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基本常識
1. 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十八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靜坐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十八層地獄】[第一層]泥犁地獄、[第二層]刀山地獄、[第三層]沸沙地獄、[第四層]沸屎地獄、[第五層]黑身地獄、[第六層]火車地獄、[第七層]鑊湯地獄、[第八層]鐵床地獄、[第九層]蓋山地獄、[第十層]寒冰地獄、[第十一層]剝皮地獄、[第十二層]畜生地獄、[第十三層]刀兵地獄、[第十四層]鐵磨地獄、[第十五層]寒冰地獄、[第十六層]鐵冊地獄、[第十七層]蛆蟲地獄、[第十八層]烊銅地獄¬
【五臟】心、肝、脾、肺、腎¬
【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五彩】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七大藝術】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葯婆、穩婆¬
【九屬】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穀】稻、黍、稷、麥、豆¬
【中國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配葯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
〖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埃及〗牝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
〖法國〗摩羯、寶瓶、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
〖印度〗招杜羅神的鼠、毗羯羅神的牛、宮毗羅神的獅、伐折羅神的兔、迷立羅神的龍、安底羅神的蛇、安彌羅神的馬、珊底羅神的羊、因達羅神的猴、波夷羅神的金翅鳥、摩虎羅神的狗、和真達羅神的豬,¬
【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婚姻周年】第1年§紙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鐵婚、第7年§銅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鋁婚、第11年§鋼婚、第12年§絲婚、第13年§絲帶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銀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紅寶石婚、第45年§藍寶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綠寶石婚、第60年§鑽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舉職官】〖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漢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撲克人物】¬
黑桃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丹麥人霍克拉¬
紅桃J:查爾斯七世的宮廷隨從拉海亞¬
梅花J:亞瑟王的著名騎士蘭斯洛特¬
方塊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羅蘭¬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納,古希臘神話中智慧與戰爭女神¬
紅桃Q:朱爾斯,德國人,查爾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的約克王後¬
方塊Q:是《聖經o舊約》中的約瑟夫的妹妹,萊克爾皇後¬
黑桃K:戴維,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擅長彈奏豎琴¬
紅桃K:查爾斯一世,弗蘭克國王沙勒曼¬
梅花K: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塊K:羅馬名將和政治家朱亞斯o西澤,羅馬統一後成為獨裁統治者¬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五彩】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七大藝術】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葯婆、穩婆¬
【九屬】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穀】稻、黍、稷、麥、豆¬
【中國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配葯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
〖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埃及〗牝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
〖法國〗摩羯、寶瓶、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
〖印度〗招杜羅神的鼠、毗羯羅神的牛、宮毗羅神的獅、伐折羅神的兔、迷立羅神的龍、安底羅神的蛇、安彌羅神的馬、珊底羅神的羊、因達羅神的猴、波夷羅神的金翅鳥、摩虎羅神的狗、和真達羅神的豬,¬
【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婚姻周年】第1年§紙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鐵婚、第7年§銅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鋁婚、第11年§鋼婚、第12年§絲婚、第13年§絲帶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銀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紅寶石婚、第45年§藍寶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綠寶石婚、第60年§鑽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舉職官】〖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漢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撲克人物】¬
黑桃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丹麥人霍克拉¬
紅桃J:查爾斯七世的宮廷隨從拉海亞¬
梅花J:亞瑟王的著名騎士蘭斯洛特¬
方塊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羅蘭¬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納,古希臘神話中智慧與戰爭女神¬
紅桃Q:朱爾斯,德國人,查爾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的約克王後¬
方塊Q:是《聖經o舊約》中的約瑟夫的妹妹,萊克爾皇後¬
黑桃K:戴維,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擅長彈奏豎琴¬
紅桃K:查爾斯一世,弗蘭克國王沙勒曼¬
梅花K: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塊K:羅馬名將和政治家朱亞斯o西澤,羅馬統一後成為獨裁統治者¬
2. 歷史小常識
1、我國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在1247年時就已經發現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比歐洲人發現時還早了400年。
2、歷史上最不稱職的父親就是宋徽宗,他也是子女最多的皇帝,他的兒子和女兒很多都被劫持到金國當了奴隸。
3、宋朝的童貫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封王的宦官,據說童貫雖然是宦官,但是有鬍子,創造了中華醫學史上的奇跡。
4、據野史記載,宋高宗趙構正准備和妃子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時,金人剛好追殺而至,然後就直接被嚇得從此不舉了。
5、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詞人,但是很少人知道李清照其實和秦檜的老婆王氏是表姐妹的關系。
3. 歷史常識與歷史知識
知識是書上學的
常識是約定俗成的
相互交織又有區別
4. 中國歷史常識
有本書叫中國歷史常識
《中國歷史常識》為向青少年介紹中國歷史,專吳晗於1963年至1965年間組織了屬一批專家學者,包括著名歷史學家汪篯、白壽彝、鄧廣銘、鄭天挺、翁獨健、胡厚宣、陰法魯、何茲全、戴逸、等人編寫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從北京猿人一直寫到北伐戰爭,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是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經典讀物。
5. 有關歷史常識基本概念
給你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打開網路,然後復制粘貼,就解決
6. 初中歷史基本知識
一、
夏朝
建立者:啟 起止時間:公元前世紀-前16世紀 滅亡君主:夏桀
商朝
建立者:湯 湯滅夏後建立商朝 起止時間: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滅亡君主:商紂王
周朝
1.西周 建立者:周武王 起止時間:公元前11世紀-前771 年滅亡君主:周幽王
2.東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 起止時間:9前770年-前221年建立者:周平王 滅亡君主: 姬延
(1)春秋 起止時間: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戰國 起止時間: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 建立者:秦王嬴政 起止時間: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滅亡君主:胡亥
漢朝 (西漢,新,東漢 )
1.西漢 建立者:劉邦 起止時間:公元前202-公元8年 滅國君主:孺子嬰
2.新 建立者:王莽 起止時間:公元8年-公元23年 滅亡君主:王莽
3.東漢 建立者:劉秀 起止時間: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滅亡君主:漢獻帝劉協
三國(魏蜀吳)
1.魏 建立者:曹丕 建立時間:公元220年 滅亡君主:曹奐
2.蜀 建立者:劉備 建立時間:221年 滅亡君主:劉禪
3:吳 建立者:孫權 建立時間:222年,孫權稱王,229年稱帝 滅亡君主:孫皓
晉朝
1.西晉(265年—316年)建立者:司馬炎 亡國皇帝司馬鄴
2.東晉(317年—420年)建立者:司馬睿 亡國皇帝司馬德文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南朝:
宋—劉裕(公元420)齊—蕭道成(公元479)梁—蕭衍(公元502)陳—陳霸先(公元557)
北朝:
北魏—拓拔珪(公元386)東魏—元善見(公元534)北齊—高洋(公元550)西魏—元寶炬(公元535)北周—宇文覺(公元557)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 楊堅 亡國皇帝:楊廣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 亡國皇帝:哀帝李天佑
五代
後梁—公元907-960 朱晃 後唐—李存勖 後晉—石敬瑭(公元936)後漢—劉暠(公元947)後周—郭威(公元951)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亡國皇帝:趙昺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 亡國皇帝遼惠宗;金--完顏阿骨打建 亡國皇帝完顏承麟;西夏--李元昊建;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 亡國皇帝元順帝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 亡國皇帝明昭宗朱由榔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亡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二、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6月 內戰開始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三、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周總理首創提出"和平 共處五項原則"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7年 首顆氫彈試爆成功。
1970年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
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替中華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1972年9月 中日正式建交
1976年 四五運動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9年1月 中美正式建交
1982年 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通車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 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1999年至2008年 神一至神七(載人,無人,出倉)先後成功發射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
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2006年沈陽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2007年10月24日18時許在西昌發射「嫦娥一號(CE-1)」發射成功。
2008年(8月8日至24日) 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
同年9月6日至9月16日 殘奧會在北京開幕
2009年12月26日 世界上最快的高鐵——武廣高鐵正式開通運行。
2010年1月1日——中國與東盟FTA(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這標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2010年5月—11月 上海世博會開幕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2010年11月1日0時2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六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這里是我國今年連續發送的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0年11月12日—27日 廣州亞運會開幕
2010年12月12日—19日 廣州亞殘疾人運動會開幕
2011年1月1日 十二五開始
同年7月16日——第14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於日在上海開幕
同年8月10日——中國第一艘航母瓦良格號出海試航。
同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1.一手史料通常比二手史料靠譜,二手史料通常比三手史料靠譜
2.二十四史都不是一手回史料
3.年代早的答二手史料通常比年代晚的二手史料靠譜
4.如果同一個歷史事件,《左傳》和《史記》說法不同,那麼應該信《左傳》;《後漢書》和《三國志》說法不同,那麼應該信《三國志》
5.族譜、回憶錄、沒有列舉史料或者參考文獻的網文輕易不能相信
8. 中國歷史基本常識和世界歷史基本常識匯總
首先知道主要的朝代: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國外主要有幾個時代:羅馬帝國時代,文藝復興,中世紀等(這個知道不多!)
9. 歷史基礎知識匯總
一、主要的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道光帝時) 時間:1840-1842年
背景:鴉片輸入目的――英為了改變中英貿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煙運動――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虎門銷煙
結果: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時) 時間: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結果: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佔領漢城
經過:1894年在朝鮮開戰,鄧世昌在黃海之戰中犧牲
罪行: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1895年日軍佔領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結果: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愛國志士徐驤、劉永福打擊日軍,反對割台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900-1901年
背景: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威脅帝國主義在華權益
經過: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攻入北京
結果:1901年清與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在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簽訂的主要條約
條約名稱 簽訂時間 戰爭、簽訂雙方 內容 影響
《南京條約》 1842年 鴉片戰爭、中英 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 、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 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 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條約》 1901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個國家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做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中國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農民階級)
1、太平天國運動(反帝反封)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3月佔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影響達18個省,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重要戰役:李秀成在青浦大勝洋槍隊;浙江寧波戰斗中擊斃洋槍隊的頭目華爾,這是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典型事例。
2、義和團運動(反帝愛國) 1898-1900年
1898在山東興起;1900年與八國聯軍在廊坊交戰,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最終遭到中外反對勢力的聯合絞殺。
四、左宗棠收復新疆
經過: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疆,僅半年時間就收復了北疆;1878年,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9世紀80年代通過外交努力,中、俄兩國簽訂條約,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意義:左宗棠收復新疆,鞏固了中國的西北邊疆。捍衛了中國的領土及主權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課)
一、 洋務運動(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欣,地方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內容:1、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製造總局(曾國藩和李鴻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2、洋務運動後期,又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一些民用工業。主要有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4、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評價:進步性(積極作用)-1、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創辦了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科技價人才,對中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啟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局限性(消極作用)-沒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沒使中國富強起來。
二、 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的改革)
興起: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
「百日維新」:1898年6月-9月開始變法
9月慈禧太後發動政變,變法反敗,譚嗣同被殺
意義:既是一聲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三、 辛亥革命(資產階級的革命)
簡介: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興中會。
2、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選舉為總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3、孫中山在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其後各省紛紛獨立,後稱為「辛亥革命」
****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定都南京。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職,建立起北洋軍閥統治
辛亥革命意義: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評價:成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敗-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了,沒改變中國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四、 新文化運動(無產階級)
簡介:1915年興起,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旗幟「民主和科學」;《新青年》雜志是主要陣地;後期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意義: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前期是宣傳資產階級文化,後期具有無產階級性質。
進步性-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不足-新文化運動中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10-13課)
一、 五四運動(無產階級)
簡介: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學生為主,6月以後以上海的無產階級為主。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誓死力爭」。
意義:性質-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革命階段劃分-1840至五四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領導)
五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領導)
二、 共產黨成立
會議名稱 時 間 地點 內 容 意 義
**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 1大會確定建黨,制定了黨的綱領。2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3選舉出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和總書記。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大 1922年 上海 民主革命綱領:反帝反封
國民黨一大 1924年 廣州 國民革命的開始,標志國共第一次合作。
三、 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時間:1924年5月 地點:廣州的黃埔,中國國民黨陸軍學校
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意義: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進軍(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經過:蔣介石任總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戰場。葉挺獨立團:賀勝橋戰役、汀泗橋戰役,人稱「鐵軍」;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蔣介石(「四一二」政變)、汪精衛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7,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並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
3、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4、三灣改編樹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5、1928年4月,朱德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
6、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據地,就是贛南閩西根據地。
五、 長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錯誤領導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紅軍長征路線圖:1934年10月從江西福建交界處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突破湘江四道封鎖線-強渡烏江-占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撟-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到到達陝北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
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六、遵義會議
時間:1935年1月
內容:解決博古等到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意義: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系統分類:
歸類:八年級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