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現代有機化學

現代有機化學

發布時間: 2021-07-30 03:10:51

❶ 有機化學和無機化有什麼區別

1、研究對象不同

無機化學是除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對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它們的反應進行實驗研究和理論解釋的科學。

有機化學又稱為碳化合物的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制備方法與應用的科學。

2、研究方法不同

有機化學研究手段的發展經歷了從手工操作到自動化、計算機化,從常量到超微量的過程。

系統的化學知識是按照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科學方法主要分為三步:搜集事實、建立定律、創立學說。

(1)現代有機化學擴展閱讀:

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有機化學之所以成為化學中的一個獨立學科,是因為有機化合物確有其內在的聯系和特性。

有機化學只是化學反應中的冰山一角,化學反應主要以無機為主——無機物數量不足10%,卻有超過90%的化學反應是無機反應。

❷ 現代有機物和有機化學有什麼區別

有機化合物是一大類物質,有機化學是學科。

❸ 現代有機物和有機化學有什麼區別

有機物是一種物質;
有機化學是專門研究有機物的一門自然學科。

❹ 當今世界著名的有機化學家有哪些

給你查了一下諾貝爾化學獎從1990年算起的,這個算是世界范圍內都出名的化學家,國內的各個大學的化學專業老師的側重方向不同,所以不好判斷。
1990-美國科學家科里因創立關於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獲諾貝爾化學獎。
1991-瑞士科學家恩斯特因對核磁共振光譜高分辯方法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獲諾貝爾化學獎。
1992-美國科學家馬庫斯因對化學系統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出貢獻獲諾貝爾化學獎。
1993-美國科學家穆利斯因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在遺傳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學家史密斯因開創「寡聚核甙酸基定點誘變」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4-美國科學家歐拉因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5-德國科學家克魯岑、莫利納和美國科學家羅蘭因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6-美國科學家柯爾,英國科學家克羅托因,美國科學家斯莫利因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美國科學家博耶,英國科學家沃克爾,丹麥科學家斯科因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8-奧地利科學家科恩,英國科學家波普因提出密度泛函理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9-美籍埃及科學家艾哈邁德-澤維爾因將毫微微秒光譜學應用於化學反應的轉變狀態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0-美國科學家黑格、麥克迪爾米德和日本科學家白川秀樹因發現能夠導電的塑料有功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1-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美國科學家巴里·夏普萊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2-美國科學家約翰-B-芬恩和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規模光譜測定分析中發展了軟解吸附作用電離方法;瑞士科學家庫特-烏特里希因核電磁共振光譜法確定了溶劑的生物高分子三維結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羅德里克·麥金農【美國】因在細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4年 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以色列】、伊爾溫-羅斯【美國】三人因在蛋白質控制系統方面的重大發現而共同獲得該獎項。他們突破性地發現了人類細胞如何控制某種蛋白質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人類細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
2005年 伊夫·肖萬【法國】、羅伯特·格拉布【美國】、理查德·施羅克【美國】,因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2006年,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而獲獎。
2007年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作出開拓性貢獻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2008年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日本科學家下村修他們三人因為在綠色熒光蛋白(GFP)研究和應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將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諾貝爾化學獎獎金。
2009年美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0年美國化學家理查德·赫克、日本化學家根岸英一和鈴木章,因在有機合成領域中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❺ 有機化學的現代定義

有機化學又稱為碳化合物的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制備方法與應用的科學,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

❻ 什麼是有機化學

organic chemistry -->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這一名詞於1806年首次由貝采利烏斯提出。當時是作為「無機化學」的對立物而命名的。19世紀初,許多化學家相信,在生物體內由於存在所謂「生命力」,才能產生有機化合物,而在實驗室里是不能由無機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國化學家維勒從氰經水解製得草酸;1828年他無意中用加熱的方法又使氰酸銨轉化為尿素。氰和氰酸銨都是無機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機化合物。維勒的實驗結果給予「生命力」學說第一次沖擊。此後,乙酸等有機化合物相繼由碳、氫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學說才逐漸被人們拋棄。

由於合成方法的改進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有機化合物不斷地在實驗室中合成出來,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與生物體內迥然不同的條件下台成出來的。「生命力」學說漸漸被拋棄了, 「有機化學」這一名詞卻沿用至今。

在現代化學中,有機化學可以理解為含碳(C)氫(H)化合物的化學。

❼ 有機化學對現代生活的利與弊

利,生活離不開有機化學,塑料,塗料,化纖製品,葯品等都是有機合成的產物
弊,污染嚴重,傢具,塗料,和大量裝修材料中都含有各種有機毒物,如甲醛等,毒害很多

❽ 什麼叫現代化學

現代化學就是當前存在的化學研究和化學進展以及相關化學的知識和研究內容。
現代化學發展的特點和方向
經過約200多年的努力,化學進入現代時期。總結起來說現代化學有五大特點和兩個發展方向。
五大特點是
(1)化學家對物質的認識和研究,從宏觀向微觀深入。20世紀以來,化學家已用實驗打開原子大門,深入地了解原子內部的情況,並且用量子理論探討原子內的電子排布、能量變化等。就是對復雜的化學反應來說,也可以測量反應機理,了解反應過渡態的情況以及分子、原子間能量的交換。
(2)從定性和半定量化向高度定量化深入。雖然近代化學也曾廣泛地使用各種定量化工具,但是還只能說停留在定性和半定量化水平。本世紀60年代後,電子計算機大規模地引進化學領域,用它來計算分子結構已取得巨大的成功。如今任何化學論文如無詳盡的定量數據就難以發表,發表了也難取得公認。而且如今化學實驗的精密度愈來愈高,幾乎所有儀器都是定量化的,有的還用電子計算機來控制。
(3)對物質的研究從靜態向動態伸展。近代化學對物質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靜態的水平或從靜態出發,推出一些動態情況。例如,從熱力學定律出發,通過狀態函數的變化,從始態及終態情況推斷反應變化中一些可能情況。現代化學已擺脫這種間接研究推理,而採用直接的方法去了解或描述動態情況,特別是激光技術、同位素技術、微微秒技術、分子束技術在現代化學里的大規模應用。化學家目前已能了解皮秒內微粒運動的情況,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以及能量交換等情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關動態薛定諤方程的研究,一旦成功它將會為動態研究開辟光輝前景。
(4)由描述向推理或設計深化。近代化學幾乎全憑經驗,主要通過實驗來了解和闡述物質。雖然也有一些理論如溶液理論、結構理論等可以指示研究方向,但總體來說近代化學基本上是描述性的。原來化學中四大學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彼此存在很大獨立性。然而現代化學已打破傳統的界限,化學不僅自身各學科相互滲透,而且跟物理、生物、數學、醫學等學科相互交融和滲透。特別是近年量子化學的發展,已滲透到各學科,使化學擺脫歷史傳統,可以預先預測和推理,然後用實驗來驗證或合成。例如,當今許多高難度的合成工作都事先根據理論設計,然後決定合成路線。著名的維生素B12的合成工作就是一個典範,它標志著化學已從描述向設計飛躍。
(5)向研究分子群深入。近代化學對化學的研究通常只停留在一個或幾個分子間的作用。即所謂0級、1級、2級、3級反應,對多分子的反應是無能為力的。但是近代化學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了,特別是研究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就要研究多個分子甚至一大群分子間的反應了。例如,一個活細胞內往往需要幾十種酶作催化劑,同時催化許多化學反應。因此研究分子群關系,已成為現代化學的一個特點。
現代化學的發展方向,一是化學向分子設計方向前進。分子設計就是說化學家像建築師造房子那樣設計好再建造。由於電子計算機、各種能譜技術、微微秒技術、激光技術、同位素技術等在化學上的應用,使分子設計逐漸趨向現實。上面說過的著名有機合成大師伍德沃德合成難度極大的維生素B12,就是按他創立的前沿軌道理論出發,計算後設計出最佳合成路線和原料配比,一舉成功並傳為佳話。目前全世界每年合成幾千種抗癌葯,大都是先設計好合成路線,而後進入生產的。
現代化學第二個發展方向是向分子群研究進軍。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活動常常同時發生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化學反應,才能使生物體生命延續。就是完成一項簡單工作也必須是多個分子同時工作才能實現。例如,根瘤菌體內的固氮酶,就有兩種蛋白質分子,一種是含鐵的,另一種是含鉬的,這兩種分子必須同時工作才能把氮氣固定下來。目前化學家已合成主要生命基礎物質,並引進酶技術、仿生技術、膜技術等,使研究分子群的情況成為可能。這也是為揭開生命秘密做好基礎工作。
總之,現代化學的特點決定現代化學的發展方向,反過來現代化學的發展方向也決定現代化學的五大特點,它們是相輔而成、相得益彰的。

❾ 化學:有機二字的原意和現代意義是什麼

人類使用有機化合物的歷史很長,早在17世紀以前人類只能從動植物體中取得一些蛋白質、油脂、糖類、染料等有機化合物作為吃、穿、用方面的必需品。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F·Wohler)首次用無機物氰酸銨合成了有機物尿素。1844年以後,人們先後合成了甲烷、乙炔、醋酸、油脂、糖類等大量有機化合物,從此人類使有機化學進入了合成時代。人工合成有機物的發展,是人們清楚的認識到:在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並沒有十分明顯的界限,但是在組成、結構和性質等方面確實存在著某些不同之處。
人們已經知道,有機化合物在組成上大多含有碳、氫、氧、氮等元素,少數還含有硫、磷、鹵素等。任何一種有機化合物,其分子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絕大多數還含有氫元素。由於有機化合物分子的氫原子可以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從而衍生出許許多多其他有機化合物,所以現代人們普遍認為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稱為有機化合物,簡稱為有機物;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科學稱為有機化學。

❿ 關於苯的結構有一種"凱庫勒式"以現代有機化學結構觀點是錯了!為什麼現在教材和好多資料上還一直在引用呢

苯的"凱庫勒式"在一定程度上對解題還是有幫助的,所以中學課本中並未刪除這種結構。
況且這是化學史發展中的一個成果,有一定的歷史意義,這也揭示了科學的發展,常常是從錯誤逐漸到正確的。
就像葡萄乾麵包模型,行星模型一樣,這些模型的建立同樣也是錯誤的,但人們從中得出了正確的電子雲模型。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網站 發布:2025-07-16 20:30:30 瀏覽:184
六年級數學上冊的答案 發布:2025-07-16 18:48:24 瀏覽:861
2015英語聽力 發布:2025-07-16 18:45:10 瀏覽:624
山東高考語文選擇題 發布:2025-07-16 18:07:14 瀏覽:309
狼爸教育視頻 發布:2025-07-16 17:26:46 瀏覽:82
日語初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6 16:19:48 瀏覽:310
數學高考公式文科 發布:2025-07-16 15:51:48 瀏覽:136
起亞k3油耗怎麼樣 發布:2025-07-16 15:51:32 瀏覽:558
物理數學 發布:2025-07-16 15:37:48 瀏覽:623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設計 發布:2025-07-16 14:17:38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