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生物招股說明書
⑴ 盧慶國的從外行到世界第一
盧慶國覺得自己的成功並不僅僅是運氣好和敢賭博。
盧慶國進入植物提取行業純屬偶然。
他原本是建明五金製品分廠廠長,主管單位為曲周二輕公司。1997年,同屬該公司的一家辣椒紅色素加工廠破產,被五金廠接管。
五金廠以這家破產企業為基礎成立了晨光天然色素廠,依舊主營辣椒紅提取。盧慶國就此踏入一個全新的行業,不過無論是他還是色素廠員工,大多都對辣椒紅一竅不通。
色素廠在一群外行人的折騰下,成立一年也沒能提取出一克辣椒紅,直到1999年才慢慢有產品出來。
晨光的第一個客戶,是邯鄲的同行中進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因為有熟人,但更重要的是晨光的報價每公斤足足少了10元。
當時的晨光負債累累。晨光生物招股說明書顯示,1999年末,晨光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約161.63萬元和97.88萬元。
「當時,好不容易弄幾萬塊錢,從農村收點辣椒,立馬磨成辣椒粉,做成色素,我就給中進公司送去。」盧慶國回憶,辣椒紅色素由25公斤的塑料桶盛著,送到邯鄲的時候,「摸上去依然熱乎乎的」。
第一單生意做成後,晨光漸漸入了門,但一直不溫不火。數據顯示,1999年,晨光天然色素廠辣椒紅產量不到4噸,銷售收入為170.92萬元。
此後經過兩次改制,到2003年,國營小廠晨光天然色素廠變為民營企業晨光生物,盧慶國為實際控制人。
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晨光生物逐漸把同行甩在身後。盧慶國說,晨光的路一直走得很順。
2002年,第一次出國的盧慶國,在歐洲食品展覽會上以比市價低3美元的報價,拿到晨光生物第一筆國際訂單。
不過,這一年最讓盧慶國滿意的卻是另一個決定。2002年下半年,國內辣椒收購價格暴跌,在其他企業避之唯恐不及的時候,晨光生物賭了一把,低價收購了1800噸干辣椒。
2003年辣椒行情反彈,原材料充足的晨光生物辣椒紅色素產量攀升至30萬噸,產量躍升國內第一。
同樣的劇情幾年後又重演。2008年,辣椒價格再次大跌。晨光生物如法炮製,購入超過6萬噸干辣椒。次年,辣椒價格上漲3倍,而晨光生物的產量也翻了一倍,一舉超越印度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色素企業。
不過,盧慶國覺得自己的成功並不僅僅是運氣好和敢賭博,
他認為晨光生物業績發展的密鑰是多次的技術創新。2003年,他以及幾名中專生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研發出能夠實現連續生產的生產線。到2005年,這條生產線在多番改進之後,已經能夠實現連續投料,連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