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歷史
定義: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系統)
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為之前有一個老三板,用來承載元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和退市企業的公司股權轉讓的,為了拯救老三板的交易冷淡,證監會決定拉進一些高科技企業,恰好與國家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戰略不謀而合,所以06年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立了,新三板,12年,為了讓新三板真正成為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國家決定做大新三板市場,把原來中關村一個試點,擴展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四個高科技園區,13年,原先「新三板」一直掛靠在深交所下面,隨著市場越做越大,國家決定讓其自立門戶,也就是在13年1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揭牌,作為獨立的公司在工商總局注冊,負責新三板的運營管理,13年12月大規模的擴容,徹底的打破了地域限制,擴展到全中國,全國各地的企業,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到新三板上市,2014年8月,政府推出了做市商制度,通俗解釋就是允許中間商來大拆小,讓入股新三板的門檻大大降低,徹底改變了此前不溫不火的交易情況,隨著市場量迅速提升,新三板掛牌企業也開始呈指數增長,2014年年初的時候,掛牌企業僅365家,2014年一年的時間膨脹到1572家,2016年,隨著新三板交易規則逐步完善,迎來了新三板的爆發之年,6月27日新三板分層正式實施,953家企業入圍創新層,9月12日,私募做市試點業務,正式啟動。
Ⅱ 新三板的歷史行程是什麼
先說一下新三板(學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歷史沿革吧:
國外都是先有場外市場(可以簡單理解為」三板市場「)
,再有主板市場。而我
們國家是
1990
年前後,領導想搞資本市場了,就直接學習國外主板市場經驗,
直接搞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
。
後來主板市場發展了,
那麼有上市的自然就有退市的,
那些業績不好的公司本來
讓他退市就行了,但咱們國家有個」維穩「的特殊國情,如果老百姓買了股票,
公司說退市就退市了,股票砸在老百姓手裡,他們就要鬧事,鬧事就麻煩了。咋
辦?再弄個小市場,
讓這些破公司的破股票,
在這個小市場里再倒騰倒騰,
這樣
可以讓那些股民保持」情緒穩定「。
2002
年前後,這個」小市場「就成立了,
當時叫」代辦股份轉讓系統「。
這個為破公司破股票專門成立的小市場,大家一看,和國外的場外市場有點像,
那就叫」三板「吧(在主板和中小板之下的意思)
。
後來,領導又覺得,這個」三板「全是破爛公司,市場也沒活力啊,怎麼想辦法
拉些好企業進來呢?大型好企業肯定不願意來,
人家願意直接到滬深交易所
(主
板)
去上市,
那怎麼辦呢?正好不是國家要扶持中小企業,
尤其是科技創新型企
業的發展嘛,
那好,
我把那些公司拉進來。
因為那些公司往往有朝氣、
有創新力、
有發展前景,
但是又處於初創期,
往往可能有個核心技術,
然後就只有寥寥幾名
員工,
租個破辦公室,
這種公司想要去主板上市顯然不符合要求,
但他們也缺資
金啊。
這么一來,
這群科技創新企業就比較適合作為這個」
三板
「的拉攏對象了。
於是
06
年左右,證監會發布了一個辦法,把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企業納入到
這個」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來了,凡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企業,都可以來這個市
場掛牌,
交易自己的股票。
當然也有一些對企業的要求,
但是這些資質要求比主
板什麼的低多了,也容易多了。
慢慢的,
中關村的企業進來的多了,
這個市場里的企業質量也好了起來。
但是這
些朝氣蓬勃的小企業,
和那些主板退市下來的企業放在一起不合適啊,
所以就給
他們劈成兩塊。全都是中關村企業的那塊,叫「中關村股份報價轉讓系統,
」俗
稱「新三板」
,原來那些退市公司的,就自然成了「老三板」
。
「新三板」和「老
三板」
到這時相當於並列的關系,
一個裝的都是中關村的創新科技公司,
一個裝
的都是退市公司。
再後來,老三板就一直半死不活的,企業不好嘛。新三板發展的還不錯,後來國
家一看不錯,決定擴大試點。
12
年
8
月,證監會把原來只有北京中關村這么一
個小范圍,擴大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四個高科技園區,這四個園區的企
業都可以來這里掛牌。這就是說,這個「新三板」要做大了。
過去只有北京中關村的時候,
「新三板」就掛靠在深交所下面。現在馬上要做大
了,國家決定單獨成立一個市場來管理這塊,於是緊接著,
12
年
9
月,國務院
批復設立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在工商總局注冊登記。
Ⅲ 老三板和新三板的區別在哪裡
老三板和新三板的區別:
首先,功能定位的差別。三板的定位是為解決法人股流通問題而設立的一個交易平台,而新三板是除了擁有此功能之外還有私募融資之功能。
其二,參與的主體上的區別。在三板掛牌交易的公司都是公眾公司,而且都是經過合法的公開發行程序,並且符合我國證券發行資質的相關規定而掛牌的公司,而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則是非公眾公司,無需經過公開發行程序,只要符合新三板規定的掛牌條件即可。
其三,交易制度的差別。三板的交易制度都是按照主板的競價系統方式進行配對成交,同時三板也是根據股份轉讓公司的質量實行股份分類轉讓制度,根據掛牌公司的凈資產情況分別實行每周一次,三次和五次的轉讓方式,漲停板最高限制為5% 。
新三板的交易制度實行券商委託報價和配對成交。一般在新三板成交的的投資者,通常是在線下完成價格磋商後,然後才在新三板系統來完成確認。其交易限額是,新三板交易以3萬股為最低額度,並規定對於超過30%公司股份的交易,雙方須公開買賣信息。
其四,信息披露的區別。三板的掛牌公司是經過嚴格的發行上市的公眾公司,信息披露也是嚴格按照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的執行的。新三板掛牌的公司的信息披露標准則要低於上市公司的標准。
(3)新三板歷史擴展閱讀:
所謂的「老三板」指的是包括從原來兩個法人股市場退下來的「兩網股」股票和從主板市場終止上市後退下來的「退市股」股票。
「兩網股」是指1992年7月1日在STAQ系統(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法人股流通轉讓試點運行和1993年4月28日投入試運行的NET系統(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開發設計),並在1999年9月9日關閉STAQ和NET系統後遺留下來的股票。
「退市股」則是因為連續多年虧損等原因(前後政策有微調)被強制性從主板市場終止上市後退到代辦系統轉讓的股票。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Ⅳ 新三板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2000年,為解決主板市場退市公司與兩個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場公司的股份轉讓問題,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出面,協調部分證券公司設了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被稱之為「三板」。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將逐步形成由主板、創業板、場外櫃台交易網路和產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決定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即新三板),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
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試點國家高新區限制,擴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條件的企業。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七千多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Ⅳ 老三板是什麼和新三板什麼區別求指教
首先,區別新三板和老三板首先要講一下三板市場的概念,一板為主板,二板對應中小板、創業板,緊接著是三板市場,再接下來是地方性股權交易中心,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四板。
中國的三板市場起源於2001年「股權代辦轉讓系統」。包含三類公司:
第一類:歷史遺留問題公司,主要指從STAQ、NET法人股市場轉過來的股票
第二類:是因為連年虧損、走投無路而被迫從主板上摘牌的企業
第三類:2006年初,國家批准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高科技企業在三板市場進行交易後掛牌的企業。
前兩類目前統稱為「老三板」,第三類就是目前火熱的「新三板」的雛形,2013年12月31日,正式向全國放開,14、15年迅速擴張,目前規模已經超過4100家。
Ⅵ 新三板與國外場外市場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答:三板在我國是剛剛起步,以前是只面向北京中關村的企業,現在經過一輪擴容之後,現在又增加了天津濱海新區,上海張江和武漢東湖。未來還可能繼續擴容。新三板主要是針對高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現在各家政府都很支持,鼓勵企業在新三板上掛牌上市。國家也在不斷出台相關政策完善新三板市場。
Ⅶ 中國的主板、創業板、中小板、三板、新三板如何區分分別指哪些市場
都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共同構築了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主要區分及相對應的市場如下:
主板:主要針對大型藍籌企業掛牌上市,分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股票代碼以60開頭)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股票代碼以000開頭)。
創業板:主要針對科技成長型中小企業,屬於深圳交易所的一個板塊(股票代碼300開頭)。
中小板:主要針對中型穩定發展,但是未達到主板掛牌要求的企業,屬於深圳交易所的一個板塊(股票代碼以002開頭)。
三板: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解決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截止至2008年4月,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股票共83隻。
新三板:是滬深交易所之後的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全稱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交易所位於北京(股票代碼以8開頭)。
拓展資料:
證券交易市場,又稱「二級市場」、「次級市場」、「證券流通市場」。是指已發行的有價證券買賣流通的場所,是有價證券所有權轉讓的市場。它為證券持有者提供變現能力,在其需要現金時能夠出賣證券得以兌現,並且使新的儲蓄者有投資的機會。
證券交易市場有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二種。交易中心則是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是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投資者通過它與證券市場交易所取得聯系,具體交易則委託證券交易商、經紀人等代為辦理。
功能:
一是為證券持有者提供將證券變現的場所;
二是為新的投資者提供投資的機會。該市場由交易所開設的證券交易所市場和由證券公司開設的場外交易市場構成。各類有價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順利流通,有利於形成一個公平合理的價格,實現貨幣資本與證券資本的相互轉換。
中國證券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台灣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市場 網路
Ⅷ 新三板和老三板有什麼區別
新三板和老三板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新三板的實質: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2、老三板的實質:所謂的「老三板」指的是包括從原來兩個法人股市場退下來的「兩網股」股票和從主板市場終止上市後退下來的「退市股」股票。
二、兩者的意義不同:
1、新三板的意義: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2、老三板的意義:證券市場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可以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交易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這同主板市場、二板市場,以及三板市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三、兩者的股票品種不同:
1、新三板的股票品種:新三板的股票更多,更加的靈活;新三板與老三板最大的不同是配對成交,設置30%幅度,超過此幅度要公開買賣雙方信息。
2、老三板的股票品種:老三板掛牌的股票品種少,且多數質量較低,再次轉到主板上市難度也很大,長期被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