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報告
1 (1)稱取4gNaOH,5.85gNaCl
(2)用量筒量取適量蒸餾水
(3)置於燒杯中攪拌溶解冷卻
(4)用玻璃棒版將液體引流權到1L的容量瓶中
(5)再用蒸餾水洗燒杯,再引流到容量瓶中
(6)用膠頭滴管定容
(7)蓋上容量瓶蓋子,上下搖晃,混合均勻即可
2 (1)驗漏
(2)用標准液和待測液潤洗滴定管
(3)取高錳酸鉀溶液於酸式滴定管中,取草酸於酸式滴定管中,並讀出初始刻度
(4)將草酸流入錐形瓶中,在錐形瓶下方墊上白紙
(5)用正確方法將高錳酸鉀溶液滴入錐形瓶中
(6)直到溶液微呈淡紫色,滴定結束
(7)讀出末刻度,計算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3 加入少量NaOH固體 生成白色沉澱的是AlCl3
加少量Ba(OH)2固體,有無色的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的再加入HCl,白色沉澱不溶解的是(NH4)2SO4,沉澱溶解的是(NH4)2CO3
4 將新制的氯水分別加入,振盪,再加入CCl4,振盪靜置分層
若下層為棕黃色則為NaBr,若下層為紫紅色則為NaI
在分液,取下層液,蒸餾得Br2,I2
5 向廢銅屑中加濃硫酸
2. 求求高中化學實驗報告
高一化學比較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比較,能夠得出「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HCl、NaOH溶液,NaOH 溶液的導電能力比CH3COOH、NH3·H2O的導電能力強」,從而尋找導 電能力不同的原因。
實驗原理
電解質的導電能力取決於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大小。由於電解質 有了強、弱之分,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成自由移動的水合離子,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自由移動的水合離子,故相同濃度、相同 體積的不同酸、鹼、鹽其導電能力是不相同的。
實驗用品
葯品: 0.1mol/L HCl、CH3COOH、NaOH、 NH3·H2O、NaCl溶液
儀器: 燒杯、石墨棒、電珠、電線
疑點難點
1.為什麼HCl、NaOH和NaCl溶液的導電能力比NH3·H2O和 CH3COOH 強 呢?
這可從這些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在水中溶解時所發生的變化來分析。 電解質溶渡能夠導電,說明有能夠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存在。溶液導電能力 的強弱與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的多少和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從物質結構 的觀點來看,NaCl 、NaOH等是由陰離子和陽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當它 們溶於水時,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陰、陽離子脫離晶體表面,全部電離成為 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陰離子和水合陽離子。 不僅是離子化合物,像HCI這樣的共價化合物在液態時雖不導電,但溶於水 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能全部電離成水合氫離子和水合氯離子。 但CH3COOH、NH3·H2O在小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 由於HCl、NaOH、NaCl水溶液里的電離程度比CH3COOH、NH3·H2O 在水 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所以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HCl、NaOH和NaCl 溶液 的導電能力比NH3·H2O、CH3COOH 強。
3. 請問大神,高中化學配置100mL 0.5mol·L﹣¹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計算:nacl物質的量=0.5mol/l×0.25l=0.125mol,由nacl摩爾質量58.5g/mol,
則nacl質量=0.125mol×58.5g/mol=7.3125g稱量:用分析天平稱量7.3125g.
溶解:在燒杯中用50ml蒸餾水使之完全溶解,並用玻璃棒攪拌(注意:應冷卻,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轉移,洗滌: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250ml容量瓶,,用於容量瓶瓶口較細,為避免溶液灑出,同時不要讓溶液在刻度線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為保證溶質盡可能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應該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二,三次,並將每次洗滌後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輕輕振盪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時,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到刻度,這個操作叫定容.定容時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處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不能俯視或仰視,否則都會造成誤差
搖勻:定容後的溶液濃度不均勻,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緊,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隻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勻.這個操作叫做搖勻.把定容後的nacl溶液搖勻.把配製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蓋上瓶塞,貼上標簽.
4. 求:高一化學實驗報告!
【學生自主實驗2—1】
實驗目的:1.了解鋁與鹽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情況。
2.學會觀察和測定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方法。
實驗記錄
實驗 現象
看到 觸摸到 溫度計測到
試管中加入2mL6mol/L的鹽酸,插入用砂紙打磨光的鋁條
結論和方程式
反思與評價
1.實驗過程中,我自己最滿意的做法是什麼?最不滿意的做法是什麼?
2.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其他同學給了我哪些啟示?我又給了他們哪些啟示?
【學生自主實驗2—2】
實驗目的:1.認識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反應中熱量變化的情況。
2.學會觀察和測定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方法。
實驗過程:將約10g Ba(OH)2•8H2O晶體研細後與約5g NH4Cl晶體一起放入燒杯中,並將燒杯放在滴有幾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攪拌,聞氣味,用手觸摸杯壁下部,試著用手拿起燒杯,觀察現象。
實驗記錄
實驗 現象
觸摸到 拿起燒杯看到 聞到
將Ba(OH)2•8H2O和NH4Cl晶體混合
結論和化學方程式
反思與評價
1.你覺得做這個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還可以做哪些改進?實驗中對你最有啟發的是什麼?
2.當聽完其它小組的匯報後,發現他們的哪些做法比我們小組的好?哪些不如我們的好?
【小結】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經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的放熱,有的吸熱。
【設問】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燃燒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是放熱的;而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是吸熱的。那麼,作為一類重要而常見的反應,酸與鹼的中和反應是放熱的還是吸熱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通過實驗來揭開這個秘密。
【學生自主實驗2—3】
實驗目的:1.了解強酸與強鹼發生中和反應時熱量變化的情況。
2.學會運用對比實驗設計研究化學反應的方法。
實驗過程:
實驗1:在50mL燒杯中加入20mL 2mol/L鹽酸,測其溫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NaOH溶液,測其溫度,並緩緩地傾入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測量反應後溶液的溫度。
實驗2:將上述實驗葯品換為2mol/L硝酸和2mol/L的NaOH
實驗3:再在案將實驗葯品換為2mol/L鹽酸和2mol/L的KOH
實驗記錄
反應物及用量 酸 HNO320mL1mol/L HCl20mL1mol/L HCl20mL1mol/L
鹼 NaOH20mL1mol/L NaOH20mL1mol/L KOH20mL1mol/L
混合前溫度
混合後溫度
結論
反思與評價
1.對實驗進行歸納和概括,你得出什麼結論?如何解釋?
2.何減小你與同組同學的實驗結果的差異?
3.假如要讓你設計一個能較准確地測量反應中熱量變化的裝置,它的大體構造是怎樣的,你可以和同學交流探討共同確定。
5. 高中化學必修一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指導和實驗報告的答案
我高二的 不知道跟你們那是不是一樣的, 封面什麼顏色。。
6. 高中化學必修一萃取實驗報告怎麼寫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和葯品
4、實驗步驟
5、實驗現象
6、實驗結論
實驗目的就是探究萃取現象
實驗原理是溶質在不同的溶劑中溶解度不同,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質會由溶解度小的溶劑向溶解度大的溶劑轉移,故會發生萃取現象
實驗器材一定有分液漏斗(梨形分液漏斗)、鐵架台(帶鐵圈),葯品一般是溴水或者碘水,還有苯或者四氯化碳,這個要根據實驗的實際要求決定
步驟就是你們書上的步驟
現象就是分層,有機層顯色,水層幾乎無色或者顏色變淺,要根據萃取的程度確定
實驗結論就是你的實驗目的,還有像「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這樣的結論
7.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冊必修一的觀察與探究一的答案
看答案不如自己多看看實驗總結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並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後用水沖擦乾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後請醫生處理。
(4)濃鹼撒在實驗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後用水沖擦乾凈。濃鹼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濃鹼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後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分離的物質 應注意的事項 應用舉例
過濾 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 一貼、二低、三靠 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 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 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 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 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鬥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後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 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 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 所加試劑 現象 離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產生白色沉澱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澱 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後續操作中便於除去。
書最好還是多看
8. 有關高中化學實驗報告的主題
郭敦顒回答:
寫高中化學實驗總結,不可能把全部化學實驗都一一列出,只能是對你進行化學實驗印象最深有所體會的那次,進行總結描述。總結時要盡可能詳細,寫出化學實驗參與的試劑名稱(甚或是純度,化學純、分析純等),天平的規格等級,玻璃量具與其它儀器的名稱規格,添加的順序,條件(溫度等),操作步驟,反應時間,現象(產生的新物質,顏色,形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操作注意力事項,安全防護等等情況。最後要寫出個人的心得體會,推而廣之能寫出對化學課程總體有所領悟(化學與社會物質生活的關聯狀況等)則更好。
9. 高中化學必修一萃取實驗報告怎麼寫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和葯品
4、實驗步驟專
5、實驗現象
6、實驗結論
實驗目的屬就是探究萃取現象
實驗原理是溶質在不同的溶劑中溶解度不同,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質會由溶解度小的溶劑向溶解度大的溶劑轉移,故會發生萃取現象
實驗器材一定有分液漏斗(梨形分液漏斗)、鐵架台(帶鐵圈),葯品一般是溴水或者碘水,還有苯或者四氯化碳,這個要根據實驗的實際要求決定
步驟就是你們書上的步驟
現象就是分層,有機層顯色,水層幾乎無色或者顏色變淺,要根據萃取的程度確定
實驗結論就是你的實驗目的,還有像「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這樣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