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台灣歷史學家

台灣歷史學家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32:57

『壹』 台灣現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1、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

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貳』 台灣著名歷史學家說過收斂性

著名史學家黃仁宇認為「隋唐宋組成的第二帝國帶開放性,相對之下,明清組成的第三帝國則帶收斂性」。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各項制度處於完備階段,並且能夠很好地維系政治制度的運轉。到了明清之際,處於了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各項政治制度不足與維護自己的統治,需要採用一些極端的超常規的制度如明代的廠衛制度等,另一個方面,政治局面明顯拋棄了原來的開放趨向內斂。

『叄』 天津人現在台灣歷史學家90多了是誰

不少天津人都聽老人講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根據有關資料,也確實發現內天津許多容早期人物籍貫是山西,因此山西移民的記載,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話來自山西;第2種說法認為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江蘇、安徽移來的。

『肆』 台灣有哪些知名的歷史學家

以下僅列部分中華民國籍在台、去台的歷史研究有成之學家、學者(包括去世在世者):
B
柏楊(河南人,作家、思想家及歷史評論家,著中國人史綱、中國歷史年表等)
C
陳永發(四川人,著中.共七十年、紅.太.陽下的罌.粟.花等,現任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所長)
陳荊和(台中人,華僑與越南歷史專家,著國史遺編、大越史記全書等)
陳鵬仁(台南人,前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著中日外交史、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等)
蔡哲茂(台北人,古文字與古代史專家,以甲骨綴合聞名於古文字學界,著甲骨綴合全集、續集等)
D
杜正勝(高雄縣人,中國上古史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周代城邦、古代社會與國家等)
F
傅斯年(山東人,早年五四運動領袖之一,著東北史綱、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等)
傅樂成(山東人,傅斯年之侄,隋唐史專家,著中國通史等)
G
郭廷以(河南人,中國近代史學的開拓者,著近代中國史綱、太平天國史事日誌等)
H
胡適(安徽人,倡導新文化運動,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等)
胡秋原(湖北人,美國傳記學會《國際著名領袖人名錄》之一,著有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分子、在唐三藏與浮士德之間等)
黃彰健(湖南人,主要研究明清政治史與法制史、中國上古史、經學與宋明理學和二二八事件真.相,著明實錄校勘記、周公孔子研究、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等)
J
蔣永敬(安徽人,著抗戰史論等)
K
孔德成(曲阜人,孔子後裔,前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著孔子世家譜、明清散文選注等)
康樂(台南人,主要研究魏晉南北朝史與佛教史,著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等)
L
羅家倫(浙江人,早年五四運動領袖之一,著新人生觀、耕雲集等)
連橫(台南人,享有「有節操的台灣史作者」之譽,著台灣通史、台灣語典等)
劉維開(台灣人,中國近代史研究者,著蔣中正的一九四九、羅家倫先生年譜等)
N
南懷瑾(浙江人,國學學者,積極傳播中國古代文化,著易經雜說、中國道教發展史略等)
鈕先鍾(江西人,戰史專家,著孫子三論、中國戰略思想史等)
P
彭國棟(湖南人,主編《清史》聞名,著藝文掌故等)
Q
錢穆(無錫人,國學大師,著國史大綱、古史地理論叢、中國思想史等)
R
阮銘(上海人,中.共胡.耀.邦文膽,1988年出走大陸,成為中.共黨.史專家,2002年入籍中華民國,著有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鄧.小.平帝國等)
W
吳相湘(湖南人,著孫逸仙傳、第二次中日戰爭史、晚清宮廷實紀等)
X
許倬雲(無錫人,專長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嫻熟西方歷史,著求古編、西周史等)
Y
余英時(安徽人,師從國學大師錢穆,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著史學與傳統、朱熹的歷史世界等)
嚴耕望(安徽人,師從國學大師錢穆,享有「中國史學界的朴實楷模」之譽,著唐史研究叢稿、治史答問等)
Z
張玉法(山東人,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專家,著中國現代史、中華民國史稿等)
另外還有諸多如郭華倫、王健民、王泛森等歷史學者,不一一贅述。

『伍』 為什麼現在台灣的現在有很多中文歷史學家比大陸的多知名度大出書多

老蔣走的時候威逼利誘,帶走了大量的各行各業的人才,想留給ccp一個空架子,一副爛攤子。而且那邊沒有經歷過文革,什麼批林批孔反右這樣的事情沒有在那邊發生。總的來說,一是他們有深厚的基礎,二是發展比這邊自由客觀。

『陸』 台灣當代作家有哪些

1、李敖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台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

台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台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布退出台灣省政壇。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2、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角椏。中國現代作家。1948年,隨父母遷居台灣。

『柒』 著名的歷史學家

古代
司馬遷(公元前年~公元前90年),《史記》
班彪(3年~54年),中國東漢史學家
班固(32年~92年),《漢書》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鄭樵(1104年~1162年),《通志》
洪邁(1123年~1202年),《容齋隨筆》
周去非(1135年~1189年),《嶺外代答》
趙汝適(Zhao Rukuò 1170年~1228年,《諸蕃志》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汪大淵(1311年~ 1350年),《島夷志略》
李贄 (1527~1602),《史綱評要》
張燮(1574年~1640年),《東西洋考》
顧炎武(1613年~1682年) 《日知錄》、《肇域志》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讀通鑒論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趙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記》
錢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異》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近現代
王韜(1828~1897年),《法國志略》、《普法戰紀》、《法蘭西志》、《美利堅志》、《日本通中國考》、《琉球朝貢考》、《法越交兵記》、《西古史》、《西事凡》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王國維(1877年~1927年)
柳詒徵(1880年~1956年) 《國史要義》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通鑒胡注表微》
顧頡剛(1893年~1980年),《古史辨》,「層累地造就古史」學說提出者
陶希聖(1899~1988),《八十自序》《中國社會現象拾零》
黃現璠(1899年~1982年)《廣西壯族簡史》《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壯族通史》
馮承鈞(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陳寅恪(1890年~1969年) 《柳如是別傳》《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
胡適(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呂思勉(1884年-1957年),錢穆之師。著作《白話本國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
錢穆(1895年~1990年),《國史大綱》
傅斯年(1896年~1950年)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張蔭麟(1906年~1942年)
勞干(1907年~2003年)
譚其驤(1911年~1992年),《中國歷史地圖集(8卷)》
全漢升(1912年~2001年)
吳晗 (1909年~1969年)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

華人
黎東方(1907年9月15日—1998年12月30日)《中國史之研究》、《中國上古史八論》、《西洋通史序論》、《中華民國簡》,長篇自傳《平凡的我》,以及他所獨創的「細說體」系列史書《細說三國》、《細說元朝》、《細說明朝》、《細說清朝》、《細說民國創立》等,還有大量英文著作和譯著。
陳兼(1952年—),《中國走向朝鮮戰爭之路》、《劍橋冷戰史·中國卷》、《毛澤東的中國與冷戰》
黃仁宇(1918年——2000年),《萬曆十五年》、《放寬歷史的視界》、《中國大歷史》
葉文心(1948年—)《上海百年風華》
徐中約(1923年—2005年)《中國近代史》、《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外交,1858—1888年》
何炳棣(1917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
楊聯升(1914年—1990年),《國史探微》、《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升往來書札》
許達然(1940年—)、《十八和十九世紀台灣社會史論》、《台灣人民起事和歷史發展,1683-1894》
王國斌(R· Bin Wang),《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及歐洲經驗的局限》
唐德剛(1920年-2009年),《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晚清七十年》、 《袁氏當國》

外國

古希臘,希羅多德(Herodotus)(前484年?—前425年?),《歷史》,歷史之父
古希臘,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年?—前400年?),《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古希臘,波利比奧斯(Polybius)(前200年—前118年),以《歷史》(又譯為《通史》、《羅馬史》)一書留名傳世。
古羅馬,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年—前44年),《高盧戰記》和《內戰記》
羅馬,李維(Livy)(前59年—17年),《羅馬史》
古希臘,普魯塔克(Plutarch)(46年?—120年?),《希臘羅馬名人傳》
羅馬,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55年?—117年?),《編年史》
英國,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1794年),《羅馬帝國衰亡史》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
德國,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德國,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戰爭藝術史》
英國,丘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語民族史》
法國,費夫爾(Lucien Febvre)(1878年—1956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法國,布洛赫(Marc Bloch)(1886年—1944年),年鑒學派創始人之一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歷史研究》
法國,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年—1985年),年鑒學派第二代學者,《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美國,費正清(John K. Fairbank)(1907年—1991年)
德國,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美國,L·S·斯塔夫里阿諾斯(L.S. Stavrianos)(1913年—2004年),《全球通史》
編輯本段日本歷史學家
日本, 白鳥庫吉(Shiratori Kurakichi,しらとり くらきち),(1865~1942), 岩波書店出版10卷本《白鳥庫吉全集》
日本,內藤湖南(1866—1934)
日本,桑原隲藏(1870-1931),《宋末提舉市舶船西域寬葉香蒲壽庚的事跡》、《東洋史要》、《東洋史說苑》
日本, 津田左右吉(1873~1961),《古事記及日本書紀的研究》、《神話時代史的研究》、《日本上古史的研究》、《上古日本的社會及思想》
日本,辻善之助(1877-1955)《日本佛教史的研究》、《增訂海外交通史話》、《日本文化史》七卷、《日本佛教史》十卷。
日本,池內宏(1878~1952)《滿鮮史研究》全5巻、《元寇的新研究》、《鮮初東北境和女真的關系》
日本,加藤繁(1880~1946),《中國社會經濟史概說》、《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和田清博士序)
日本,後藤朝太郎,(1881-1945)日本著名漢學家。
日本,有高岩(1884—1968)《東洋中世史》、《元代農民之生活》
日本,中村孝也(1885~1970)《德川家康文書的研究》、《 家康的臣僚 武將篇 》、《 國史學 》
日本,原田淑人(1885——1974),《東亞古文化研究》、《東亞古文化論考》、《東亞古文化說苑》、《唐代的服飾》
日本,和田清(1890~1963),《支那通史》、《內蒙古諸部落的起源》、《明代蒙古史論集 》、《中國史概說》
日本,家永三郎(1913—2002)

『捌』 台灣有哪些文化名人和文學作家

台灣的文化名人和作家有餘光中、李敖、鍾肇政、瓊瑤、曾仕強、林清玄等。

1、餘光中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47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入金陵大學外文系,1949年轉廈門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藝術碩士。

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並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 。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

2017年12月14日,餘光中教授於台灣逝世,享年89歲。

2、李敖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 ,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台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

台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台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布退出台灣省政壇。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創下歷史紀錄,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冊,凡3000萬字。2005年9月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所頂尖高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

2018年3月18日,李敖在台北不幸過世,享年83歲。

3、鍾肇政

鍾肇政(1925年1月20日-),台灣小說作家,為台灣客家人,生於日據時期台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縣龍潭鄉)。

早年入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范學校畢業,兵役期間因高燒不退造成聽力障礙。戰後就讀台大中文系,因聽力障礙,只好輟學。

鍾肇政曾任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東語系講師、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

1966年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1979年獲得吳三連文藝獎,1999年獲得國家文藝獎,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頒贈二等景星勛章。

2003年及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先後頒發第二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二等卿雲勛章。

4、瓊瑤

瓊瑤(1938年4月20日-),本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

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

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

瓊瑤創作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等。

5、曾仕強

曾仕強(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任台灣智慧大學校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台灣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

著有《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曾仕強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6、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當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

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台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餘光中

網路——李敖

網路——瓊瑤

網路——鍾肇政

網路——曾仕強

網路——林清玄

『玖』 誰有台灣作家所有名單

1、羅森

台灣作家,本名廖孟彥,男,1976年生,台灣人,生肖:龍,血型:A型,星座:天蠍座。綽號而活,畢業於銘傳大學中文系。現定居廣東珠海,著名網路作家。

中國玄幻武俠啟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台灣島內的反綠鴿派人士。另有筆名:弄玉、古蛇、浮萍居主等。

2018年5月,第三屆「橙瓜網路文學獎」評選中,《碎星物語》榮獲年度百強作品獎。

2、姜貴

又名王意堅,其作品被稱為台灣官方五六十年代文學正宗。《旋風》成書於1952年,當時的台灣文壇,「陸續提倡反共抗俄的文學,以及『適合戰斗時代與戰斗任務』之『戰鬥文藝』,因而濃厚的政治氣氛充斥在五十年代的文壇之中。」

現代文學史家夏志清評論姜貴是「正視現實的丑惡和悲劇面。兼顧『諷刺』和『同情』而不落入溫情主義的俗套,可說是晚清、五四、三十年代小說傳統的集大成者」。

3、李昂

李昂(1952—)台灣當代著名小說家,原名施叔端,台灣彰化鹿港鎮人,台灣著名現代派作家施叔青之妹。台灣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畢業,美國奧立岡大學戲劇碩士,後任教。

4、羅蘭

羅蘭(1919-2015 ),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今天津市寧河縣蘆台鎮),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師范部畢業。1948年前往中國台灣,1959年至1991年,在台灣「警廣」主持音樂及教育節目,長達32年。

5、何凡

何凡本名夏承楹,出生於1910年12月22日,祖籍台灣。早年畢業於,曾任《華北日報》、《世界日報》編輯,一九四八年赴台後曾任《聯合報》主筆,《國語日報》社長、發行人等職務,著有《何凡游記》、《包可華專欄》、《何其平凡——何凡散文》等書。

2002年12月21早上在台北病逝。其妻為台灣知名作家林海音。

6、林海音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台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隨父母返回台灣。1923年隨父母遷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灣,開始文學創作。曾擔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

一生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林海音於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的「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於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

其自傳體長篇小說《城南舊事》,於1999年獲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德文版獲瑞士頒贈「藍眼鏡蛇獎」。

她所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中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

7、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角椏 。中國現代作家。

1948年,隨父母遷居台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8、瓊瑤

瓊瑤(1938年4月20日-),本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

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

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瓊瑤創作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等。

9、鍾肇政

鍾肇政(1925年1月20日-),台灣小說作家,為台灣客家人,生於日據時期台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縣龍潭鄉)。

早年入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范學校畢業,兵役期間因高燒不退造成聽力障礙。戰後就讀台大中文系,因聽力障礙,只好輟學。

鍾肇政曾任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東語系講師、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

1966年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1979年獲得吳三連文藝獎,1999年獲得國家文藝獎。

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頒贈二等景星勛章,2003年及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先後頒發第二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二等卿雲勛章。

10、李敖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台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

台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台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布退出台灣省政壇。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創下歷史紀錄,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冊,凡3000萬字。2005年9月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所頂尖高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

2018年3月18日,李敖在台北不幸過世,享年83歲。

『拾』 記得台灣有個與錢穆先生起名的史學家,請問全名是什麼還是我記錯了

就是叫錢穆了
錢穆(1895.7.30-1990.8.30),男,江蘇無錫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字賓四,內筆名公容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歷任燕京、北京、清華、華西、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6年,錢穆移居台灣台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熱點內容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
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12 06:54:47 瀏覽:673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