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北大歷史系

北大歷史系

發布時間: 2020-11-21 03:59:04

㈠ 請問北京大學歷史系都有哪些專業呢

至大學三年級,分流為歷史學(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兩個專業。

㈡ 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歷史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 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章程中,規劃設立史學目,1903年改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次年夏,京師大學堂開始進行預備科和師范館的史學教育。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相當於四年制本科)的中國史學門開始招生。
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五四運動後,1919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學史學系的建設被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所打斷。部分師生隨校內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相關科系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社會學系。抗戰勝利後,北大史學系1946年隨校北上復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燕京大學歷史系一部分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專業1983年從本系分出,獨立成系。
歷經110都年的風風雨雨,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嚴謹求實的優良學風長盛不衰。1903年開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民國初年增設歷史地理學、考古學、史學理論與方法、專門史等課程體系。屠寄、王舟瑤、李大釗、朱希祖、馬衡、葉瀚、陳漢章、陳翰笙、陳寅恪、馮承鈞、何炳松、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受頤、陳垣、顧頡剛、範文瀾、張星烺、劉崇鋐、馮家升、毛子水、勞干、姚從吾、鄭天挺等史學名師先後在此執教。1952年院系調整後,清華、燕京等名校精華匯入本學科,翦伯贊、向達、張政烺、鄧廣銘、齊思和、楊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鐵崖、邵循正、蘇秉琦、田余慶、羅榮渠、張廣達、宿白、嚴文明等名師雲集,再創輝煌。
閱盡古今中外的歷史滄桑,我系幾代教師所崇尚的准則是潛心治學,淡泊名利。所力行的學風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所認可的學術標準是發前人未發,貴精不貴多。在此學術氛圍下,大家能靜下心來鑽研學問,對學術標准有高度的認同和執著的追求。對學生有嚴格而合理的要求,畢業生中不斷涌現一些有出色成就的帶頭人。對優秀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學術研究方面,教師們樹立了「爭上游、創一流」的奮斗意識,科研成果不僅數量上升,更可喜的是質量明顯提高。在公認度高、影響力大的一流學術刊物上,我系教師的論文發表量顯著上升。我系近幾年來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獎8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項。
我系教師近些年來緊扣重大問題開展的研究課題有:世界現代化進程比較,全球化進程研究,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整理研究,盛唐研究,中國古代官制研究,近代中國思想文化與社會互動,中日共同歷史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的國際互動與冷戰時代的中外關系,都市與軍事歷史地理,東亞的巨變和重新崛起,戰後東北亞國際關系的演化歷程,西漢竹書整理與研究、日本侵華史料的整理與研究等等。

㈢ 北京大學歷史系怎麼樣 急用 !!!!

名氣很大啊,說實話現在老師的水平良莠不齊,有幾個很棒的老師,但是有的……所以整體水平soso吧,好在可以選擇不同老師的課程,提前在論壇上充分了解一下任課老師的情況吧,會有心理准備!

㈣ 我想考北大歷史系

在另一個知道貼里不都有了嗎?
我在北大論壇上查來的,你不參照?
http://..com/question/32004127.html?fr=qrl3
古代史要參考的書其實是很多的,北大一來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學,二來它的歷史系是各高校中實力最強的,三來古代史又是它的強項。所以你只看yifan5032所說的那些書目,考考初試,可能你還能勉強過去,但是復試的時候,絕對沒什麼勝算。北大初復試成績所佔比重是一比一,如果你專業素養差,在復試的時候被刷是必然的。畢竟考北大的有很多名校,且他們也實力很強啊。所以北大論壇上的那份參考書目,至少你需要去看一些,並且了解全部書目大概都是關於什麼的。

㈤ 北京大學歷史

大學堂匾額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並催生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北京大學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在中國歷次重點大學建設中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設序列。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的學統,創立之初身兼傳統的「太學制度」與現代的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延續,又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北大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1912年5月15日[5],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北大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北大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點大學,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九校聯盟(C9)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成員。在2006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位列世界第14位,位列亞洲高校第1位;在2007、2008年,北大分別位列世界第36位和50位,均列居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2009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居52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二位。200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北大總排名為世界第50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世界學術期刊《科學》發布的最新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世界資訊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西班牙教育部公布的2009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2009年公布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2010年中國大學校友會公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同時被評為中國六星級大學。[15]
北京大學西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也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地之一,北大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對北大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大從此日新月異。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大任職或任教。
1927-1929年間,北大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與北平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並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將北大學院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0年,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掌北大,他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的十六字方針,對學校工作進行了全面整頓。設文、理、法三學院,下設14個學系;實行教授專任制,聘請了一批知名教授,特別是理學院延攬了一大批一流科學家。使北大理科得到較快發展;制定《國立北京大學組織大綱》,明確辦學宗旨為「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並按照美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對舊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學分制,要求畢業生撰寫論文並授予學位,正式設立研究院,推進高等教育的正規化。蔣夢麟還多方籌集資金,1931年北大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合作研究特款。1934年北大動工興建新的圖書館;理科各系設施得到相當的改善,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實驗室40多個,實驗儀器6716件,標本15788種,葯品及實慣用具3100多 夕陽下的博雅塔與未名湖,美不勝收件,設備條件居於全國高校前列。蔣夢麟掌校期間,正是民族危亡內憂外患之時,而經過亡校風波的北大卻在教學與科研水平穩步上升,蔣夢麟這位中國現代傑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沒。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初,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匯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系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大返回北京沙灘,於1946年10月正式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大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大的校友和教師有近100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及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然科學界、人文社會科學界、醫學界等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出自北大,並且產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近年中國高校十大科學進展中,北大均有1到2項成果入選,在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官方排名中,穩居全國高校之首[14]。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 亞洲第一的北大圖書館
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並入北大。
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並進一步拓寬了北大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現任校長周其鳳院士、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

㈥ 北大歷史系就業方向

以上這些問題,是很多考歷史學的同學一直在問的問題,有時候他們雖然不說出來,但心裡卻一直在想,關於歷史學就業怎麼,小編采訪了博*仁*教*育*考研歷史學考試研究生中心的李老師,為同學解析歷史學就業這個問題。
通過我們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老師交流,目前歷史學整體就業形勢與全國生就業形勢是一樣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是,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也看到了曙光,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林老師說,從近幾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研究生的就業統計來看,出路主要有大學、中學老師、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出版社、新聞單位、政府機構、教育廳/局、銀行、培訓機構等等,還有一些自主創業的同學,就業這個問題受好多因素影響,如家庭背景、自己實力、個人運氣、就業意向、就業機會等等。
提問者評價
謝謝!

㈦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好嗎

如果你要從政的話,北京大學很好,實際上各大學教授水平差不多,不同的是氛圍和名氣,北大的氛圍和名氣是最高的。

㈧ 北大歷史系好嗎

該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共有1個系直屬科研實體,2個藏書共達20萬冊並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圖書館,1個史學文獻數字化實驗室。

㈨ 北大歷史系研究生怎麼考

我來跟你說吧
歷史學是全國統考,歷史學基礎、政治、英語,想必這些你都知道。我想說的是你看書的問題,不知道你對那方向感興趣,對你這一方向的史料、專著、權威著作、論文、研究狀況、史學動態應了如指掌。否則即使你初試考高分得第一名,照樣被刷掉,不被錄取
所以想考北大歷史系應明確方向,多讀書,另外考研英語得加油
難得你有此大志,好好准備吧,祝你成功

㈩ 跪求大神回答~~~~~北大歷史系本科使用的教材都有哪些啊

招 生 專 業 及 人 數
060101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1
060103 歷史地理學 1
060104 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 2
060105 專門史 5
060106 中國古代史 12
060107 中國近現代史 8
060108 世界史 13
這是北大2011年歷史學研究生報考專業和人數,就是說你報歷史學系,在填報信息的時候要在以上幾個中選擇一個作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初試的時候,考政治英語(也可選擇德語等)和歷史學基礎,這是全國統一的,去書店買就可以,就一本,考試時第二天只考一上午,總分300分,別的專業考兩天,每科都是150分,復試的時候才考不同的書
http://w3.pku.e.cn/cgi-bin/websql/zhcx/graate/yjs/zs_ss_zy.hts?xsh=021 到時候你去這個網址看就知道復試看什麼書了

熱點內容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