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信息技術

生物信息技術

發布時間: 2020-11-21 04:02:36

生物信息技術專業

我現在在做的就是生物信息呀。我是計算機的,生物方面主要要知道你研究的領域的生物,所以做生物信息的話應該還是讀計算機比較靠譜啦,學生物的話比較雜,而且學生物再自學計算機的話想對更困難一些,因為生物知道背景知識就好了,做多了自然就了解了噠~~開學才高二就開始規劃大學了,感覺好厲害的樣子呢。我是廈大的,廈大計算機不算很強吧,不過在廈大待著挺舒服的。呵呵。

如何讓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進行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系統論和教育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學科教學規律而進行的學科教學改革。」眾所周知高中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物教學要求教學方法能體現生物學科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紛繁的生物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信息技術教學主要以計算機為載體,利用計算機信息容量大,運算速度快等特點,使課堂沖破了時空限制,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利用計算機獲可以獲取、處理、編輯、存儲、展示包括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不同形態的信息,可以說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已成為現今的發展趨勢。
一、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的背景
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行為主義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傳授式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於忽視對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的以知識傳授為核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和學科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獨立性、自主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獲取信息資源,整合知識結構的能力,優化學生主體內在的知識結構。在生物教學中,要實現上述教改的目標,就決然離不開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整合。基於這樣的一種背景下,我們開始了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術在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模式
1、計算機演播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教師藉助計算機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生物學教學,不僅可以加強講授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輕松有效地突破各種生物學教學難點。在生物學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 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應用計算機能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利用多種感官分析器進行學習。如用形象生動的圖像信號吸引學生的視覺,用音響適中、悅耳精煉的語言信號吸引學生的聽覺,特別是電教媒體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傳遞中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宏觀世界、微觀世界、遠方或過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和擴展。因此,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真正實現視聽的完美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 改進信息的轉換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生物學知識,有的抽象性強,有的綜合復雜,有的時空跨度大,難就難在這些知識信息不能直接被學生感知。而利用計算機,可以把這些信息通過轉換變成光、電、磁等信號,並以一種直觀的形式,使事物真實地再現於課堂,讓學生耳聞目睹、身臨其境。這種直觀性主要表現在它可以化微觀為宏觀,如: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我們使用多媒體系統來進行模擬就可以實現。利用計算機教學還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如:《光合作用》這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光合作用,即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植物體內的葉綠體把根吸收的水分和從氣孔吸進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的養料,同時放出氧氣的過程。這一過程,對於學生而言,是很難想像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我們營造一個形象的光合作用過程,設計成一個動畫,將這一個過程可視化、擬人化。把葉綠體描述成一個「工廠」,水和二氧化碳是這個「工廠的原料」,當這些「原料」地進入「工廠」加工後,出來的是「工廠的產品」:氧氣和養料。學生通過這個貼近他們生活的動畫,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認識光合作用對於植物的重要性。這種學習方式,易被學生接受。
2、網路查詢模式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隨時利用計算機網路查閱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式學習。如: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創設生動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擴充協作范圍,提高協作的效率、改革學習的方式等。新教材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很大的便利,每節課後都提供了多個與教學相關的網站,以利於教師和學生隨時查閱。信息技術的應用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得到更新、准確的資源,大大方便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三、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內容
1、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內容的整合
生物學科的課程教學體現在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教學內容包括
生物體的微觀和宏觀的生理變化,生物科學發展史,經典的生物學實驗等。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用傳統的「講」,語言多麼生動形象,卻往往是枯燥,難懂的。如果適時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獨有的虛擬現實技術,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因此,研究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課堂教學內容的整合就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以高中生物教學中《神經興奮的傳導》一課為例,由於涉及到細胞內部微小結構的活動,而且與電化學內容相關,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細胞膜電位的變化,學生在識記後容易遺忘,其重要原因是「突觸」、「局部電流學說」、「興奮的傳遞」、「興奮的傳導」等概念和知識屬細胞或分子學水平,學生看不到、摸不著,感到很「抽象「,許多老師面對這樣的教學內容時,容易簡單重復概念,要求學生記憶,造成學生理解困難。而將微觀過程形象化呈現正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所在。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腦動畫,演示神經遞質在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受體的微觀生理過程,使這部分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易於讓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
在生物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文音響資料,創設一個自主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習環境下,學生主動去收集並分析有關生物知識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生物學問題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把當前學習內容盡量與自己已有的生物知識經驗聯系起來,最終達到當前所學的生物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備課的重要工具,從查找資料,到教學設計、到教學軟體製作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教師能夠創設出更加生動、逼真的問題情景和課堂討論主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
四、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意義
1、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創設多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在生物課的教學中,若恰當地利用投影、幻燈、錄像或計算機等電教手段的整合,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啟示,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特有的動畫效果、生動的解說、優美的樂曲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可親可近的藝術世界,學生置身其中身心會倍感輕松愉快,思維也異常活躍。
2、應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直觀材料,可以引導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生物教學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顯微世界,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充分利用電教多媒體,可以讓抽象的、不易講清楚的概念,很容易地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3、利用投影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良好的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功。利用電教多媒體,在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其良好的觀察能力上具有顯著的優勢。投影教學可以通過鮮艷明亮的圖像刺激學生感官,引導學生按照由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由局部到細節的順序進行觀察,培養學生掌握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由於多媒體在很短時間里顯示一個對象的不同方面。這樣就可以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在互動式探討過程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4、應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欲使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樂此不疲,樂以忘憂,教師則應廣開渠道,想方設法把繁難的知識化為簡易,變抽象為具體,突出教材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使學生便於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減數分裂》一節中,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這知識點難以理解,我們利用計算機課件,使學生可從大屏幕上清楚地看到,由於紡錘絲的收縮,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了,非同源染色體之間進行了自由組合,實現了用常規手段和錄像無法獲得的效果,從而增強了學生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不僅將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於生物教學之中,更重要的是讓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進行有機地融合,成為一個和諧互動的整體。將傳統教學資源,社會實踐資源,現代信息資源有機整合,既能幫助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又能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各種生物信息,解決生物科學問題的能力。還能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和教師教學方式轉變,有利於學生學科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科知識結構的完善,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什麼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哪幾種技術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來寫IT),是主要用自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

信息技術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四種技術。

(3)生物信息技術擴展閱讀

信息技術體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編寫教學大綱、設計課程教材、控制教學過程的行動指南。二是激勵功能,它能激發教與學的緊迫感與內驅力。三是評價功能,它提供了教學效果的評價尺度和教學設計的參考標准。

信息技術的特徵:

①信息技術具有技術的一般特徵——技術性。具體表現為:方法的科學性,工具設備的先進性,技能的熟練性,經驗的豐富性,作用過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②信息技術具有區別於其它技術的特徵——信息性。具體表現為:信息技術的服務主體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處理與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決定信息技術還具有普遍性、客觀性、相對性、動態性、共享性、可變換性等特性。

⑷ 大學生物課程都學什麼, 生物科學、遺傳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技術、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

大學學生物類就是坑,基本都是以化學為主,生物類的比較少。基本大一大二都沒有學到生物的相關知識。大三開始學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學,動植物學。還有基因組學或者免疫學。還有生態學。如果是生態學專業還需要水文學和土壤學和氣候學。

⑸ 生物信息技術的介紹

(1)信息技術為生物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計算工具。在現代生物技術發展過程中,計算機與高性能的計算技術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賽萊拉基因研究公司、英國Sanger
中心、美國懷特海德研究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聯合繪制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發布中,美國多家研究機構特別強調正是信息技術廠商提供的高性能計算技術使這一切成為可能。同樣,在被稱為「生命科學阿波羅登月計劃」的人類基因草圖的誕生過程中,康柏公司的Alpha伺服器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出色的計算動力。業界分析人士稱,在這場激烈的基因解碼競賽背後隱含的是一場超級計算能力的競賽,同時,這次競賽有助於大眾對超級計算機的超強能力形成普遍認知。在此之前,這些造價至少在數百萬美元以上可以超高速運轉的機器一直默默無聞,他們被用於控制核反應堆、預報天氣或是與世界級國際象棋大師同台對弈。如今,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超級計算機在創造新品種的葯物、治癒疾病以及最終使我們能夠修復人類基因缺陷等方面是至關重要的,高性能計算可以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賽萊拉公司執行總裁在接受《今日美國》的采訪時說:「將人類基因密碼以線型方式組合起來,這還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賽萊拉公司要將32億個鹼基對按照正確順序加以排列,在曾經嘗試過的大規模計算中,這次挑戰是最為嚴峻的一次。為了完成這次歷史性課題所需的數量極為龐大的數據處理工作,賽萊拉公司動用了700台互聯的Alpha64位處理器,運算能力達到每秒1.3萬億次浮點運算。同時,賽萊拉公司還採用了康柏的Storage Works系統,用以完成對一個空間為50TB且以每年IOTB速度增長的資料庫管理工作.康柏電腦公司董事會主席曾在一次演講上說道:「如今,我們很難將生物技術的進步與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發展割裂開來。實際上,許多一流的科學家都相信,高性能計算是生物和醫葯的未來。今後,越來越多的具有強大功能的計算機和軟體將會被用來搜集、存儲、分析、模擬和發布信息。
信息技術還有助於加強生物技術領域的各種資料庫管理、信息傳遞、檢索和資源共享等。另一個僅次於基因排序器、在生物技術領域引起關注的硬體是基因晶元,它的研製也非常依賴於信息技術。在顯微鏡載片或矽片等基片上把基因片段排列、固定,這就是基因晶元。把這個晶元上的基因片段和檢體的基因片段放到基因晶元讀出器(也是一種破譯裝置)上,就能迅速比較和破譯檢體信息。 基因排序器是從零入手破譯檢體的遺傳信息的裝置,而基因晶元和其讀出器則是與已經有的遺傳信息相對照破譯信息的裝置。 在這個領域,美國的企業比較有名,但日本企業也在同美國企業合作的同時,積極參與這個領域的開發。
(2)生物技術發展需要特定軟體技術的支持。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對於生物技術類軟體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軟體技術將成為支撐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在生物技術各領域中均需要相應的專業軟體來支撐:1) 各類生物技術資料庫的構建需要性能優良、更新換代迅速的軟體技術;2) 核酸低級結構分析、引物設計、質粒繪圖、序列分析、蛋白質低級結構分析、生化反應模擬等等也需要相應的軟體及其技術支撐;3)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與生物信息安全管理也離不開軟體及其技術發展的支持。
2.生物技術為信息技術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生物技術推動超級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各項任務的完成,有關核酸、蛋白質的序列和結構數據呈指數增長。面對如此巨大而復雜的數據,只有運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管理、控制誤差、加速分析過程,使得人類最終能夠從中受益。然而要完成這些過程,並非一般的計算機力所能及,而需要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因此,生物技術的發展將對信息技術提出更高的需求,從而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比較有說服力的例子是,2002年11月22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以色列科學家宣布研製出一種由DNA分子和酶分子構成的微型「生物計算機」,一萬億個這樣的計算機僅一滴水那樣大,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億次,准確率為99.8%。當然像所有的新技術一樣,有的科學家表示懷疑。他們認為,這種試管里的計算機存在致命的缺陷,因為生化反應本身存在一定的隨機性,這種運算的結果可能不完全精確;而且,參與運算的DNA分子之間不能像傳統計算機一樣通信,只能「各自為戰」,不足以處理一些大型計算。
歐美各國及日本相繼成立了生物信息數據中心,美國有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英國有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有70餘家制葯、生物及高技術公司組成的「生物產業信息化共同體」等。而戈德曼-薩克斯財團200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SUN、康伯和摩托羅拉等公司每家已至少與生物技術公司和調研公司達成12項合作意向,共有140多項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到各種技術領域,包括基因晶元,用計算機模擬葯效等。
(2)生物技術將從根本上突破計算機的物理極限。目前使用的計算機是以硅晶元為基礎,由於受到物理空間的限制、面臨耗能和散熱等問題,將不可避免地遭遇發展極限,要取得大的突破,需要依賴於新材料的革新。200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根據生物大分子在不同狀態下可產生有和無信息的特性,研製出分子開關(molecular switches)。2001年世界首台可自動運行的DNA計算機問世,並被評為當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2002年,DNA計算機研究領域的先驅阿德勒曼教授利用簡單的DNA計算機,在實驗中為一個有24個變數、100萬種可能結果的數學難題找到了答案,DNA計算機的研製邁出了重要一步。
信息產業和生物產業無疑都是高科技的產物,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始終不能缺少計算機的工作,如果到基因組測序的研究所去看一看,大量的以超級計算機為基礎的測序儀,會使你誤以為到了一家信息技術公司。生物產業因計算機的加盟而提速,信息技術產業也因生命科學的需要而得以發展、獲利。運用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學的各種工具,來闡明和理解大量基因組研究獲得數據中所包含的生物學意義,生物學和信息學交叉、結合,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學科。生物信息學或信息生物學,它的進步所帶來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美國已經出現了大批基於生物信息學的公司,希冀在基因工程葯物、生物晶元、代謝工程等領域掘出財富,生物信息學工業潛力巨大。可以說,生物科技(生物技術)與信息科技(信息技術)的融合,才是世界經濟市場的未來。在深圳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新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侯雲德院士指出,應該把生物技術產業定位為僅次於信息產業的重點產業。他說,信息和生物技術是關繫到我國新世紀經濟發展和國家命運的關鍵技術,並將成為我國創新產業的經濟增長點。

⑹ 高中的生物,信息技術學的是什麼

高中生物中學的信息技術學的主要是那一種動物之間或者植物之間的那種信息的交流

⑺ 計算機技術和生物學有什麼關系

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都是高新技術,二者在新經濟中並非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共同推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1.生物技術的發展需要信息技術支撐
(1)信息技術為生物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計算工具。在現代生物技術發展過程中,計算機與高性能的計算技術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今,我們很難將生物技術的進步與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發展割裂開來。今後,越來越多的具有強大功能的計算機和軟體將會被用來搜集、存儲、分析、模擬和發布信息。
信息技術還有助於加強生物技術領域的各種資料庫管理、信息傳遞、檢索和資源共享等。另一個僅次於基因排序器、在生物技術領域引起關注的硬體是基因晶元,它的研製也非常依賴於信息技術。
(2)生物技術發展需要特定軟體技術的支持。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對於生物技術類軟體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軟體技術將成為支撐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在生物技術各領域中均需要相應的專業軟體來支撐:1) 各類生物技術資料庫的構建需要性能優良、更新換代迅速的軟體技術;2) 核酸低級結構分析、引物設計、質粒繪圖、序列分析、蛋白質低級結構分析、生化反應模擬等等也需要相應的軟體及其技術支撐;3)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與生物信息安全管理也離不開軟體及其技術發展的支持。

2.生物技術為信息技術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生物技術推動超級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各項任務的完成,有關核酸、蛋白質的序列和結構數據呈指數增長。面對如此巨大而復雜的數據,只有運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管理、控制誤差、加速分析過程,使得人類最終能夠從中受益。然而要完成這些過程,並非一般的計算機力所能及,而需要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因此,生物技術的發展將對信息技術提出更高的需求,從而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
(2)生物技術將從根本上突破計算機的物理極限。目前使用的計算機是以硅晶元為基礎,由於受到物理空間的限制、面臨耗能和散熱等問題,將不可避免地遭遇發展極限,要取得大的突破,需要依賴於新材料的革新。
可以說,生物科技(生物技術)與信息科技(信息技術)的融合,才是世界經濟市場的未來。

⑻ 高一,高二,高三的生物,信息技術所學的知識,知識點,東西,內容是

高一,高二,高三的生物。消息技術。說學的知識,知識點,東西內容。題。生物都是一樣的問題,他們在高一,高二高三就開始學了。他們學到生物不是男的好奇的。

⑼ 生物信息技術有什麼用

信息來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自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

熱點內容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