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物質是什麼意思

化學物質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7-31 08:31:37

『壹』 化學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化學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貳』 「物質」是什麼意思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 物質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wù zhì,意思指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列寧指出:「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但歸根結底都是客觀實在的外在表現,都是物質的外在表現。意識只是高度發展的物質的一種外在表象。
    哲學界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轉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種流行的觀點,這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作內在的區分,展現為馬克思的物質概念與恩格斯和列寧的看法是「對立」的,只有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才真正對馬克思的「實踐和歷史中介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但是,這往往以消解物質的「客觀實在性」,片面渲染與人分離的物質世界是「無」,即只有人之實踐介入的物質世界才是馬克思考察的「基質」。辨認這種誤讀,應當澄清的事實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歪曲了馬克思的物質觀,只有恩格斯與列寧才是真正對馬克思的物質觀念的發展。
  2. 物質(matter)為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例如空氣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鋼鐵和銅、鋁,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種纖維、塑料等等,都是物質。世界上,我們周圍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質。人體本身也是物質。除這些實物之外,光、電磁場等也是物質,它們是以場的形式出現的物質。物質的種類形態萬千,物質的性質多種多樣。氣體狀態的物質,液體狀態的物質或固體狀態的物質;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礦物與合金;無機物和有機物;天然存在的物質和人工合成的物質;無生命的物質與生命物質以及實體物質和場物質等等。物質的種類雖多,但它們有其特性,那就是能夠被觀測或被理論預言,以及都具有質量和能量。擁有不同化學式是不同的物質,擁有同一種化學式而結構不同也是不同的物質。
  3. 根據學科的不同,「物質」概念的具體指稱有所不同。在化學中,物質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標識的有機物質或無機物質,包括:(1)整體或部分地由化學反應的結果產生的物質或者天然存在物質的任何化合物;(2)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團。化學物質包括元素、化合物(含其中添加劑、雜質)、副產物、反應中間體和聚合物。但不包括混合物、製品(劑)、物品。分子能獨立存在,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原子之間通過化學鍵結合形成分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叄』 成分是什麼意思

就是某種成分佔多少
1、一般用質量百分數表示
2、也有用體積分數等方法表示
3、如食鹽水中氯化鈉(成分)的含量為10%,是指100克溶液中含有氯化鈉10克

『肆』 NHSA是什麼化學物質

沒有namjk這個字,只有nitrogen這個字,意思是氮氣。
氮氣,化學式為N2,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且通常無毒,而且一般氮氣比空氣密度小。氮氣佔大氣總量的78.12%(體積分數),是空氣的主要成份。在標准大氣壓下,冷卻至-195.8℃時,變成沒有顏色的液體,冷卻至-209.8℃時,液態氮變成雪狀的固體。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很難跟其他物質發生反應,但在高溫、高能量條件下可與某些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用來製取對人類有用的新物質。
氮氣在常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且通常無毒。氮氣占空氣總量的78.12%(體積分數),在標准情況下的氣體密度是1.25g/L,氮氣難溶於水,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中大約只溶解0.02體積的氮氣。氮氣是難液化的氣體。氮氣在極低溫下會液化成無色液體,進一步降低溫度時,更會形成白色晶狀固體。在生產中,通常採用黑色鋼瓶盛放氮氣。
由氮分子中三鍵鍵能很大,不容易被破壞,因此其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只有在高溫高壓並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氮氣可以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氮氣要在放電的條件下,和氧氣才能化合成一氧化氮。
母音字母i在重讀開音節里發合口雙母音/aɪ/的音,由兩個音組成,第一個音是前母音/a/,發音時,舌端靠近下齒,牙床比a的短音/æ/更大,全開,由第一個前母音/a/向第二個音/ɪ/滑動,舌位由低到高,口形由大到小,音量由強到弱,由長到短,由清晰到含糊,兩個音合為一個合口雙母音,如:
I 我
pie 派
die 死
lie 躺
tie 領帶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伍』 什麼是化學物質

故名思義是化學方法生成的物質,不是自然界天然生成的

『陸』 化學中的物質是什麼意思

化學中,n的確是物質的量的意思。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
符號:mol
標准:0.012
kg
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柒』 請問化學是什麼意思啊

一、化學(chemistry)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化學」一詞,若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變化的科學」之意。化學如同物理皆為自然科學之基礎科學。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Central science),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門的核心,例如材料科學、納米科技、生物化學。 化學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在與物理學、生物學、自然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例如,核酸化學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學從細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對地球、月球和其他星體的化學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規律,發現了星際空間有簡單化合物的存在,為天體演化和現代宇宙學提供了實驗數據,還豐富了自然辯證法的內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二、【化學的萌芽】 古時候,原始人類為了生存,在與自然界的種種災難進行抗爭中,發現和利用了火。原始人類從用火之時開始,由野蠻進入文明,同時也就開始了用化學方法認識和改造天然物質。燃燒就是一種化學現象。(火的發現和利用,改善了人類生存的條件,並使人類變得聰明而強大。)掌握了火以後,人類開始食用熟食;繼而人類又陸續發現了一些物質的變化,如發現在翠綠色的孔雀石等銅礦石上面燃燒炭火,會有紅色的銅生成。這樣,人類在逐步了解和利用這些物質的變化的過程中,製得了對人類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人類逐步學會了制陶、冶煉;以後又懂得了釀造、染色等等。這些有天然物質加工改造而成的製品,成為古代文明的標志。在這些生產實踐的基礎上,萌發了古代化學知識。 古人曾根據物質的某些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並企圖追溯其本原及其變化規律。公元前4世紀或更早,中國提出了陰陽五行學說,認為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組合而成的,而五行則是由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說法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認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現象變化的根源。此說為中國煉丹術的理論基礎之一。 公元前4世紀,希臘也提出了與五行學說類似的火、風、土、水四元素說和古代原子論。這些樸素的元素思想,即為物質結構及其變化理論的萌芽。後來在中國出現了煉丹術,到了公元前2世紀的秦漢時代,煉丹術以頗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紀傳到阿拉伯國家,與古希臘哲學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煉丹術,阿拉伯煉金術於中世紀傳入歐洲,形成歐洲煉金術,後逐步演進為近代的化學。 煉丹術的指導思想是深信物質能轉化,試圖在煉丹爐中人工合成金銀或修煉長生不老之葯。他們有目的的將各類物質搭配燒煉,進行實驗。為此涉及了研究物質變化用的各類器皿,如升華器、蒸餾器、研缽等,也創造了各種實驗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潔凈、灼燒、熔融、升華、密封等。 與此同時,進一步分類研究了各種物質的性質,特別是相互反應的性能。這些都為近代化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許多器具和方法經過改進後,仍然在今天的化學實驗中沿用。煉丹家在實驗過程中發明了火葯,發現了若干元素,製成了某些合金,還制出和提純了許多化合物,這些成果我們至今仍在利用。三、【化學的作用】 1.化學在保證人類的生存並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利用化學生產化肥和農葯,以增加糧食產量;利用化學合成葯物,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體健康;利用化學開發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以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 2. 化學是一門是實用的學科,它與數學物理等學科共同成為自然科學迅猛發展的基礎。化學的核心知識已經應用於自然科學的各個區域,化學是創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強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學家門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健康問題、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3.化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當今,化學日益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總之,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國防、環境保護、醫葯衛生、資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系,它是一門社會迫切需要的實用學科。

『捌』 iproh是什麼化學物質

沒有impactprimarymag這個字,只有iodine這個字,意思是碘。

元素周期表53號元素碘,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5周期系ⅦA族,是鹵族元素之一。1811年法國葯劑師庫特瓦首次發現單質碘。單質碘的化學式是I2,相對分子質量是254,呈紫黑色晶體,易升華,變成紫色的碘蒸氣,升華後易凝華,變成暗黑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結晶體,有毒性和腐蝕性。碘單質遇澱粉會變藍紫色。主要用於制葯物、染料、碘酒、試紙和碘化合物等。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的總量為30毫克(20~50毫克),國家規定在食鹽中添加碘的標准為20-30毫克/千克。

碘是一種紫黑色有光澤的片狀晶體,原子序數53,普通碘的原子核內有74個中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7。碘具有較高的蒸氣壓,在微熱下即升華,純碘蒸氣呈深藍色,若含有空氣則呈紫紅色,並有刺激性氣味。碘易溶於許多有機溶劑中,例如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碘在乙醇和二乙醚中生成的溶液顯棕色。碘在介電常數較小的溶劑(如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生成紫色溶液,在這些溶液中碘以分子狀態存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雖然很小,但在碘化鉀KI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卻明顯增大。

碘的化學性質不如同族單質氟氣、氯氣、液態溴活潑,但在化學反應中它也可以表現出由-1到+7的多種化合價,單質時為零價,它的化學性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單質碘與澱粉發生反應,變成藍黑色。

二、一般能與氯氣反應的金屬(除了貴金屬)同樣也能與碘反應,只是反應活性不如氯氣。例如碘單質常溫下可以和活潑的金屬直接作用。

三、一般能與氯氣反應的非金屬同樣也能與碘的單質反應,由於碘單質的氧化能力較弱,反應活性不如氯氣,所以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發生反應。例如它與磷作用,只生成三碘化磷,而磷在氯氣中燃燒則生成五氯化磷。

四、碘與水的反應: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僅微溶於水,溶解度是0.029g/100g水。碘與水不能發生像氟氣與水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但是碘與鹼可以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酸鹽與碘化物。如:

3I2 + 6NaOH → 5NaI + NaIO 3 + 3H2O

母音字母i在重讀開音節里發合口雙母音/aɪ/的音,由兩個音組成,第一個音是前母音/a/,發音時,舌端靠近下齒,牙床比a的短音/æ/更大,全開,由第一個前母音/a/向第二個音/ɪ/滑動,舌位由低到高,口形由大到小,音量由強到弱,由長到短,由清晰到含糊,兩個音合為一個合口雙母音,如:
I 我
pie 派
die 死亡
lie 躺,存在
tie 領帶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玖』 以下化學物質都是什麼意思

子都算是代號。例如第四M是甲基的首字母。A是酸的首字母。
第四個 D是二的詞根的首字母,
第五個 T是三的 詞根的首字母,
後兩個也是這樣的
除後兩個其他的都很好寫啊 ,就兩個我也不會寫
希望對你有幫助
求採納

熱點內容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
自體脂肪填充哪裡好 發布:2025-07-13 03:32:04 瀏覽:174
幼兒園片段教學 發布:2025-07-13 02:47:43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