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七年級下冊地理總復習

七年級下冊地理總復習

發布時間: 2021-07-31 14:07:43

Ⅰ 七年級下學期地理復習提綱(人教版)

自然環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地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中國位於東亞,東亞還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蒙古。
7、中國北鄰北亞,西鄰西亞和中亞,西南鄰南亞,南鄰東南亞。
二、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恆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原因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4、湖泊: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三、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氣候影響因素:緯度因素~~亞洲跨熱帶、溫帶、寒帶,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海陸因素~~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海洋,降水東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因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3、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亞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
4、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它覆蓋了亞洲的中、西部,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5、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其特點是一年中風向隨季節發生大規模變化,降水季節變化大。不足之處是易發生旱澇災害。
6、非洲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很廣。
人文環境
一、 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總人口共60.55億,亞洲人口約36.8億,占總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其中亞洲有六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3、除南極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數由多到少依次是
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4、除南極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5、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日本
1、日本是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及
周圍的海域組成,首都為東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最高峰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於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運輸為主。
3、日本地處中緯度,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4、日本水能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
5、日本自然資源缺乏,發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進口。
6、日本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科技力量雄厚,產品多銷往國際市場,經濟的對外依賴性強。
日本的工業布局為臨海型,為了便於引進原材料、輸出工業產品,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東南亞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分布: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降水集中雨季,季節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北部
農業生產: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橡膠(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棕油(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椰子(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出口國)、蕉麻(菲律賓是最大的生產國)
東南來發展水稻生產的有利條件:高溫多雨的氣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豐富、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充足的勞動力。
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四、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人種:大多數為黃種人
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旅遊資源豐富
印度
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印度地形特點:三大地形區分三大地形區,西北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絕大部分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
世界文明古國: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之一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季風與降水:旱澇災害頻繁
月份 風向 對降水的影響
一月 東北風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風 多,雨季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 來得晚,退得早,風力不足
農作物 分布地區 地形 降水
水稻 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 平原 多
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恆河上游 高原、山地 較少
世界農業大國
傳統工業:鋼鐵工業
工業部門 分布中心 資源條件 總結
鋼鐵工業 加爾各達 煤、鐵、錳
棉紡織業 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 棉花
麻紡織業 加爾各達 黃麻
高新技術產業: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發達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為1707.54萬平方
千米,領土跨越了亞洲和歐洲兩部分。首都為莫斯科。
2、俄羅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東依次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河為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貝加爾湖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個淡水湖。
4、俄羅斯地處中高緯,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天短而溫暖。
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是冬季冷空氣的源地,年平均氣溫低。
5、在圖上找出俄羅斯主要的河流: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7、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業都很發達,但交通線在歐洲部分
和亞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中東。
1、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歐、非洲,五海中的裏海是個湖泊。中東范圍包括西亞(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所產石油出口到西歐、美國、日本等地;中東地區氣候乾燥,河流稀少,水資源缺乏。中東的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這里的熱帶沙漠氣候,導致這里的水資源及其匱乏,成為戰爭的導火線;
3、中東的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
4、運油航線
航線A: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太平洋——日本。
航線B: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美國。
航線C: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歐各國。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其經濟為多元化,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傳統的畜牧業和繁榮的旅遊業。
2、歐洲聯盟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政治經濟聯系強。目前共有25個成員國,使用統一貨幣歐元。
3、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義大利首都羅馬,德國首都柏林。
4、歐洲西部大部分為北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地形以平原為主,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荷蘭、丹麥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
5、歐洲西部旅遊地多,英國的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西班牙的鬥牛、挪威的峽灣風光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黑種人為主,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佔領和掠奪,該地大多國家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出口價格低廉的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昂貴的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本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居世界首位,加上自然條件的影響,糧食不足成為本區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非洲氣候主要為熱帶草原氣候,分布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出口

非洲 發達國家
進口

解決方法:努力發展民族工業,致力於發展多元化的農業,以改變本國經濟依賴於單一商品的局面。
澳大利亞
1、南半球的國家,三個稱謂「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集中在沿海地區,出口比例大,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
2、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農業帶。由於地廣人稀,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產品大部分出口,出口產品有羊毛、小麥、牛肉。 國徽上的兩種動物是袋鼠和鴯鶓,特有動物還有考拉和鴨嘴獸。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是悉尼,墨爾本是第二大城市。
美國
1、美國位於北美洲大陸,由50個州組成,其中本土有48個州及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
另外還有兩個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國的主體(本土)位於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於
北寒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
2、美國的主體部分(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3、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為落基山脈,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
4、美國境內的密西西比河為世界第四長河,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群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其中蘇必利爾湖為最大的淡水湖。
5、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6、美國的農業具有專門化的特點,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產量很大,美國是
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利用地圖記住美國農業帶的分布。 玉米帶和乳畜帶
7、美國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三大工業區中,東北工業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南部工業區以航天
工業為主,西部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主。
8、美國發達的經濟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和破壞地球環境的基礎上,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首都華盛頓,最大的城市紐約。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東部,東臨大西洋。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首都:巴西利亞。人口佔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為主, 地勢:南高北低
a.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這里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4.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熱。
5.河流:亞馬孫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長河
7.語言:巴西人民的民間娛樂項目為桑巴舞,每年還有狂歡節。語言——葡萄牙語。
8.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熱帶經濟作物品種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園只要分布在東南部。
9.工業:a.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因為①多港口,交通便利。②沿海多平原③氣候溫和濕潤4.周邊有豐富的礦產。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行列。從單一的農產品出口國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b.擁有采礦、鋼鐵、飛機製造、汽車、造船、食品等工業部門,是世界上鋼鐵、船舶、汽車和飛機的重要生產國家,工業產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而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稀少。首都巴西利亞,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聖保羅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
11.熱帶雨林的危機:存在的問題是①為興建大型干線公路,跨國公司大量砍伐。②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場。③墾荒的貧苦農民原始的遷移農業。使雨林面積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珍貴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點保護這片原始的熱帶雨林。
南極地區
1、位置:南極圈以南的南極大陸和周圍的海洋合成南極大陸
2、地形:以高原為主
3、特徵:氣候特徵——裂風、乾燥、嚴寒。有「冰雪高原」之稱;人類寶貴的淡水庫;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風雪最頻繁、風力最強的大陸。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極點:極點是南,沿經線其餘方向為北,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旋轉。
5、代表動物:企鵝
6、考察:我國先後建立了長城站和中山站
北極地區
1、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絕大部分,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的最北部和諸多島嶼
2、特徵:格陵蘭島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白令海峽
3、極點:極點是北,沿經線其餘方向為南,地球自轉呈逆時針旋轉。
4、代表動物:北極熊我國於1985年2月在南極建立長城站,1989年2月在南極建立中山站。

Ⅱ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資料全部 人教版的

1、亞洲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周邊的海洋: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3、大洲分界線: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亞洲和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4、亞洲6個分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5、亞洲地勢特點:中間高,四周低。亞洲的河流特點: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6、亞洲之最: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譽為「世界屋脊」(區別於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裏海(鹹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區分於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蘇比利爾湖);阿拉伯半島—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
7、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各種氣候的特點: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季和雨季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8、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的地區。
9、亞洲發達國家的日本,大部分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西亞波斯灣沿岸國家是依靠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出口而成為比較富裕的國家;新加坡、韓國、馬亞西亞、泰國等先後大加發展出口加工工業。
10、三類產業的劃分: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是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除農業、工業和建築業以外的)。
11、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 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12、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 交界的地方,地殼活動頻繁。
13、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產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 乏,是一個資源小國,有優良港口方便運輸,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濟。
工業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工業分布的原因: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 ②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③產品主要出口 ④沿海多平原 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消費地。
14、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東南亞是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
15、東南亞人口稠密,高溫多雨,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也是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
16、中南半島的地形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7、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18、印度地形以高原為主,德干高原,佔印度半島的大部分;恆河平原。
19、印度主要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是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和降水圖,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
兩種季風對比
風向 由何地吹來 性質 時期
東北風 由陸地吹向海洋 乾冷 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西南風 由海洋吹向陸地 暖濕 雨季(每年6月—9月)
20、印度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是棉花和黃麻,「綠色革命」是為了解決印度的糧食問題。
印度的工業城市有: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
班加羅爾—印度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2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一個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
俄羅斯主要地形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主要分界線:烏拉爾山、葉尼塞河、勒拿河。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
22、俄羅斯主要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23、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重工業發達。
24、俄羅斯的鐵路:歐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
25、主要城市和港口:莫斯科(首都),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海參崴(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摩爾曼斯克港(位於北極圈以內,但卻是北冰洋沿岸的終年不凍港)。
26、中東處在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
27、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絕大部分運往西歐、美國和日本。
28、匱乏的水資源:中東氣候乾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河流稀少。
29、文化差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猶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猶太教。
30、歐洲西部地區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本區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歐洲聯盟(歐盟)。
31、歐洲西部的工業——製造業為主 (製造業是指將原料進行加工,製造成各種各樣產品的工業部門。)
32、歐洲西部的農業——畜牧業為主。
33、歐洲西部旅遊業,例如:英國倫敦塔橋、荷蘭風車、北歐峽灣、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西班牙鬥牛等。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4、本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本區的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為主。90%以上是黑人,是黑種人的故鄉。
35、「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 單一商品經濟的弊端:資源及利潤的流失。國力薄弱。工業得不到快速發展。在國際貿易中處於被動的、被剝削的不利地位。
36、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① 人口問題 ② 糧食問題 ③ 環境問題
37、澳大利亞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鶓等。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很少。
澳大利亞地形:西部廣闊的低矮高原,中部廣闊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和東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嶺)。
38、澳大利亞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主要的礦產品出口國之一。
39、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
40、 美國有48個州及北極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
41、 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脈)、中部廣闊的中央平原、東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亞山)。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廣大。
42、美國農業主要灌溉水源有: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長河)、東北五大湖(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43、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目前,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是位於舊金山東南的矽谷。主要城市:首都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磯、休斯敦等。
44、美國發達的經濟,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和破壞地球環境的基礎之上的,因而美國也上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45、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白種人、混血人、黑種人構成。
46、巴西境內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孫河。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世界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47、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而石油、煤炭能源缺乏。圖中D處(巴西與巴拉圭交界處)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電站中規模最大的伊泰普水電站。
48、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巴西利亞是巴西的新首都(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
49、比較
名稱 范圍 中心 代表動物 特殊名稱 科考站
南極地區 南緯66.5°S(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 陸地(南極洲) 企鵝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 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
北極地區 北緯66.5°N(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 海洋(北冰洋) 北極熊 黃河站
(附:1985年2月,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建成。1989年2月,建立中山站。2009年1月,建立了我國首個位於南極大陸內陸地區的科考站——昆侖站。)

Ⅲ 地理七年級下復習資料(人教版)

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要點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 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2 埃及(Egypt):地跨兩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領土面積逾100萬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蘭;首都:開羅(千年古都)。 沙漠廣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少雨。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埃及人稱之為母親河,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文明古國: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雄偉的獅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嚴的神廟、象形文字、天文歷法。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秦皇陵的兵馬俑也是七大奇跡之一。發展中的工農業:農業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里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以生產長絨棉著稱,長絨棉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羅斯(Russia):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令圖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西伯利亞的開發:

3.4 法國(France):
歐洲的經濟大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千米。人口:5889萬人。首都:巴黎。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佔全國的4/5。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變化小,全年將水分平均勻。生產:小麥產量居世界前列。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概述:法國的工業也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比較豐富。
文化與旅遊: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浪漫多情的民風民俗,高雅的藝術,新潮的時裝……法國在1999年的外國遊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遊業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3.5 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3.7 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古老的動物: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Ⅳ 初一地理下冊復習資料

教科書有很多種,不知你是要哪版的

Ⅳ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人教版)

地理:
第八章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山地主要在北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是歐洲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歐洲西部。
3.歐洲人以白種人為主;鬱金香、風車是歐洲西部哪個國家的象徵荷蘭。
4.歐洲西部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均勻。
5.歐洲西部的氣候自西向東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
6.歐洲西部人們稱的「綠色金子」指牧草。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這種飲食結構與發達的畜牧業有密切關系。
7.歐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組織。目前歐盟的成員國共有25個。歐盟成員國使用共同的貨幣是歐元。
8.歐洲西部旅遊業發達,南部海濱沙灘風景優美,北部峽灣曲折幽深、中部山地登山、滑雪
9.城市與相應著名旅遊項目:
巴黎------艾菲爾鐵塔; 鹿特丹-------圍海造田、風車 ;維也納-----音樂之都
羅馬-----古代斗獸場; 威尼斯-----「水城」; 雅典-----巴特農神廟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①)
2.下列河流與注入海洋組合正確是剛果河——大西洋(去年期末題選擇②)
3.當前困擾非洲各國的三大問題是人口問題、糧食問題和環境問題(去年期末題填空①)
4.非洲氣候敘述,正確的是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非洲地形敘述,正確的是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5.非洲幾內亞灣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而東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因為東部地勢高、氣溫低
6.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
7.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了糧食和經濟增長的速度。
8.歐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最初是從掠奪黃金、象牙、香料開始,進而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
9.撒哈拉以南非洲向發達國家進口物資主要是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
10.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11.解決非洲糧食問題應該保護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③)
2.澳大利亞的人口和經濟中心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是悉尼(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④)
3.澳大利亞東西兩側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南部隔海與南極洲遙遙相望。
4.澳大利亞地形分三部分,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原(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②)
5.目前,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已大大超過工礦業和農牧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6.澳大利亞的降水主要來自太平洋。澳大利亞周圍是海洋,與其最近的大洲是亞洲
7.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種類的是鴨嘴獸、考拉、袋鼠、鴯鶓
8.澳大利亞保留著很多古老種類,因為長期孤獨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與其他大陸聯系少,生物進化 緩慢
9.澳大利亞70%以上羊只,集中分布在混合經營地帶,是因為這里地形平坦,降水較多,牧場廣布
10.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農牧業帶是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11.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因為羊特別多,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12.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大陸的中部,因而熱帶氣候分布廣。
13.澳大利亞就東西半球而言,位於東半球,就南北半球而言位於南半球。
1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5.澳大利亞有很多礦產出口,我國上海寶鋼也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
16.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2000年9月,第27屆奧運會在悉尼舉行。
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
1.美國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_(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⑤)
2.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是密歇根湖(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⑥)
3.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的工業中心是洛杉磯(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⑦)
4.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2)
5.美國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⑦)
6.美國西部高大山脈是落基山脈,東部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著名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④)
7.美國東西兩側瀕臨的海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布在美國西部的著名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8.在美國人種的構成中,占絕大多數的人種是白種人 ,美國的居民是美利堅民族。
9.密西西比河長度居世界第四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淡水湖,湖水最終流入大西洋
10.分布在北太平洋中部的美國海外州是夏威夷州,位於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11.美國的主體部分主要位於五帶中的北溫帶,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的有玉米、大豆、棉花
12.北美五大湖中,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的是蘇必利爾湖
13.美國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常居第一位的工業品是合成橡膠、輪胎、鋁等
14.美國東北部工業城市是底特律、芝加哥、匹茲堡,著名的「汽車城」是底特律。美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紐約。
15.美國西部最大港口,華人華僑最集中城市舊金山。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中心是矽谷,位於舊金山附近。
16.美國本土部分地處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
17.美國五大農業帶中,分布最南的農業帶是棉花帶,位於美國東北部的農業帶是乳畜帶
18.美國經濟增長有27%歸功於高新技術產業,而兩個傳統支柱產業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僅佔18%。
19.美國發達的經濟,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 和破壞全球環境的基礎之上。也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20.在美國的華人華僑他們主要布在紐約、舊金山、洛山磯等城市。
21.美國只有2個陸上鄰國,南面的是墨西哥,北面的是加拿大。
22.美國西部有一系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山脈,都是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
23.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密歇根湖,其他四個湖泊是美國與加拿大共有的。
第二節 巴西
1.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③)
2.關於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⑧)
3.巴西城市化問題嚴重的城市是聖保羅(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⑨)
4.熱帶雨林的作用有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護生態環境等(至少三點)(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⑥)
5.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巴西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白種人
6.全世界希望巴西保護的自然資源是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是熱帶雨林
7.下列各組農產品中,巴西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咖啡、甘蔗、柑橘
8.最早來到拉美的殖民者是歐洲人,他們把這里土著居民叫「印第安人」。
9.亞馬孫流域原始森林正以驚人速度減少,主要原因是亂砍濫伐
10.巴西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鐵礦
1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12.巴西最大城市和工業中心是聖保羅。首都是巴西利亞 ,城市輪廓為飛機狀,象徵巴西的騰飛。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巴西人熱衷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跳桑巴舞
14.在歐 洲和拉丁美洲,足球是參加活動和觀看比賽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巴西足球水平堪稱世界一流。
15.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是伊泰普電站,位於巴拉那河
16.巴西居民通用的語言及多數人信仰的宗教分別是葡萄牙語、天主教
17.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舉行盛大慶祝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是狂歡節
18.巴西東臨大西洋,北、西、南與眾多國家為鄰,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19.巴西首都在熱帶,但四季如春,終年繁花似錦,因為位於巴西高原上,海拔較高
20.巴西白種人佔一半多,混血種人約佔40%,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創造了瑪雅文明
21.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稀少,因為氣候濕熱,原始森林密布,環境險惡,不適人類居住
22.巴西的城市人口要佔到人口總數的3/4,在發展中國傢具有典型性。
第十章 極地地區
1.南極地區是指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島嶼(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⑤)
2.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是南極洲(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0)
3.南極半島東西兩側所臨的海洋是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1)
4.在南極建造房屋,為了採光好應該坐南朝北(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4)
5.「我是南極的主人,。。。人家說我像紳士。。。」材料中的「我」是企鵝(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5)
6.北極有世界最大的格陵蘭島 ,瀕臨北極地區的主要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7.目前已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實驗站的國家達到了18個
8.北冰洋出入太平洋的門戶是白令海峽,南極周圍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環抱
9.一支探險隊,到達了地球上的某一點,發現前後左右均為北方,他們站在了南極點
10.南極洲冰層的平均厚度達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南極洲的面積在七大洲中大於歐洲和大洋洲
11.南極地處高緯度地區,海拔高,氣候嚴寒,有「世界寒極」之稱。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暖季。
12.北極圈穿過 亞、歐和北美洲。北極礦產主要有石油 天然氣 煤、鐵。
13.從直升機上接受反射的無線電信號,目的是測量南極大陸岩床上的冰層厚度
14.利用鑽孔機從冰層鑽取圓柱樣品,可以獲得南極過去數千年的降水和氣溫記錄
15.世界最寒冷的地區是南極地區 ,最主要原因是地處高緯地區。
16. 1959年,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 個國家簽訂《南極條約》。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
17.南極是七大洲海拔最高的洲,因為大陸上覆蓋著2000多米厚的冰層
18.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大洲是南極洲,與南極洲相距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兩洲之間是德雷克海峽
19.我國分別在南極喬治王島和南極大陸上建立了長城 站和中山站,在北極地區建立了黃河站。
20.南極地區是個巨大資源寶庫。不僅有鐵 、煤 等礦產資源,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21.試一試:你能根據上述資料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出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嗎:
南極洲氣候資料
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 ℃以下,極端最低氣溫達-88 ℃以下;
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大部分地區的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

試試看!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去年期末試題材料1)
22.為什麼稱南極為「白色沙漠」 降水十分稀少,降水量和沙漠地區大體相當,且為冰雪覆蓋。
23南極擁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Ⅵ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題 (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總復習資料
1.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_亞洲__________,面積是_______960_____萬km2,該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 澳大利亞被稱為「____騎在羊背上_____________」和「______坐在礦車上___________」的國家。
3.日本的國土面積是__37.7_______萬km2,人口有_1.27________億,首都是____東經_______,經濟由於該國缺乏__自然_____資源,因此需要大量進口工業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出口___________,發展成了___________型的經濟。
4.世界上有三大人種__白種人_________、 黑種人____________ 、____黃種人__________。
5.歐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___________,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7.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有兩種___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國共有_______個州,其中的兩個海外州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口有_______億, 面積是_______萬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
9.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巴西有世界現已建成最大的水電站是_______,是由_____和______兩國合建的。
11. 澳大利亞分為三大地形區,東部:_大分水嶺______________。中部:____大自流盆地____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_____西部高原________。
12.俄羅斯的交通以________為主。北美國家通用的語言是________。拉丁美洲的人種以__________為主。澳大利亞的首都是_________。第一大城市為_________。
13.南極特有的鳥類是________。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北極的主要動物有 ________ 。巴西最大的鐵礦是__________。
14. 美國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的好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該盆地所在的大洲號稱「_________」大陸。該盆地內部的氣候類型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有 ______億(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
17.東南亞的主要物產:世界最大的油棕生產國是 ____馬來西亞_____;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是 __泰國_______;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是 __菲律賓______;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是 __印度尼西亞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蕉麻出口國是 _____菲律賓______。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有__泰國_____、越南_______、__緬甸_____。
18.南亞有兩條河流,位於印度境內的是___________河,另一條是____________,位於______________國境內。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國是__________,2000年人口已達到__________億。
20.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是___________哈薩克_____,其首都是_________伊朗________。
21.被譽為「白金之國」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23.中東地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源地,三大宗教的「聖城」是__________________。
24.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歐洲最長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
25.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貝加爾湖______________。屬於(淡、咸)___淡___水湖。
26.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主要交通部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很發達。其中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稠密,以__________為中心呈放射狀,主要承擔內河航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
27.德國有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區是_________________,該工業區的工業中心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00年巴西的人口總數達到_________億。
2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亞洲________,面積是______960萬____km2 。
29.美國的農業的特點是地區生產實現了___________、生產過程實現了_________。
30.被譽為「美洲大陸的地中海」的是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_。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1.北美的氣候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
32. 南亞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該國的首都是___________。世界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
34.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___袋鼠_______、__拷拉________、___鴯鶓 鴨嘴獸_______、__________。
35. 歐洲西部的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的 _____%以上,兩個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____澳大利亞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貝加爾湖_______。
37.南極的主人是___________。 南極地區素有「_____________」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的厚度多____________米。
38.世界最高長的山脈是___喜馬拉雅山______________。生活在美洲地區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屬於______色人種。他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_________文化。
39.南極科學考察的最好時間是南極的__________,即每年_______________。這時正是南極的____________(極晝、極夜)。
40.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俄羅斯管道運輸的主要對象是___________和_______ __。
42.東南亞的范圍由兩部分組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世界最大的半島是 ________阿拉伯半島________。 世界最大的群島是__嗎來群島_______________。
44.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面積最廣大的國家。巴西有三種熱帶經濟作物的產量居世界首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的狹長地帶。
46.衡量一個國家人口增長的重要指標是_______________;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口增長速度________(快、慢),居世界________。
47.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輸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__。美國有世界第四長河 是________
_________。 日本的海岸線___________。
49.亞洲的南面隔海與_大洋州__________洲相望。西南以__北美洲___________與非洲為界。
50.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東南沿海地區_____________。首都是 _________堪培拉___。最大的城市是 ___欷你_______。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_。
51.撒哈拉以南的經濟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的經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成為 當地發展經濟重點考慮的問題。
52.印度從氣象災害看,____________災害頻繁,原因是該國的氣候主要以為________________主。
53.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有著名的三大半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義大利所在的半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美國的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____%,平原佔全國的____以上。
55.亞洲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氣候分布最廣。
56.歐洲西部的面積是_____萬km2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絕大部分屬於______國家。
57.非洲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________。日本最高的山是_______,屬於_____火山。
58.我國已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9.中東地區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氣候以_______________為主。
60.南亞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世界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_。俄羅斯有北冰洋沿岸位於北極圈以內但終年不凍的港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2.歐洲有世界上最為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氣候,該氣候的特點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___。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為主。氣候以___________為主。森林、水能資源___________,礦產資源_______________。
64.歐洲西部的工業屬於以____________為主的工業,在發達國家中佔主導地位。
65.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的熱點地區,原因有四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世界上東西跨度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達1萬多千米。
67.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目前人口已達到 ________。
68.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是三種熱帶經濟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王國」。
69.德國的首都是________。俄羅斯的首都是__________。巴西的首都是_________。
70.俄羅斯位於兩個平原之間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位於高原和山地之間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
71.東南亞的地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日本的領土由四個島嶼組成,則四個島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位於__________島上。
73.世界最高的山脈是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黑種人的故鄉在____________________。
74.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________種人的社會。如巴西佔到全國人口的40%。
75.東南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地區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黑種人的故鄉是________________, 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脈是 _________________。
77. 與我國相鄰,而且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___。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應選在____________。
78.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類型是 ____________.溫帶和熱帶的分界限是____________。 日本的四大島中,位於最南邊的是____________。
79.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____________。中東地區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____________。最豐富的資源是____________。
80.青藏高原氣候以____________氣候為主。日本的氣候具有什麼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81 日本的四大島中,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_____。日本以哪種經濟為主____________。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__________島之間 ,溝通了________、_________洋。
82.馬來群島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是1.3%,亞洲是1.4%,2000年世界總人口是60.55億,亞洲的總人口是36.8億。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則亞洲增加的人口數量是____________。
83.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中亞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以_ ______為主。
中東地區的主要人種是_________。
84. 2003年3月20日,美國對中東地區的________國家發動了戰爭。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________________。
85.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是 ____________。被稱為美國「黃金水道」的國家是 ____________。俄羅斯的工業特點是 ____________。
86.世界上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是__________。美國人口稠密的地區是 ___________。
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87. 北美外來移民中80%以上的是_________。 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 國家是____________。尼羅河是世界上第一______河,其長度是____________km。
88.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屬於 _________人種。 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90.被人們叫做「大自然總調度室」的是_________。劃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根據是_____________。蒙古的經濟以_________為主。淡水儲量最多的水體_________。
91.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地形以平原為主的大洲是_________。 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_________。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
92.將澳大利亞三大地形區逆時針旋轉900 ,與_________國家地形最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業區分布在 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_____。
9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
94.印度紡織工業中心中,麻紡工業中心 是_________; 棉紡工業中心_________。俄羅斯的首都是_________。世界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
95. 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是_________。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_____。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_________。伏爾加河注入_________。
96.中東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以_________為主 。美國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汽車城」是指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97.20世紀60年代,印度實行了改進糧食生產技術的舉措,被稱為「_____________」。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世界上目前無人定居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日本是一個______、_______等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俄羅斯是地跨______、_______兩大洲的國家。

Ⅶ 初一下冊地理總復習資料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第二章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米,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2 埃及(Egypt):地跨兩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領土面積逾100萬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蘭;首都:開羅(千年古都)。 沙漠廣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少雨。 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埃及人稱之為母親河,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 文明古國: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雄偉的獅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嚴的神廟、象形文字、天文歷法。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秦皇陵的兵馬俑也是七大奇跡之一。 發展中的工農業:農業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里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以生產長絨棉著稱,長絨棉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羅斯(Russia):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令圖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西伯利亞的開發:

3.4 法國(France):

歐洲的經濟大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千米。人口:5889萬人。首都:巴黎。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佔全國的4/5。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變化小,全年將水分平均勻。生產:小麥產量居世界前列。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概述:法國的工業也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比較豐富。
文化與旅遊: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浪漫多情的民風民俗,高雅的藝術,新潮的時裝……法國在1999年的外國遊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遊業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3.5 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 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 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3.7 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
第三章 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古老的動物: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

熱點內容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