累作強力後盾。

網路成為互聯網首個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創立愛奇藝。

12、2011年

網路網頁搜索市場份額達83.6%再創歷史新高。

3.06億美元戰略投資去哪兒。

網路知道合作開放平台上線。

網路領跑雲計算 獲發改委專項最高支持。

13、2012年

成立LBS事業部,向移動業務轉型。

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網路調研。

14、2013年

收購糯米。

建立IDL(深度學習研究院)。

19.1億美元收購91無線。

15、2014年

網路糯米整合完成,布局O2O。

發布網路錢包,打通移動生態閉環。

網路發布大數據引擎,首次對外開放大數據能力。

網路建立美國研發中心,任命吳恩達為首席科學家。

網路發布葡語搜索,技術創新受最高領導人認可。

網路地圖市場持續保持第一,市場份額差距拉大。

網路Q3移動營收佔比突破36%,移動流量首超PC。

網路雲計算(陽泉)中心正式啟用。

2014移動應用分發市場,網路前三季市場份額居首。

網路投資Uber,開啟中美互聯網合作新模式。

16、2015年

網路十五周年,李彥宏發表演講:始終相信技術的力量。

李彥宏兩會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

網路糯米發布「會員+」戰略,3年追投200億顛覆產業格局。

網路啟動"航母計劃" 將對投資者開放優質資產。

讓搜索「秘書化」,度秘亮相網路世界大會。

網路成為中國市場Windows 10搜索引擎。

網路宣布與攜程達成換股協議。

網路中信聯合發起百信銀行,開創「互聯網+金融」新模式。

網路聯合安聯高瓴發起互聯網保險公司,「互聯網+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網路地圖領跑行業,超70%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烏鎮互聯網大會:國家領導人點贊無人車。

攜手國金證券,網路拿下互聯網金融「三板斧」。

17、2016年

網路機器翻譯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成最普惠科研項目。

網路發布智慧汽車戰略。

網路宣布業務架構重組,成立「網路搜索公司」。

網路地圖宣布國際化戰略,年底覆蓋150個國家。

網路入選全球50大創新公司,人工智慧專利超1500項。

網路大腦AI平台正式發布。

網路成立「百金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網路創建獨立風投公司,新成立的網路風投將專注於人工智慧,以及AR、VR等下一代科技創新項目,集中投資於早期項目,第一期基金規模將達2億美金。

網路推出醫療大腦,正式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醫療健康行業。

網路成立網路資本(Bai Capital),一期基金規模200億元人民幣。

18、2017年

網路與河北省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將雄安打造為AI-City智能城市新標桿。

網路與華為、小米分別達成戰略合作。在「軟硬結合」的AI思維下,網路將持續發展更多合作夥伴。

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名單公布,網路主導建設自動駕駛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2017網路世界大會召開,網路宣布2018年將量產無人車,同時網路首款標桿性人工智慧硬體產品raven H面世。

網路發布了集搜索和信息流雙引擎於一體的手機網路10.0,引領新移動時代的新交互體驗。

網路矽谷第二個研發中心正式運營,網路西雅圖研發中心也同時成立,這標志著網路在北美核心技術圈的布局初步完成。

網路舉辦全球首個AI開發者大會,首次發布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的整體戰略、技術和解決方案。會上陸奇表示,網路將「All in AI」。

李彥宏乘坐無人車輛開上五環,收到無人車歷史上第一張罰單。四個月後,北京自動駕駛新規出台。

成立不足9個月的網路信息流業務日活躍用戶破億。在搜索+信息流」雙引擎強力推動下,信息流迅速成為國內又一個超級應用。

網路與中國農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通過AI Fintech聯合創新,雙方將共推銀行業進入智能金融新時代。

網路發布新使命: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見證下,網路與德國博世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網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網路推出Apollo(阿波羅)自動駕駛平台,向汽車行業及合作夥伴提供了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台。這是全球范圍內自動駕駛技術的第一次系統級開放。

網路在人工智慧領域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超過2000項,國外專利申請數百項。專利布局幫助網路搶占技術制高點。

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網路牽頭籌建的中國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17年十大突破技術,網路憑借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登上榜單,包攬人工智慧所有獎項。

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加盟網路,出任網路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網路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參加《最強大腦》,對戰三位人類選手二勝一平未嘗敗績。

參考資料:

網路-網路(網路公司)

⑵ 中國鐵路歷史發展史

19世紀,中國繼日本及印度之後成為第三個修建鐵路的亞洲國家。1875年,英國在上海鋪設了14.5公里長的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

受「師夷長技以治夷」思想影響的「洋務派」清政府官員還是被迫接受了鐵路,於1881年建造了第一條清政府主張興建的官辦鐵路——唐胥鐵路。

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提出了宏偉全面的鐵路建設計劃,設計了連通全國的3條主要干線,總長20萬公里。

1950年代初,新中國政府決定填補西部地區的鐵路空白,開始建設成都到重慶的成渝鐵路,1950年6月開工建設,1952年6月通車,成為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大秦鐵路建於1985-1997年,是中國唯一一條煤炭運輸專線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鐵路。京九鐵路,又稱京九線,是一條從北京通往廣東深圳的鐵路。

2008年中國擁有了第一條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截止至2016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65%以上。

(2)歷史的發展擴展閱讀:

自從中國的高鐵網路建成之後,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春節等一些大型節日中,高鐵更是為廣大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中國內地,還有著很多貧窮與落後的地方,在高鐵網路全面建成之後,在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必將讓中國的經濟再次騰飛。

從世界歷史上來看,鐵路運輸對於兵力運輸意義重大。而在中國高鐵網路出具規模的今天,想要集合十萬大軍,所需要的時間不超過半天。

⑶ 歷史發展的趨勢由什麼決定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決定了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生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亦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從過程上看,這一規律表現為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總是從基本相適合到基本不相適合,再到基本相適合;與此相適應,生產關系也總是從相對穩定到新舊更替,再到相對穩定。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這種矛盾運動循環往復,不斷推動社會生產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逐步走向更高階段。

(3)歷史的發展擴展閱讀: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首先,這一原理在人類思想史上徹底否定了以「道德說教」作為評判歷史功過是非的思想體系。

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生產力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准」。其次,這一規律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這是我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的科學依據。最後,這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保持自己先進性質和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客觀依據。

⑷ 中國的歷史發展順序是什麼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共計37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4)歷史的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

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歷史朝代名歷史朝代名(6張)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⑸ 我國歷史的描述,大概描述一下發展歷程...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經過漫長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近代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

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歷史王朝簡記: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就此完。

(5)歷史的發展擴展閱讀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物證,可將中國歷史(炎黃文明)劃分為十個紀:

炎黃、虞夏、商周、齊楚、秦漢;

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黃紀: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約兩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紀)。以農業社會、母系社會末期、銅石並用時代、父系社會初期為准。炎黃紀已經出現私有制、商業、戰爭、奴隸。

二、虞夏紀:以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為代表,約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紀)。二里頭文化兜底:以青銅器時代初期、雙輪車、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標志為准。傳說時代的顓頊、帝嚳、堯、舜、禹或可研究納入本時代故事集。

三、商周紀:青銅器時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為典型代表。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國人暴動為本時代三部曲。約八百年。

四、齊楚紀:銅鐵並用時代,約六百年。以齊楚為代表的眾多周邊族群勢力(分別代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大規模融入華夏,為最終形成漢族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潰、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東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商鞅變法、長平之戰等等重要歷史故事。

五、秦漢紀:鐵器時代初期,中國進入帝制時代。以大一統、書同文為時代口號,史記、漢書為時代標志,蔡倫改進造紙術更具有劃時代意義。有秦並六國、大澤鄉起義、楚漢相爭、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筆從戎等重要歷史故事。

六、魏晉紀。亢龍有悔,黃巾起義,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十六國走馬,南北朝並立。

七、隋唐紀。鳳凰涅盤,盛世隋唐,隋文科舉,大乘玄奘,貞觀天可汗,則天女皇帝。(隋文帝……)

八、宋元紀。天下一家,地獄天堂,文明臻極,野蠻大成,華夏之殤無盡痛,上帝之鞭驚啟蒙。(借用歐洲文藝復興之意)(十字軍東征、蒙古西征、巴格達百年翻譯運動……)

九、明清紀。黃粱石頭,南柯紅樓,千載遺夢,百年屈辱,金粉帝國,罪惡毒瘤,極權桎梏瓜藤獄,十萬成就皆嫁衣。(紅樓夢……)

十、共和紀。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辛亥,北伐長征,民國共和,抗戰翻身。

考資料:網路-中國古代史

⑹ 7-11的歷史和發展

1927年7-ELEVEN(7-11)連鎖便利店的前身Southland Ice Company創立於美國德州達拉斯(Dallas, Texas),主要業務是零售冰品、牛奶、雞蛋版。1946年,南方公權司(The Southland Corporation )將營業時間延長為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於是誕生了「7-ELEVEN」。
1964年
7-ELEVEN開始特許加盟(FC)經營。1973年,日本伊藤洋華堂公司(Ito Yokado)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地區性特許加盟協議,日本第一家7-ELEVEN店開業。
1987年 美國南方公司多元化擴張失敗,並在3年後申請破產。1991年,伊藤洋華堂購買了這家公司73%的股份,成為美國南方公司最大股東。1999年4月28日,美國南方公司正式改名為7-ELEVENINC.。

⑺ 北京發展歷史

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

1949年1月,在原國民黨時期20個區的基礎上臨時劃定32個區,4月將32個區合並為26個區,6月接管任務完成後調整為20個區。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1956年3月9日,撤銷昌平縣,將昌平縣所屬行政區域(高麗營鎮除外)劃歸北京市,並命名為昌平區。將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長店、北皋、孫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葦溝等7個鄉歸北京市。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銷懷柔、平谷兩縣,設立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雲、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雲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

(7)歷史的發展擴展閱讀: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下轄16個市轄區。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32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萬元。

熱點內容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
老師在講課擴句 發布:2025-07-08 17:30:09 瀏覽:125
辦公傢具有哪些 發布:2025-07-08 17:23:21 瀏覽:765
教師節彩鉛 發布:2025-07-08 16:20:39 瀏覽:975
老師的始祖 發布:2025-07-08 16:07:30 瀏覽:585
幼兒園老師安全責任書 發布:2025-07-08 15:51:12 瀏覽:85
班主任推薦語 發布:2025-07-08 15:40:04 瀏覽:547
舞蹈老師小蕊 發布:2025-07-08 15:33:13 瀏覽:470
護膚老師菲菲 發布:2025-07-08 15:21:12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