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歷史走勢
㈠ 有沒有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房價崩盤的記錄
日本出現過房價崩盤,中國經濟特區香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也出現過房價崩盤。
日本: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爆發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是世界各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也是最深的一次房地產危機,至今仍無完全恢復的跡象。
香港: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返家發生動盪。
(1)香港房價歷史走勢擴展閱讀:
日本事件經過:
戰後50年,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僅用幾年時間連續趕超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資本主義強國。
日本的貿易和製造業直逼美國,在電子汽車鋼鐵和造船等領域更是將美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日本經濟實力達到美國一半,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佔世界外匯儲備的50%。
日本人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土地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土地。彈丸島國的日本房地產總價值超過地大物博的整個美國,日本平均房地產價格是美國的100倍,東京大阪的價格是紐約、芝加哥的幾十倍。
日本人買下紐約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洛克菲勒中心和美國人最驕傲的產業好萊塢影片公司。
尤其是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人極其富有備感自豪,資金指處所向披靡。伴隨「國富民強」,大量新資金沒有去處,只好集中和積聚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造成土地和房屋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價格和泡沫與日俱增。
日本房地產發展在世界各地中有其特殊性。日本土地狹小,人口眾多,加上經濟高度發達,房地產開發從戰後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
伴隨經濟和房地產開發,土地價格尤其是主要城市的土地價格不斷上漲,高度壟斷集中,1985年東京大阪的土地價格比戰後初期猛漲了10000倍。
但是如果以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無可避免的,那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即使是1985年泡沫已經相當嚴重,如果沒有後來5年時間中執行的一系列錯誤政策,泡沫破裂還是可以避免的。
1985年日元升值以及對升值錯誤的估計和預期,將日本直接推入泡沫破裂前的「最後瘋狂」。在5年短暫的「輝煌和燦爛」之後,日本經濟和房地產陷入了已經長達14年的蕭條和低迷。由此可見,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房地產泡沫以及破裂,都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
日本主要的錯誤政策是:
1、利率太低,資金泛濫,引導失誤監管失控。
2、盲目擴大信貸,濫用杠桿作用。
3、投資投機成風,股市樓市連動,管理監督形同虛設。
影響:
泡沫破裂後許多日本居民成為千萬「負翁」,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長期背上嚴重的財務負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嚴重影響正常消費。
日本銀行及非銀行機構的不良債務高達100萬億日元,最後成為壞賬的達到幾十萬億日元。倒閉和被收購的銀行和房地產公司不計其數,大量建築成為「爛尾樓」。
建築業飽受重創,1994年合同金額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國民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負增長和零增長。
㈡ 為什麼香港的房價會那麼的貴
1
香港的土地一點都不少
有人說香港彈丸之地,承載了如此之多的人口,房價必然上漲。地少人多會導致房價上漲這個邏輯支撐了日本的上一輪房價大泡沫,已經被證實為偽命題,而人口密度比香港還大的新加坡,多年來房價始終平穩,更是徹底的證明這個論斷是錯誤的。更有利的證據是,香港的土地一點都不少,只是都沒開發而已。
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整個香港的土地,目前有接近80%尚未開發,這些土地如果不用於商業和工業,全部造成住宅,每提供1%的土地,可以解決100萬人的置業問題。至於有些人拿香港多山,丘陵地區開發困難說事,認為這些土地不能開發為住宅。我想說的是這話簡直太業余了,中國目前的土木技術,上能平山下能填海,香港如此之高的房價,就算是喜馬拉雅山,開發商都能給你挖平了。
目前的現狀是,香港一方面房價暴漲,一方面仍有大量的儲備土地和閑置土地,全香港1100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郊野公園就有400多平方公里,而與此同時,香港人均居住面積16平米,大量香港人居住在鴿子籠里,住房痛苦指數全球第一。
為什麼香港寧願房價這么高也不增加土地供應,下文會有仔細分析。
2
香港人多也不是房價上漲的理由
很多人說,香港人多啊,且人口持續湧入,所以房價必然上漲。但是其實,100年來,香港的人口始終的爆發式增長的,但是歷史上香港的房價從來沒有成為人民的沉重負擔,香港的房價實際上是最近一二十年開始暴漲的,但是與此同時,最近十年香港的人口增速卻是是歷史上最慢的,所以人口持續增長是導致香港房價上漲的論斷站不住腳。
我們可以看到,香港自開港以來,人口從0開始始終持續增長,建國以來增長速度維持恆定,基本就是20年翻一倍的速度,這個人口流入速度是很恐怖的,這和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分不開的。但是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香港的人口流入是一種常態,而不是突然發生的意外,那麼為什麼以前的房子沒人喊貴,現在的房子人人喊貴,這就有問題了。
㈢ 97年香港樓市泡沫經濟會不會在中國再現
像九七年香港樓市泡沫經濟,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在中國再現的,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基還是有基礎有底蘊的,當然了,往長看了是否也發生這個,誰也不知道也不能確定。
㈣ 香港為什麼房價全世界最貴
1、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
2、房價的價格定位由多種因素構成。影響房價的因素主要有國家政策、國家經濟狀況、市場供求關系、地理位置等,後續房價是漲是跌難以預估,建議您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買賣房產。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有沒有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房價崩盤的記錄
有,1993年日本房價全面崩盤。
日本房價的崩盤源於1985年簽定的"廣場協議",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到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
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5)香港房價歷史走勢擴展閱讀
日本房產崩盤的原因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
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㈥ 香港房價這么貴,好歹也是世界第三,為什麼港幣比人民幣還貶值
中國香港採取的是聯系匯率制度,港幣緊緊盯住美元:一方面,香港在發行港幣時都有美元做「背書」;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港幣匯率的穩定,金管局設置了7.75的強方兌換保證和7.85的弱方兌換保證。聯系匯率制度可以保證港幣匯率的穩定,但也導致香港的貨幣政策完全失去了獨立性。在過去的20多年中,美聯儲每次加息或降息後,香港金管局幾乎都會跟隨行動,完全失去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但從去年底以來,盡管香港金管局也跟隨美聯儲加了三次息,但港幣卻對美元持續貶值。2017年初美元兌港幣的匯率在7.76,但7月以來已經突破7.81。從一攬子貨幣的角度來看,近半年港幣貶值幅度更大。
直接原因:與美國利差擴大!無論是從利率平價理論看,還是從歷史數據來看,港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與美、港之間的利差高度相關
㈦ 香港房地產的歷年走勢
我想這本書會適合你:
http://library.cuhk.e.hk/search/X+%7B216129%7D%7B214824%7D%7B213f73%7D%7B213779%7D%7B214b7a%7D&searchscope=14&m=&b=&l=&SORT=A&Da=&Db=/X+%7B216129%7D%7B214824%7D%7B213f73%7D%7B213779%7D%7B214b7a%7D&searchscope=14&m=&b=&l=&SORT=A&Da=&Db=&SUBKEY=%20%E9%A6%99%E6%B8%AF%E6%88%BF%E5%9C%B0%E7%94%A2/13%2C32%2C32%2CB/frameset&FF=X%2B%257B216129%257D%257B214824%257D%257B213f73%257D%257B213779%257D%257B214b7a%257D%26searchscope%3D14%26m%3D%26b%3D%26l%3D%26SORT%3DA%26Da%3D%26Db%3D%26SUBKEY%3D%2520%25E9%25A6%2599%25E6%25B8%25AF%25E6%2588%25BF%25E5%259C%25B0%25E7%2594%25A2&14%2C14%2C
不好意思, 那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里的一本書, 可從這里找:
http://library.cuhk.e.hk
或是到其他香港圖書館的網址去找.
若果要買書, 可試試香港商務的網站:
http://www.cp1897.com.hk
㈧ 香港的房價為什麼那麼貴
香港的房價貴的原因:
1、收入跟房價沒同步上漲。:人們覺得香港房價高,是因為香港人平均收入的增加並沒有與房價的上漲同步。在香港這種城市,房價不必反映大部分居民的購買力,它對應的是「用家」。
2、供應量超少,供需比例不到1%。
從市場供需來看,香港房子的買家也不可能是所有居民。香港每年的新房供應量只有約20000套。這個數字在曾蔭權年代更低,年均10000套左右,最低曾至8000套。但香港有250萬個家庭,供需比率還不到1%,或者說,只要不到1%、甚至0.8%的家庭買得起,也就可以了。即便按照這個比率,也會有20萬到30萬個家庭買房,但只有2萬套的供應量。
3、香港的房子是賣給投資者的。
或許應該這樣說,現在的房價的確很多人買不起,但這個「很多人」之外的人數,也絕對可以把新增供應量給消化掉。更何況,現在香港的房子,很多甚至也不是賣給「用家」,而是賣給投資者的。所以,現在香港的房價反映的其實是投資者的偏好和實力。投資者考慮最多的,不是房子的實際用途,甚至不是運營用途,而是值不值得進行資金配置。如果投資者現時的偏好是房產,那就會有大量資金湧入。
4、各投資產品中,香港房產回報率最高。
從歷史經驗上看,在黃金、債券、股票和房產之中,投向香港房產的資金回報率是最亮麗的。得手後的投資者們覺得自己是高手,會有成功的路徑依賴,於是會再加碼。
5、高收入人群足以吞掉新房供應
另外一個誤區,是人們總將房價與收入增長掛鉤。房產是投資性商品,而不是消耗性商品。消耗性商品當然要看新增收入的情況,收入增加,大家會吃好用好一點,否則就節儉一點。房子有投資功能,房價反映的是人們積累財富之後,再進行配置和轉換的結果。
㈨ 世界歷史中,房價有過幾次大跌
全球性的「大碟」目前還沒有。房價是一個區域性很強的經濟現象。
日本的地產泡沫破裂、香港的樓市崩盤算是亞洲比較有名的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