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人文地理
Ⅰ 全國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排行
人文地理學高校排名:
頂尖院校是:北京師范大學、內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比較好的院校是容: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
其他學院還有: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可以參考好美網
不考數學的有:武漢大學、中大,浙大,
其他不考數學的還有:雲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的人文,福建師范大學,江西師大,華中師大,山西師大,河北師大,遼寧師大,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湖南農大等。
Ⅱ 華中師范大學人文地理研究生
首先:華師是國家211,考研有一定難度。
一、專業課初試內容
首先說明一下考試科目。政治英語不用說,把時間交給就可以了。專業課考兩門,一門是地理學綜合,一門是中國地理。地理學綜合包含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門課程的內容。出題形式:一是簡答題,共70分,在12個簡答題中,選做7個;二是論述題,共80分,在9個論述題中選做4個。簡答每本書出四道,論述每本三道,題目都是選做,不限制必須每門都答。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綜合的題目重復性很大。中國地理是七道題,簡答四道,每道15分,論述三道,每道30分,題目都是書的內容。參考書目上的世界地理是不考的。復試時有專業課筆試,考人文的只考人文地理一本,自然只考自然地理,地信只考黃杏元的那本地理信息系統。跨專業的同學在復試時需要加試,科目是地理學基礎和區域地理,這兩門都沒有參考書,地理學基礎是一些關於中國地理方面的知識,高中時都學過。區域地理也是高中的東西,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只用輸入「區域地理」,就可以找到一些參考資料了。加試每年都是全部通過的,不會卡人,大家不用擔心。
二、專業課復習
對於不考數學的考生來說,所有考試科目中,專業課是最重要的,分值也是最高的。所以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首先,在暑假階段,現在應該開始看第一遍專業課書了,畢竟有四本書要看,內容比較多的,盡早著手好一點。現在看專業課書可以很放鬆地看,對重點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就行,不必進行背誦和記憶,那是看二遍和三遍書時的任務。花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把所有專業課書看一遍,再花兩到三個月背一遍,對重點知識做做筆記,然後再花一個月左右時間背背重點知識,就可以了。
其次,在看書的過程中要思考。思考一下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邏輯論證過程。同時自己還要多總結,多歸納。對於一些零碎的地理知識大家可能以前都有所了解,就是沒有形成體系。所以在復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學科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樣你對所有的知識才有個宏觀的把握。
再次,一天的復習時間安排,早上八點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到五點半,晚上六點半到十點,全天十一個小時左右,英語可以花三個小時,政治兩個小時,專業課六個小時,總之是專業課必須花三分之二的時間,當然不同復習階段時間安排可以有調整。不過也沒必要每天都這樣辛苦,偶爾完不成每天的任務也不要緊,我去年就經常完不成任務,但是我一直堅持下來,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呵呵。考研最忌諱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要大家始終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總之 ,專業課只要下足了功夫,還是不難的。對於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大家要多記憶,這樣即使考試時緊張也不會忘記。只要大家踏實復習,肯定能取得個好成績的。在此,也祝願大家能考研成功!
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地理考研建議參考教材:
初試科目:城環院與社科院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城市鄉發展規劃都為《中國地理教程》與《地理科學導論》
復試科目:各科對應科目。同等學力(跨考不加試)
自然地理加試《地理學基礎》與《區域地理》
人文地理加試《自然地理學》與《可持續發展基礎》
GIS加試《遙感導論》與《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第四版)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地理科學導論》白光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可持續發展基礎》龔勝生,科學出版社,2009年
《自然地理學》(第四版)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中國地理教程》王靜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地理信息系統概論》黃杏元、馬勁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09年印刷)
《遙感導論》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Ⅲ 古人是怎麼理解城市的 大學人文地理學
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才產生的聚落形式。在古代,城市不像現在那麼多,一般是都城是最大的城市。
下面是一些關於城市起源的古人說法
《世本·作篇》記載:顓頊時「祝融作市」。顏師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曰市井。」這便是「市井」的來歷。與此同時,在另一些地方,生活著同樣的村落,村落之間常常為了一隻獵物發生械鬥。於是,各村落為了防備其他村落的侵襲,便在籬笆的基礎上築起城牆。《吳越春秋》一書有這樣的記載:「築城以衛君,造郭以衛民。」城以牆為界,有內城、外城的區別。內城叫城,外城叫郭。內城裡住著皇帝高官,外城裡住著平民百姓。這里所說的「君」,在早期應該是獵物和收獲很豐富的群體,而「民」則是收獲貧乏、難以養活自己、依附在收獲豐盈的群體周圍的群體了。人類最早的城市其實具有「國」的意味,這恐怕是人類城市的形成及演變的大致過程。學術界關於城市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防禦說,即建城郭的目的是為了不受外敵侵犯;二是集市說,認為隨著社會生產發展,人們手裡有了多餘的農產品、畜產品,需要有個集市進行交換。進行交換的地方逐漸固定了,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後來就建起了城;三是社會分工說,認為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一個民族內部出現了一部分人專門從事手工業、商業,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從事手工業、商業的人需要有個地方集中起來,進行生產、交換。所以,才有了城市的產生和發展。
我國古代時宋朝的城市化水平極高,著名清明上河圖就是例證。中國最早的城市化就發生在宋代,最典型的特徵是大量的技術發明得到應用,工商業出現突飛猛進,城市經濟日益發達,大量人口脫離農業,進入各種商業市鎮。從數量來說,城市越來越多,城市人口出現大的增長。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22%.
封建後期城市被賦予了太多政治含義,都城成為宣示王權至上的象徵。城市發展受到了阻礙。元、明、清三代的統一局勢,造就了中國城市發展史上最為雄偉、輝煌的都城——北京。但是,從總體看,隨著封建社會開始走下坡路,元、明、清時期城市的發展未能在宋代的基礎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倒退。如明清時的海禁政策,就阻礙了港口城市的發展。又如,隨著城市商業的發展,南宋都城臨安市中心的商業非常繁榮,已形成中心商業區。然而,元大都乃至明清北京城的規劃卻將皇宮置於全城的中心,並按《考工記·匠人》所述的「左祖右社」的思想布置了天壇和地壇,這種「皇權至上」的布局充分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城市規劃來維護其最高統治。
Ⅳ 大學中,人文地理學專業歸在哪一類
1、考研的人文地理學屬於理學類。
2、考研專業屬於哪個學科可以看專業目錄的專業代碼。
3、人文地理學的專業代碼是070502,07開頭是屬於理學大類。
Ⅳ 人文地理專業哪個大學比較好
下面的學校你來自己看起選了。源
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祝學業有成!
Ⅵ 全國人文地理最好的幾所大學
人文地理學專業的學校排名依次是:(加()的是不用考高數的學校)
A+ 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A 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
B+(16個)遼寧師范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安徽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
B(15個)陝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
C(10)(浙江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華僑大學),延邊大學,河南財經學院,南昌大學,曲阜師范大學
Ⅶ 廣州大學人文地理考研
研究方向:(01)新經濟與城市發展、(02)產業發展與城鄉規劃、(03)區域交通與物流規劃
初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11)地理科學基礎、(811)地理信息系統
初試參考書:
①《自然地理學》(第四版)伍光和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人文地理學》王恩涌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原著第3或第5版)[美]Kang-tsung Chang著,陳健飛等譯(科學出版社);
④《經濟地理學》(第二版)李小建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城市地理學》(第二版)許學強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Ⅷ 大學中,人文地理學專業歸在哪一類
本科階段,沒有人文地理學專業,只有地理科學。
研究生階段,才有人文地理學專業。
人文地理學應該歸為理學。授予理學學位。
考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可以考規劃局、鄉鎮機關、國土局等。基本都是有專業限制的。可歸為理學大類。
Ⅸ 歷史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區別有哪些,為什麼有的大學專業是人文地理學而有的大學是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分支(二級學科),相對於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上人類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的科學。
因為人文地理學下劃分標准不統一,不能准確說歷史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級分支,但卻是屬於人文地理學下的,不可能屬自然地理(按以上地理學劃分)。
歷史地理學或歷史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基本上歷史地理是把地理學加上時間影晌的因素,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
①研究對象: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現代地理學的基本一致。它研究的是歷史上的地理現象。例如了解黃河的出海口和河道在不同時期的情況。比如歷代中國行政區劃的變化,城市在歷史上的變化,歷史上人口的分布、遷移,各地的風俗習慣,方言的分布,宗教的傳播等。)
②歷史地理學的分支:
a.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例如:歷史氣候研究。
b.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
c.區域歷史地理學: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地理現象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的是歷史上 的中國地理,也就是過去幾千年間中國范圍內的地理狀況。)
歷史地圖,指記錄一個區域歷史上某個時期的環境、文化、軍事和國界等的專題地圖,與普通地圖試圖一般記錄最新和當前最准確的信息的目的有顯著的區別。歷史地圖對於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歷史地理學等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從狹義人文地理學(社會文化地理學)理解的話,因為這(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常說等,要不然又可用排除法看歷史地理學是不是屬於狹義的人文地理學(社會文化地理學)。
研究了下,不知有疏漏、錯誤沒。
Ⅹ 怎樣學好大學人文地理
1、人文地理學是個綜合性學科。想學好這個學科,首先要了解地理學的框架
做了一個簡陋的框架,通過這個你會發現地理學絕對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學科,他包含萬物,與幾乎所有學科都有交集。地理學下分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兩者旗下又有好多分支。要學好人文地理學這些分支都要有所涉獵,當然不可能說什麼都懂,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就好
2、實地考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沒什麼比這句話更適合地理學了。對於地理學,你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更需要在現實中去體會書本上的知識。不去北京老胡同聽不到最正宗的吆喝;不去山東見不到那麼大的蔥;不去安徽也不知道處在中國南北中間有多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