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學習與評價
① 初三物理學習與評價12頁
3,在圖11-24所示的電路圖中,那些是串聯電路?那些是並聯電路?並在圖上標出內電池的正容,負極(正極用「+」號表示,負極用「-」號表示)。
4,某家庭電路可簡化成圖11-25所示的情況,你能說出用電器中哪些採用了串聯接法,哪些採用了並聯接法嗎?
希望可以被採納。
② 你有九年級上冊的物理學習與評價的答案么
沒有,不過推薦你到網路文庫去找找,說不定會有。>3<
③ 初二下冊物理學習與評價答案零五網
物理那麼有趣,你應該多加思考,然後能體會到物理之美。
④ 誰有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的學習與評價的答案
何必只要那一本……急先鋒是不錯的選擇……
⑤ 初二物理 的 學習與評價(全部答案)
初中物理課是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啟蒙課,《科學之旅》則是這門啟蒙課的開篇,它能使學生簡單了解物理課將學習哪些內容?研究物理的主要方法和如何去學習物理?
初二學生年紀大多在十四五歲,這個年齡的學生心理特徵是:好奇心強,富於幻想,思維活躍,喜歡動手,求知慾旺。在設計《科學之旅》的教學方法上要依據學生的這些特重,利用其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力求做到一開始就給學生一種新穎的感覺,從而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物理的心理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首先應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中來,激發學習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如我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神舟五號飛船的發射與回收,實現了中國人遨遊太空的夢想,以及近兩年內實施的「嫦娥奔月」計劃等,同時演示一些物理現象明顯、效果好的簡單實驗可活躍課堂氣氛,如慣性、大氣壓、電磁感應、光的色散等。此時的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疑問,期盼教師的解答,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又要耐心地向學生說明:剛才觀察到的許多物理現象和大家所提的疑問,今後將會逐步學習到,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⑥ 誰有廣州出版社的物理九年級上冊學習與評價學習指導部分的答案
有~把郵箱發來~
⑦ 初中物理學業評價的標准主要有哪些
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教學,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又是課堂教學,所以研究改革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評價,一直是教育界的領導、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所謂物理課堂教學評價,就是從現代教育價值論的角度,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相應的手段,對物理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價值判斷。用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激勵、鑒定作用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我國各地已逐漸開展。因此,理解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研究課堂評價的標准,掌握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步驟,也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一。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和意義 1.對教學改革具有導向作用 教學改革在整個教育改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環節。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制訂體現改革方向的評價標准,並使之成為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准則,能把教學改革引導上正確的軌道,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利於培養出更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型人才。 2.對教學管理和教師的工作具有激勵作用 通過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可促使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學習教育理論,研究評價標准,深入課堂聽課,參加課堂教學評議研討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實踐,有利於領導掌握現代教育規律,學會科學的教學管理。同時,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在有比較、有指導的教學實踐中,促進廣大教師努力鑽研教材,積極探討教學規律,交流教學經驗,從而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對教學方法、教學改革具有鑒定作用 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結果、情感、技能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能客觀有效地檢驗新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宜,是否達到預期目的。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能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作出客觀定量的評判,從而為教學改革的鑒定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二、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及說明 (一)評價標准 物理課堂教學雖應遵守一般課堂教學的共同規律,但也有它自己的特點。課堂教學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就其整個發展來說,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模式。但就它發展的某個階段人們對它的認識來說,也可給它判定個相對合理的標准,有了一個標准,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才有努力方向;聽課評價教學情況,檢查教學效果,才有一個准則;開展教學研究,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才有客觀的依據。因此制定一個比較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是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為此應該以總結、繼承、發展的態度,面對近些年來教學上的各種改革,學習傳統的、現代的教育思想,了解教學論的發展歷史,明確教育任務,參照國內外製定的教學原則,吸取全國一些優秀教師講課的經驗,研究課堂教學的共同規律,探討物理學科的特點,結合我們的實踐體會,制定了以下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標准。(見表1該表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六縣五區幾千名物理教師中已試用8年,《河南教育》1988年第11期刊登。) (二)關於評價標準的說明 由於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指標繁雜,因此這里有必要對「教學過程」這一動態過程的評價標准提出的一些問題做些說明。 1.教、學和諧統一 (1)「教」與「學」的過程應統一 中學物理教學大綱關於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第一點就指出: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這個認識過程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只有處於主動積極狀態,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物理知識並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應體現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條件和進行必要的講解、指導、幫助,使他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具備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它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教是為了學,教制約了學;學需要教,學受導於教,教和學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所以必須發揮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積極性,使「教」和「學」統一同步進行,以達到「教」與「學」的合拍「共振」。 (2)學生的認識過程應協調發展 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應是教師啟發、引導、指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課前把分析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同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認識水平和思想情況結合起來,精心設計和確定每節課啟發、引導、指導的思路。根據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對具體事物進行觀察、實驗和直觀描述,創造學生觀察與實驗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加快思維的步伐,提高認知效率。這樣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演員而是教學過程的導演,由學生去畫龍,教師來點睛,師生共同活動。那種教師無准備,課堂上讓學生自由放任地進行嘗試性自學,或教師當講解員,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靜靜地聽的注入式教學,是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3)師生情感和諧融洽 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學習、認識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興趣、情感、意志行為的培養過程,認識是情、意、行的基礎,而情、意、行反過來又激發和促進認識的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滿腔熱情地研究
⑧ 求文檔: 九年級物理學習評價手冊 答案
2009年10月05日 星期一 11:52第11章:一.杠桿(1):
當堂評價:1.A 向下 B 向上 2.C 3.B 4.(略)
鞏固練習:5.右 右 2 6.左 不能 實驗次數太少,避免偶然性。 水平位置 為了避免杠桿的自生重力,能直接讀出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不正確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7.C 8.B 9.(略)10(略)11.(B) 12.(B) 13.變小 變大 14.(B)
這是我自己打上去的,圖畫不上去。你們就湊活著看吧。嘻嘻
1、BCD
2.C
3.A
4.A
5.BD
6.B
7.A
8.A
9.B
10.B
選擇題
11. mgus
12.(好煩的結果,不會打,空著吧)
13.25000
第一節 走進神奇
1.A.C.D.E B.F 2.D 3.B 4.B 5.能 6.向上彎折7.右臉
8.大9.如:水為什麼會向低處流?
第二節 探索之路
1.B2.(1)d e (2)b d f (3) a b c d (4)d (5)b3.D
4.空氣5.如:自行車外胎為什麼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自行車哪些地方安有鋼珠?為什麼安鋼珠?
自行車輪為什麼是圓的?
自行車座墊下為什麼有彈簧?
自行車的軸為什麼要上潤滑油?
自行車為什麼用充氣橡膠胎?等
6.如:跳閘是指燈線斷了嗎?跳閘之後我們應採取什麼措施等
聚沙成塔:
(1)太陽光可以分解。理由是太陽光是白光,白光可以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不同顏色的光
(2)人們看到物體有不同的顏色
第三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1)哥白尼 (2)伽利略 (3)牛頓 (4)愛因斯坦2.(1)提出問題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7)交流與合作3.(1)尊重客觀規律、不迷信權威、敢於堅持真理 (2)孜孜不倦、刻苦認真、堅強自信(3)合作與交流、修正或放棄4.C .D
5.體會一:牛頓非常謙虛,沒有否認別人的成就
體會二:科學探究需要合作
體會三:要善於總結別人的經驗,吸取教訓,豐富自己的成果
聚沙成塔:
(1)在陸地上使用氣浮法不但會激揚起大量塵土,而且會產生很大的噪音,
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而不宜採用。
(2)磁懸浮列車的原理是利用兩個同名磁極之間的磁斥力或兩個異名磁極之
間磁吸力使火車從鐵軌上浮起來。
原因是使火車從鐵軌上浮起來,消除了火車車輪與鐵軌之間的摩擦,所
以能大幅度地提高火車的速度。
綜合測試答案
1.現代通訊 ; 航天 ; 材料2.C 3.A 4.C 5.
科學家姓名 成就
愛因斯坦 狹義相對論
牛頓 牛頓第一定律
法拉第 電磁感應定律
焦耳 焦耳定律
歐姆 歐姆定律
6.思維程序是: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7. (1)探究課題:撕物體時力的作用效果是否與缺口的大小有關
(2)猜想:撕物體時力的作用效果與缺口的大小有關(或:無關)
(3)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器材:六張相同的紙,三張有缺口,三張無缺口
實驗步驟:(1)將紙分成三組,每組分別有一張有缺口的和一張無缺口的
(2)實驗第一組:沿缺口撕那張有缺口的紙張,感覺一下用力 的大小;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撕那張無缺口的紙張,感覺一下用力的大小
(3)實驗第二、三組:用同樣的方法撕其餘兩組有缺口和無缺口的紙張,感覺一下每一次用力的大小並將結果記入下表
實驗記錄表格
實驗組次 撕開無缺口的紙張用力大小 撕開有缺口的紙張用力大小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預測實驗:如果猜想正確,將會出現的現象是:撕每一組紙張時用力的大小均不同。(或「撕每一組紙張時用力的大小均相同」)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第一節 動與靜
基礎過關
1. 人(船);山(岸)2. 火車或乘客自己3.太陽;地球4.運動的;靜止的5.B 6.B 7.C 8.A 9.D 10. 足球運動員相對於球場上的跑道或坐椅等是運動的,但由於攝像機始終讓運動員在鏡頭中,所以運動員與電視機是相對靜止的,所以人始終在電視機屏幕上 11. 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懼東;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
能力提升
12.是靜止的;是運動的13.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14.靜止的;運動的15.小明;柳樹 16.C 17.C 18.A 19.A 20.C 21.C 22.D 23.以飛機為參照物,小明不動,但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明就在高速運動,當飛機降落時,小明和飛機相對於地面雖然在高速運動,但速度在逐漸減小,最後會安全降落到地面。24.雲
第二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基礎過關
1.(1)150;9000 (2)0.166;16.6 (3)50;5×10-8 2.(1)mm(2)km(3)cm(4)μm(5)dm(6)dm2 3. 3;4.4 4.2.7;2.70 5. 8.78cm;0.24 6. 1cm;383;3.8dm 7.A 8.C 9.D 10.B 11.D 12.C 13.B 14.D
能力提升
15.min;s;10s;h ;min; s ;2.01s 16. 4.2 ×109m 17.D 18.B 19.D 20.C 21.C 22.C 23.B 24. 將兩種細銅絲分別緊密地排繞到兩只鉛筆上,使纏繞的總寬度相同,分別查清各自纏繞的圈數。設待測銅絲的直徑d′,圈數n′,直徑為d = 0.5mm的銅絲的圈數為n 則d′=(n/ n′)d=0.5 n/ n′毫米
⑨ 九年級上冊的學習與評價答案
能力提升
一、選擇題
1.C 2.B 3.D 4. A B 5.B 6. C 7. B 8.C 二、填空題 9.
物質名稱 氯酸鉀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鐵 氧化鎂 氧化銅 水 硫 氧氣 顏色、狀態 白色 固體 無色 氣體 黑色 固體 白色 固體 黑色 固體 無色 液體 淡黃固體 無色
氣體 化學式 KClO3 CO2 Fe3O4 MgO CuO H2O S O2
10.伸入瓶內 平放在瓶口
11.氯化鉀和二氧化錳 錳酸鉀和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催化劑 催化 生成 選雙氧水和少量二氧化錳作催化劑來製取氧氣 雙氧水水+氧氣 操作簡便,
環保
12. ① A:過氧化氫 B:二氧化錳 C:氧氣 D:水 E:鐵 F:四氧化三鐵 ② 催化 催化劑 三、簡答題:
13.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ClO3 ) (KCl) (O2) (KMnO4 ) (K2MnO4)(MnO2)(O2) 鐵 + 氧氣四氧化三鐵 乙醇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Fe) (O2) (Fe3O4) (C2H5OH) (O2) (CO2) (H2O)
(3) (1)(2) (3)(4) 四、實驗題:
14.(1)a.葯品堆積在試管底部,不利於均勻加熱和增大受熱面積,葯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
b.鐵夾夾在試管中間,不利於均勻加熱,易炸裂試管,鐵夾應夾在試管中上部。 c.試管口向上傾斜,易使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d.試管內導管太長,不利於氣體的排出,導管露出橡皮塞1~2 mm即可。
e.試管口沒有塞棉花,高錳酸鉀粉末易隨氣流進入導管堵塞導管並能使水槽中的水變紅,應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2)①鐵架台 ②試管 ③集氣瓶 ④酒精燈
(3)氣密性 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熄滅酒精燈 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4)氣泡連續放出
(5)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向外冒出
(6)導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熱,水沿導管進入試管中使試管炸裂水槽
15.(1)首先將集氣瓶盛滿水,並用玻璃片磨砂面蓋住一小部分瓶口,然後沿著水平方向推動玻璃片把瓶口全部蓋住。(2)應該將集氣瓶扶直(扶正)(3)a
12
16.
(1)在雙氧水一定的條件下,二氧化錳的質量范圍內,隨著質量增大,反應速度加快。 (2)在二氧化錳的質量一定的條件下,H202溶液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度越快。 (3)溫度(二氧化錳顆粒的大小)
3.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基礎過關
一、 選擇題
1.D 2.C 3.A 4.B 5.C 6.D 7.C 8.D 9.C 10.A 二、填空題:
11. 最低溫度 可燃物 達到著火點 與空氣和氧氣接觸 12. 有限空間 大量的熱 迅速膨脹 爆炸 爆炸極限
13. 清除可燃物 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隔絕空氣 濕毛巾 14. D ; C ; D; A ; B
能力提升
一、選擇題
1.A 2.B 3.C 4.C 5.D 6. A 7. C 8.C 9.A 10.C 11.D 12.A 13.C 14.C 15.B 16.A 17.B 18.A 二、填空題:
19.催化;氯酸鉀受熱放出的氧氣會使木炭急速燃燒,生成的氣體在有限的空間內體積急速膨脹而爆炸;可燃物
20.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之燃燒更充分
高溫
煤+水蒸氣 一氧化碳+氫氣 泄漏時易被發現
21. CO2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附著在物體表面 液態的CO2 在氣化時吸熱 三、簡答題:
22.燃燒需要較多的氧氣,「空心」可增加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從而使燃燒更充分。 23.①主要是使油井上方缺氧而滅火 ②主要是吸熱導致油井上方溫度降低而滅火 方法①中由於爆炸在瞬間發生,可使油井上方急速缺氧; 而方法 ②主要是液氮吸熱氣化需要一個熱傳遞的過程,油井上方溫度不會驟然降低。 四、實驗探究題:
24.可燃物 與空氣接觸 達到著火點
25.白磷燃燒冒白煙; 4; 壓縮空氣時,空氣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白磷的著火點,又有氧氣參加,滿足了燃燒的條件; 1/5 26.(1)①不燃燒;②燃燒,產生白煙③不燃燒
(2)錐形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過氧化氫→水+氧氣;催化作用,加快反應速率 (3)達到著火點的白磷接觸空氣立即劇烈燃燒 (4)保存在水中
3.4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基礎過關
一、選擇題:
1.A 2.C 3.C 4.C 5.D 6. C 7. C 8.A 9.C 10.D 11.B 12.A 二、填空題: 13. 略
14.在表中把各物質所屬的類別在相應的空格上打「√」的記號。
13
物質分類 二氧化碳 鎂條 空氣 白磷 食鹽水 氮氣 鹼式碳酸銅 混合物 √ √ 純凈物 √ √ √ √ √ 單 質 √ √ √ 化合物 √ √ 金屬單質 √ 非金屬單質
√
√
15. 略
能力提升
一、選擇題:
1.A 2.B 3.D 4.C 5.C 6.C 7.C 8.B 9.D 10.C 11.A 12.B 13.C 14.C 二、填空題: 15.略
16. He Hg Ne Na
17.⑥⑧ ①③④⑦⑩ ②⑤⑨ ①③⑦ ⑤⑥ ⑤ ⑩ 18.水 其他為混合物 水銀 其他為氧化物 19.Cu O2 N2 S CuO SO2 NO2 三、簡答題:
20. 蒸餾水是純水,不含人體所需的鈣、鎂離子,長期飲用危害人體的健康。 21.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在物理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原子或分子本身不變,在化學變化中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原子種類、數目、質量都不改變,所以物質不滅。
22. A分子 B原子;a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b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c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23.每一周期中各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 每一族中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相同
第三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1.B 2.B 3.D 4.A 5.B 6.D 7.B 8C. 9B. 10. A
11.A 12.D 13.B 14.A 15. C 16.B 17.D 18.C 19.D 20.C 二、填空題:
21. 2 N 2 Fe2+
Ne H2O
22.四氧化三鐵 硫化鈣 Hg AlCl3 O2 氧化物 單質 化合物 化合物 單質
23. H2O2 H2O 、O2 H2O2 24.鐵原子 水分子
25.C H N O 11個 26.CO2 He O2 H2
14
27.石灰石 汽水 ;O2 Fe He ;CuO Cu2 (OH) 2 CO2 CO2 KMnO4 ; CuO CO2, 三、簡答題:
28.醋酸分子不斷運動擴散到空氣中,導致酸的濃度降低。
29. 發生火災時,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隔絕空氣,使火熄滅。
四、實驗題:
30.小燒杯和澄清石灰水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點完蠟燭在火焰上方罩一個乾冷的燒杯,
燒杯內壁有小水珠
反應後有水生成,證明石蠟中含有H
將罩在火焰上方燒杯迅速倒轉過來,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反應後有CO2生成,證明石蠟中含有C
31. 燃燒;噴出; 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硫+氧氣
二氧化硫
32.
(1) 雙氧水水+氧氣 (2)
(3) 略
(4)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助燃性(可支持燃燒)
上學期期末測試題 一、選擇題:
1. B 2. A 3. C 4. C 5. C 6. C 7. D 8. A 9. B 10. B 11. B 12. B 13. D
14. B 15. A 16. A 17. C 18. A 19. C 20. D 21. B 22. D 23. CD 24. AB 25. D 二、填空題:
26.不斷運動的;聞到飯菜香味
27.①都是分解反應 ②高錳酸鉀不需催化劑 28.(1)氧化 能量 (2)試管口處沒有棉花 (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9. 鐵架台、酒精燈、大試管、橡皮塞、導管。(少填一種不得分);
將帶火量的木條伸入瓶內,木條復燃,表明收集的氣體是O2 。 30.(答案合理均給分)每條斜線均有相同的電子層
每條斜線電子層的電子由1到8逐漸增加
31.鉛筆不含鉛,主要是石墨 水銀不是銀是金屬汞 略 32.(1)①②⑤,其中②、⑥和④ (2)③ (3)③,⑨ 33. ⑪① ⑫ CO2;N2(或二氧化碳;氮氣)
34.(1)氯酸鉀加二氧化錳制氧氣(2)碳在氧氣中燃燒和在空氣中燃燒現象不同
裝置A
裝置B 反應物狀態 固體
固體和液體
反應條件
加熱
不需加熱
15
三、簡答題:
35. 100 mL酒精與100 mL水混合後溶液的體積
36. (1)取適量土壤密封於塑料袋中,一段時間後有水滴出現。(2)稱取10g土壤樣品於蒸發皿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停止加熱,冷卻,稱量,實驗前後的質量之差即為10g土壤樣品中水的含量。
37.(1)不是。(2)比在氧氣中燃燒更旺。(3)超音速飛機安裝廢氣處理裝置;尋找無害的致冷劑代替「氟里昂」 四、研究性學習
38.猜想:蠟燭燃燒需要氧氣和合適的溫度。 實驗現象:熄滅;大量的白煙.②氧氣
實驗反思 作用:放出大量熱達到白磷燃燒的最低溫度
39.猜想:能 實驗一:向盛有過氧化氫的試管中,伸入一帶火星的木條 實驗證明:水泥 過氧化氫溶液的催化劑。
交流反思:水泥塊能放出氧氣 實驗步驟:③ 稱量水泥快重量
探究:水泥塊的化學性質是否變化 。
40. (1)19.00;20 (2)8 (3) B C (4) B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