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如何學好

歷史如何學好

發布時間: 2021-07-31 14:07:41

㈠ 怎樣才能把初中歷史學好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學習只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談史色變」。其實是沒有理解歷史學科的特點,沒能掌握歷史學習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成功就是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只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那麼如何學好歷史?
1、興趣至上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作一件苦役,那麼他只會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實,歷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試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傳說、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本身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2、方法為主

讀歷史材料:
「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麼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關注歷史年代:
上課要專心聽,下課後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後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溫故知新、勤於思考:
歷史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餘,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整理歷史知識:
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幹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復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㈡ 歷史怎麼學好

歷史不能只看抄書,腦子里要有框架襲。建議上完課之後整理一個樹狀圖,或者是看資料書上的樹狀圖。像歷史事件的發生日期、導火索、轉折點、歷史意義這樣的,就可以按時間線來記錄,1800年發生了什麼,地點,人物,歷史意義。1840年發生了什麼,地點,人物,意義……把他們梳理成一個個有順序的模塊,會好記一些。不過記知識點這種事情因人而異,希望這種方法對你有用。

㈢ 怎樣學好初一的歷史

學好初一歷史的方法:
1、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學習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通過預習,自己可以先對課本內容有個大概了解,能夠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聽老師講課過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並有針對性地重點聽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2、課上做好筆記。
做好筆記,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師各種話語、文字。而是有針對性地記錄課文總體框架,填補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點,為進一步宏觀把握歷史事件框架、歷程提供指導。
3、課後注意對知識點的串聯整理。
課文中的歷史知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事件的起因、過程、發展和結果等都是遵循一定歷程或規律的,一定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知識點就會記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遺漏知識點。
4、獨立及時完成作業。
歷史作業,是對聽課效果的一種檢測方式,也是鞏固知識點的一種方式。所以,課後要獨立、及時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達到及時鞏固學業成果的目的。
5、不要死記硬背。
歷史知識需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就開始死記硬背。為了徹底牢固掌握知識,要在充分理解歷史知識框架、關系、大意等基礎上,要理解著知識點去記住這些知識,即盡量在把握知識點意思基礎上,可以將知識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6、經常性地復習。
可以安排一周復習幾次,長期性地對歷史知識進行多看,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不至於每當考試前期猛地學習,一是可能掌握程度不夠;而是容易記錯知識。

㈣ 怎樣學好歷史

學習歷最重要的是掌握重點!

㈤ 學好歷史要有怎樣的方法

歷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為什麼很少有皇帝能吸取教訓?關於這個問題,小編總結了幾個原因,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首先就是,皇帝地位太高,所謂「金口玉言」,他說的話就是必須要實現的,沒人能和他抗衡,這就導致皇帝的權力缺乏約束。再加上皇帝每天的生活太單調、太無聊了,他們每天就是早早地去上朝、聽大臣們說國家大事。下了朝之後還要批改大臣們的奏摺、和大臣們討論一些軍國政事。那些大臣們一個個能說會道,總是引用一些大道理為了說服皇上認同自己的觀點。

比如秦始皇,他難道不知道酷刑統治下的老百姓會民怨載道?他難道會不知道「焚書坑儒」是會激起民憤的?他當然知道,但是他也知道,他當時滅掉了六個國家,這些人一定對他心存怨恨,說不準什麼時候他們就會造反、起義。為了自己國家的安定,他必須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消滅掉自己的這些仇人。而當時他能做的只能是制定嚴酷的刑罰以及統一人們的思想。就算是會失去一些民心,但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他也只能這樣了。各位,為什麼很少有皇帝能吸取教訓?原因無非以上幾點。

㈥ 如何學好歷史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是一門最適合臨時抱佛腳的功課,只要考前花點時間死記硬背,成績照樣不差,甚至還會有好分數。真要這么想就大錯了,想要把歷史學好,特別是面對文科綜合卷對能力的高要求的時候,想要把歷史學好,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把歷史學好?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探討

我認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興趣。你要對歷史課有興趣你才會主動地去學,不要抱著一種如果不考歷史我才不去學的心理。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你有了興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象背後所蘊涵著的歷史規律,能得心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如若反之,無異於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那對於本來沒有興趣的同學,這個興趣這么培養呢?首先你要試著擺正你的心態,不要老是抵觸。如果這樣,神也救不了你。然後,想想你以前看過的歷史劇,讓歷史好一點的同學,甚至可以找歷史老師,讓他們從歷史角度來談談這個歷史劇,你就會發現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你能發現歷史並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最後,你再認認真真地去聽幾節歷史課,你就發現了我們學校的歷史老師上課都還不賴。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愛上歷史,但我起碼相信你對歷史課已經產生興趣了。

當然,有了興趣,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學認為學歷史要訣就是背,錯了。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基於課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方便你理解的歷史結構。其實這也很簡單。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因為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對於這個話題,我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希望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上走好

㈦ 歷史怎樣才能學好

其實也抄沒什麼難的啊,首先應該弄清歷襲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因為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他的原因,也有結果,而這個結果又是下一個事件的原因。對於近現代史,應該抓住一個歷史的主線,那就是歷史階段。從1840年起到1949年。資產階級革命——舊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1949年以後,就是社會主義革命了。每一個階段的特徵,主要事件。
對於古代史弄清朝代更替原因,還有各個朝代的主要信息,這個信息包括,生產力的代表(就是工具啦),主要政治作為(比如,兵役制啊
勞役制啊
還有選官制啊什麼的)傑出帝王的作為。在就是滅亡的原因,這個原因反過來就是下一個朝代可以替代他的原因了。
對於近代世界史,我想,你應該記住歐洲的崛起。分國家來記(記法來西,就全部穿起來)這樣好一點。美國的崛起,原因以及經過。還有啊,亞洲的反殖民運動也要記的。
高中生。學好文科不光要刻苦去背,還要注意總結一些經驗。學文科要注意總結,我建議你,可以有一個專門的筆記本,用穿針引線的方法把各個知識點連起來,那樣就好記了啊。
學歷史時間很重要,這也是一個難點,我也沒辦法啊。就靠你自己慢慢記了。不要急躁,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這些都不是問題。
我相信你,

㈧ 怎樣學好歷史

學好歷史的方法:1.初學者不要看編年體和斷代體的歷史書。這些都比較難記住。初學者看內紀傳體的容歷史書比較好。例如:《史記》

2
.不要對歷史有恐懼心理,把這些歷史事件當成故事來看,就比較容易記住了。

3
.深入一點之後,就要對時間敏感一點。記住時間對學好歷史至關重要。這樣可以聯系知道發生的事情。

4
.歷史是並不是一個死板的學科,經常與人交流。交換不同的觀點對學好歷史幫助很大。

㈨ 歷史如何學好

第一,興趣至上——對歷史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作一件苦役,那麼他只會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實,歷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試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傳說、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本身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第二,方法為主
1.讀歷史教材。「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麼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2.上課要專心聽,下課後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後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3.「溫故知新」和善於思考。歷史的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餘,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熱點內容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