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細解
『壹』 化學(要有詳細解說,謝~~~~~~~)
1.既然都有M層了,那麼L層一定是8電子滿了,所以M層就是7個電子了,當然是主族了
2.1).A、B不可能屬於同周期。因為化合物AB2中A顯正價,B顯負價。假如,A、B同周期,則A排在B的左邊,那麼A的
原子半徑
就比B的大。但是,A的原子半徑卻比B的小,所以A、B不同周期。
2)因為A的原子半徑比B的小,所以A只能排在B的周期之前。
3).A可以是碳、硅,B可以是氧、硫。
4)A可以是Be、Mg、C、Si、N,B可以是O、S
3.若將Na2
CO3
溶液滴入鹽酸溶液,則鹽酸相對過量,所有CO3(2-)都會轉化為CO2;反之,將鹽酸溶液滴入
Na2CO3
溶液,則鹽酸相對不足,前一部分鹽酸將CO3(2-)先轉化為HCO3-,後一部分鹽酸使之轉化為CO2。
因為兩次所得CO2
體積不同,說明15mL
Na2CO3相對於25mL
鹽酸來說
過剩。
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緩慢滴加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4mL。n(CO2)
=
224mL/22.4mol/L
=
0.01
mol
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
HCl完全反應;Na2CO3剩餘。
n(HCl)
=
2n(CO2)
=
2*0.01
=
0.02
mol
[HCl]=
0.02/(25/1000)
=
0.8
mol/L
②另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緩慢滴加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112mL。HCl與Na2CO3均完全反應,Na2CO3先生成
NaHCO3
,部分NaHCO3
轉化為CO2:
n(CO2)
=
112mL/22.4L/mol
=
0.005mol
HCl
+
Na2CO3
=
NaHCO3
+
NaCl
HCl
+
NaHCO3
=
NaCl
+
H2O
+
CO2↑
n(HCl)
=
n(CO2)
+
n(NaHCO3)
=
0.005
+
n(NaHCO3)=0.02
n(Na2CO3)
=
n(NaHCO3)
=
0.02-0.005
=
0.015
mol
[Na2CO3]
=
0.015/(15/1000)
=
1.5
mol/L
(3)將n
mL的甲溶液與等體積的乙溶液按各種可能的方式混合,產生的氣體體積為V
mL(標准狀況),則V的
取值范圍
為:
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
n(CO2)
=
n(HCl)/2
=
[HCl]/2
*
n/1000
=
0.4n/1000
=
n/2500
mol
V(CO2)
=
22.4*n/2500
=
0.00896n
L
=
8.96n
mL
n=0:
V=0
mL
則V的取值范圍為
(0,
8.96n)
mL.
『貳』 化學詳細解析
第一步,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速率之比,a:b的速率就為1:3,可算出b速率為0.6
第二,先寫出化學反應式,一個氮氣和三個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下可逆生成兩個氨氣。算出氨氣的反應速率,注意題目中的2L,氨氣速率就等於1.9/(2*3),算出後再利用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速率之比算出氫氣
第三,首先算轉化的A的濃度,轉化的C=v*t,所以轉化的C=0.06*2=0.12,因此轉化的n=c*V=0.12*10=1.2,起始a的n為10,轉化了1.2,剩下的就是8.8
『叄』 化學詳細解析 (1)
你要問啥?
第一個題 1 被排除的原因就是:酚酞被空氣氧化這一反應是不可逆的,不會出現 沸騰變色(發生氧化)冷卻後又褪色(又被還原)這一現象。
整個反應就是 2NaOH+CO2 = Na2CO3 +H2O 反應後溶液鹼性變小無色,
加熱,促進碳酸根離子水解,H2O電離CO32- + H2O = HCO3- + OH- H2O = H+ + OH-所以CO32-濃度減小,OH-濃度增大,鹼性增強
碳酸鈉遇酸會發生劇烈反應,同時生成二氧化碳:
Na2CO3 + 2H+ → 2Na+ + CO2 + H2O 所以適量鹽酸又把Na+找回來了,溶液呈鹼性變紅
『肆』 化學詳細解析
A正確。圈1硫酸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和硫酸,加熱,開始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但是,隨著時間延續,水開始揮發,當氫氧化鐵和硫酸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是,平衡開始逆向移動,最後又全都變成硫酸鐵。
圈2氯化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和鹽酸,加熱,水解平衡正向移動。生成的HCl和水都揮發,但是,HCl會發的快,所以平衡一直正向移動,全部變成氫氧化鐵,甚至變成氧化鐵。
圈3與1相似。圈4分解變成碳酸鈣
『伍』 化學 詳細解析!
1.標況下,氣體體積為2.24L,則氣體物質的量為0.1mol。物質的量為0.1mol,則不論是什麼物質,其分子數均為0.1NA
『陸』 化學詳細解析
第一題反應物的總能量大於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反應放熱,弟二題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小於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反應吸熱。
『柒』 化學 要詳細解釋 簡單易懂!!!!
答案是鈉的兩種氧化物Na2O和Na2O2,
單獨的Na2O1.5克與水反應,氧化鈉產生約0.0483mol的氫氧化鈉
而Na2O2則產生約0.0384mol的氫氧化鈉
而由題意可知所得溶液中鹽酸物質的量為0.04mol 介於兩者之間
所以必須是兩種氧化物的混合物
而且混合物中過氧化鈉居多
思路就是這樣的
極限法
『捌』 化學詳細解析
反應速率取決於溫度,壓強,反應物濃度,是否有催化劑
『玖』 化學詳細解析
4、選C
A的反應速率V=(0.1mol/L-0.06mol/L)/20s=0.002mol/(S·L)
濃度由0.06mol/L降至0.024mol/L需要的時間t>(0.06mol/L-0.024mol/L)/0.002mol/(S·L)=18S
因為反應開始時反應物的濃度大,反應速率快,但隨著反應的進行,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所以反應時間延長,所以選C
5、選D
根據圖像可知:N的物質的量減少為8mol-2mol=6mol,說明N是反應物,
M的物質的量增加為5mol-2mol=3mol,說明M是生成物,N、M的物質的量之比=6mol:3mol=2:1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M
所以A錯誤;
t2℃,反應沒有達到平衡,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所以B錯誤;
t3℃反應達到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所以C錯誤;
t1℃時,N的物質的量為6mol,M的物質的量為3mol,
同一容器中濃度之比N:M=物質的量之比N:M=6mol:3mol=2:1,所以D正確。
6、甲中形成了原電池,乙中沒有形成閉合迴路,不能形成原電池,所以甲中銅片上有氣泡,乙中銅片無氣泡,所以A錯誤;
由於乙中沒有形成原電池,所以B也錯誤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拾』 化學詳細解析(1)
c處顯紅色,則c處生成OH-,在飽和NaCl溶液中是水被電解生成氫氣和OH-,得到電子,則c為陰極,那麼b就是負極,a為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