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歷史
1. 巴黎鐵塔的歷史
1889年,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巴黎舉辦了大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博覽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爾鐵塔。它成為當時席捲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徵。埃菲爾鐵塔的設計者是法國建築師居斯塔夫·埃菲爾。早年他以旱橋專家而聞名。他一生中傑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揚四海的還是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鐵塔。用他自己的話說:埃菲爾鐵塔「把我淹沒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當初,法國政府雖然決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鐵塔,但提供的資金只是所需費用的1/5。埃菲爾為實現他的設計,曾將他的建築工程公司和全部財產抵押給銀行作為工程投資。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於,1889年3月31日這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爾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不過,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屬的,而且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由於鐵塔上的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所以裝配時沒出一點差錯。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中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可見設計之合理、計算之精確。據統計,僅鐵塔的設計草圖就有5300多張,其中包括1700張全圖。建成後的埃菲爾鐵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終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如今,鐵塔上增設了廣播和電視天線,它的總高已達320米。站在塔上,整個巴黎都在腳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到1988年,「鐵娘子」已迎接來自五大洲的遊客1.23億人次。19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為此巴黎鐵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紀念活動,重現了百年前埃菲爾率眾登頂的歷史場景:身著黑色禮服、頭戴寬邊禮帽、手持國旗的「埃菲爾」和30名「知名人士」、「建築工人」,在隆重的鼓樂聲中拾級而上。當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頂時,21響禮炮齊鳴,群鴿繞塔飛翔,彩色氣球飄上藍天。在鐵塔2層平台的圍欄上懸掛著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的「慶祝鐵塔100歲」的彩色條幅。無數遊客翹首目睹了這一壯觀場面。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經過20世紀80年代初的大修之後風采依舊,巍然屹立在塞納河畔。它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埃菲爾鐵塔佔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賽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分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115米,第三層274米。除了第三層平台沒有縫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現已安裝電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層都設有酒吧和飯館,供遊客在此小憩,領略獨具風採的巴黎市區全景:每逢晴空萬里,這里可以看到遠達70公里之內的景色。鐵塔的設計者埃菲爾先生當初交付圖紙時就曾說:「只有適當的油漆,才能保障這座金屬建築的壽命。」這句話對於鐵娘子的維護很是適用,它是不是同時也更適合於現今人們情感的維系:細致關懷,善始善終,這才是人間大美之所在。
2. 埃菲爾鐵塔的歷史沿革
1886年11月,法國貿易部長批准了埃菲爾團隊的最後建塔方案。
1887年1月26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
1887年2月24日,巴黎的文學藝術和建築界參與抗議,其中包括法國作家莫泊桑,這份《反對修建巴黎鐵塔》的抗議書,總共有300多著名人士簽名。
18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主建築修建完工。埃菲爾鐵塔成了當年世博會最經典的建築
19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
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巴黎市政府特意選擇在埃菲爾鐵塔上介紹他們為申奧的各項准備。
3. 關於巴黎埃菲爾鐵塔的歷史
1887年,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慶祝巴黎世界博覽會開幕,法國政府決定建造一座高塔。在徵集700多個方案中,最後決定由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並為此項工程的負責人,因而此塔命為埃菲爾鐵塔,又稱巴黎鐵塔。1889年3月,這座高聳入雲的鐵塔終於矗立在巴黎塞納河畔。這座以設計者的名字命名的的世界著名鐵塔,它不僅是博覽會的一座紀念性建築,而且一直到現在還被認為巴黎的最大名勝之一,所有來到過法國的國際遊客都必然會前往瞻望鐵塔風貌。法國詩人桑德拉爾曾親自訪問過已趨暮年的埃菲爾,對他架構這座聞名世界的鐵塔造型贊揚備至。然而埃菲爾對於這種贊美並不以為然。因埃菲爾本人看來,這座鐵塔並不算是真正的建築,只能說是一種純技術表演的成功。但這座高聳的鐵塔,在現在年輕一代的人們來說,是一種新建築美的正式誕生,所以具有很顯著的雙重歷史意義。鐵塔全部由鋼材製作,佔地10000平方米,總重為9000多噸,原塔高300米,1959年頂部增設廣播天線,增高至320米,全鐵塔共分成3段,首段即底部有4條向外撐開的塔腿,在地面形成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別由石砌礅座支承,地下有混凝土基礎;二段是塔角的延伸,整個塔身自下而上逐漸向內收縮;到了三段,4條鋼架立柱合成一股,外形曲線繼續緩慢內縮,形成一條自然得體、很是優美的輪廓線,全塔由1.2萬個構件組成,使用250萬顆鉚釘和螺栓連接成為整體,共用了7000噸優質鋼鐵。塔基至塔頂,共有1710級階梯,在距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處分別設有平台,備有餐廳、咖啡館、酒巴間、游藝場和休息室的瞭望台。並距地面300米處第四級平台,是一座氣象站,在晴天,可遠眺96公里之遙的夏特勒教堂,再往上,即直至蒼穹的電視發射天線。建塔時安裝了以蒸汽為動力的升降機,後改用電梯。鐵塔的施工工期為兩年零二個月。鐵塔建成後40年間,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是近代建築工程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它標志了19世紀後期結構科學和施工技術的長足進步。此塔90年來,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現在每年仍招攬遊客300餘萬人,它的宏偉形象成為巴黎的象徵。
4. 埃菲爾鐵塔至今已有( )的歷史。
埃菲爾鐵塔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5. 埃菲爾鐵塔簡介
埃菲爾鐵塔,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當年建成後的埃菲爾鐵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得名於設計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建造。它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
埃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1.2萬個金屬部件,用鉚釘250萬個。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共用去熟鐵7300噸。
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
(5)埃菲爾鐵塔歷史擴展閱讀:
埃菲爾鐵塔的建設背景:
1880年法國剛剛擺脫普法戰爭中的恥辱,為了顯示國力,1884年,法國議會作出決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國巴黎將再次舉辦世博會,主題是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
1886年5月,法國政府面向全球進行世博建築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條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參觀者買票參觀;世博會後能輕易拆除。
6. 埃菲爾鐵塔的歷史
1880年法國剛剛擺脫普法戰爭中的恥辱,為了顯示國力,1884年,法國議會作出決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國巴黎將再次舉辦世博會,主題是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
1886年5月,法國政府面向全球進行世博建築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條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參觀者買票參觀;世博會後能輕易拆除。
18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主建築修建完工。埃菲爾鐵塔成了1889年世博會最經典的建築。
1889年5月6日,隨著埃菲爾鐵塔上一聲炮響,世博會正式開放。每天早晨鐵塔上的炮聲和晚上鐵塔的燈光不僅成為當時世博會最具人氣的建築,更是巴黎都市浪漫生活的組成。
按照巴黎市政府和埃菲爾簽訂的20年合同,鐵塔將於1909年拆除。但此時的巴黎已經不能沒有埃菲爾鐵塔。
20世紀初無線電技術出現後,再沒有人提出要拆除鐵塔,因為它是巴黎最高點,除了紀念性意義,鐵塔上的無線電報中心使法國海軍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通訊手段。
鐵塔上的無線電設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截獲了大量的敵軍密電,包括破獲著名的瑪塔·哈里間諜案。
1910年5月23日埃菲爾鐵塔開始正點報時,夜間信號覆蓋5200多公里,使全世界時間同步得以實現。法國物理學家沃爾夫通過測試塔頂和塔底不同的輻射強度發現了宇宙線。
此後埃菲爾鐵塔成為最早的廣播和電視發射台。正是憑著「天生麗質」和忠誠服務,讓埃菲爾鐵塔在「壽限已到」時能「將功贖身」,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終獲解放,成了全法國人的掌上明珠。
在1930年代紐約帝國大廈出現以前,埃菲爾鐵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它一度引領了愈演愈烈的潮流,幾乎在任何一個城市裡都可以看到高聳入雲的電視塔、觀光塔、旅遊塔。正如那句著名的世博格言所說,「一切始於世博會」。
1989年3月31日,埃菲爾鐵塔整整100歲。巴黎鐵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紀念活動,重現了百年前埃菲爾率眾登頂的歷史場景:身著黑色禮服、頭戴寬邊禮帽、手持國旗的「埃菲爾」和30名「知名人士」、「建築工人」在隆重的鼓樂聲中拾級而上。
當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頂時,21響禮炮齊鳴,群鴿繞塔飛翔,彩色氣球飄上藍天。在鐵塔2層平台的圍欄上懸掛著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的「慶祝鐵塔100歲」的彩色條幅。
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翹首目睹了這一壯觀場面。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埃菲爾鐵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6)埃菲爾鐵塔歷史擴展閱讀:
埃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
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1.2萬個金屬部件,用鉚釘250萬個。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共用去熟鐵7300噸。
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
埃菲爾鐵塔最初的建立是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而後逐漸成為了旅遊景點,主要用於遊客參觀。
同時埃菲鐵塔也將在科學實驗中起到巨大作用:空氣動力學實驗、 材料耐力研究 、 登山生理學 、 無線電研究 、 電信問題 、氣象觀測等等 。
120多年來埃菲爾鐵塔已然經歷 了從技術到藝術進而轉變為象徵符號的這樣一個過程 ,如今埃菲爾鐵塔作為一種技術和藝術混合的工藝設計建築,作為一種人文符號出現在世界大眾眼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埃菲爾鐵塔:解放的普羅米修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埃菲爾鐵塔
7. 求埃菲爾鐵塔的歷史
埃菲爾鐵塔從1887年起建,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只鉚釘,極為壯觀。 1889 埃菲爾鐵塔風光集萃(20張)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式剪綵,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埃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准備情況,而埃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 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 直到紐約帝國大廈的出現。 它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 據說它對地面的壓強只有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麼大。塔的四個面上, 銘刻了72個科學家的名字, 都是為了保護鐵塔不被摧毀而從事研究的人們。
8. 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的建造歷史和背景以及小故事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風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矗立在塞納河畔,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該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埃菲爾鐵塔:1889年適逢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並建造一座象徵法國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征方案里,選中了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的設計:一座象徵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9. 埃菲爾鐵塔歷史
艾菲爾鐵塔從1887年1月27日起建,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顆鉚釘,模仿人體的骨頭而建,極為壯觀屬於鏤空結構鐵塔,塔高為300公尺,總高320公尺。
1889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典禮剪綵,鐵塔的設計師艾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艾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准備情況,而艾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直到紐約克萊斯勒大樓的出現。
艾菲爾鐵塔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於塔的四個面上共刻有72個法國科學家、工程師與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居斯塔夫·艾菲爾以此來銘記他們做出的貢獻